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颖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513-1514,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取穴的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优于对照组的55%(P(0.01)。并...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取穴的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优于对照组的55%(P(0.01)。并就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中医辨证 经络辨证 针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腹针治疗中风后郁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程远 赵建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9期1888-1891,共4页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与电针疗法对中风后郁病患者肝郁脾虚证抑郁症状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早期(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2周后)中风后郁病患者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给予腹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空白组...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与电针疗法对中风后郁病患者肝郁脾虚证抑郁症状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早期(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2周后)中风后郁病患者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给予腹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空白组不予任何针刺治疗。所有病人均给予中风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及基本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疗程均为6周,观察病人治疗前后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治疗后2周、4周、6周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HAMD)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SDSS)的变化情况。结果:6周后3组病人上述各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治疗组治疗后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与电针疗法均能有效治疗中风后郁病、促进情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