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尼平对胃癌SGC 7901细胞体外增殖、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阎慧 马淑飞 +5 位作者 段明华 闫玉礼 潘新 李海清 周长龙 赵天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讨京尼平(GP)对胃癌SGC 7901细胞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点。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GC 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10、和20mg·L^(-1))GP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4、48和72h)SGC 790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率,应... 目的:探讨京尼平(GP)对胃癌SGC 7901细胞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点。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GC 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10、和20mg·L^(-1))GP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4、48和72h)SGC 790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率,应用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SGC 790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GC 7901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作用不同时间后不同浓度GP组SGC 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作用72h后,10和20mg·L^(-1) GP组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作用72h后,20mg·L^(-1) GP组SGC 790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GP能够抑制SGC 7901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 SGC 790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治疗高脂蛋白血症的潜在作用靶点 被引量:11
2
作者 治丁铭 隋殿军 +5 位作者 岂蕊 苗永迪 韩冬 娄石磊 邱悦 孙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4-730,891,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中药葛根抗高脂蛋白血症的活性成分,预测葛根抗高脂蛋白血症的潜在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数据库收集葛根的化学成分;采用Drugbank数据库基于结构相似性原理,筛选与葛根药效分子结构...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中药葛根抗高脂蛋白血症的活性成分,预测葛根抗高脂蛋白血症的潜在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数据库收集葛根的化学成分;采用Drugbank数据库基于结构相似性原理,筛选与葛根药效分子结构相似的药物,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采用OMIM数据库筛选高脂蛋白血症的相关蛋白。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疾病蛋白-靶点网络、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蛋白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和聚类分析法预测葛根治疗高脂蛋白血症的关键蛋白。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预测葛根抗高脂蛋白血症的关键信号通路。结果:葛根抗高脂蛋白血症的主要活性成分有7种,即4-甲氧基葛根素、黄豆苷、大豆黄素4’-7二葡萄糖苷、蝙蝠葛碱、γ-谷甾醇和甲基对羟基肉桂。葛根治疗高血蛋白脂症有20个潜在作用靶点,即酪氨酸蛋白激酶(Src)、核因子κB(NF-κB)、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雌激素受体α(Esr1)、芳香烃受体(AHR)、载脂蛋白A(APOAⅠ、APOAⅡ、APOAⅤ)、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C(APOCⅠ、APOCⅡ)、载脂蛋白E(APO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脂蛋白脂肪酶(LPL)、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溶血磷脂酸(LPA)、糖基磷脂酰肌醇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纤维蛋白原A(FGA)、细胞色素P450(Cyp158A2)和雄激素受体(AR)。KEGG通路有8条,主要是PPAR信号转导通路。结论: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出葛根治疗高脂蛋白血症的7种可能的药效分子,通过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特征分析,得到20个潜在治疗靶点和8条相关通路,借此预测葛根可能通过PPARs、AR、LDLR等受体和相关蛋白调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代谢,以发挥抗高脂蛋白血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高脂蛋白血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分离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娄石磊 苗永迪 +3 位作者 岂蕊 郭子硕 邱悦 孙聪 《吉林畜牧兽医》 2018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实验通过建立简单高效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和鉴定方法,为下一步培养其他动物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奠定基础。取成年SD雄性大鼠胸主动脉组织,显微镜下分离出主动脉中膜层,采用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 本实验通过建立简单高效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和鉴定方法,为下一步培养其他动物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奠定基础。取成年SD雄性大鼠胸主动脉组织,显微镜下分离出主动脉中膜层,采用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再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中α-SMA和CD105两种蛋白表达情况对细胞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组织块联合酶消化培养5 d细胞开始增殖,10~12 d细胞长满。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纺锤形、三角形或椭圆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平滑肌细胞中α-SMA表达为阳性,CD105表达为阴性,表明分离出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不含有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胸主动脉 平滑肌细胞 原代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