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长组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亚铭 施泽进 +3 位作者 王长城 宋江海 王勇 汪见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7-51,共5页
通过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的综合分析,该区主要油层组长9、长8、长6及长2的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差,均经历了晚成岩A期。压实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致密的碳酸盐岩胶结降低了孔隙度并阻止了次生孔隙的产生。该区储层为低... 通过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的综合分析,该区主要油层组长9、长8、长6及长2的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差,均经历了晚成岩A期。压实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致密的碳酸盐岩胶结降低了孔隙度并阻止了次生孔隙的产生。该区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在4%-8%之间,渗透率多小于0.1×10^-3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物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胶聚合物矿场配注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广彦 左克珍 徐振峰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8年第2期25-31,共7页
为适应马岭高含盐油藏聚合物驱油需要,建立了以10%水解度和30%浓度的水溶胶聚丙烯酰胺为配液原料的聚合物配注站,部分克服了国产干粉聚合物分子量偏低的缺点。流体流变学计算结果和矿场配注实践表明,本配注站流程设计合理,所... 为适应马岭高含盐油藏聚合物驱油需要,建立了以10%水解度和30%浓度的水溶胶聚丙烯酰胺为配液原料的聚合物配注站,部分克服了国产干粉聚合物分子量偏低的缺点。流体流变学计算结果和矿场配注实践表明,本配注站流程设计合理,所配聚合物溶液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聚合物驱替地质方案要求。在新岭266单井试注中,已累计配注600~1000mg/L聚合物驱油剂溶液18308m3,注入压力由9MPa上升到14.5MPa,井组综合含水率上升趋势已得到控制,日产油量开始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合物 矿物配注 聚合物驱油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太原组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36
3
作者 陈全红 李可永 +4 位作者 张道锋 金栓联 郭艳琴 庞军刚 袁珍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1-429,共9页
利用盆地北部大量钻井资料、岩心及露头观察结果,结合古地质背景,以及粒度、岩矿等分析资料,对晚石炭—早二叠世广泛分布的含砾砂岩体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属于扇三角洲体系,并以河道化冲积的形式前积到陆表海盆地中... 利用盆地北部大量钻井资料、岩心及露头观察结果,结合古地质背景,以及粒度、岩矿等分析资料,对晚石炭—早二叠世广泛分布的含砾砂岩体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属于扇三角洲体系,并以河道化冲积的形式前积到陆表海盆地中,平面上分带性和纵向上退积结构较清楚,重力流沉积特征不明显,而水道化的牵引流成因沉积特征明显。以高能辫状水道、水下分流河道砂砾岩为主要骨架,河口坝不发育。而且,这些水道作用居重要地位的扇三角洲高能水道砂体因受物源、古地貌及潮汐等影响,往往被潮汐改造而形成障壁砂坝,也是有利储集体。它们之间因沉积特征不同,储集空间、储集性能和含油性也各具特色,但都以高能化水道形成的厚石英砂带为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本溪组 太原组 扇三角洲 有利储集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