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类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1
作者 张红石 王延博 +1 位作者 马天姝 王淑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216,共5页
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发展概况、区域分布状况、相关政策及中医药类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建设模式,借鉴各大医学院校在建设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经验,从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建设2... 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发展概况、区域分布状况、相关政策及中医药类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建设模式,借鉴各大医学院校在建设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经验,从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建设2大方面来阐述示范中心的构建,力求建设出具有高水平、国际化的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类 临床技能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美欣 赵雨 +3 位作者 张梅 刘宇昕 胡耀中 幺宝金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旨在研究不同生长时期东北梅花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基因表达变化,为鹿茸快速生长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快速生长期和骨化期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比对和差异基因表达分... 旨在研究不同生长时期东北梅花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基因表达变化,为鹿茸快速生长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快速生长期和骨化期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比对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从快速生长期和骨化期鹿茸软骨组织中分别获得4.47和4.45 Gb的测序数据,测序质量值Q20值分别为98.44和98.05。通过Trinity软件组装,分别获得39377和37331条组装序列,平均长度分别为1138和1143 nt,通过与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筛选出调控鹿茸快速生长和骨化的差异表达生长因子7种,差异表达转录因子12种和差异表达胶原8种。本研究结果为鹿茸快速生长及骨化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茸 生长中心 软骨组织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一流中药学人才——以《药品检验实训》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天阳 唐秋竹 +6 位作者 徐岩 史艳宇 李军鸽 荆礼 孟珈同 王振洲 祝恩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6-1660,共5页
针对以往实训课程面临的思政与专业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和教与学方式方法创新等主要问题,结合药品检验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际,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精心组织教学设计及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逐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推进课程改革。目前... 针对以往实训课程面临的思政与专业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和教与学方式方法创新等主要问题,结合药品检验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际,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精心组织教学设计及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逐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推进课程改革。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药品检验实训课程体系。未来将在适时推进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作,持续完善实训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及进一步改革创新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训课程 药品检验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活性成分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维茵 许天阳 +3 位作者 邵思梦 谢兆阳 杨洪梅 于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499,共14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神经系统内特定神经细胞的进程性病变或丢失而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人参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神经系统内特定神经细胞的进程性病变或丢失而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人参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十分广泛的药理功效,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表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总结归纳了人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中的活性成分及检测方法;然后,概述了人参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具体药理作用;最后,对其相关机制和通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治疗活性的化学成分种类多,但其更多的活性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神经退行性疾病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指向下高阶思维发展的表现性评价设计 被引量:69
5
作者 孙宏志 解月光 张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98,共8页
对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评价是核心素养指向下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诉求,也是高阶思维课堂构建的指挥棒。文章分析了表现性评价对高阶思维发展与评价的适切性,依据高阶思维、高阶学习、表现性评价等基础理论,以具体学科为例,从统整学科核心... 对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评价是核心素养指向下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诉求,也是高阶思维课堂构建的指挥棒。文章分析了表现性评价对高阶思维发展与评价的适切性,依据高阶思维、高阶学习、表现性评价等基础理论,以具体学科为例,从统整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高阶思维特征与表现刻画、凸显高阶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表现性目标设计、驱动高阶学习活动的表现性任务设计、指向行为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评价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高阶思维发展的表现性评价设计过程与方法。以期丰富高阶思维评价理论研究,驱动高阶思维课堂构建,促进核心素养一体化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核心素养 高阶学习 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 表现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防败毒散关键信息考证 被引量:4
6
作者 孟珈同 邱智东 +2 位作者 李军鸽 王永春 唐秋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2-1271,共10页
荆防败毒散出自明代张时彻所著《摄生众妙方》,共11味药。药材基原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一致,其中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甘草为豆... 荆防败毒散出自明代张时彻所著《摄生众妙方》,共11味药。药材基原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一致,其中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各药材均以生品入药,炮制方法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致。药方剂量折合现代为荆芥、羌活、独活、防风、川芎、柴胡、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各5.60 g,甘草1.87 g。制法用法为加水450 mL,煎至240 mL,温服。古籍中记载荆防败毒散主治瘟毒、疮肿,现代临床主要治疗流行性与传染性疾病、皮肤疾病、五官科疾病。本文明确了荆防败毒散历史沿革、药味基原及炮制方法、处方剂量及用法制法、现代临床应用等内容,以期为其制成中成药的开发与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败毒散 历史沿革 处方来源 药材基原 饮片炮制 处方剂量 用法制法 现代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调节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的机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晓巍 刘玥欣 +5 位作者 王晋冀 许佳明 唐秋竹 林贺 任吉祥 兰天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5-1220,共6页
目的:观察鹿茸多肽(VAP)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KELCH状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清洁级Wistar... 目的:观察鹿茸多肽(VAP)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KELCH状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I组、吡拉西坦组、低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每组10只,其中吡拉西坦组灌胃500 mg·kg^(-1)吡拉西坦,低剂量VAP组大鼠灌胃200 mg·kg^(-1)VAP,高剂量VAP组大鼠灌胃300 mg·kg^(-1)VAP,灌胃给药共18 d,第18天给药2 h后,采用腹腔中注射东莨菪碱诱导并复制MCI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HE染色观察活性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Keap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行为路径明显延长(P<0.01),穿过平台位置次数和有效区停留时间明显降低(P<0.01);与MCI组比较,吡拉西坦组、低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降低(P<0.01),吡拉西坦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行为路径明显缩短(P<0.01),吡拉西坦组、低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穿过平台位置次数和有效区停留时间明显升高(P<0.05或P<0.01)。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排列方式由有序变为相对混乱;与MCI组比较,吡拉西坦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排列较整齐,形态略规则。ELISA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MCI组比较,吡拉西坦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大鼠海马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MCI组比较,吡拉西坦组、低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海马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VAP能够改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诱导并复制的MCI模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Keap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进而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多肽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东莨菪碱 KELCH状ECH相关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痛穴贴对急性牙髓炎大鼠Notch信号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董玉杰 李铁 +1 位作者 孟晴 张红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穴贴对牙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0只Wistar大鼠,所有鼠牙牙体、牙列完整,无龋病,咬合关系正常。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溪组、颊车组。空白组:正常喂养,不实施任何干预手段;模型组:采...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穴贴对牙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0只Wistar大鼠,所有鼠牙牙体、牙列完整,无龋病,咬合关系正常。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溪组、颊车组。空白组:正常喂养,不实施任何干预手段;模型组:采用开髓封内毒素法(LPS)造急性牙髓炎模型;阳溪组:造急性牙髓炎模型,取远端同侧阳溪穴进行穴位贴敷;颊车组:造急性牙髓炎模型,取近段同侧颊车穴进行穴位贴敷,牙痛穴贴为自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tch1、Notch2蛋白在第1、3、5天的表达。结果 Notch1蛋白:穴贴治疗第1天,空白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阳溪组、颊车组(P<0.05,P<0.01),第3天,模型组蛋白表达量低于阳溪组和夹车组,但高于空白组(P<0.05,P<0.01)。第5天,空白组与其它各组比较表达量降低(P<0.01)。Notch2信号蛋白:穴贴治疗第1天,穴贴各组与模型组和空白组两两比较表达增高(P<0.05,P<0.01)。第3天,模型组与其它各组比较,表达高于空白组,低于穴贴治疗各组(P<0.05,P<0.01)。第5天,空白组与其它各组比较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牙痛穴贴可通过缩短Notch信号蛋白表达上调时间,提高急性牙髓损伤后的自身修复能力,间接提高牙髓干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穴贴 急性牙髓炎 Notch信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的梅花鹿茸皮组织修复机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永刚 张梅 +3 位作者 胡耀中 赵雨 赵大庆 幺宝金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401,共8页
为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梅花鹿东北亚种Cervus nippon hortulorum鹿茸茸皮差异基因表达变化,以期为鹿茸生长机制及组织修复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快速生长期和骨化期鹿茸生长中心茸皮进行转... 为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梅花鹿东北亚种Cervus nippon hortulorum鹿茸茸皮差异基因表达变化,以期为鹿茸生长机制及组织修复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快速生长期和骨化期鹿茸生长中心茸皮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从快速生长期和骨化期茸皮中分别获得45422254条和44530430条clean reads,测序质量值分别为98.50和98.39;通过Trinity组装,分别获得44352条和43194条组装序列,平均长度分别为977nt和1135nt。通过数据库比对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筛选出生长因子7种、转录因子25种和胶原分子6种。在快速生长期鉴定出多种参与组织修复的重要生长因子和转录因子,包括Pdgfa、Tgfβ3、Egfl7、Vegfb、Sox4、Sox12、Scx、E4f1、Tcf4和Elf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生长中心 茸皮 转录组学 组织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乳香挥发油镇痛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汪莹 赵焰焰 +4 位作者 闫凯莉 王庆 苏航 齐滨 刘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80-4191,共12页
目的 探讨乳香挥发油的活性成分及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化学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查询与镇痛相关的... 目的 探讨乳香挥发油的活性成分及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化学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查询与镇痛相关的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出潜在靶点;再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STRING 11.0在线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OmicShare在线工具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Schrodinger Maestro软件和在线工具,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GC-MS法研究得到乙酸辛酯、正辛醇和萜品油烯等化学成分16个,通过数据库收集到236个化学成分靶点、12171个镇痛相关靶点,筛选出217个乳香挥发油镇痛潜在靶点,其主要富集于细胞、生物调节和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结合、催化活性和分子转导活性等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细胞和细胞器等细胞组成,主要涉及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氮代谢通路和癌症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靶点与化学成分有较强的结合能。结论 乳香挥发油镇痛作用体现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推测乳香挥发油中萜品油烯、肉豆蔻酸和正辛醇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MAPK1、CNR1和CXCL8等潜在靶点,调节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氮代谢通路和癌症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达到镇痛的作用,为后续实验验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挥发油 气质联用技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鉴别鹿茸及其伪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重晖 尹程程 +7 位作者 宋文博 荆礼 陈昊媛 杨洋 李芳宇 刘莉 赵大庆 齐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序列建立一种新的PCR鉴定方法,以快速鉴别出梅花鹿、马鹿茸片与驯鹿茸片。方法:采集不同来源的鹿茸片共60批。通过比较梅花鹿、马鹿与驯鹿等其他伪品的COⅠ基因序列差异,根据SNP鉴别位点设计梅花... 目的: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序列建立一种新的PCR鉴定方法,以快速鉴别出梅花鹿、马鹿茸片与驯鹿茸片。方法:采集不同来源的鹿茸片共60批。通过比较梅花鹿、马鹿与驯鹿等其他伪品的COⅠ基因序列差异,根据SNP鉴别位点设计梅花鹿茸、马鹿茸同驯鹿茸的鉴别引物Cne-F、Rt-F、Co-R,并对影响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的主要因素变性时间、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延伸时间等进行方法学考察和优化。结果:该实验构建的双位点特异PCR鉴别体系,基于COⅠ的鉴别位点,可通过PCR扩增获得294 bp的梅花鹿、马鹿特异片段,而产生514 bp的驯鹿特异片段,伪品及阴性对照无条带。结论:该实验建立对梅花鹿、马鹿及驯鹿等其他伪品鹿茸的PCR鉴别方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DNA 位点特异性 聚合酶链反应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