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大补元气”中医及生物学内涵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孙立伟 李香艳 赵大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69-1974,共6页
人参是"百草之王",能够大补元气、回阳救逆,且作为治疗虚劳补益第一要药应用至今,然而其"大补元气"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虽然,现代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多糖等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抗... 人参是"百草之王",能够大补元气、回阳救逆,且作为治疗虚劳补益第一要药应用至今,然而其"大补元气"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虽然,现代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多糖等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现代药理作用与传统功效的内在联系还不清楚,且缺乏科学的阐释。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工作,对人参传统功效的中医学内涵及应用、现代研究进展及展望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更深入研究人参传统功效的科学内涵及诠释其临床药效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补气 气虚 元气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美容护肤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姜锐 孙立伟 赵大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88-1992,共5页
人参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容护肤佳品,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植物化妆品原料。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5年的研究工作,介绍人参在历代经典医书上的美容及治疗损容性疾病的功效,汇总了人参美容护肤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归纳总结了人参在中国... 人参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容护肤佳品,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植物化妆品原料。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5年的研究工作,介绍人参在历代经典医书上的美容及治疗损容性疾病的功效,汇总了人参美容护肤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归纳总结了人参在中国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为人参及其化妆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美容护肤 化妆品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抗菌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佳雯 刘美辰 +2 位作者 张丽轩 赵大庆 赵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64-1968,共5页
人参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人参病害成为人参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参抗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已发现的人参抗菌蛋白有脂质转运蛋白、亲环素、防御素以及PR-4和PR-10等,对人... 人参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人参病害成为人参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参抗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已发现的人参抗菌蛋白有脂质转运蛋白、亲环素、防御素以及PR-4和PR-10等,对人参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为人参病害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病害 抗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美欣 赵雨 +3 位作者 张梅 刘宇昕 胡耀中 幺宝金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旨在研究不同生长时期东北梅花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基因表达变化,为鹿茸快速生长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快速生长期和骨化期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比对和差异基因表达分... 旨在研究不同生长时期东北梅花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基因表达变化,为鹿茸快速生长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快速生长期和骨化期鹿茸生长中心软骨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比对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从快速生长期和骨化期鹿茸软骨组织中分别获得4.47和4.45 Gb的测序数据,测序质量值Q20值分别为98.44和98.05。通过Trinity软件组装,分别获得39377和37331条组装序列,平均长度分别为1138和1143 nt,通过与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筛选出调控鹿茸快速生长和骨化的差异表达生长因子7种,差异表达转录因子12种和差异表达胶原8种。本研究结果为鹿茸快速生长及骨化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茸 生长中心 软骨组织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yD88、TRAF-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洪长 刘明昕 +3 位作者 张莹 王恩鹏 陈港 姜鸿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TLR信号转导通路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 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6,TRAF-6)表达的影响,阐明SIN抑制类...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TLR信号转导通路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 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6,TRAF-6)表达的影响,阐明SIN抑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增生导致RA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造成关节畸形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FLS细胞,分为对照组与(0.125、0.25、0.5、1 mmol/L)SIN组,通过检测各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确定体外用药最佳药物浓度;CCK-8法检测0.5 mmol/L SIN组的细胞增殖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对照组与0.5 mmol/L SIN组My D88和TRAF-6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与0.5 mmol/L SIN组My D88和TRAF-6蛋白表达。结果:SIN各组ALP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0.5 mmol/L SIN组的ALP活性为最低(P<0.01)。CCK-8法检测,0.5 mmol/L SIN组RA-FLS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IN诱导第4天细胞增殖率最高,进入平台期,之后细胞的增殖率开始下降。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0.5 mmol/L SIN组的My D88和TRAF-6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IN通过对TL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有效地抑制RA-FLS细胞内My D88和TRAF-6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RA防止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造成关节畸形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髓样分化因子88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寡肽的制备及其促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华 林喆 +3 位作者 刘强 蔡明军 徐力 张学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91-1796,共6页
从梅花鹿鹿茸中提取了天然鹿茸总多肽(VATP).在进一步分离纯化的过程中,筛选出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高活性肽组分(VAP-B),并通过制备型HPLC对其纯化,得到了分子量分布约为200~600的小肽活性组分(VAP-B2).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 从梅花鹿鹿茸中提取了天然鹿茸总多肽(VATP).在进一步分离纯化的过程中,筛选出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高活性肽组分(VAP-B),并通过制备型HPLC对其纯化,得到了分子量分布约为200~600的小肽活性组分(VAP-B2).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鹿茸肽VAP-B2组分促进了人成骨肉瘤细胞OS-732的周期转化,使其细胞周期S期细胞指数明显增加,即表现为S期DNA含量明显提高.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鹿茸肽VAP-B2剂量的增加,ALP的活性明显增加.这与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过程中,细胞的周期性变化和骨形成标志物碱性磷酸酶水平的明显增高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鹿茸 鹿茸肽 分离与纯化 生理活性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牛英才 潘志 +2 位作者 李晓明 张春 刘吉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异黄酮(Total isoflavones from puerarialobata,TIP)对甲基-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IP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后,加入MPP+诱导多巴胺... 目的探讨葛根异黄酮(Total isoflavones from puerarialobata,TIP)对甲基-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IP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后,加入MPP+诱导多巴胺能神经损伤模型,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Bcl-2和Bax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PP+处理48~96 h,细胞活力较空白对照组降低,阴性对照组Bax 2-ΔΔCt升高,而Bcl-22-ΔΔCt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葛根异黄酮组Bax 2-ΔΔCt降低,而Bcl-2 2-ΔΔCt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异黄酮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下调Bax和上调Bcl-2 mR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葛根异黄酮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P-2和Run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洪长 张莹 +5 位作者 刘明昕 潘志 律广富 陈港 姜鸿远 郭骏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其对骨合成及hB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BMSCs分为对照组和5、10、15、...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其对骨合成及hB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BMSCs分为对照组和5、10、15、20g·L-1 VAP组,通过检测各组hBMSCs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确定体外用药最佳药物浓度;CCK-8法检测对照组和10g·L-1 VAP组hBMSCs增殖情况;荧光定量PCR法与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对照组和10g·L-1 VAP组hBMSCs中BMP-2和Runx2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果:VAP各组细胞中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10g·L-1 VAP组细胞中ALP活性最高(P<0.01);CCK-8法,10g·L-1 VAP组hBMSCs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P诱导培养第9天hBMSCs增殖率最高,且进入平台期,之后hBMSCs的增殖率开始下降;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0g·L-1 VAP组hBMSCs中BMP-2和Runx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P能够提高hBMSCs中ALP活性,促进hBMSCs增殖分化,上调hBMSCs中BMP-2及其下游Run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VAP对hBMSCs骨形成及骨代谢影响的分子调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多肽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冈田酸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时Tau、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晓巍 王艳玲 +7 位作者 李哲 陶贵斌 张天柱 李朝政 徐岩 刘玥欣 张丹丹 曲晓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1,I0001,共7页
目的:观察冈田酸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时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和凋亡相关因子的变化,探讨鹿茸多肽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大鼠HT22细胞体外传代培养,冈田酸诱导HT22细胞损伤。HT22细胞... 目的:观察冈田酸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时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和凋亡相关因子的变化,探讨鹿茸多肽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大鼠HT22细胞体外传代培养,冈田酸诱导HT22细胞损伤。HT2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MSO对照组、冈田酸损伤模型组和不同浓度鹿茸多肽组(终浓度分别为50、500及1 000mg·L^(-1)),37℃、5%CO2孵育24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及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染色,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呈棕黄色颗粒,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冈田酸损伤模型组细胞中棕黄色颗粒明显增多;与冈田酸损伤模型组比较,500和1 000mg·L^(-1)鹿茸多肽组细胞中棕黄色颗粒明显减少。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冈田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各浓度鹿茸多肽组细胞中Tau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1 000mg·L^(-1)鹿茸多肽组细胞中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浓度鹿茸多肽组细胞中Caspase-3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RT-PCR法检测,与冈田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各浓度鹿茸多肽组细胞中Tau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500和1 000mg·L^(-1)鹿茸多肽组细胞中Caspase-3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鹿茸多肽可能通过抑制Tau过度磷酸化及抑制细胞凋亡调控机制,对冈田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多肽 冈田酸 HT22细胞 微管相关蛋白 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e对UVC辐射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洪长 王恩鹏 +4 位作者 陈新 唐燕 王洪鑫 王炫策 许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7-511,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e对短波紫外线(UVC)辐射损伤人胚胎纤维芽细胞RSa的保护作用,探讨人参皂苷Re抗UVC辐射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强度的UVC辐射RSa细胞,在辐射前后给予50mg.L-1的人参皂苷Re(UVC+Re组),同时设UVC模型组和UVC+Rg1组,利...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e对短波紫外线(UVC)辐射损伤人胚胎纤维芽细胞RSa的保护作用,探讨人参皂苷Re抗UVC辐射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强度的UVC辐射RSa细胞,在辐射前后给予50mg.L-1的人参皂苷Re(UVC+Re组),同时设UVC模型组和UVC+Rg1组,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酶生化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集落形成分析法检测SOD抑制剂作用细胞后细胞的生存率。结果:MTT法,与UVC模型组比较,UVC+Re和UVC+Rg1组细胞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CM,不同剂量(5、10和15J.m-2)的UVC辐射可引起RSa细胞早期的凋亡,UVC+Re组细胞凋亡率小于UVC模型组。细胞周期检测,UVC辐射可导致G2期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UVC+Re组G2期细胞百分比例明显小于UVC模型组(P<0.01)。UVC+Re组SOD活性明显高于UVC模型组(P<0.01)。结论:人参皂苷Re有较好的抗UVC效果,能够有效提高RSa细胞的生存率,减少UVC辐射引起的细胞早期凋亡,增加RSa细胞内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E 紫外线 流式细胞术 细胞凋亡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多肽介导心肌干细胞分化对终末心肌分化基因ANP和MLC-2v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晓巍 徐岩 +5 位作者 韩冬 林贺 律广富 李晓华 曲晓波 张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介导心肌干细胞(CSC)分化对终末心肌分化基因心房钠尿肽(ANP)和心肌肌凝蛋白轻链2(MLC-2v)表达的影响,阐明其修复受损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出生2d的雄性Wistar大鼠,提取CSC,免疫荧光鉴定CSC表面标志物c-Kit,流式...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介导心肌干细胞(CSC)分化对终末心肌分化基因心房钠尿肽(ANP)和心肌肌凝蛋白轻链2(MLC-2v)表达的影响,阐明其修复受损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出生2d的雄性Wistar大鼠,提取CSC,免疫荧光鉴定CSC表面标志物c-Kit,流式细胞术鉴定CSC纯度。以培养皿为实验单位,分为空白对照组(加等量缓冲液)、5-氮胞苷组(终浓度3μmol·L-1)、鹿茸多肽组(终浓度800mg·L-1)和联合组(3μmol·L-1 5-氮胞苷+800mg·L-1鹿茸多肽),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ANP和MLC-2v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NP和MLC-2v mRNA表达水平。结果:获得纯度>95%的CSC。ELISA法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氮胞苷组、鹿茸多肽组和联合组细胞上清中ANP和MLC-2v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ANP和MLC-2v表达水平高于5-氮胞苷组和鹿茸多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法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氮胞苷组、鹿茸多肽组和联合组ANP和MLC-2v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鹿茸多肽可以通过增强心肌分化基因ANP和MLC-2v表达介导CSC分化为心肌细胞,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5-氮胞苷所致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多肽 心肌干细胞 心房钠尿肽 心肌肌凝蛋白轻链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中几种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忠梅 宗颖 +1 位作者 孙佳明 肖凤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86-1488,共3页
对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全草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一步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和2个酚酸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NMR及MS谱学数据鉴定分别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Ⅰ)、金丝桃苷(Ⅱ)、槲皮素(Ⅴ)、异鼠李素(Ⅵ)、绿... 对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全草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一步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和2个酚酸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NMR及MS谱学数据鉴定分别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Ⅰ)、金丝桃苷(Ⅱ)、槲皮素(Ⅴ)、异鼠李素(Ⅵ)、绿原酸(Ⅲ)和咖啡酸(Ⅳ)。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千里光属植物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黄酮 酚酸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纤维细胞中B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洪长 张莹 +3 位作者 刘明昕 唐燕 张鹏飞 潘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LGTDG)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转导通路及BMP-2表达的影响,阐明LGTDG抗强直性脊柱炎(AS)骨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AS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与0.5、1.0、1.5和2.0 mg·L-1给药组,检测各组细胞内碱性磷...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LGTDG)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转导通路及BMP-2表达的影响,阐明LGTDG抗强直性脊柱炎(AS)骨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AS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与0.5、1.0、1.5和2.0 mg·L-1给药组,检测各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最佳药物浓度;CCK-8法检测1.0mg·L-1给药组的细胞增殖率;生化检测法定量检测对照组与1.0 mg·L-1给药组BMP-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对照组与1.0mg·L-1给药组BMP-2和Cbfal蛋白表达。结果:各给药组细胞中ALP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1.0mg·L-1给药组细胞的ALP活性为最低(P<0.01)。CCK-8法检测,1.0mg·L-1给药组AS成纤维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DTDG诱导第4天细胞增殖率最高,进入平台期后细胞的增殖率开始下降。生化检测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0mg·L-1给药组BMP-2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LGTDG通过对BMP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有效地抑制AS成纤维细胞内BMP-2表达,延缓细胞向成骨型分化导致AS骨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强直性脊柱炎 骨形态发生蛋白 2 成纤维细胞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丽轩 王思明 +3 位作者 王敏 尹翌秋 王佳雯 赵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64-68,共5页
研究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l-2/Bax表达的的影响:(1)MTT法测定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2)RT-PCR(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3)Western blot测... 研究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Bcl-2/Bax表达的的影响:(1)MTT法测定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2)RT-PCR(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Bax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3)Western blot测定凋亡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1)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加药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2)随着人参水溶性总蛋白浓度的增高(0、100、500、1 000μg/m L),RT-PCR检测的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Bax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当加药浓度为1 000μg/m L时,Bcl-2的相对表达量最低,为0.20±0.05;Bax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为16.83±0.07;与对照组相比,Bcl-2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Western blot测定,各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各组Bax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Bax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说明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细胞 人参水溶性总蛋白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凋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鹿茸软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永生化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佳雯 高云鹏 +3 位作者 王敏 王思明 赵雨 白雪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138-143,共6页
分离梅花鹿鹿茸软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使用SV40 LT抗原慢病毒载体建立永生化软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系并鉴定。将含有SV40 LT基因片段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获得包装后的病毒粒子,感染鹿茸软骨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连续传代... 分离梅花鹿鹿茸软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使用SV40 LT抗原慢病毒载体建立永生化软骨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系并鉴定。将含有SV40 LT基因片段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获得包装后的病毒粒子,感染鹿茸软骨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连续传代培养,通过形态观察、细胞增殖、real-time PCR、甲苯胺蓝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SV40 LT抗原表达以及细胞性质。实验所建立的永生化鹿茸软骨细胞系与间充质干细胞系能够稳定传代并具有较强的体外增值活性。RT-PCR检测到SV40T抗原的表达,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鉴定所得细胞系具有原代细胞的基本性质。成功获得永生化的软骨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系,为后续鹿茸生长及发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永生化 SV40LT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毕赤酵母X33中的构建、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云鹏 赵雨 +2 位作者 王新宇 白雪媛 王佳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41-144,共4页
在毕赤酵母X33中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并纯化,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pPICZa A-EGF真核表达质粒,转化X33感受态细胞;利用抗性筛选以及PCR鉴定阳性菌株。经过甲醇诱导和镍柱纯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蛋白分泌表达情况... 在毕赤酵母X33中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并纯化,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pPICZa A-EGF真核表达质粒,转化X33感受态细胞;利用抗性筛选以及PCR鉴定阳性菌株。经过甲醇诱导和镍柱纯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蛋白分泌表达情况。成功构建了表达pPICZa A-EGF真核表达质粒,转入X33中获得阳性菌株,成功诱导蛋白分泌表达并纯化。在毕赤酵母X33中成功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纯化后纯度为80%,收率为5.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毕赤酵母 蛋白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BALB/3T3细胞增殖以及对COLⅠ和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敏 王思明 +3 位作者 张丽轩 付平平 王佳雯 赵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89-259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胚胎成纤维(BALB/3T3)细胞增殖以及对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对BALB/3T3细胞进行培养,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加...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胚胎成纤维(BALB/3T3)细胞增殖以及对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对BALB/3T3细胞进行培养,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加入BALB/3T3细胞中,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BALB/3T3细胞的增殖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LⅠ和TGF-β1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OLⅠ和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人参水溶性总蛋白能够促进小鼠BALB/3T3细胞的增殖,并且随着人参水溶性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增殖率逐渐增加;RT-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给药质量浓度的增加,COLⅠ和TGF-β1的mRNA表达逐渐增加;Western blot显示,经过处理的BALB/3T3细胞,随着给药质量浓度的增加,COLⅠ和TGF-β1的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人参水溶性总蛋白能够促进小鼠BALB/3T3细胞的增殖,其增殖作用在分子水平上与可能与调控COLⅠ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3T3 人参水溶性总蛋白 COLⅠ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胸腺素beta1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8
作者 王佳雯 高云鹏 +3 位作者 孙天霞 刘美辰 赵雨 王思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9-154,共6页
转录组测序发现Tβ10在鹿茸中高表达,为了研究Tβ10与鹿茸生长发育间的关系,构建Tβ10真核表达载体。使用Trizol法提取梅花鹿鹿茸总RNA,PCR技术特异性扩增梅花鹿Tβ10基因,利用酶切位点将目的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VR1012构建表达质粒,通... 转录组测序发现Tβ10在鹿茸中高表达,为了研究Tβ10与鹿茸生长发育间的关系,构建Tβ10真核表达载体。使用Trizol法提取梅花鹿鹿茸总RNA,PCR技术特异性扩增梅花鹿Tβ10基因,利用酶切位点将目的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VR1012构建表达质粒,通过Fugene~?6将质粒瞬时转染到293T细胞中,使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克隆得到的梅花鹿Tβ10基因长度为129bp,编码42个氨基酸,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VR1012-Tβ10-HA,转染后使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到梅花鹿Tβ10在293T细胞中表达,免疫荧光方法证明梅花鹿Tβ10主要定位在细胞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胸腺素beta10 质粒构建 转染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酮基嘌呤还原酶(TSC10)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19
作者 郑丽娜 刘美辰 +4 位作者 王思明 白雪媛 赵雨 赵大庆 王佳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4,共4页
TSC10基因所编码的3-酮基嘌呤还原酶是酵母中神经酰胺合成的重要因子。设计了一种从酵母中提取神经酰胺经济、便捷、高效的方法:(1)利用构建含有TSC10基因的毕赤酵母GS115表达载体p PIC3.5K-TSC10;(2)电转化法将该表达质粒转化到GS115... TSC10基因所编码的3-酮基嘌呤还原酶是酵母中神经酰胺合成的重要因子。设计了一种从酵母中提取神经酰胺经济、便捷、高效的方法:(1)利用构建含有TSC10基因的毕赤酵母GS115表达载体p PIC3.5K-TSC10;(2)电转化法将该表达质粒转化到GS115感受态细胞中;(3)用G418筛选以及PCR鉴定;(4)使用qRT-PCR和SDS-PAGE进行检测。结果经过G418筛选以及PCR鉴定后确定获得了包含TSC10基因的毕赤酵母转化子,经过qRT-PCR和SDS-PAGE进行检测后发现TSC10基因在20个阳性菌株中均可以稳定、高效表达。成功构建了3-酮基嘌呤还原酶高表达的毕赤酵母菌株,并为后续获得高收率神经酰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酮基嘌呤还原酶 毕赤酵母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亲环素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拟南芥中的抗盐活性分析
20
作者 马任佐 孙天霞 +3 位作者 赵雨 季存蕊 孙伟义 李银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81,共5页
为研究人参亲还素基因的抗盐活性,为该基因在人参抗逆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和外施不同浓度Na Cl的方法获得阳性拟南芥植株,研究了不同植株类型不同盐浓度下的种子萌发率、植株生存率、植株主根长、植株分支数等相... 为研究人参亲还素基因的抗盐活性,为该基因在人参抗逆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和外施不同浓度Na Cl的方法获得阳性拟南芥植株,研究了不同植株类型不同盐浓度下的种子萌发率、植株生存率、植株主根长、植株分支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作用下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高于野生型拟南芥;在盐胁迫作用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生存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在盐胁迫作用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主根长大于野生型拟南芥;在盐胁迫作用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分支数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分支数没有明显差异。可见人参亲还素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抵御高盐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亲环素基因 转基因拟南芥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