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科研协作,迎接受体学研究的新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5-526,共2页
受体学是与所有医学学科均有关联的新型边缘学科,研究受体的方法包括了生物学及医学领域所有的先进方法。在美国,受体学的研究已被列为八大前沿学科之一。
关键词 临床受体 激素 内分泌学 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因子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肥胖时的分泌改变 被引量:5
2
作者 岳欣欣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脂肪组织以往仅被看作为机体的燃料贮存库或组织器官间的填充剂,但随着一些脂肪细胞分泌的因子被发现,脂肪细胞的其他重要功能逐渐显现出来。脂肪组织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血液循环的方式作用于靶器官... 脂肪组织以往仅被看作为机体的燃料贮存库或组织器官间的填充剂,但随着一些脂肪细胞分泌的因子被发现,脂肪细胞的其他重要功能逐渐显现出来。脂肪组织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血液循环的方式作用于靶器官,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其中的脂联素、瘦素及抵抗素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肥胖时的分泌改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因子类 信号转导通路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外周组织褪黑素受体的鉴定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志民 邹俊杰 +3 位作者 沈玉美 陆祖谦 何淑芬 彭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胚胎外周组织褪黑素 (Mel)受体 (MR)体内分布的蛋白结合活性及信号转导途径。 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人胚胎外周组织 MR,并以 GTPγS观察其对 Mel特异结合的影响。 结果 :经饱和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特异性分析证明人... 目的 :探讨人胚胎外周组织褪黑素 (Mel)受体 (MR)体内分布的蛋白结合活性及信号转导途径。 方法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人胚胎外周组织 MR,并以 GTPγS观察其对 Mel特异结合的影响。 结果 :经饱和分析、动力学分析及特异性分析证明人胚胎心、肝、肾及甲状腺等 16种组织均存在 Mel特异结合位点 ,亚细胞分布研究表明这些组织中以细胞核及线粒体MR含量最高 ;GTPγS能够抑制 Mel与其受体的结合 ,使 MR的结合容量或亲和力降低。结论 :MR在人胚胎组织存在广泛 ,为解释 Mel作用的广泛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实验结果支持 MR是由抑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受体 胚胎外周组织 MEL 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志民 顾明君 +6 位作者 邹俊杰 许金廉 石勇铨 沈玉美 谈雯 林朗 段继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 :评价甲状腺局部分别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 ( Dex)、环磷酰胺 ( CTX)、环孢素 A ( Cys A)或三药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甲亢患者 5 0 0例分为 5组 :Dex、CTX、Cys A治疗组 ,三联治疗... 目的 :评价甲状腺局部分别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 ( Dex)、环磷酰胺 ( CTX)、环孢素 A ( Cys A)或三药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甲亢患者 5 0 0例分为 5组 :Dex、CTX、Cys A治疗组 ,三联治疗组 ,单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组 (对照组 )。局部治疗 1次 /周 ,连续 3个月 ,然后每 2周一次共注射 4次 ,再改 1次 /月 ,共 2个月 ,观察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改变。结果 :局部注射治疗组甲状腺明显缩小 ,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 TR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TGAb)、甲状腺线粒体抗体 ( TMAb)下降速度及程度也较对照组为大 ,以三联药物治疗组疗效最显著。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改变 ;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亦无甲低及喉返神经损伤。 结论 :免疫抑制剂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甲亢疗效显著 ,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免疫抑制剂 病灶内注射 弥漫性甲状腺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力达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史婧丽 吴莹 +2 位作者 宋玉萍 韩冲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一次性注射诱发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津力达药物(0.75、1.5、3.0 g/kg)组、α-硫辛酸组、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组。根据分组分别给予...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一次性注射诱发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津力达药物(0.75、1.5、3.0 g/kg)组、α-硫辛酸组、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组。根据分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胰岛素组采用皮下注射,其余药物均灌胃给药。给药2个月后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白介素(IL)-1β、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取胰尾组织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其他各组FBG、HbA1c等均降低(P<0.05,P<0.01);津力达高剂量(3.0 g/kg)组SOD、GSH活性升高(P<0.01),IL-1β、TNF-α、MDA含量降低(P<0.01),胰岛素免疫阳性染色的面积增加。结论津力达颗粒对受损的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力达颗粒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细胞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和泼尼松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顾明君 刘志民 +3 位作者 朱莉 沈玉美 石勇铨 徐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 :比较奥曲肽与泼尼松治疗活动性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TED)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18例活动性 TED患者(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至少 2个月 )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9例。两组年龄、性别、眼病病程及严重程度可比。均为非吸烟者。奥曲肽组... 目的 :比较奥曲肽与泼尼松治疗活动性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TED)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18例活动性 TED患者(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至少 2个月 )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9例。两组年龄、性别、眼病病程及严重程度可比。均为非吸烟者。奥曲肽组给予奥曲肽 10 0μg,sc,8h/次 ,共 12周。泼尼松组给予泼尼松口服 12周 (6 0 mg/ d× 2周 ,4 0 mg/ d× 2周 ,30 m g/ d× 4周 ,2 0 mg/ d× 4周 )。疗效评定依据 TED分级、分度变化及临床活动性评分变化综合评定。结果 :(1)两组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相同 ,均为 6 7%。有效者软组织炎症、突眼、眼肌运动、角膜受累及视力均有改善。泼尼松组不良反应较奥曲肽组多且严重。(2 )两组无效者在 12周试验结束时均采用两药联合 (奥曲肽 10 0μg,sc,8h/次 ;泼尼松 15 mg/ d,po)治疗 12周 ,奥曲肽组 3例中 2例有效 ,1例无效转眼眶放疗 ;泼尼松组 3例均有效。结论 :奥曲肽和泼尼松治疗 TED疗效相同 ,但奥曲肽耐受性优于泼尼松。联合治疗对单药治疗无效者有效 ,且耐受性优于单用泼尼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泼尼松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随机对照试验 用药安全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邢玉微 唐文佳 +2 位作者 邹俊杰 石勇铨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予链脲佐菌素(STZ)60mg/kg单次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3d后尾静脉血糖高于16.7mmol/L者视为造模成功。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G)、糖尿病组(DM)、糖尿病复方血栓通胶...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予链脲佐菌素(STZ)60mg/kg单次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3d后尾静脉血糖高于16.7mmol/L者视为造模成功。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G)、糖尿病组(DM)、糖尿病复方血栓通胶囊处理组(XST)、糖尿病α-硫辛酸处理组(ALA),每组均10只。12周后比较各组体质量、血糖、肾脏/体质量、血脂、24h尿蛋白含量、血肌酐、尿素氮。透射电镜及光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P<0.05),经复方血栓通及α-硫辛酸处理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大鼠左肾质量/体质量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复方血栓通胶囊、α-硫辛酸处理后大鼠左肾质量/体质量比降低,其中XST组与D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可见DM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厚度不均匀增厚,足突融合、消失,系膜细胞增生;经复方血栓通胶囊、α-硫辛酸处理后,上述病变有所好转。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可降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降低肾脏肥大系数(左肾质量/体质量),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中药复方 超微结构 硫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素及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伴亚临床甲减的桥本甲状腺炎 被引量:15
8
作者 顾明君 吴文雅 +3 位作者 方瑾 李翔 刘春宏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77-980,共4页
目的 :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 (L T4 )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伴亚临床甲减 (SCH)的桥本甲状腺炎(HT)。方法 :2 94例伴 SCH的 HT患者随机分为 2组 (n=14 7) :(1)左旋甲状腺素钠组 (L T组 ) :口服 L T4 维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F... 目的 :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 (L T4 )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伴亚临床甲减 (SCH)的桥本甲状腺炎(HT)。方法 :2 94例伴 SCH的 HT患者随机分为 2组 (n=14 7) :(1)左旋甲状腺素钠组 (L T组 ) :口服 L T4 维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FT4 )和促甲状腺激素 (STSH )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共 2 0周 ;(2 )地塞米松组 (DX组 ) :除同 L T组处理外 ,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 m g,每周 1次× 8次 ,以后每 2周 1次× 4次 ,共 12次 )。 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6、12、18及 2 4个月随访 ,检查症状、甲状腺肿、F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S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 ,以出现临床甲减 (OVH)作为研究终点。 结果 :L T组 14 7例中 ,3例 (2 % )退出 ,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38例 (2 6 % )转为正常 ,9例 (6 .2 5 % )转为 OVH,97例仍为 SCH;DX组 14 7例中 2例 (1.4 % )退出 ,6 8例 (47% )转为正常 ,2例 (1.38% )转为 OVH,75例仍为 SCH。HT患者由 SCH进展为 OVH,DX组相对危险度减少 78% ,绝对危险度减少为 4 .87% ,防止 1例 OVH需治疗人数为 2 1;HT患者由 SCH逆转为正常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DX组相对获益增加率为 8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地塞米松 左旋甲状腺素 甲状腺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糖指数饮食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黄玉萍 汤玮 +6 位作者 石勇铨 刘志民 孙亮亮 刘明 曲卫 夏培金 张春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10-2014,共5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低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果糖胺的影响,探讨低GI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09年10月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有关...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低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果糖胺的影响,探讨低GI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09年10月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发表的有关低GI饮食治疗糖尿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由两名作者各自独立地纳入试验,并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干预措施、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以HbA1c、果糖胺测量值的合并均数及标准差分别为效应指标,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有20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研究,包括599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221例,2型糖尿病378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低GI饮食较高GI饮食使HbA1c降低0.43%〔95%CI(0.18%,0.67%)〕,果糖胺水平降低0.75 mmol/L〔95%CI(0.05mmol/L,1.4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GI饮食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水平控制,GI是指导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指数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果糖胺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春阳 邹俊杰 +3 位作者 石勇铨 曲卫 孙亮亮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40-943,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剂型通络方剂(超微粉和微粉)对糖尿病SD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1周后测血糖≥16.7 mmol/L为糖尿病,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C,n=7)、通络方剂超微粉组(DM+UT,n... 目的:研究两种剂型通络方剂(超微粉和微粉)对糖尿病SD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1周后测血糖≥16.7 mmol/L为糖尿病,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C,n=7)、通络方剂超微粉组(DM+UT,n=8)和通络方剂微粉组(DM+FT,n=8)3组,同时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DM+UT组和DM+FT组按每天1 g/kg UT或FT灌胃,NC和DM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干预4周后,测肾质量/体质量(KW/BW)和24 h尿蛋白(24 h UP),比色法检测肾皮质抗氧化酶和丙二醛(MDA),实时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和p22phox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DA含量、24 h UP和KW/BW升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间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MC组相比,两个通络方剂干预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DA、24 h UP和KW/BW明显降低;TSOD和GSH-Px活性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C组和两个通络方剂组间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DM+UT组对24 h UP、KW/BW、MDA、TSOD和GSH-Px的作用较DM+FT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肾皮质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 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DMC组相比,两个通络方剂干预组p47phox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实验组间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 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络方剂能增强糖尿病大鼠肾脏TSOD和GSH-Px活性,降低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的表达,可能因此抑制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糖尿病大鼠早期的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方剂 糖尿病 抗氧化酶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受体与甲状腺眼病 被引量:19
11
作者 顾明君 李翔 蔡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8-539,共2页
目前认为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判断TED活动性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认为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技术(somatostatin receptor scintigraphy,SRS或octreoscan)可使表达生长抑素受体的眼眶... 目前认为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判断TED活动性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认为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技术(somatostatin receptor scintigraphy,SRS或octreoscan)可使表达生长抑素受体的眼眶组织细胞显像,并认为SRS有助于判断TED活动性和预测TED疗效;也有文献报道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TED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受体 甲状腺眼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奥曲肽 兰瑞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和口服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被引量:10
12
作者 顾明君 沈玉美 +1 位作者 李翔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比较口服泼尼松和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及两种疗法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 :6 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Dex组 (30例 )予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 ,每周 2次 ,有效病例 2周后每周 1次 )甲... 目的 :比较口服泼尼松和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及两种疗法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 :6 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Dex组 (30例 )予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 ,每周 2次 ,有效病例 2周后每周 1次 )甲状腺内注射 ,Pre组 (30例 )口服泼尼松 (30mg/d 2周 ,2 0mg/d 2周 ,以后每周减 5mg/d) ,治疗后 4周、6周、8周比较 2组疗效。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 2 4h、2周及以后每 4周进行快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至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 (血清皮质醇水平≥ 5 5 2nmol/L)。 结果 :8周时Dex组治愈率为 10 0 % ,Pre组治愈率 90 %。所有病例均于 10周内治愈。Dex组疗程为 (5 .7± 2 .0 )周 ,Pre组为 (8.8± 1.8)周 (P <0 .0 5 )。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前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正常 ;治疗结束后 2 4h明显受抑制 ;Dex组于治疗结束后 2周、4周和 8周各有 2 0例、8例和 2例恢复正常 ,Pre组于治疗结束后 2周、4周、8周和 16周各有 5例、14例、7例和 4例恢复正常 (P <0 .0 1)。 结论 :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较口服泼尼松改善症状和体征快 ,疗程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地塞米松 泼尼松 甲状腺内注射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泼尼松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明君 吴文雅 +3 位作者 刘春宏 刘晓黎 李翔 刘志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 观察泼尼松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thyroideyedisease,TED)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方法  4 0例活动性TED病人 ,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至少 2个月。给予泼尼松口服 12周或 2 0周 ( 6 0mg·d-1× 2周 ,4 0mg·d-1×... 目的 观察泼尼松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thyroideyedisease,TED)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方法  4 0例活动性TED病人 ,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至少 2个月。给予泼尼松口服 12周或 2 0周 ( 6 0mg·d-1× 2周 ,4 0mg·d-1× 2周 ,30mg·d-1× 4周 ,2 0mg·d-1× 4周 ,以后每周减 2 .5mg)。疗效评定依据NOSPECS分级分度变化及临床活动性评分变化综合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 2 4h、2周及以后每 4周进行快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试验至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 (血清皮质醇水平≥ 2 0 0 μg·L-1)。于 12周评定疗效时有效病例服用泼尼松 2 0周 ,无效病例改用放疗或手术治疗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结果  2 5例有效 ,有效率为 70 % ,无效 13例 ,恶化 2例 ,所有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治疗前均正常 ,治疗结束后 2 4h明显受抑制 ;服药 2 0周者于治疗结束后 2周、4周、8周、16周、2 0周、2 4周各有 1例、3例、6例、4例、5例和 6例恢复正常 ,中位数为 16周 ;服药 12周者于治疗结束后 2周、4周、8周和 16周各有 1例、2例、2例、4例和 3例恢复正常 ,3例退出观察。结论 泼尼松治疗甲状腺活动性眼病有一定疗效 ,但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包括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治疗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 疗效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骄阳 汤晔华 +2 位作者 邹俊杰 张兰予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美哒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二甲双胍普通片1500mg,每次500mg,每日3次组;二甲双胍缓释片1500mg,每日1次组;二甲双胍缓释片1500mg,500mg早1次,1000mg晚1次组... 目的:评价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美哒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二甲双胍普通片1500mg,每次500mg,每日3次组;二甲双胍缓释片1500mg,每日1次组;二甲双胍缓释片1500mg,500mg早1次,1000mg晚1次组;二甲双胍缓释片2000mg,每日1次组。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从基线到终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113例完成了研究。12周后,所有治疗组的HbA1c均明显下降。二甲双胍缓释片1500mg组从基线到终点的平均变化与普通片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2000mg组HbA1c下降更为显著(P=0.001)。所有治疗组空腹血糖均明显下降,缓释片组与普通片组的空腹血糖变化接近(P=0.076)。各组总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相同,相比普通片组,缓释片组恶心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每日1~2次的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与二甲双胍普通片相当,依从性优于二甲双胍普通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迟效制剂 2型糖尿病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晓玲 汤玮 +5 位作者 孙亮亮 倪奇 刘浩琪 陆晓敏 孙政 石勇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4-710,共7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探索这两者变化在TAO发病机制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1例TAO患者、21例Graves病(GD)无眼病患者...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探索这两者变化在TAO发病机制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1例TAO患者、21例Graves病(GD)无眼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其表面PD-1的表达率,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其与患者病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及TAO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TAO患者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5.9±14.5)%、(22.2±8.4)%,GD患者分别为(33.1±13.0)%、(18.6±9.2)%,均高于健康对照者[(17.4±7.4)%、(7.7±4.8)%,P<0.01]。(2)TAO及GD患者PBMC中CD4^+T细胞表面PD-1表达率分别为(8.3±6.4)%、(28.0±26.6)%,均低于健康对照者[(52.2±28.6)%,P<0.01,P<0.05],且TAO患者低于GD患者(P<0.05);TAO患者PBMC中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率低于健康对照者[(12.7±13.4)%vs(38.2±24.2)%,P<0.01]。(3)TAO患者PBMC中CD8^+T细胞百分比与病程呈正相关(r=0.478,P<0.05)。(4)TAO患者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其表面PD-1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O患者PBMC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细胞表面PD-1表达存在异常,可能参与TAO的自身免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GRAVES眼病 程序性死亡蛋白1 共刺激分子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春阳 曲卫 +2 位作者 石勇铨 邹俊杰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指标及NADPH氧化酶的影响,探讨MT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8)、糖尿病模型组(DM, n=7)以及糖尿病MT治疗...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指标及NADPH氧化酶的影响,探讨MT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8)、糖尿病模型组(DM, n=7)以及糖尿病MT治疗组(DM+MT,n=8),糖尿病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DM+MT组大鼠给予10 g/kg体质量MT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 UP)和肾质量/体质量(KW/BW)值,评价肾脏功能,比色法检测肾脏丙二醛(MDA)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p22phox,蛋白激酶C(PKC)-β和血管紧张素原(Ang)mRNA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24 h UP、KW/BW以及肾皮质MDA水平明显升高(P< 0.05);肾皮质p47phox、p22phox、PKC-β和Ang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DM组相比,DM+MT组24 h UP、KW/BW以及肾皮质MDA水平降低(P<0.05),p47phox、PKC-β和Ang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p22phox无明显改变。结论:MT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抑制肾皮质PKC-β、Ang以及NADPH氧化酶亚基的表达,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糖尿病肾病 NADPH氧化酶 蛋白激酶C 血管紧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方药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岩 邹俊杰 +5 位作者 李文桐 李翔 夏培金 孙亮亮 张春阳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讨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对肾皮质氧自由基代谢状态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予链脲佐菌素55 mg/kg单次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3 d后血糖≥16.7 mmol/L者视为造模成功。将糖尿病模型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通络方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对肾皮质氧自由基代谢状态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予链脲佐菌素55 mg/kg单次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3 d后血糖≥16.7 mmol/L者视为造模成功。将糖尿病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通络方药处理组(TLR)、褪黑素处理组(MEL),正常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N),每组7只。TLR组每天灌服通络方药水溶液1 g/kg,MEL组灌服褪黑素溶液5 mg/kg,其余两组均灌服等体积稀释液。连续处理12周,麻醉下取肾脏组织进行电镜病理观察并用比色法测定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CN组相比,DM组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P<0.01),经通络方药及褪黑素处理后,蛋白排泄量明显降低(P<0.01)。电镜下可见DM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肿胀,足突融合、消失,系膜基质增多,基底膜厚度不均匀增加,线粒体数目增多、肿胀,线粒体嵴减少、形态紊乱。经Mel、通络方药处理后,上述改变有所好转。与CN组比较,DM组大鼠肾皮质内MDA含量升高,GSH-Px、SOD水平下降(P<0.05),经通络方药与褪黑素处理后,MDA含量较DM组有所下降,其中MEL组MDA含量下降更明显,显著低于DM组(P<0.05),GSH-Px、SOD水平稍有升高,但较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方药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排泄,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具有保护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但其仅轻微降低肾脏MDA含量,抗氧化损伤作用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通络方药 褪黑激素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前列腺素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P38丝裂原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彭丽 王扬天 +3 位作者 李洁 王坚 冯晓云 刘志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观察贝前列腺素钠(商品名:德纳)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P38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观察贝前列腺素钠(商品名:德纳)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P38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组,贝前列腺素钠治疗组,T2DM组和治疗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合并小剂量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0.6 mg/kg/d贝前列腺素钠灌胃,其余饲养条件3组相同,最终纳入实验各组6只。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糖、24 h尿量、肾重体重比(KW/BW)、24 h尿蛋白(UAlb/24 h),血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组织中p-P38 MAPK、t-P38 MAPK以及TNF-α、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COX-2)的表达。结果用药8周后,T2DM组血糖、尿量、KW/BW、UAlb/24 h、Cr、BUN水平以及p-P38 MAPK、TNF-α、MMP-9、COX-2蛋白表达均较NC组显著升高;体重较NC组显著降低(P<0.01)。BPS组较T2DM组血糖、UAlb/24 h水平以及p-P38 MAPK、TNF-α、MMP-9、COX-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尿量、KW/BW、Cr水平以及TGF-β1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0.05),体重有所升高(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可抑制肾P38MAPK信号通路以及相关炎性因子(TNF-α、COX-2等)的表达水平,对T2DM大鼠肾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前列腺素钠 2型糖尿病 p38丝裂原蛋白激酶 炎症因子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甲状腺素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伴临床甲减的桥本甲状腺炎 被引量:6
19
作者 方瑾 顾明君 +3 位作者 彭丽 刘颖 陈向芳 李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左旋甲状腺素(LT4)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Dex)治疗伴临床甲减(OH)的桥本甲状腺炎(HT)的疗效。方法356例伴OH的HT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78例。左旋甲状腺素组(LT组)口服LT4维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 目的观察口服左旋甲状腺素(LT4)联合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Dex)治疗伴临床甲减(OH)的桥本甲状腺炎(HT)的疗效。方法356例伴OH的HT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78例。左旋甲状腺素组(LT组)口服LT4维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在正常范围共12个月;地塞米松组(DX组)除同LT组处理外,治疗第3个月加用甲状腺内注射Dex[(每次5mg;开始每周1次,8次,以后每2周1次,4次,最后每4周1次,4次)。2组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末分别检查血清FT3、FT4、S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皮质醇(cortiso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检查症状、体征。研究期间定期检测FT4、STSH。停止治疗后随访中OH重现为研究终点,恢复LT4补充,否则继续停药观察,至16周末进行评定。结果LT组178例中,4例退出,至停止治疗16周时垂体甲状腺功能正常12例(7%),亚临床甲减(SCH)21例(12%),OH141例(81%);DX组178例中,3例退出,至停止治疗16周时正常35例(20%),SCH32例(18%),OH108例(62%)。与LT组比较,DX组HT患者由OH逆转至SCH或正常绝对获益增加率分别为6%和13%,逆转1例OH至SCH或正常需治疗人数分别为17和8。DX组在缩小甲状腺肿,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方面均优于LT组(P<0.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口服LT4联合甲状腺内注射Dex治疗使HT患者由OH逆转至SCH或正常的效果优于单用LT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素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卵泡发育和血浆雌、孕激素及白细胞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隋龙 张令浩 +3 位作者 杨云纺 刘志民 谭雯 林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卵泡发育,血浆雌、孕激素水平及白细胞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阴道超声、放免法和放射配体结合法比较了22例自然周期和26例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型,成熟卵泡数和血...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卵泡发育,血浆雌、孕激素水平及白细胞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阴道超声、放免法和放射配体结合法比较了22例自然周期和26例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型,成熟卵泡数和血浆雌二醇、孕酮浓度及外周血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的变化。结果:(1)克罗米芬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小于自然周期组(P<0.05);成熟卵泡数明显多于自然周期组(P<0.01);子宫内膜分型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围排卵期血浆雌二醇、孕酮浓度,克罗米芬组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P<0.01)。(3)克罗米芬周期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最大结合容量(Bmax)及平衡解离常数(Kd)值均低于自然周期组(P<0.01)。结论:(1)克罗米芬使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减少,并可能使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减少,对雌二醇、孕酮的正向调节反应减弱,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2)克罗米芬可致发育卵泡过早黄素化,影响促排卵周期妊娠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米芬 受体 雌激素 白细胞 子宫内膜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