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天疱疮患者的免疫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3 位作者 陈孙孝 周晔 薛菖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97-499,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天疱疮患者的免疫易感基因位点。方法 :本实验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SSP PCR)技术对HLA II类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性体外扩增 ,分析了天疱疮患者HLA基因的DR位点和DRB1、DQB1多态性 ,并将天疱疮患者的基因频率... 目的 :探讨中国天疱疮患者的免疫易感基因位点。方法 :本实验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SSP PCR)技术对HLA II类等位基因进行特异性体外扩增 ,分析了天疱疮患者HLA基因的DR位点和DRB1、DQB1多态性 ,并将天疱疮患者的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结果进行 χ2 检验 ,以探讨中国天疱疮易感性基因位点。结果 :天疱疮患者中DR4的频率为 93 3%( 2 8 30 ) ,DR1 4的频率为 6 3 3% ( 1 9 30 ) ,天疱疮患者中的DRB1 0 4和DRB1 1 4的频率分别为 40 % ( 1 2 30 )和 53 3% ( 1 6 30 ) ,经 χ2 分析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在 2 8个DR4+的天疱疮患者中有 1 3个DRB1 0 40 2 ,在 1 9个DR1 4+天疱疮患者中DRB1 1 40 1频率显著增高 ( P <0 0 1 )。所有DRB1 0 4+患者均为DQB1 0 30 2 ,所有DRB1 1 4患者均为DQB1 0 50 3。结论 :中国人天疱疮易感性与HLA的DR4、DR1 4抗原以及DRB1 0 4、DRB1 1 4、DRB1 0 40 2、DRB1 1 40 1基因位点与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基因 遗传易感重型 免疫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淋巴细胞表型CD8 CD2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腾 施靖华 +2 位作者 赵荣华 李华宝 李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表型CD8、CD28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D8、CD28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5例大肠癌患者PBL表型CD8、CD28进行测定。结果:肿瘤组淋巴细胞CD8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D28、...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表型CD8、CD28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D8、CD28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5例大肠癌患者PBL表型CD8、CD28进行测定。结果:肿瘤组淋巴细胞CD8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D28、CD8+/CD28+的表达则低于对照组(P<0.01);DukesD期大肠癌组CD8+/CD28+的表达明显低于DukesB期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CD28、CD8+/CD28+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浸润浆膜层组CD8的表达高于未浸润浆膜层组,而CD28,CD8+/CD28+的表达则低于未浸润浆膜层组(P<0.01,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淋巴细胞CD8、CD28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观察淋巴细胞表型CD8、CD28变化,对大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及预后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淋巴细胞表型CD8 淋巴细胞表型CD28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检测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吕鸣 孔宪涛 黄隆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ML)的骨髓浸润(IBM)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克隆性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别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克隆基因标志,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ML患者IBM。结果:(1)...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ML)的骨髓浸润(IBM)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克隆性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别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克隆基因标志,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ML患者IBM。结果:(1)34份ML患者骨髓标本IBM检出率为70.6%(24/34),明显高于形态学检测方法(38.6%,P<0.05)。(2)19例形态学检测正常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标本,IBM阳性率57.9%(11/19),其中8例B-NHL(8/14)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5例同时还检测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2例T-NHL(2/3)检测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无克隆性IgH基因重排;2例免疫分型不明确NHL患老中1例(1/2)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无克隆性TCR,基因重排。2例霍奇金病(HD)和10例非淋巴系肿瘤骨髓IBM均阴性。(3)Ⅲ,Ⅳ期NHL患者IBM检出率显著高于II期(p<0.01),初诊未治及复发患者也显著高于部分或完全缓解患者(P<0.01)。(4)IBM阳性组NHL2年死亡率54.5%(6/11),明显高于IBM阴性(p<0.05)。结论:PCR方法检测IBM有助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淋巴瘤 骨髓浸润 基因重排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与慢性肝病自身免疫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海英 仲人前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5-587,共3页
关键词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慢性肝病 自身免疫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正常免疫耐受功能受损导致免疫细胞及其成分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尽管具有一些共性,如常呈慢性发作、多发于女性、血清中存在特异或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正常免疫耐受功能受损导致免疫细胞及其成分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尽管具有一些共性,如常呈慢性发作、多发于女性、血清中存在特异或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其发病机制仍是众说纷坛,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由于边缘学科及本身免疫学科的迅速发展,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研究热点层出不穷。本文就其中的几个研究热点如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自身抗体的检测,以及该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作一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细胞因子 自身抗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可能是雷公藤红素诱导HMC-1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被引量:13
6
作者 鲍一笑 张玲珍 +2 位作者 李莉 张登海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HMC1细胞表达Fas、FasL的影响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Fas、FasL的表达。结果:HMC1细胞能自发表达Fas,不表达FasL。经雷公藤红素作用,Fa...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HMC1细胞表达Fas、FasL的影响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Fas、FasL的表达。结果:HMC1细胞能自发表达Fas,不表达FasL。经雷公藤红素作用,Fas呈先升后降的变化,FasL低水平表达。Fas阳性率下降与凋亡率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HMC-1细胞 FAS 中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Fas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百龙 杨如俊 +5 位作者 项莺松 吴玮 蔡建明 闵锐 李雨 张玲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16-518,共3页
目的:研究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其与 Fas 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电镜、 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经60 Co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 Fa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照射后4 ... 目的:研究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其与 Fas 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电镜、 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经60 Co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 Fas 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照射后4 h 细胞即出现核固缩、染色质凝集; 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有大量的小分子片段,呈典型“梯状”图谱;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凋亡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4 h 明显增加,8 h 达到高峰;照后4 h, Fas 表达显著增强。结论:γ射线照射后可引起骨髓造血细胞凋亡, Fas 可能参与了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凋亡 FAS Γ射线 骨髓型 放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姜小华 仲人前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86-589,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mary biliary crrhosis,PBC)以破坏肝内小及中等大小胆管为主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表现为肝门脉区炎症导致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功能性衰竭.PBC患者90%以上为女性,年龄一般为30至65岁之问.自身免疫病可见少儿...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mary biliary crrhosis,PBC)以破坏肝内小及中等大小胆管为主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表现为肝门脉区炎症导致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功能性衰竭.PBC患者90%以上为女性,年龄一般为30至65岁之问.自身免疫病可见少儿患者,但PBC是唯一例外,随年龄增长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自身抗体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α2(Ⅰ)型原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高春芳 王皓 +1 位作者 黄超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 明确纤维化形成中调控Ⅰ型胶原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子片段,逐段研究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2 kb 的启动子序列。方法: 从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2 kb~+ 54 bp 的片段中,取长度不等的片段... 目的: 明确纤维化形成中调控Ⅰ型胶原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子片段,逐段研究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2 kb 的启动子序列。方法: 从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2 kb~+ 54 bp 的片段中,取长度不等的片段作为启动子,与含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质粒组成6 个重组体,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上述重组体至胶原产生细胞(NIH3T3)和非胶原产生细胞(COS7), CAT-ELISA测定细胞CAT表达水平以比较各重组体的启动子活性。结果: - 780~+ 54 bp 序列具有最高启动CAT表达活性且有不完全细胞特异性,缺失近转录起始点500 bp, 即- 2~- 0.5 kb 片段的启动子活性最低。结论: 近转录起始点500 bp 的序列为小鼠α2(Ⅰ)原胶原基因启动激活所必需,- 780~+ 54 bp 片段有高启动活性,并有望以此序列发现纤维化相关的特异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启动子 肝纤维化 α2(Ⅰ)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蛋白质芯片联合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2 位作者 陈孙孝 周晔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1-702,共2页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检测 肺癌 血清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原SS-B/La序列结构分析及抗原性预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1 位作者 陈孙孝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71-473,共3页
目的 :通过计算机分析SS B/La的氨基酸序列及可能的抗原性位点。方法 :将自身抗原SS B/La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包 ,分析蛋白质分子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性 ,模拟其二级结构 ,预测其主要抗原位点。结果 :SS B/La的... 目的 :通过计算机分析SS B/La的氨基酸序列及可能的抗原性位点。方法 :将自身抗原SS B/La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包 ,分析蛋白质分子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性 ,模拟其二级结构 ,预测其主要抗原位点。结果 :SS B/La的氨基酸 80~ 10 0位、2 2 0~ 2 40位和 30 0~ 340位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结论 :通过计算机分析SS B/La的抗原性位点 ,为进一步确定SS B/La的抗原优势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原S-B/La 序列分析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炎中B7:CD28CTLA-4共刺激途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2 位作者 陈孙孝 施笑梅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探讨B7:CD2 8 CTLA 4共刺激信号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经牛II型胶原诱导SD大鼠建立关节炎动物模型 ;采用CTLA 4Ig作为负性调节因子 ,分析其对关节炎大鼠中特异性体液反应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影响。结果 :CTLA 4Ig可阻... 目的 :探讨B7:CD2 8 CTLA 4共刺激信号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经牛II型胶原诱导SD大鼠建立关节炎动物模型 ;采用CTLA 4Ig作为负性调节因子 ,分析其对关节炎大鼠中特异性体液反应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影响。结果 :CTLA 4Ig可阻止SD大鼠发生胶原诱发性关节炎 ,降低大鼠对BIIC的体液免疫反应。结论 :B7:CD2 8 CTLA 4共刺激信号在诱发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中起作用 ,CTLA 4Ig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B7:CD28/CTLA-4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人源抗HBs Fab在裸鼠人肝癌模型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桂臣 罗荣城 +5 位作者 韩焕兴 尤长宣 丁雪梅 李爱民 王传斌 张鸣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在人源抗HBsFab表达载体构建、抗体片段表达及纯化成功后 ,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以评价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导向活性。方法 :用13 1I标记人源抗HBsFab ,经腹腔注射 1,3,5 ,7d后行裸鼠人肝癌模型放射免疫显像 ,于第 7天作组织... 目的 :在人源抗HBsFab表达载体构建、抗体片段表达及纯化成功后 ,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以评价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导向活性。方法 :用13 1I标记人源抗HBsFab ,经腹腔注射 1,3,5 ,7d后行裸鼠人肝癌模型放射免疫显像 ,于第 7天作组织分布测定 ,并以鼠源抗HBsAg单抗为对照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在标记抗体注入后第 3天即获阳性显像 ,第 5天更加清晰 ,此时人源抗HBsFab、鼠源单抗及无关Fab的瘤 /肝放射性比值分别为 5 .4,4.0和 0 .9。结论 :人源抗HBsFab具有良好的导向活性 ,为其用于肝癌的导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裸鼠 单克隆抗体 碘^131I-人源抗HBs-F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小鼠α2(I)型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春芳 印彤 +1 位作者 王皓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小鼠α2(I)型前胶原基因上游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鼠α2(I)型前胶原基因启动子(-2kb~+54bp)为靶序列,将它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组成的重组体pAZ1009用脂质...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小鼠α2(I)型前胶原基因上游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鼠α2(I)型前胶原基因启动子(-2kb~+54bp)为靶序列,将它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组成的重组体pAZ1009用脂质体法转染至胶原产生细胞NIH/3T3细胞,讨论IFNα、IFNγ、TNFα对小鼠α2(I)型前胶原基因上游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TNFα抑制小鼠α2(I)型前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TNFα分别与IFNγ、IFNα联合应用能加强这种抑制作用。结论:TNFα分别与IFNγ、IFNα联合应用能加强抑制作用,这可能与IFNγ、IFNα诱导TNFα受体表达,从而加强TNFα抑制作用有关,而IFNγ抑制胶原蛋白合成作用与该序列无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胶原 基因启动子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抗原52 kD-Ro/SSA的序列分析及抗原性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1 位作者 陈孙孝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8-159,共2页
目的:分析自身抗原52kDRo/SSA的序列结构,预测其抗原位点。方法:将自身抗原52kDRo/SSA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包,分析蛋白质分子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性,并模拟其二级结构,预测其主要... 目的:分析自身抗原52kDRo/SSA的序列结构,预测其抗原位点。方法:将自身抗原52kDRo/SSA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包,分析蛋白质分子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性,并模拟其二级结构,预测其主要抗原位点。结果:自身抗原52kDRo/SSA是多抗原位点,其氨基酸序列中120~130、300~320、360~380位间抗原性较强。结论:确定52kDRo/SSA的抗原优势表位,为研究抗原抗体间相互作用及其疾病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原 52kD-Ro/SSA 序列分析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人自身抗原SSA/Ro60重组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7-148,共2页
目的 :构建表达人自身抗原SSA/Ro6 0的重组体 ,为研究自身免疫病中的抗原抗体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逆转录 PCR技术克隆自身抗原SSA/Ro6 0cDNA ,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 2T ,并经酶切电泳 ,DNA测序鉴定分析。结果 :经鉴定 ,证明成... 目的 :构建表达人自身抗原SSA/Ro6 0的重组体 ,为研究自身免疫病中的抗原抗体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逆转录 PCR技术克隆自身抗原SSA/Ro6 0cDNA ,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 2T ,并经酶切电泳 ,DNA测序鉴定分析。结果 :经鉴定 ,证明成功构建了表达人自身抗原SSA/Ro6 0的重组体。结论 :SSA/Ro6 0表达型重组体可用于自身抗原SSA/Ro6 0的大量生产并用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A/Ro60抗原 CDNA 克隆 重组体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抗HBsAg单克隆抗体Fab片段的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列英 韩焕兴 +1 位作者 胡东平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9-171,共3页
对已筛选到的人源性抗HBsAg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基因文库进行表达研究,将特异性噬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反复冻溶法制备可溶性Fab片段。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大肠杆菌质周腔内有可溶性Fab片段的表达。制备羊抗人IgG... 对已筛选到的人源性抗HBsAg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基因文库进行表达研究,将特异性噬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反复冻溶法制备可溶性Fab片段。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大肠杆菌质周腔内有可溶性Fab片段的表达。制备羊抗人IgGFab抗血清、建立抗人IgGFab抗体-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Fab片段。SDS-PAGE显示纯化的Fab达免疫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单克隆抗体 FAB片段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早期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宏亮 王强 +2 位作者 钱方 李扬 范列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 了解早期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兔软组织海水浸泡伤模型。比较对照组(n=8)、原料药组(n=8)和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组(n=8)在海水浸泡前和浸泡结束后6、12、24、48、72h创... 目的 了解早期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对兔海水浸泡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兔软组织海水浸泡伤模型。比较对照组(n=8)、原料药组(n=8)和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壳聚糖微球组(n=8)在海水浸泡前和浸泡结束后6、12、24、48、72h创伤局部菌落计数、血浆内毒素、局部组织和血浆TNF-a水平,以及后两组浸泡后72h局部组织和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的变化。结果 海水浸泡后6h起微球组和原料药组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浸泡后48h起微球组菌落计数较原料药组更低(P〈0.01)。微球组于海水浸泡后6~72h、原料药组于浸泡后6~48h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微球组在海水浸泡后6~72h、原料药组在浸泡后6~24h局部组织TNF-a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微球组在海水浸泡后12~72h、原料药组在海水浸泡后12~48h血浆TNF-a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微球组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升高较原料药组缓慢,并能在72h内维持较高的抗菌药浓度。微球组血浆药物浓度变化也较原料药组平缓。结论 该药物微球如局部应用于海水浸泡伤口,可缓慢释出抗菌药物,发挥抑制局部感染、减少局部组织继发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海水 氧氟沙星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立利 苟三怀 +1 位作者 贾连顺 李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C001-C001,F003,共2页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3、CD4、CD8表达的变化 ,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急性 SCI患者 T细胞 CD3、CD4和 CD4 / 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 1)。这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机体T细...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 15例急性 SC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CD3、CD4、CD8表达的变化 ,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急性 SCI患者 T细胞 CD3、CD4和 CD4 / 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 1)。这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伤 ,可能与脊髓损伤后机体易受感染状态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流式细胞仪 检测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RF1反义寡核苷酸对BHRF1-CNE2细胞生存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海 周江红 +2 位作者 潘星华 余龙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BHRF1 反义寡核苷酸对表达BHRF1 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 生存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反义阻断BHRF1 表达后BHRF1-CNE2细胞在喜树碱作用下增殖能力和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在喜树碱作用下,应用B... 目的:探讨BHRF1 反义寡核苷酸对表达BHRF1 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 生存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反义阻断BHRF1 表达后BHRF1-CNE2细胞在喜树碱作用下增殖能力和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在喜树碱作用下,应用BHRF1 反义寡核苷酸组的癌细胞较对照组的增殖率下降,凋亡率增高。结论:反义阻断BHRF1的表达可降低CNE2细胞的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BHRF1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CNE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