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中部牛首山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进 马宗晋 +1 位作者 任文军 雷永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42,共11页
宁夏中部牛首山地区的古生代地层发育了许多具有逆冲构造特征的的变形构造,断层相关褶皱非常发育。通过分析这些构造及其相互关系,恢复了该地区中奥陶统米钵山组的变形过程,表明该套地层经历了(1)岩层受到水平挤压,顺层缩短阶段,(2)褶... 宁夏中部牛首山地区的古生代地层发育了许多具有逆冲构造特征的的变形构造,断层相关褶皱非常发育。通过分析这些构造及其相互关系,恢复了该地区中奥陶统米钵山组的变形过程,表明该套地层经历了(1)岩层受到水平挤压,顺层缩短阶段,(2)褶皱变形阶段,(3)逆冲变形阶段等三个阶段;这些构造是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不同阶段的产物。牛首山以及宁夏南部的大、小罗山是古逆冲构造带的前缘部分,宁夏中南部地区在中奥陶世至泥盆纪是作为北祁连造山带北侧的弧后前陆盆地靠大陆一侧而存在随着该弧后盆地的关闭,牛首山前缘构造带形成。而现今的牛首山以及宁夏中南部的奥陶系很可能都是无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首山地区 古生代地层 逆冲构造 变形构造 断层 褶皱 泥盆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南部古生代弧型构造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进 马宗晋 +1 位作者 任文军 雷永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7,共9页
宁夏中南部地区在中奥陶世至泥盆纪是作为北祁连造山带北侧的弧后前陆盆地靠大陆一侧而存在的;由于在早古生代晚期该前陆盆地的关闭,该地区下古生界变形,发育明显的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一个大型的弧形构造,该弧形构造主要由弧形逆冲断层... 宁夏中南部地区在中奥陶世至泥盆纪是作为北祁连造山带北侧的弧后前陆盆地靠大陆一侧而存在的;由于在早古生代晚期该前陆盆地的关闭,该地区下古生界变形,发育明显的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一个大型的弧形构造,该弧形构造主要由弧形逆冲断层以及相关褶皱所组成,该构造弧顶指向北东,西翼宽、东翼窄,是加里东运动的组成部分,动力方向来自于南南西,即北祁连造山带。而卫宁北山地区的东西向构造仅仅是该弧形构造的一翼。新生代弧形构造是在古弧形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古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构造 宁夏中南部 早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成因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进 马宗晋 任文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9-25,29,共8页
 贺兰山南部分布着多个方向的构造,其中最明显地是一系列的北西向构造,目前这些构造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争论很大;野外构造研究表明,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铜峡固原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该断裂由...  贺兰山南部分布着多个方向的构造,其中最明显地是一系列的北西向构造,目前这些构造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争论很大;野外构造研究表明,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铜峡固原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该断裂由走滑运动向挤压运动转换时的派生构造;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在中新生代由青铜峡固原断裂所限定的地块(卫宁北山)向东运动,而这些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由于卫宁北山向东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因此,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中国重要地质界限的南北向构造———贺兰山已经被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所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 青藏高原 贺兰山 构造成因 南北向构造 走滑运动 构造活动 南部 固原 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南部构造特征及其与固原—青铜峡断裂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进 马宗晋 +9 位作者 任文军 张进 马宗晋 任文军 张进 马宗晋 任文军 张进 马宗晋 任文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7-192,205,共7页
贺兰山南部的变形从经历的时间及方式上与贺兰山中北部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从构造和地层等方面论证了固原—青铜峡断裂通过贺兰山的具体地点,该断裂通过贺兰山后逐渐转为东西向;宁夏中部地区东西向构造是古生代弧型构造的一部分,由于后... 贺兰山南部的变形从经历的时间及方式上与贺兰山中北部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从构造和地层等方面论证了固原—青铜峡断裂通过贺兰山的具体地点,该断裂通过贺兰山后逐渐转为东西向;宁夏中部地区东西向构造是古生代弧型构造的一部分,由于后期的改造而成为现今的形式。黄河断裂和固原—青铜峡断裂控制了贺兰山南部的构造发育,由这两断层夹持的块体(卫宁北山)在新生代向东运动,在该块体的东部由于东西向的挤压形成了许多构造,一些山体隆起的原因可能是来自西部卫宁北山向东的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断裂 构造特征 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盆山耦合研究的新看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进 马宗晋 任文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9-175,共7页
近年来盆山耦合已经成为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通过对以往和目前研究的认识,认为盆山耦合不仅仅是在垂向上耦合,同时也应该是平面上的耦合。在垂向上体现为造山带与盆地在深部构造的耦合关系;在平面上体现为在区域应力场的环境下... 近年来盆山耦合已经成为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通过对以往和目前研究的认识,认为盆山耦合不仅仅是在垂向上耦合,同时也应该是平面上的耦合。在垂向上体现为造山带与盆地在深部构造的耦合关系;在平面上体现为在区域应力场的环境下盆地与山脉间的构造组合(断裂组合、岩石变形样式、地貌组合等等)。因此在盆山耦合研究中不仅要注意物质的平衡,还应该注意两者之间表现出来的力学关系。时代比较新以及现代的盆地与山脉的耦合可能是比较普遍的,而较老的则不一定是这样。在研究中还应该注意盆山耦合的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盆山耦合的实质是板块间或块体间的耦合,山脉的形成只是这种耦合作用的结果之一,这也是研究者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盆地 盆山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