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维持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三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学银 刘刚 +2 位作者 吉玉龙 王亚华 王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87-889,共3页
目的 :比较颅内手术时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的 3种方法间是否存在重要临床差异。 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先用丙泊酚 (2 m g/ kg) ,芬太尼 (2 μg/ kg)和阿曲库铵 (0 .5 m g/ kg)诱导 ;维持麻醉时 : 组 (n=13)单用丙泊酚 , 组 (n=1... 目的 :比较颅内手术时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的 3种方法间是否存在重要临床差异。 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先用丙泊酚 (2 m g/ kg) ,芬太尼 (2 μg/ kg)和阿曲库铵 (0 .5 m g/ kg)诱导 ;维持麻醉时 : 组 (n=13)单用丙泊酚 , 组 (n=16 )丙泊酚复合 0 .7%异氟烷 , 组 (n=16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 (分别在切皮、切硬脑膜、缝皮时追加 )。 3组丙泊酚给药速度均根据血压变化调整。 结果 : 组丙泊酚平均用量为 (9.5 9± 1.2 0 ) mg/ (kg· h) ,显著高于 组 [(6 .13± 0 .80 ) mg/ (kg· h) ]和 组[(5 .94± 0 .2 5 ) mg/ (kg· h) ](P<0 .0 5 )。 组切皮时血压上升发生率最低 (7% )。脑张力评分和苏醒情况以 组最好。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维持神经外科手术优于单纯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异氟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神经外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后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海涛 叶军青 +4 位作者 王成才 刘虎 蒋京京 羊海琴 袁红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7-749,共3页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科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治的6例颈椎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结果:经过抗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等处理后,6例伤员(3例野外条件下伤员采用慢诱导...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颈椎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麻醉科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治的6例颈椎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结果:经过抗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等处理后,6例伤员(3例野外条件下伤员采用慢诱导清醒盲探插管;3例后送至医院本部的伤员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在全麻下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呼吸、循环平稳,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野外条件下,清醒盲探插管是颈椎损伤患者的良好选择;在后方医院麻醉时气管插管宜选择颈椎活动小的纤维支气管镜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颈椎损伤 麻醉 围手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后挤压伤患者野外条件下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被引量:8
3
作者 蒋京京 刘虎 +3 位作者 徐海涛 叶军青 王成才 袁红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6-587,共2页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挤压伤伤员野外条件下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麻醉科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后野外救治的10例挤压伤伤员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结果:经过容量治疗、碱化尿液、稳定内环境等处理后,10例伤员在... 目的:总结地震所致挤压伤伤员野外条件下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麻醉科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后野外救治的10例挤压伤伤员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结果:经过容量治疗、碱化尿液、稳定内环境等处理后,10例伤员在硬膜外或臂丛麻醉下,辅以心理安慰和适量镇静剂,接受了清创或筋膜切开减压手术。术中伤员呼吸、循环平稳,镇痛良好。结论:野外条件下,区域麻醉可提供充分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早期液体复苏和生命支持有利于保障伤员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挤压综合征 麻醉 围手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玮伟 徐海涛 +1 位作者 袁红斌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电子麻醉记录单回顾341例分别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术中血压变化、出血量和输液输血...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隙阻滞与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电子麻醉记录单回顾341例分别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术中血压变化、出血量和输液输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蛛网膜下隙阻滞组血压变化较全身麻醉组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蛛网膜下隙阻滞和全身麻醉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但蛛网膜下隙阻滞在对循环的影响和恢复速度上要优于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阻滞 全身麻醉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在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试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秋峰 叶晓明 +3 位作者 任波 石学银 王新华 傅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2-572,575,588,共3页
关键词 地氟烷 异氟烷 普鲁卡因 脊柱侧弯 矫形术 唤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前波 田谋利 +4 位作者 邹最 薛磊 宋哲明 袁红斌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6-117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 review,SR)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七氟醚(sevoflurane)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为心脏手术临床麻醉决策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截至2008年10月Medlin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system review,SR)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七氟醚(sevoflurane)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为心脏手术临床麻醉决策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截至2008年10月Medlin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CPB下七氟醚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 control trail,RCT)的相关公开发表文献,并辅以手工检索,对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筛选,采用RevMan4.2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14篇RCT文献纳入本研究,包括七氟醚麻醉616例、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61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可有效增加术后心脏指数(WMD=0.20,95%CI0.08~0.32;P<0.01)和心排量(WMD=0.79,95%CI0.59~0.99;P<0.01);(2)七氟醚麻醉术后24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较全凭静脉麻醉明显降低(WMD=0.20,95%CI0.08~0.32;P<0.01);(3)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麻醉可有效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WMD=-0.68,95%CI-1.19~-0.17;P<0.01)和术后ICU留观时间(WMD=-15.83,95%CI-30.89~-0.78;P<0.01),但术后住院时间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4)七氟醚麻醉可有效降低术后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RR=0.57,95%CI0.42~0.76;P<0.01),但术后房颤发生率、心肌梗死率及病死率与全凭静脉麻醉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PB下心脏手术中采用七氟醚麻醉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心肺转流术 心脏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氟比洛芬酯对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星颖 刘虎 +2 位作者 袁红斌 王成才 石学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氟比洛芬酯(凯纷)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镇痛效应,探讨其在胸科术后镇痛中的可行性。方法: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n=12):A组(术前静注凯纷1mg/Kg),B组(术毕静注凯纷1mg/Kg),C组(空白对照)。记录各组患者术毕清醒拔管后即刻(T... 目的:通过观察氟比洛芬酯(凯纷)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镇痛效应,探讨其在胸科术后镇痛中的可行性。方法: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n=12):A组(术前静注凯纷1mg/Kg),B组(术毕静注凯纷1mg/Kg),C组(空白对照)。记录各组患者术毕清醒拔管后即刻(T1),1(T2),2(T3),4(T4),6(T5)和12小时(T6)后的VAS评分(P<0.05)。结果:术后4小时内,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12小时内,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和A组。接受凯纷镇痛的患者,未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与术后给药相比,术前静注凯纷提供了更好的镇痛效果,且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老年病人颈椎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秋峰 沈宏亮 王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44-545,共2页
关键词 70岁以上老年病人 颈椎手术 麻醉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喉部疾患术中麻醉主要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静洁 杨理巧 +1 位作者 王英伟 石学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喉部疾患术中麻醉主要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喉部疾患患儿88例,对所有患儿的相关因素进行定义和记录,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初次发病年龄、手术次数、呼吸道梗阻程度、疾病部位、疾病性...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喉部疾患术中麻醉主要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喉部疾患患儿88例,对所有患儿的相关因素进行定义和记录,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初次发病年龄、手术次数、呼吸道梗阻程度、疾病部位、疾病性质、是否合并肺炎、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是否气管切开、是否气管插管下手术。此类手术术中主要麻醉不良事件包括:SpO2下降(SpO2<90%)、HR减慢(减慢≥基础值30%)、术中手术部位出血(≥5ml)。对影响麻醉主要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用OR值和95%可信区间(CI)评价相关性。结果呼吸道梗阻程度和合并肺炎是SpO2下降的危险因素,95%CI分别为(4.164~83.262)、(5.358~518.580);呼吸道梗阻程度、合并肺炎和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是HR减慢的危险因素,95%CI分别为(3.036~43.094)、(1.886~52.508)、(1.118~27.100);初次发病年龄大和气管插管下手术是术中出血的保护因素,95%CI分别为(0.095~1.050)、(0.004~0.294)。结论呼吸道梗阻程度和合并肺炎是SpO2下降和HR减慢的危险因素;初次发病年龄大和气管插管下手术是术中出血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部疾患 小儿 麻醉并发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6例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经验总结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秋峰 袁红斌 +2 位作者 蒋京京 徐海涛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1,共3页
关键词 脊柱肿瘤 骨组织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麻醉用缓释盐酸布比卡因PLGA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延强 周永刚 +5 位作者 张国庆 傅强 王彬 龚纯贵 鲁莹 高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65-868,共4页
目的:制备盐酸布比卡因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PLGA)微球,并对其皮下给药和蛛网膜下腔给药后体内药动学、药效学进行评价。方法:微球制备采用乳化溶媒挥发法,用反相HPLC法测定其体内血药浓度,分别以针刺疼痛反应和后肢反应综合评分... 目的:制备盐酸布比卡因聚乳酸聚羟乙酸嵌段共聚物(PLGA)微球,并对其皮下给药和蛛网膜下腔给药后体内药动学、药效学进行评价。方法:微球制备采用乳化溶媒挥发法,用反相HPLC法测定其体内血药浓度,分别以针刺疼痛反应和后肢反应综合评分法评价盐酸布比卡因PLGA微球的麻醉效果,以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作为对照。结果:微球的包封率为86.78%,载药量为28.92%,微球平均粒径为85.32μm。相同剂量微球组皮下给药和蛛网膜下腔给药后血药浓度均产生2个峰浓度,两峰浓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微球组不同给药的平均滞留时间(MR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微球组皮下给药最大麻醉圈直径(4.3 cm)显著小于注射剂对照组(8.3 cm,P<0.01),而微球组局麻持续时间(72 h)较对照组(4 h)明显延长(P<0.01)。微球组蛛网膜下腔给药后不同麻醉阶段的麻醉时间t1(460 min)、t2(307.5 min)、t3(242.5min)以及麻醉有效总时间t(1 010 min)和综合评分S(1 860)值均显著大于注射剂对照组的t1(45 min)、t2(83.8 min)、t3(53min)以及t(181.8 min)和S(328)值(P<0.01)。结论:盐酸布比卡因PLGA微球能显著延长皮下给药和蛛网膜下腔给药的体内驻留时间和局部麻醉时间,降低最大血药浓度,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布比卡因 PLGA微球 局部麻醉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肝炎肝移植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海涛 石学银 +3 位作者 袁红斌 刘虎 何星颖 付海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总结重症肝炎患者行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48例重症肝炎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总结麻醉管理经验。采用全身麻醉,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分别... 目的:总结重症肝炎患者行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48例重症肝炎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总结麻醉管理经验。采用全身麻醉,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分别与术前、门静脉阻断前5 min、无肝期30 min、开放血流前5 min、新肝期5 min、新肝30 min和60 min时抽取桡动脉血作血气电解质分析,测定凝血功能,根据结果调整用药维持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稳态。结果:48例肝移植患者麻醉成功,无术中死亡,术中平均出血量(5 219±478)ml。术前轻度碱中毒、低K^+、低Na^+、低Cl^-。与术前相比,pH、BE、HCO_3^-无肝期30 min明显降低,新肝期60 min回升;K^+无肝期30 min明显升高,新肝60 min逐渐下降;无肝期Ca^(2+)明显降低(P<0.05)。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长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好转,在新肝期前后5 min内PT再次延长;纤维蛋白原定量(FIB)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至术毕时逐渐恢复。全组患者在无肝期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迅速下降,其余各点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结论:重肝患者肝移植术前常合并内环境紊乱,必须随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随时调整用药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肝移植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维持麻醉对S_(jv)O_2和CSFP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学银 王亚华 +3 位作者 吉玉龙 朱秋峰 刘刚 王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73-275,共3页
目的 :研究地氟醚维持麻醉时PaCO2 对SjvO2 和CSFP的影响。方法 :43例脑肿瘤病人用地氟醚维持麻醉 ,术中持续监测颅内压和动脉压。当人为改变PETCO2 时 ,取颈内静脉血和同步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和测定两者乳酸含量。结果 :地氟醚浓度 &... 目的 :研究地氟醚维持麻醉时PaCO2 对SjvO2 和CSFP的影响。方法 :43例脑肿瘤病人用地氟醚维持麻醉 ,术中持续监测颅内压和动脉压。当人为改变PETCO2 时 ,取颈内静脉血和同步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和测定两者乳酸含量。结果 :地氟醚浓度 <1MAC时 ,ICP随PaCO2 变化而变化 ,SjvO2 与PaCO2 呈显著正相关 ,低PaCO2 可能增加脑静脉血乳酸含量。地氟醚 >1MAC时 ,SjvO2 与PaCO2 相关性差 ,静脉乳酸含量变化小。正常CPP条件下进行过度通气时 ,SjvO2 值仅与地氟醚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神经外科病人用地氟醚维持麻醉时 ,浓度为≤ 1MAC维持脑静脉血氧饱和度对二氧化碳反应性 ,可能具有剂量依赖性脑血管扩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PACO2 SjvO2 颅内压 CS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行肾移植术时合理脊髓麻醉平面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秋峰 沈宏亮 +4 位作者 徐海涛 袁红斌 钟雪萍 刘刚 王新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行肾移植术时脊髓麻醉平面与麻醉效果的关系。 方法 :90名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脊髓麻醉。 A组 (n=30 )脊髓麻醉平面调至 T3- 4,B组 (n=30 )为 T5- 7,C组 (n=30 )为 T8以下。... 目的 :探讨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行肾移植术时脊髓麻醉平面与麻醉效果的关系。 方法 :90名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脊髓麻醉。 A组 (n=30 )脊髓麻醉平面调至 T3- 4,B组 (n=30 )为 T5- 7,C组 (n=30 )为 T8以下。观察和比较各组术中自脊髓麻醉开始至硬膜外麻醉开始用药时间和用药量、血压波动幅度和多巴胺用量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自脊髓麻醉开始至硬膜外开始用药的时间 A组 >B组 >C组 (P<0 .0 5 )。硬膜外用药总量 A组 <B组 <C组 (P<0 .0 5 )。 B组及 C组血压的波动幅度和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 A组 (P<0 .0 5 )。而术中发生恶心、呕吐及肌震颤的例数均相对较少的仅有 B组。 结论 :肾移植行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时 ,脊髓麻醉平面调整至 T5- 7,既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脊髓麻醉平面 脊髓麻醉 硬膜外麻醉 肾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麻醉处理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宁慧杰 徐海涛 +4 位作者 袁红斌 石学银 刘刚 朱秋峰 田谋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0-680,共1页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心肌梗死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加唤醒试验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病人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成才 朱秋峰 王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唤醒试验 脊柱侧弯 矫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再次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海涛 石学银 +3 位作者 袁红斌 叶军青 何星颖 蒋京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肝移植 再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
18
作者 徐海涛 袁红斌 +3 位作者 张禹 田谋利 刘虎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心内手术 腋下小切口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烷和普鲁泊福麻醉对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19
作者 胡百奇 徐振东 +3 位作者 石学银 徐海涛 刘刚 周卓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 :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研究、比较地氟烷 /一氧化氮 (NO)和普鲁泊福对体感诱发电位 (SSEP)以及麻醉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 :2 0名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行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等分为 2组 ,一组以地氟烷 / NO维持麻醉 ,另一组用普鲁... 目的 :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研究、比较地氟烷 /一氧化氮 (NO)和普鲁泊福对体感诱发电位 (SSEP)以及麻醉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 :2 0名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行侧弯矫形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等分为 2组 ,一组以地氟烷 / NO维持麻醉 ,另一组用普鲁泊福行静脉麻醉 ,2组均按需给予芬太尼。分别检测 2组的 SSEP,并观察其苏醒情况。 结果 :麻醉药物的浓度变化对SSEP的潜伏期几乎没有影响 ,但两种药物对 SSEP波幅的影响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与普鲁泊福相比 ,地氟烷可使SSEP快速降低和较快恢复 (P<0 .0 5 )。在恢复期 ,地氟烷和普鲁泊福麻醉的患者睁眼所需时间、运动脚趾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 ,地氟烷组比普鲁泊福组苏醒较为彻底。 结论 :与普鲁泊福麻醉相比 ,地氟烷可使 SSEP的波幅较快下降 ,麻醉患者苏醒较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药 地氟烷 静脉麻醉药 普鲁泊福 体感诱发电位 脊柱侧弯矫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剖宫产麻醉一例
20
作者 徐振东 石学银 +2 位作者 刘刚 叶军青 徐海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18-51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剖宫产 麻醉处理 病理报告 羟乙基淀粉 急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