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沈宏亮 王强 +2 位作者 钱方 刘皋林 李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乳化交联法制备可植入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最佳工艺,了解微球体外释药规律。方法:按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交联度、乳化转速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进一步用转篮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 目的:探讨乳化交联法制备可植入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最佳工艺,了解微球体外释药规律。方法:按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交联度、乳化转速条件对质量指标的影响,选出最佳方案,进一步用转篮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各因素对所制微球综合指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壳聚糖浓度>投药比>乳化转速>交联度,用优化后工艺制得微球平均粒径64.55μm,载药量21.69%,包封率58.07%,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T50为47.01 h,7 d累计释放量72.02%。结论:本法所制缓释微球工艺稳定,微球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羧甲基壳聚糖 左氧氟沙星 微球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11种金丝桃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郑清明 秦路平 +5 位作者 郑汉臣 陈瑶 张纯 张巧艳 韩婷 郭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7-459,共3页
采用RP—HPLC梯度洗脱和等强度洗脱相结合的方法测定11种金丝桃属植物的提取物中5种化合物的含量。结果发现金丝桃属植物中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贯叶金丝桃中的芦丁、金丝桃苷、金丝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种;仅贯叶金丝桃、扬子小... 采用RP—HPLC梯度洗脱和等强度洗脱相结合的方法测定11种金丝桃属植物的提取物中5种化合物的含量。结果发现金丝桃属植物中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贯叶金丝桃中的芦丁、金丝桃苷、金丝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种;仅贯叶金丝桃、扬子小连翘、元宝草和遍地金等4种草本类中被检测出含有金丝桃素,而灌木类中未检测出;11种金丝桃属植物中都含有贯叶金丝桃素,且贯叶金丝桃素在展萼金丝桃中的含量高于贯叶金丝桃。这提示展萼金丝桃、扬子小连翘、元宝草和遍地金有望成为贯叶金丝桃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属植物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多器官保存液保存离体大鼠肝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智华 崔心刚 +3 位作者 韩秋成 张纯 李朴清 朱有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hanghai-mutil-organsolution,SMO液)对离体大鼠肝脏的保存效果,探讨应用SMO液保存离体供肝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MO液、UW液和HTK液保存组,建立离体肝脏单纯低温保存模型,保存液保存8、16、24、36h... 目的观察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hanghai-mutil-organsolution,SMO液)对离体大鼠肝脏的保存效果,探讨应用SMO液保存离体供肝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MO液、UW液和HTK液保存组,建立离体肝脏单纯低温保存模型,保存液保存8、16、24、36h分析肝脏组织能量代谢情况,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肝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保存16、24、36h,SMO液组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腺苷总量(TAN)及Atkinson能荷(AEC)均明显高于同时点HTK液组(P<0.05),与同时点UW液组无显著差异;形态学检查见SMO液组组织损伤较同时点HTK液组轻,除细胞肿胀较同时间点UW液组明显外,其余表现基本一致。保存24、36h,SMO液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HTK液组(P<0.05),而与UW液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MO液对大鼠离体肝脏的保存效果总体上与UW液相当,优于HTK液,仅在防止细胞水肿方面较UW液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保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O液对低温下肾皮质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牛强 朱有华 +2 位作者 缪明永 杨军昌 张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MO液)对肾皮质线粒体低温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C-A液和UW液作对照,在犬肾低温保存各时间点,取皮质标本;通过电镜观察保存期间线粒体形态改变;差速离心法分离皮质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 目的:探讨自制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MO液)对肾皮质线粒体低温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C-A液和UW液作对照,在犬肾低温保存各时间点,取皮质标本;通过电镜观察保存期间线粒体形态改变;差速离心法分离皮质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测定其活性,描记四态呼吸曲线,计算Ⅲ态、Ⅳ态耗氧速率、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及磷氧比(P/O)。结果:低温保存期间,HC-A组肾皮质线粒体水肿、空泡样变明显重于SMO组和UW组,而后两者改变相似;随着低温保存时间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肾皮质线粒体Ⅲ态呼吸耗氧速率、RCR和P/0均明显降低;保存1~3dHC-A组Ⅲ态呼吸耗氧速率显著低于SMO组(P〈0.05);保存各时间点SMO组线粒体RCR和P/O显著高于HC-A组(P〈0.05),与UW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MO液对肾皮质线粒体低温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比HC-A液强,与UW液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保存液 低温保存 缺氧 肾皮质 线粒体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性口炎病毒对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感染和溶解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谭龙益 张莉 +3 位作者 陈洁 胡海清 林淑英 王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 :研究水疱性口炎病毒 (VSV)对肝癌细胞感染和溶解的选择性。 方法 :将 VSV分别感染 5种经过或未经过干扰素预处理的肝癌细胞系 (Hep3B、Hep G2、SMMC- 772 1、BBEL- 74 0 2和 BEL- 74 0 4细胞 )、正常传代肝细胞 (L- 0 2细胞 )和... 目的 :研究水疱性口炎病毒 (VSV)对肝癌细胞感染和溶解的选择性。 方法 :将 VSV分别感染 5种经过或未经过干扰素预处理的肝癌细胞系 (Hep3B、Hep G2、SMMC- 772 1、BBEL- 74 0 2和 BEL- 74 0 4细胞 )、正常传代肝细胞 (L- 0 2细胞 )和正常原代培养肝细胞 ,应用标准噬斑测定技术滴定病毒在各类细胞中的产量 ,锥虫蓝染色排除试验检测细胞活力 ,亚甲蓝和伊红染色观察细胞溶解动力学。 结果 :0 .1pfu/细胞的 VSV与上述 5种肝癌细胞、正常传代和正常原代人肝细胞共同培养 18h后 ,各细胞 VSV的产量分别为 1.8× 10 9、1.5× 10 8、8.0× 10 7、5 .6× 10 8、7.7× 10 8、6 .5× 10 7、2 .3× 10 5pfu/ m l;而经 10 0 0 U/ m l干扰素预先处理后 ,上述细胞 VSV的产量分别降至 2 .4× 10 4 、3.8× 10 4 、6 .9× 10 5、4 .2× 10 3、8.3× 10 5、5 .3× 10 4 、<10pfu/ ml。无论是否经干扰素 α- 2 b(10 0 0 U/ m l)预处理 ,除正常原代培养肝细胞外 ,VSV感染后 2 4 h其他细胞被大量溶解。结论 :VSV可迅速感染并溶解肝癌细胞及正常传代肝细胞 ,干扰素虽能完全保护正常原代肝细胞 ,但仅能部分降低 VSV在肝癌细胞和正常传代肝细胞中的增殖和溶细胞速率。说明有干扰素存在时 ,VSV能够选择性地感染和溶解肝癌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感染 溶解作用 疱疹性口炎病毒 肝癌细胞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酰血红蛋白在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中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美雯 梅长林 +4 位作者 樊雨良 缪海钧 陆遥 刘沁 张凯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酰血红蛋白(CarHb)在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51例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和36名健康人的CarHb(μgCV/gHb);血透组计算透前血尿素氮与CarHb比值(BUN/CarH... 目的:探讨氨甲酰血红蛋白(CarHb)在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51例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和36名健康人的CarHb(μgCV/gHb);血透组计算透前血尿素氮与CarHb比值(BUN/CarHb),并与血清白蛋白(Alb)、校正蛋白质分解率(nPCR)作相关性分析;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法评估受试者的营养状态。结果:血透组CarHb高于对照组[(102.5±28.9)vs(30.0±6.1)],低于非透析慢性肾衰竭组(139.9±52.0),差异显著(P<0.01)。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CarHb与血尿素氮、肌酐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透患者CarHb与透前血尿素氮、肌酐无相关性,但BUN/CarHb比值与Alb、nPCR呈显著正相关(P<0.01)。SGA评估显示,血透组营养状况越差,BUN/CarHb比值越低(P<0.01)。结论:BUN/CarHb比值是评价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的一个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甲酰血红蛋白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肾透析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体内结肠靶向释放的实验
7
作者 李扬 王强 +1 位作者 钱方 沈宏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LVFX/CMC)微球并检测其在大鼠体内结肠靶向释药的性能。方法:色谱柱:KromasilRKR100-5C18(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溶液(20:80),柱温:50℃,激发波长:295 nm,发射波长:495 nm,流速... 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LVFX/CMC)微球并检测其在大鼠体内结肠靶向释药的性能。方法:色谱柱:KromasilRKR100-5C18(250 mm×4.6 mm),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溶液(20:80),柱温:50℃,激发波长:295 nm,发射波长:495 nm,流速:1.0 ml/min。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LVFX/CMC微球(含40 mg左氧氟沙星)及等量左氧氟沙星溶剂灌胃,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LVFX/CMC微球和左氧氟沙星(LVFX)灌胃后大鼠胃、小肠、盲肠、结肠及血液中药物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灌胃后LVFX/CMC微球组5 h盲肠、结肠药量分别达(3.394±0.197)和(1.873±0.216)mg,远高于LVFX组的(0.489±0.123)和(0.078±0.002)mg(P<0.01)。在9 h时LVFX/CMC微球组盲肠和结肠药量仍分别达到(1.580±0.234)和(0.713±0.073)mg,明显高于LVFX组的(0.105±0.023)和(0.054±0.016)mg(P<0.01)。LVFX/CMC微球组血药浓度于5 h后达到最高,而LVFX组1 h后即达最高血药浓度峰。微球组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药量在7、9 h时段均明显大于胃和小肠内的药量。结论: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在体内实验中的释放符合结肠靶向释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 微球体 结肠 靶向释放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