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调节免疫系统疾病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慧 冉靖 +2 位作者 王丹 张巍 白雪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人参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人参Panax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聚炔醇、挥发油、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在总结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基础上,基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人参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人参Panax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聚炔醇、挥发油、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在总结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基础上,基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原则从植物亲缘性,化学成分有效性,特有性和复方配伍等方面进行预测分析。大类成分以人参皂苷、多糖、蛋白质、挥发油为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质量标志物,单一成分可选取人参皂苷Rg1、Re、Rb1、Rg3、Rh1、Rh2、Rd、CK、Ro、Rg5、人参D-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人参炔醇作为备选物质,为其提供一定的质量控制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免疫调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总蛋白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蕾蕾 冯佳宝 +5 位作者 刘颖 金辰蓉 刘美辰 王思明 赵大庆 于士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7-315,共9页
探究山药总蛋白对高浓度D-葡萄糖(High concentrations of D-glucose,HG)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利用50 mmol/L HG建立HUVECs损伤模型。将HUVECs随机... 探究山药总蛋白对高浓度D-葡萄糖(High concentrations of D-glucose,HG)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利用50 mmol/L HG建立HUVECs损伤模型。将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山药总蛋白低剂量组(0.5 mg/mL)以及山药总蛋白高剂量组(1 mg/mL),评估山药总蛋白对HG处理的HUVECs的细胞活力、细胞形态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力;以及培养基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 deoxyguanosine,8-OHd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测定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剪切体-1(Cleaved caspase-1)和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山药总蛋白能显著提高HG处理后的HUVECs的细胞活力(P<0.01),改善细胞凋亡形态,并显著升高SOD和CAT的活力(P<0.05或P<0.0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比值、血管形成能力、NO分泌量。此外,山药总蛋白还显著降低了HUVECs的ROS、MDA、8-OHdG、IL-1β和IL-6的水平(P<0.05或P<0.01)及炎症相关蛋白(Txnip、NLRP3、cleaved 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并且上述指标的变化均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山药总蛋白可能通过抑制Txnip/NLRP3信号通路从而保护HUVECs拮抗HG诱导的氧化应激,恢复HUVECs内的氧化平衡,进一步减轻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总蛋白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Txnip/NLRP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法与分子模拟研究亥茅酚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特性
3
作者 洪传彬 刘桂明 +5 位作者 郑彭予 迟雪婷 周佳 李丽 许佳明 黄晓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1528,共8页
本实验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及圆二色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研究亥茅酚苷(SOG)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OG静态猝灭人血清白蛋白固有荧光且伴随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时通过疏水作用、氢键和静电力与HSA结合... 本实验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及圆二色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研究亥茅酚苷(SOG)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OG静态猝灭人血清白蛋白固有荧光且伴随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时通过疏水作用、氢键和静电力与HSA结合形成复合物,与HSA的主要结合位为IIA亚域。随着SOG与HSA反应地进行,HSA的二级结构α-螺旋含量减少,肽键伸展,疏水基团裸露,构象发生变化。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SOG与HSA形成的复合物体系紧密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亥茅酚苷 分子对接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分析鉴别方法研究现状及新技术挖掘
4
作者 胡爽 王海瑞 +1 位作者 白雪媛 张巍 《特产研究》 2024年第5期157-164,共8页
天麻是我国四大名贵中药材之一,含有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天麻多糖等主要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有关天麻真伪鉴别、产地鉴别和含量测定的相关报道对于天麻的功效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综述天麻真伪鉴别、产地鉴别和含... 天麻是我国四大名贵中药材之一,含有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天麻多糖等主要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有关天麻真伪鉴别、产地鉴别和含量测定的相关报道对于天麻的功效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综述天麻真伪鉴别、产地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新技术、新方法-高光谱成像技术,以期为在贵细中药材天麻的无损、原位、快速检测方面提供新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产地 真伪 鉴别 含量 高光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蟆油现代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5
作者 王海瑞 胡爽 +2 位作者 李思奇 张巍 白雪媛 《特产研究》 2024年第5期124-134,共11页
哈蟆油是我国吉林省道地药材,现代医学称其为“绿色软黄金”,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中药材,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之功效,常用于病后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盗汗,痨嗽咳血等病症的治疗。哈蟆油主要含有多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甾... 哈蟆油是我国吉林省道地药材,现代医学称其为“绿色软黄金”,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中药材,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之功效,常用于病后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盗汗,痨嗽咳血等病症的治疗。哈蟆油主要含有多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甾体、类固醇、磷脂、核苷、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化学成分。本研究对哈蟆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质量标志物的概念理论,发现30余种可作为哈蟆油质量控制的潜在质量标志物,为进一步提升哈蟆油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助力哈蟆油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蟆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趁鲜切制西洋参饮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昌 刘晓雅 +4 位作者 张鹏 王亚萍 赵大庆 刘莉 齐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6,共9页
对不同干燥方式的趁鲜切制西洋参饮片质量进行评价,为西洋参趁鲜切制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西洋参采用趁鲜切制的加工方式,运用HPLC测定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并通过化学计量学的方法评价不同干燥方式饮片间的差异,使用紫外可见分光... 对不同干燥方式的趁鲜切制西洋参饮片质量进行评价,为西洋参趁鲜切制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西洋参采用趁鲜切制的加工方式,运用HPLC测定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并通过化学计量学的方法评价不同干燥方式饮片间的差异,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干燥方式西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样品的醇浸出物、出膏率,采用熵权系数法以醇浸出物、出膏率、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b 1、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o含量为评价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并得到综合评分来确定西洋参鲜切饮片最佳干燥方式。结果表明趁鲜切制西洋参经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在醇浸出物、出膏率、总皂苷及单体皂苷成分含量上具有差异,40℃鼓风干燥的综合评分最高,其次为阴干,晒干评分最低。不同干燥方式对趁鲜切制西洋参的饮片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结合多种成分含量测定可以为西洋参趁鲜切制饮片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趁鲜切制 HPLC 化学计量法 人参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须总黄酮对大鼠尿酸性肾病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7
作者 路静 刘萌萌 +6 位作者 韩跃威 黄晓巍 王雨辰 林贺 张天柱 林喆 律广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938,共10页
目的:探讨玉米须总黄酮(TFCS)对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苯溴马隆(BZM)组,5 mg·kg^(-1)·d^(-1)]、低剂量TFCS组(20 mg·k... 目的:探讨玉米须总黄酮(TFCS)对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苯溴马隆(BZM)组,5 mg·kg^(-1)·d^(-1)]、低剂量TFCS组(20 mg·kg^(-1)·d^(-1))、中剂量TFCS组(40 mg·kg^(-1)·d^(-1))和高剂量TFCS组(80 mg·kg^(-1)·d^(-1)),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服350 mg·kg^(-1)氧嗪酸钾+70 mg·kg^(-1)腺嘌呤4周,建立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不同剂量TFCS组大鼠连续灌服TFCS 2周。散斑血流成像仪检测各组大鼠肾脏血液灌注情况并计算各组大鼠肾脏系数,HE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及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尿酸(UA)、肌酐(Cr)、血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和微量白蛋白(ALB)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和ATP结合转运蛋白G2(ABCG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血流灌注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ZM组和低、中及高剂量TFCS组大鼠肾脏血流灌注量均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质量增加,肉眼可观察到肾脏表面有白色颗粒状斑点,无血色,体积增加;与模型组比较,BZM组和中及高剂量TFCS组大鼠肾脏体积减小,颜色趋于对照组,表面白色颗粒状斑点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BZM组和中及高剂量TFCS组大鼠肾脏系数降低(P<0.01)。HE染色法,对照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无异常;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可见少量棕黄色尿酸结晶沉积,间质结缔组织增生;与模型组比较,BZM组和不同剂量TFCS组大鼠肾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炎症浸润减轻。Masson染色法,对照组大鼠肾组织未见明显胶原纤维沉积;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可见大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胶原容积分数(CVF)较对照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BZM组和不同剂量TFCS组大鼠CVF降低(P<0.01)。ELISA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UA、Cr、BUN、IL-6和TNF-α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BZM组和中及高剂量TFCS组大鼠血清中UA、Cr、BUN、IL-6和TNF-α水平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液中β2-MG和ALB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BZM组和不同剂量TFCS组大鼠尿液中β2-MG和ALB水平降低(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URAT1和GLUT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ABCG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ZM组和不同剂量TFCS组大鼠肾组织中URAT1和GLUT9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ABCG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结论:TFCS能明显减轻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的肾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TFCS降低肾组织中URAT1和GLUT9蛋白表达水平及升高ABCG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黄酮提取物 尿酸性肾病 血液灌注 尿酸转运体 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蛋白DP1对自然衰老大鼠性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米润莹 解同德 +3 位作者 张译文 冯佳宝 赵大庆 于士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39-447,共9页
目的:探讨山药蛋白DP1对衰老导致的雄性大鼠性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内实验中,雄性2月龄SD大鼠为对照组,15月龄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DP1低、中、高剂量组(0.25、0.5和1.0 mg/kg),连续灌胃4个月。在体外实验中,利用Tra... 目的:探讨山药蛋白DP1对衰老导致的雄性大鼠性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内实验中,雄性2月龄SD大鼠为对照组,15月龄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DP1低、中、高剂量组(0.25、0.5和1.0 mg/kg),连续灌胃4个月。在体外实验中,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原代小鼠海绵体内皮细胞(cavernous endothelial cells,MCECs)和原代小鼠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avernous smooth muscle cells,MCSMCs)共培养体系,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损伤,给予250μg/mL DP1治疗。结果:DP1能显著提高自然衰老大鼠勃起次数、捕捉次数和交配次数(P<0.05),缩短勃起潜伏期和捕捉潜伏期(P<0.05),修复海绵体组织形态,提高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c monophosphate,cGMP)水平(P<0.05),上调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PI3K)/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Akt和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hosphorylated endothelial NO synthase,p-eNOS)/eNOS蛋白表达水平(P<0.05)。在体外模型中,DP1显著提高细胞活力(P<0.05),提高NO和cGMP水平(P<0.05),降低Ca^(2+)浓度(P<0.05),上调p-PI3K/PI3K、p-Akt/Akt及peNOS/eNOS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DP1可改善自然衰老大鼠性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修复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间的交互作用,激活NO/cGM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蛋白 DP1 衰老 性功能减退 交互作用 NO/CGMP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外泌体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9
作者 范亮亮 任李梅 +5 位作者 杨松 李文婧 赵悦名 赵荣华 赵大庆 王佳雯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8-366,共9页
目的:旨在探讨人参外泌体(Ginseng-derived nanoparticles,GDNPs)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人参鲜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外泌体对巨噬细胞(RAW264.7... 目的:旨在探讨人参外泌体(Ginseng-derived nanoparticles,GDNPs)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人参鲜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外泌体对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参外泌体刺激巨噬细胞M1极化相关指标IL-6、iNOS、TNF-α、MCP-1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CD80的表达。收集LPS和人参外泌体处理的RAW264.7细胞衍生的上清液,制成条件培养基(CM),并与A549共培养。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DNPs-CM对A549细胞中TLR4/MyD8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人参外泌体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P<0.01),并提高巨噬细胞M1极化相关指标IL-6、iNOS、TNF-α、MCP-1转录水平的表达(P<0.05,P<0.01,P<0.0001);人参外泌体增强了M1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CD80的表达(P<0.01)。在条件培养基作用下,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受到抑制,并发生G1期阻滞,A549细胞的凋亡率提高(P<0.05,P<0.01);同时,GDNPs-CM促进了A549细胞中TLR4、MyD88、NF-κB、iNOS、COX-2等炎症相关蛋白表达量(P<0.05,P<0.01)。结论:人参外泌体通过刺激巨噬细胞M1极化,抑制A549细胞增殖,调节A549细胞周期,激活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提高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外泌体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顺铂所致小鼠肝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牛凯琦 昌贺 +5 位作者 律广富 郑彭予 迟雪婷 周佳 王雨辰 黄晓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77,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顺铂(CDDP)所致小鼠肝损伤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体质量为18~22 g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S-Ⅳ组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AS-Ⅳ组。对照...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顺铂(CDDP)所致小鼠肝损伤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体质量为18~22 g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S-Ⅳ组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AS-Ⅳ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9d;AS-Ⅳ组和Compound C+AS-Ⅳ组小鼠灌胃AS-Ⅳ水溶液(150 mg·kg^(-1)·d^(-1));实验第6天Compound C+AS-Ⅳ组小鼠腹腔注射Compound C (20 mg·kg^(-1));第7天除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20 mg·kg^(-1) CDDP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48 h后处死小鼠。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铁蛋白重链1 (FTH1)和铁死亡抑制蛋白1 (FSP1)的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 (HO-1)和AM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AS-Ⅳ组小鼠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1),SOD和CAT活性升高(P<0.01);与AS-Ⅳ组比较,Compound C+AS-Ⅳ组小鼠血清中AST和ALT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中MDA水平升高(P<0.05),SOD和CAT活性降低(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损伤程度增强,肝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水肿;与模型组比较,AS-Ⅳ组小鼠肝脏形态恢复正常;与AS-Ⅳ组比较,Compound C+AS-Ⅳ组小鼠肝细胞排列紊乱且边缘较为模糊。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GPX4、FTH1和FS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S-Ⅳ组小鼠肝组织中GPX4、FTH1和FS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AS-Ⅳ组比较,Compound C+AS-Ⅳ组小鼠肝组织中GPX4、FTH1和FS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Nrf2、HO-1和AMP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S-Ⅳ组小鼠肝组织中Nrf2、HO-1和AMP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AS-Ⅳ组比较,Compound C+AS-组小鼠肝组织中Nrf2、HO-1和AMP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AS-Ⅳ可以减轻CDDP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S-Ⅳ调控AMPK/Nrf2/HO-1信号通路及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顺铂 肝损伤 铁死亡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提取物延缓果蝇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继岚 乔巨慧 +4 位作者 刘颖 赵雨初 张思雨 王思明 刘美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6-413,共8页
目的:基于果蝇模式生物,探讨人参提取物对果蝇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成分组成;将野生型Canton-S果蝇随机分成对照组及人参提取物组,通过寿命实验及检测摄食量、甘油三酯水平、繁殖... 目的:基于果蝇模式生物,探讨人参提取物对果蝇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成分组成;将野生型Canton-S果蝇随机分成对照组及人参提取物组,通过寿命实验及检测摄食量、甘油三酯水平、繁殖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在饥饿、热应激以及氧化应激条件下果蝇的存活时间来分析人参提取物的抗衰老能力;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结果:人参提取物中含13种人参皂苷成分。与对照组相比,7.5 mg/mL人参提取物对果蝇的延寿率达9.72%,且不显著影响其摄食量、甘油三酯水平以及产卵量(P>0.05),能够显著提高果蝇的攀爬能力(P<0.05或P<0.01),可显著增加果蝇抵抗压力应激能力(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人参提取物的摄入显著提高了AMPKα、FoxO、Sirt1、LKB1和CaMKII的转录水平(P<0.05或P<0.01),显著降低HDAC4和SREBP的转录水平(P<0.05)、提高ATP含量和ATP/ADP比值(P<0.05或P<0.01);显著降低mTOR通路相关基因PI3K、TORC、4E-BP和S6K的转录水平(P<0.05或P<0.01),极显著提高Atg1、Atg5、Atg8a和Atg8b的转录水平(P<0.01)。结论:人参提取物可通过激活AMPK通路并抑制mTOR通路延缓果蝇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提取物 果蝇 延缓衰老 AMPK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新月 唐青青 +4 位作者 孙濛濛 何敏 萨仁 李铁 王之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2064-2069,共6页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当前的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针灸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炎症性肠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目前针灸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方式...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当前的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针灸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炎症性肠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目前针灸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方式或同药物一起对炎症性肠病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主要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及表观遗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调节炎症因子、改善肠道菌群、调节机体代谢物水平等途径延缓炎症性肠病的发展。现总结目前针灸防治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炎症性肠病 机制 研究进展 基因表达 调节免疫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活性成分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维茵 许天阳 +3 位作者 邵思梦 谢兆阳 杨洪梅 于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499,共14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神经系统内特定神经细胞的进程性病变或丢失而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人参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神经系统内特定神经细胞的进程性病变或丢失而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人参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十分广泛的药理功效,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表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本文总结归纳了人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中的活性成分及检测方法;然后,概述了人参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具体药理作用;最后,对其相关机制和通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治疗活性的化学成分种类多,但其更多的活性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神经退行性疾病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屈菜红碱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佳 邱智东 +6 位作者 林喆 律广富 许佳明 林贺 王可欣 王雨辰 黄晓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探讨白屈菜红碱(CHE)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5、5.0、10.0、20.0及40.0μmol·L^(-1)CHE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 目的:探讨白屈菜红碱(CHE)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5、5.0、10.0、20.0及40.0μmol·L^(-1)CHE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体外培养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5μmol·L^(-1)CHE组和TGF-β1+10μmol·L^(-1)CHE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re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和N-cadherin荧光强度。结果:MTT法,与对照组比较,5.0、10.0、20.0和40.0μmol·L^(-1)CHE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1);与TGF-β1组比较,TGF-β1+5μmol·L^(-1)CHE组和TGF-β1+10μmol·L^(-1)CHE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中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5μmol·L^(-1)CHE组和TGF-β1+10μmol·L^(-1)CHE组细胞中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Westre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TGF-β1组比较,TGF-β1+5μmol·L^(-1)CHE组和TGF-β1+10μmol·L^(-1)CHE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免疫荧光染色,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中E-cadherin荧光强度明显降低,N-cadherin荧光强度明显升高;与TGF-β1组比较,TGF-β1+5μmol·L^(-1)CHE组和TGF-β1+10μmol·L^(-1)CHE组细胞中E-cadherin荧光强度明显升高,N-cadherin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结论:CHE能够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屈菜红碱 卵巢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多糖对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其铁死亡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方阳 肖静 +7 位作者 昌贺 孙铭阳 张文静 律广富 林贺 林喆 黄晓巍 王雨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5-1242,共8页
目的:探讨玉竹多糖(POP)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模型小鼠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OP组和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联合POP组(Erastin+POP组),每组10只。POP组和Erastin+POP... 目的:探讨玉竹多糖(POP)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模型小鼠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OP组和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联合POP组(Erastin+POP组),每组10只。POP组和Erastin+POP组小鼠灌胃POP(400 mg·kg^(-1)),第7天时,模型组、POP组和Erastin+POP组小鼠均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1))制备AKI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Erastin+POP组小鼠提前1 d (即实验第6天)腹腔注射Erastin (40 mg·kg^(-1))。9 d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肾组织,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铁蛋白重链1 (FTH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肾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 (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GSH水平明显降低(P<0.01);多数肾小管管腔扩张,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上皮细胞脱落,管腔内可见蛋白样管型;肾组织中FSP1、FTH1、GPX4、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POP组小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1),GSH水平升高(P<0.01);肾小管管腔扩张,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上皮细胞脱落均有减少;肾组织中FSP1、FTH1、GPX4、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POP组比较,Erastin+POP组小鼠血清中Scr和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GSH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加重;肾组织中FSP1、FTH1、GPX4、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POP可减轻顺铂诱导的小鼠AKI,其机制可能与POP抑制顺铂引起的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多糖 顺铂 急性肾损伤 铁死亡 肾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对SIRT1/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迟雪婷 黄晓巍 +5 位作者 陈芳园 周高峰 王晋冀 律广富 林喆 龚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 mg·kg^(-1)·d^(-1)阿仑膦酸钠灌胃)、低剂量(100 mg·kg^(-1)·d^(-1)...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 mg·kg^(-1)·d^(-1)阿仑膦酸钠灌胃)、低剂量(100 mg·kg^(-1)·d^(-1))VAP组、中剂量(200 mg·kg^(-1)·d^(-1))VAP组和高剂量(300 mg·kg^(-1)·d^(-1))VAP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 mg·kg^(-1))复制OP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11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钙(Ca^(2+))、血磷(P)、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水平,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氢酶(CAT)、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叉头框蛋白O1(FOX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BMD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股骨BMD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a^(2+)、P和OPG水平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ALP、OCN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VAP大鼠血清中OPG水平明显升高(P<0.05),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血清中Ca^(2+)、P和OPG水平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阳性药组和各剂量VAP组大鼠血清中ALP、OCN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骨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混乱,骨小梁纤细,出现大片断裂,髓腔扩大;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骨组织中骨小梁粗壮,排列紧密。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SIRT1、CAT、RUNX2和FOX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骨组织中SIRT1、CAT、RUNX2和FOX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VAP对OP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SIRT1/FOXO1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地塞米松 鹿茸多肽 氧化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叉头框蛋白O1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五味子蛋白抗氧化活性和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泓妍 郑怡 +5 位作者 王海东 曹珺 张涵 张红印 李光哲 严铭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60,共10页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南五味子蛋白(Schisandra sphenanthera protein,SSP)和北五味子蛋白(Schisandra chinensis protein,SCP),并测定其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和对H_(2)O_(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南五味子蛋白(Schisandra sphenanthera protein,SSP)和北五味子蛋白(Schisandra chinensis protein,SCP),并测定其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和对H_(2)O_(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荧光检测胞内活性氧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产物和抗氧化物酶系活性。结果表明,SSP清除自由基和还原能力均优于SCP,SSP与SCP都能对H_(2)O_(2)诱导HepG2造成的细胞生长抑制起到修复作用(P<0.05),显著降低胞内活性氧、丙二醛水平(P<0.05),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的水平(P<0.05),且SSP对H_(2)O_(2)诱导的HepG2氧化应激损伤修复能力优于SCP。综上,2种五味子蛋白中SSP更适合应用于抗氧化功能性食品或保健食品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自由基清除 氧化应激 HEPG2细胞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五味子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海东 张涵 +5 位作者 周泓妍 史佳琳 石雨欣 衣春光 张红印 严铭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66-176,共11页
目的:获取五味子蛋白肽的最适酶和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应用7种蛋白酶酶解,基于五味子蛋白不同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自由基清除活性、多肽得率和含量结合SDS-PAGE中分子量多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适蛋白酶。以DPPH... 目的:获取五味子蛋白肽的最适酶和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应用7种蛋白酶酶解,基于五味子蛋白不同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自由基清除活性、多肽得率和含量结合SDS-PAGE中分子量多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适蛋白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酶解工艺。以五味子蛋白为参照,分析比较五味子蛋白肽对O_(2)^(−)·、·OH、DPPH·、ABTS^(+)·的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及Fe^(3+)还原能力。结果:制备五味子蛋白肽的最适酶为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底物浓度5%,酶底比1%,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5℃,pH为9.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多肽含量为88.61%,水解度为24.21%,DPPH·清除率为86.96%。五味子蛋白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均优于五味子蛋白。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五味子蛋白肽的最适酶和最佳水解工艺,同时指出,五味子蛋白肽具有更加优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酶解蛋白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醇溶蛋白提取工艺优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浩 白雪媛 +3 位作者 陈宇 宋文博 刘那 王思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为探讨人参中醇溶蛋白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以人参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索人参醇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氨基酸组成、微观结构观察等方法对人参醇溶蛋白进... 为探讨人参中醇溶蛋白提取工艺,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以人参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索人参醇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氨基酸组成、微观结构观察等方法对人参醇溶蛋白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开展一系列研究。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人参醇溶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人参中醇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料液比1:10 g/mL、提取pH为7,此时人参醇溶蛋白得率为0.319%,蛋白含量为75%。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人参醇溶蛋白氨基酸总量为82.3 g/100 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6.46 g/100 g,药用氨基酸含量为30.51 g/100 g,验证了该人参醇提物主要成分确为蛋白质,分子量约为3.3 kDa,SEM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该人参醇溶蛋白结构完整,表面稀疏且有不规则的脊形凸起以及少量孔隙,蛋白质颗粒呈现蜂窝聚集状态,具有稳定有序的网状结构。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蛋白在强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当pH=1时,人参醇溶蛋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6%,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9%,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为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醇溶蛋白 响应面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多肽对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迟雪婷 陈芳园 +5 位作者 皮子凤 律广富 王雨辰 李银清 黄晓巍 林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3-969,共7页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1 mg·kg^(-1)·d^(-1)阿仑膦酸钠灌胃)、低剂量VAP组(100 mg...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VAP)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1 mg·kg^(-1)·d^(-1)阿仑膦酸钠灌胃)、低剂量VAP组(100 mg·kg^(-1)·d^(-1) VAP灌胃)、中剂量VAP组(200 mg·kg^(-1)·d^(-1) VAP灌胃)和高剂量VAP组(300 mg·kg^(-1)·d^(-1) VAP灌胃),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复制PMOP大鼠模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钙(Ca^(2+))、血磷(P)、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BMD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仑膦酸钠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股骨BMD升高(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a^(2+)、P、BALP及PINP水平和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MDA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VAP组大鼠血清中P水平升高(P<0.01),阿仑膦酸钠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血清中Ca^(2+)、P、BALP及PINP水平和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降低(P<0.05)。HE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骨小梁纤细,大片断裂,髓腔扩大;与模型组比较,阿仑膦酸钠组、中剂量VAP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骨组织中骨小梁粗壮,排列紧密,骨细胞数量多。Western blotting法,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中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VAP组大鼠骨组织中p-PI3K/PI3K比值升高(P<0.05或P<0.01),阿仑膦酸钠组和高剂量VAP组大鼠骨组织中p-AKT/AKT比值升高(P<0.01)。结论:VAP对大鼠PMOP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VAP调控骨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及降低骨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鹿茸多肽 氧化应激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