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卡距分注工艺在长庆超低渗透油藏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薇 魏向军 王俊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1期93-96,共4页
超低渗透油藏非均质性差,部分区块一套油层发育多个小层,小层之间薄夹(隔)层发育,部分隔层仅有2~3m,封隔器难以准确座封,给小卡距井分层注水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前期的调研分析,研究并开展了以磁定位和机械定位技术为主导的小卡... 超低渗透油藏非均质性差,部分区块一套油层发育多个小层,小层之间薄夹(隔)层发育,部分隔层仅有2~3m,封隔器难以准确座封,给小卡距井分层注水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前期的调研分析,研究并开展了以磁定位和机械定位技术为主导的小卡距分注技术研究与试验,并对工具及工艺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更好的适应了超低渗透油藏小卡距分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分层注水 小卡距 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供液不足井杆断机理分析与防治——以中国石油长庆姬塬油田耿83区块为例
2
作者 李佰涛 程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11Z期106-106,共1页
以抽油机井示功图为切入点,从生产实践和理论分析两个角度分析了超低渗油藏供液不足井示功图特征与抽油杆断频次的关系,为改善供液不足井杆断状况提供了一种技术思路。现场实践表明,调整供液沉没度对于降低杆断井次是有效的,且具有显著... 以抽油机井示功图为切入点,从生产实践和理论分析两个角度分析了超低渗油藏供液不足井示功图特征与抽油杆断频次的关系,为改善供液不足井杆断状况提供了一种技术思路。现场实践表明,调整供液沉没度对于降低杆断井次是有效的,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于供液不足比较普遍的超低渗油藏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 供液不足 杆断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致密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继勇 何永宏 +2 位作者 樊建明 李书恒 王石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丰富的超低渗透油藏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其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直井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难度较大。针对超低渗致密储层特点,以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为目标,利用矿场实践、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综合方法对... 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丰富的超低渗透油藏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其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直井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难度较大。针对超低渗致密储层特点,以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为目标,利用矿场实践、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综合方法对水平井井排方向、井网形式、水平段长度、裂缝参数组合型式和注采井距参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直井与水平井联合布井的交错排状七点井网布井方式、哑铃型布缝、人工压裂缝密度2条/(100 m)、水平段长度在700~800 m、注采井距700~800 m、排距150 m时,超低渗透致密油藏水平井初期平均单井产量约为8.0 t/d,达到直井平均单井产量的4倍左右,研究成果可以指导超低渗透致密油藏的经济、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 致密砂岩 水平井 井网优化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活性酸酸化增注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顾燕凌 陆红军 +5 位作者 李建山 王建麾 吴甫让 何衡 董立全 范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3,116,共4页
受储层物性及注入方式的影响,镇北、华庆油田部分井投注后达不到配注要求.依据对超低渗欠注区块储层物性及目前注水现状的分析,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酸液配方体系,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所研制的酸液体系可使岩心的渗透率提高30%;通过... 受储层物性及注入方式的影响,镇北、华庆油田部分井投注后达不到配注要求.依据对超低渗欠注区块储层物性及目前注水现状的分析,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酸液配方体系,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所研制的酸液体系可使岩心的渗透率提高30%;通过酸液驱替可以有效消除注水对岩心造成的伤害,渗透率得以恢复.15口井现场酸化增注试验措施有效率达到93.3%,平均注水压力下降2.9 MPa,平均单井日增注量15 m3,取得了较好的增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增注措施 活性酸 酸化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齐银 白晓虎 +4 位作者 宋辉 杜现飞 殷桂琴 康博 吕昌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4期483-485,491,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藏储层致密、物性差、孔喉细微,是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油藏,超前注水和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可提高其开发效果。文中以最具代表性的华庆油田长6超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结合注采井网根据水平井段与注水井的相... 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藏储层致密、物性差、孔喉细微,是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油藏,超前注水和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可提高其开发效果。文中以最具代表性的华庆油田长6超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结合注采井网根据水平井段与注水井的相对位置,将常规压裂和体积压裂进行组合设计,在距离水线较近的井段实施小规模压裂,距离水线较远的井段实施大规模体积压裂。该方案的实施,在减小早期水淹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人工裂缝和井网、注水的适配性。同时,开展了8口水平井新型压裂设计的矿场试验,与采用常规压裂设计的邻近水平井相比,试油产量提高20 m3/d左右,投产初期3个月累计产油量提高184 t,含水率较低且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水平井 注采井网 组合压裂设计 单井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含硫水处理剂的筛选评价
6
作者 宋绍富 张丽杰 +1 位作者 张随望 隋蕾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3期73-76,共4页
长庆油田庄一联采出水经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总矿化度、较多的悬浮物及残余油。根据现场腐蚀、结垢及细菌存在的现状,采用室内评价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几种常用的缓蚀剂、阻垢剂和杀菌剂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当复配药剂ZG-03:HS... 长庆油田庄一联采出水经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总矿化度、较多的悬浮物及残余油。根据现场腐蚀、结垢及细菌存在的现状,采用室内评价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几种常用的缓蚀剂、阻垢剂和杀菌剂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当复配药剂ZG-03:HSJ-03:SJ-04=40:100:100时,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阻垢剂 杀菌剂 筛选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网压裂技术在超低渗透油藏裂缝储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武彬 陈宝春 +2 位作者 王成旺 殷桂琴 杜现飞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1期52-54,77,共3页
针对华庆油田长6储层提出采用缝网压裂技术进行人工改造,该技术主要指在压裂施工中通过多次加入大粒径石英砂或专用堵剂,提高裂缝内的净压力,使天然微裂缝开启并延伸、沟通,形成人工裂缝与天然微裂缝相结合的缝网系统,从而增加天然微裂... 针对华庆油田长6储层提出采用缝网压裂技术进行人工改造,该技术主要指在压裂施工中通过多次加入大粒径石英砂或专用堵剂,提高裂缝内的净压力,使天然微裂缝开启并延伸、沟通,形成人工裂缝与天然微裂缝相结合的缝网系统,从而增加天然微裂缝的渗流能力,扩大油井有效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通过室内工艺的优化和18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该技术进行压裂改造后的油井,长期的平均单井日增油量达0.38 t,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的成功实施运用,也为提高超低渗透油藏天然微裂缝发育储层的压裂增产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 缝网压裂 超低渗透储层 缝内净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注水管道经济流速确定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露 王俊涛 刘丛 《石油工程建设》 2015年第1期63-65,共3页
注水管道运行参数最优化是油田注水系统高效、节能运行的重要手段。文章考虑油田注水管道自身特点,结合流体力学和经济评价手段,推导了长庆油田注水管道经济管径和经济流速关系式,计算了西北地区油田部分在用注水管道的经济流速范围,可... 注水管道运行参数最优化是油田注水系统高效、节能运行的重要手段。文章考虑油田注水管道自身特点,结合流体力学和经济评价手段,推导了长庆油田注水管道经济管径和经济流速关系式,计算了西北地区油田部分在用注水管道的经济流速范围,可为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管道 经济流速 经济管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气水交替驱不同注入参数优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田树宝 何永宏 +2 位作者 冯沙沙 张红玲 雷刚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612-614,共3页
气窜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气水交替(WAG)注入方式可以很好地稳定驱替前缘,从而提高宏观波及效率。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复杂,影响气水交替开发效果的参数多,为了得到最佳开发效果,有必要对注入方式和参数进行优化。文... 气窜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气水交替(WAG)注入方式可以很好地稳定驱替前缘,从而提高宏观波及效率。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复杂,影响气水交替开发效果的参数多,为了得到最佳开发效果,有必要对注入方式和参数进行优化。文中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2注入方式和注入参数等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并对长庆油田某超低渗透油藏CO2水交替注入方式及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注入方式为CO2水同步注入,注入周期为1 a,段塞气水比为1∶1,段塞最佳注入总量为0.44 HCPV,最佳注入层位为底部4个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气水交替 CO2驱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储层混合水体积压裂重复改造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建山 陆红军 +4 位作者 杜现飞 齐银 顾燕凌 史成恩 令永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15-520,共6页
以华庆油田为代表的超低渗透油藏定向井单井产量低,日产量小于1.0t的低产低效井占56.2%。常规重复压裂压裂后的油井增产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压裂后增产幅度小、产量递减速度快、有效期短。针对长庆油田华庆区块超低渗透储层油井的重... 以华庆油田为代表的超低渗透油藏定向井单井产量低,日产量小于1.0t的低产低效井占56.2%。常规重复压裂压裂后的油井增产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压裂后增产幅度小、产量递减速度快、有效期短。针对长庆油田华庆区块超低渗透储层油井的重复改造,将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应用于老井重复压裂中,形成了老井混合水体积压裂配套工艺技术,并在考虑井网和注水条件下,进行体积压裂理论与多级暂堵多缝压裂理论的结合研究。室内工艺优化结果和9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措施后油井的平均单井日增油量2.81t。截至目前,平均单井有效生产天数达252天,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的成功实施运用,为超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裂 体积压裂 混合水压裂 增产机理 多级暂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混相驱油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1
作者 苏玉亮 吴晓东 +1 位作者 侯艳红 侯照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2,共4页
依据CO2降低原油黏度以及CO2在原油中的传质扩散混相机制,建立考虑吸附现象的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油数学模型,模拟CO2混相驱油过程。采用Barakat-Clark有限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Peclet数、注入压力、孔隙度、原油黏度等因素... 依据CO2降低原油黏度以及CO2在原油中的传质扩散混相机制,建立考虑吸附现象的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油数学模型,模拟CO2混相驱油过程。采用Barakat-Clark有限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Peclet数、注入压力、孔隙度、原油黏度等因素对CO2在流出端的浓度分布以及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eclet数越小、注入压力和孔隙度越大,CO2突破流出端的时间越早,同时改变油藏原油黏度的时间越早;初始原油黏度越大,CO2降低原油黏度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 混相驱 传质扩散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储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何永宏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87-91,共5页
利用X衍射、全岩定量分析、薄片鉴定、水驱敏感性流动试验等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敏感性,主要分析了敏感性类型、伤害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具有弱水敏、酸敏性变化范围大、弱—中等碱敏... 利用X衍射、全岩定量分析、薄片鉴定、水驱敏感性流动试验等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敏感性,主要分析了敏感性类型、伤害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具有弱水敏、酸敏性变化范围大、弱—中等碱敏、弱—中等盐敏、弱—无速敏特征;储层流动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弱敏感。影响储层敏感性最直接的因素是敏感性矿物的分布,即储层所处的成岩相带决定其敏感性类型及敏感性程度。另外,储层水敏性受物性及孔隙结构的影响,储层物性越差,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越强,储层水敏性越弱。储层所处成岩相带及敏感性的不均一性,使得研究区超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具有大规模开发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孔隙结构 储层敏感性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 姬塬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峁塬长8油藏提高压裂措施效果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勇 陆小兵 +1 位作者 隋蕾 陈阵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5期55-57,61,共4页
姬塬油田刘峁塬长8油藏是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区块平均渗透率在0.3 mD以下。该区块2009年投入注水开发,投注初期注水压力超过20 MPa,且有部分注水井长期达不到配注要求,采取压裂、酸化等降压增注措施后仍然欠注。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新型... 姬塬油田刘峁塬长8油藏是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区块平均渗透率在0.3 mD以下。该区块2009年投入注水开发,投注初期注水压力超过20 MPa,且有部分注水井长期达不到配注要求,采取压裂、酸化等降压增注措施后仍然欠注。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新型降压增注剂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分析该区块的高压欠注机理后得出:区块欠注原因为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注入水和储层存在强水敏效应,注水过程中存在贾敏效应,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根据欠注原因研发了具有酸性、降黏、防膨、防垢、除垢能力的新型降压增注剂。通过矿场注水站投加6个月后,70%的注水井压力平均下降0.8 MPa,单井日注水量从8 m3增加到25 m3,取得了较好的降压增注效果。新型降压增注剂为解决超低渗透油藏高压欠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高区块压裂措施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增注剂 超低渗透 欠注机理 矿场试验 压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油田长6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雷 朱玉双 +2 位作者 何永宏 李书恒 王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年第3期36-40,共5页
分析A油田长6油藏控制因素,为进一步寻找油藏提供依据。在对钻井、录井、分析测试和试油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A油田长6油藏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A油田长6油藏的形成受有利的沉积相带、物性和岩性圈闭闭合高度三种因素控制。... 分析A油田长6油藏控制因素,为进一步寻找油藏提供依据。在对钻井、录井、分析测试和试油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A油田长6油藏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A油田长6油藏的形成受有利的沉积相带、物性和岩性圈闭闭合高度三种因素控制。一定厚度的砂体,具备一定的物性条件是形成油藏的必要条件,但高孔、高渗或砂体厚度却不是形成油藏的充分条件。只有储集层的物性、砂体厚度和岩性圈闭的闭合高度三者达到合理的配置,才是形成油藏的充分条件,且三个条件之间可以相互补偿。岩性圈闭的闭合高度受东高西低的大的构造背景、小型的鼻状构造、隔层的发育状况、河道的宽度和河道沉积砂体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油藏控制因素 岩性圈闭闭合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西部深层微幅构造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葛善良 王英 +1 位作者 曹阳 于雷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4期63-67,72,共6页
塔河油田西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发育了一系列受北东—南西向雁行式断裂带牵引所形成的微幅构造圈闭群。通过油气运聚方向综合分析与多属性识别流体性质相结合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利用地质力学模型分析等定性化圈闭识别手段与地震时间... 塔河油田西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发育了一系列受北东—南西向雁行式断裂带牵引所形成的微幅构造圈闭群。通过油气运聚方向综合分析与多属性识别流体性质相结合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利用地质力学模型分析等定性化圈闭识别手段与地震时间切片、相干体分析技术以及变速构造成图等定量化圈闭解释技术相结合评价圈闭的落实程度,形成了一套针对微幅构造的综合评价技术,有效指导了研究区油藏的滚动评价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油藏的油气具有"垂向调整、侧向运移、断裂控藏"的特点,微幅构造圈闭的闭合幅度与断裂的发育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弧长属性异常可作为判别圈闭内富集流体性质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储层 微幅构造 综合评价 库姆格列木群 塔河油田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开发水平井水淹类型识别及堵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齐银 郑刚 +3 位作者 姬振宁 白晓虎 陆红军 顾燕凌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2期47-50,4+3,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藏采用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井网开发,1口水平采油井对应多口配套注水井,生产过程中部分井水淹损失产能,为了快速识别注水开发水平井水淹类型,恢复水平井单井产能,通过分析对应注水井生产动态指标,利用模糊聚类... 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藏采用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井网开发,1口水平采油井对应多口配套注水井,生产过程中部分井水淹损失产能,为了快速识别注水开发水平井水淹类型,恢复水平井单井产能,通过分析对应注水井生产动态指标,利用模糊聚类法判断水平井来水方向,基于储层物性、改造措施类型、渗流特征等建立了油藏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确定最佳堵水时机、堵剂用量、施工参数等。矿场试验表明模糊聚类法可以确定优势来水方向,优化的堵水调剖参数在现场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水平井 水淹 工程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裂缝封堵剂用量计算
17
作者 王硕亮 张媛 +1 位作者 董烈 陈文斌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3期377-379,共3页
低渗油藏压裂投产时形成的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共存,造成角井水淹严重而边井注水不见效,为增大水驱波及系数,调剖堵水是经常采用的增产手段。然而目前该类油藏的调剖堵水效果较差,成功率较低。综合分析发现,影响调剖堵水效果的关键问题... 低渗油藏压裂投产时形成的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共存,造成角井水淹严重而边井注水不见效,为增大水驱波及系数,调剖堵水是经常采用的增产手段。然而目前该类油藏的调剖堵水效果较差,成功率较低。综合分析发现,影响调剖堵水效果的关键问题是传统调堵方案设计中未考虑堵剂由裂缝向基质的滤失,方案设计的堵剂用量偏小。文中在渗流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系统与基质系统的渗流方程,考虑不同储层物性和堵剂性能条件下的堵剂滤失,推导出不同条件下的堵剂总量与滤失量的比例,可用于指导具体调剖堵水方案设计,得到最佳堵剂用量。通过现场实施效果验证,该方法可较大幅度地改善调堵技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裂缝 调剖堵水 堵剂滤失 堵剂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合水-塔尔湾长7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伟 焦创赟 +3 位作者 屈亚龙 陈小东 汪澜 雷秀洁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2年第4期22-27,8,共6页
综合运用物性分析、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阴极发光等测试方法与资料,对合水—塔尔湾长7砂岩储层开展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等研究,划分出五种成岩相,其中自生高岭石胶结+溶蚀相、石英加大和高... 综合运用物性分析、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阴极发光等测试方法与资料,对合水—塔尔湾长7砂岩储层开展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等研究,划分出五种成岩相,其中自生高岭石胶结+溶蚀相、石英加大和高岭石胶结+弱溶蚀相以及粘土薄膜和石英弱加大胶结+溶蚀相是储层发育有利的成岩相带,而机械压实致密相和钙质胶结交代致密相几乎使储层完全丧失储集性能。长7砂岩储层成藏条件优越,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可作为下一步重点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成岩作用 有利成岩相带 合水-塔尔湾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单井计量装置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聪英 杨锋 +1 位作者 周学军 唐凡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11期82-84,共3页
目前三叠系油井计量主要采用功图法,但因单井产量低、气油比高等多种原因部分井计量误差较大,使用计量车放压标定也存在较大误差,不能准确反映油井生产情况。通过研制RJG-I移动式单井计量装置,经现场试验能够自动计量油井产出液的质量... 目前三叠系油井计量主要采用功图法,但因单井产量低、气油比高等多种原因部分井计量误差较大,使用计量车放压标定也存在较大误差,不能准确反映油井生产情况。通过研制RJG-I移动式单井计量装置,经现场试验能够自动计量油井产出液的质量、体积、含水等,满足了三叠系油井带压标定及计量要求。与其它计量方式比较,该装置计量数据准确,计量过程密闭环保、自动控制,解决了三叠系油田高气油比油井计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单井计量 计量装置 带压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分注井作业成功率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薇 陆小兵 魏向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3期19-22,共4页
分层注水是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实现有效注水,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及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而分注井作业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层注水效果的好坏。本文通过对长庆超低渗透油田分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超低渗透油藏分注井作业成功... 分层注水是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层间矛盾,实现有效注水,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及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而分注井作业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层注水效果的好坏。本文通过对长庆超低渗透油田分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超低渗透油藏分注井作业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存在问题开展了小卡距分注、免投死水嘴以及测调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应用,现场试验成功率100%,有效地提高分注井作业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分层注水 作业成功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