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样中孔隙、裂缝声波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钟锴 徐鸣洁 +2 位作者 王宏 王勇 邹新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作者采用超声波测量技术,对长庆气田储层岩样孔隙和裂缝情况进行测量和研究。研究中,对穿透岩样的声波中携带的大量关于其内部结构的信息,通过接收声波的运动学(如波速)和动力学(如波形、波谱)特征的综合对比,对岩样内部孔隙、裂缝是否... 作者采用超声波测量技术,对长庆气田储层岩样孔隙和裂缝情况进行测量和研究。研究中,对穿透岩样的声波中携带的大量关于其内部结构的信息,通过接收声波的运动学(如波速)和动力学(如波形、波谱)特征的综合对比,对岩样内部孔隙、裂缝是否发育及发育程度作出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首先,孔隙、裂缝的存在使岩样波速偏低,其中裂缝对波速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未完全充填的裂缝。其次,孔隙、裂缝发育的岩样的接收波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初动弱、振幅低和能量衰减现象,其中孔隙的影响更明显;但完全充填的孔隙和裂缝对波形几乎没有影响。最后,孔隙、裂缝对波谱的影响表现在对波谱中高、中、低频成分滤波作用的差异。此外,在孔隙、裂缝发育的岩样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波速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样 孔隙 裂缝 声波特征 实验研究 长庆气田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及其流体特征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爱民 楼章华 +3 位作者 朱蓉 孙毛明 张文正 魏新善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随着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地下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讨论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推断其油气的分布规律: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处为水区,天然气离心...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随着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地下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讨论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推断其油气的分布规律: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处为水区,天然气离心流区为气区,越流天然气漏失区对应于气水共存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地下水动力场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流体特征 形成 演化 水文地质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现今地下水动力场及其流体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金爱民 楼章华 +1 位作者 朱蓉 张文正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紧密相关。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种,即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①泥岩压榨水离心流;②大气水下渗向心流;③越流、越流-蒸发泄水;...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紧密相关。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种,即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①泥岩压榨水离心流;②大气水下渗向心流;③越流、越流-蒸发泄水;④滞留4种类型。本文试通过讨论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地下水动力场的特征,推断其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这对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田的形成从及资源评价和勘探决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地下水动力场 局部水动力单元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