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岭油田原油化学脱水过程中溢流罐内形成的中间层乳状液的处理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成龙 赵作滋 +2 位作者 郑邦乾 张洁辉 刘佳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2-346,共5页
分析了长庆马岭油田含水原油溢流沉降罐内产生的中间层乳状液的组成,研究成功了使用烷基磺酸钠(AS)、无机酸(盐)、破乳剂并掺水破乳的方法,考察了影响脱水效果的因素,在马岭油田集中处理站进行了分离出的中间层乳状液现场破乳... 分析了长庆马岭油田含水原油溢流沉降罐内产生的中间层乳状液的组成,研究成功了使用烷基磺酸钠(AS)、无机酸(盐)、破乳剂并掺水破乳的方法,考察了影响脱水效果的因素,在马岭油田集中处理站进行了分离出的中间层乳状液现场破乳脱水试验。在乳状液中加入AS1500-2000mg/l、硫酸和(或)硫酸盐0.5%-1.5%、破乳剂400mg/l、掺水30%-100%,在40-50℃下4小时脱水率达95%,净化油含水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破乳 脱水 复合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脱水系统中溢流沉降灌内中间乳化层的形成与分离处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作滋 任建科 +2 位作者 刘贞祥 张卫东 刘连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0-344,共5页
本文报道了长庆油田原油热化学脱水中溢流沉降罐内中间乳化层的形成、危害、组成分析及采用专门研制的破乳剂并结合旋流分离方法将中间乳化层分离为原油、污水及机械杂质的室内和工业性试验结果。在工业性试验中获得的净化原油,含水在... 本文报道了长庆油田原油热化学脱水中溢流沉降罐内中间乳化层的形成、危害、组成分析及采用专门研制的破乳剂并结合旋流分离方法将中间乳化层分离为原油、污水及机械杂质的室内和工业性试验结果。在工业性试验中获得的净化原油,含水在2%以下、机械杂质在1%以下;污水含油量高,须送污水处理厂净化;机械杂质基本上为无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脱水 破乳剂 破乳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嵌段聚醚的合成、结构与破乳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洁辉 陈锐 +2 位作者 郑邦乾 李成龙 杨玉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4-328,共5页
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醋酸钙、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了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多嵌段聚醚,用IR、GPC、1HNMR方法测定了该多嵌段聚醚的结构,考察了引发剂、催化剂、亲油头、EO含量及实验条件对多嵌段聚醚破乳脱水性能的影响... 以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醋酸钙、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了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多嵌段聚醚,用IR、GPC、1HNMR方法测定了该多嵌段聚醚的结构,考察了引发剂、催化剂、亲油头、EO含量及实验条件对多嵌段聚醚破乳脱水性能的影响。GPC谱图上有3个洗提峰,对应的分子量为3000、4000和10000;以醋酸钙为催化剂合成的多嵌段聚醚的分子量分布较窄。亲油头中多乙烯多胺与环氧丙烷之比为1∶(180—210)、环氧乙烷含量为25%—35%的多嵌段聚醚(破乳剂CD98)在用量100mg/1、温度40℃时,对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原油的2小时脱水率>98%,净化油含水≤0.5%,脱出水清,油水界面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聚醚 合成 原油 破乳 聚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Q—1200型液压抽油杆钳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粉霞 许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3-34,40,共3页
针对修井作业中人力上卸抽油杆螺纹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又不能保证不同规格抽油杆所要求的上扣扭矩等问题,研制了CQ—1200型液压抽油杆钳。这种抽油杆钳由主钳、手动换向阀、液压马达、底钳、弹簧吊筒和调节弹簧等组成。在设计中省掉了... 针对修井作业中人力上卸抽油杆螺纹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又不能保证不同规格抽油杆所要求的上扣扭矩等问题,研制了CQ—1200型液压抽油杆钳。这种抽油杆钳由主钳、手动换向阀、液压马达、底钳、弹簧吊筒和调节弹簧等组成。在设计中省掉了转速换挡机构,同时通过改变制动板上压簧螺栓的结构,解决了制动板减薄时腭板滚子爬坡力量不足这一技术难题。介绍了这种抽油杆钳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和室内试验情况。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CQ—1200型液压抽油杆钳可大大减少抽油杆脱扣次数,提高修井质量和修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杆钳 结构分析 修井作业 油田 CQ-1200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