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大气田多成因河道砂体的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谢庆宾 孙建 +5 位作者 陈菁萍 刘明洁 李洋 李进步 张吉 梁新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51,共12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河道砂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盒8段河道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的研究。详细的岩心观察和相标志研究表明,盒8下段为辫状河砂体,盒8上段为曲流河砂体,局部发育网状河砂体。岩性、岩相与砂体...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河道砂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盒8段河道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的研究。详细的岩心观察和相标志研究表明,盒8下段为辫状河砂体,盒8上段为曲流河砂体,局部发育网状河砂体。岩性、岩相与砂体的含气性的关系密切,含气砂体与砂岩中的粗岩相单元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粗岩相主要发育在高能辫状水道、心滩及曲流河下部边滩内。河道砂体分布模式研究表明,盒8下段发育高能辫状河砂体与低能辫状河砂体模式,盒8上段具有北部网状河、南部曲流河的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二叠系石盒子组 多成因河道砂体 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薄产层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赵占良 白建文 +3 位作者 胡子见 王志峰 孙卫锋 万单夫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2,共3页
苏里格气田非均质性强、储层较薄,地质条件复杂,上古生界气层单层厚度仅2.0~5.0m左右。因此,水平井高效地质导向方法与技术是苏里格气田薄产层水平井有效开发的关键。根据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通过充分应用现场录井资料,对岩性粒度、颜... 苏里格气田非均质性强、储层较薄,地质条件复杂,上古生界气层单层厚度仅2.0~5.0m左右。因此,水平井高效地质导向方法与技术是苏里格气田薄产层水平井有效开发的关键。根据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通过充分应用现场录井资料,对岩性粒度、颜色实时观察,对钻时、气测随钻分析对比等手段,总结出适合该区块的"三点法"判断气层,"五点法"水平段地质导向的方法,对气层做出现场准确解释,指导现场做出比较科学的决策,引导钻头在有效储层中钻进,达到提高水平段的气层钻遇率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地质导向 入窗点 岩性 气测 MWD随钻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岩相及其差异性研究--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盒8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辉 李天太 +2 位作者 徐自强 杨玲 李达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1,28,共8页
以物性、铸体薄片、电镜扫描、阴极发光、高压压汞、X衍射等测试结果为基础,对苏东41-33区盒8段储层的成岩相及其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岩性为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和细-中粒岩屑砂岩,填隙物质量分数较高,磨圆度为次棱角状... 以物性、铸体薄片、电镜扫描、阴极发光、高压压汞、X衍射等测试结果为基础,对苏东41-33区盒8段储层的成岩相及其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岩性为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和细-中粒岩屑砂岩,填隙物质量分数较高,磨圆度为次棱角状-次圆,分选中等.成岩序列划分指标分析表明:成岩演化阶段为中成岩B期,压实压溶作用使原生粒间孔隙大量损失,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进一步变差,优质储层的形成与溶解作用所产生的次生溶蚀孔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综合考虑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孔隙发育程度的影响,划分出五种成岩相;绿泥石胶结-溶蚀孔相孔隙结构好,排驱压力小,大孔喉质量分数高,渗透率大,为最有利的成岩相带.成岩相分布的差异性在宏观上主要源于物源距离和沉积微相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岩作用 特低渗透气藏 盒8储层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砂岩气藏孔渗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忠军 朱亚军 +3 位作者 李浮萍 罗川又 张志刚 石林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7,4,共6页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试等分析化验资料,对苏里格气田东区盒。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使盒。段储层孔隙结构异常复杂,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试等分析化验资料,对苏里格气田东区盒。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使盒。段储层孔隙结构异常复杂,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等次生孔隙构成了本区的主要储集空间。致密砂岩储层岩心的孔喉中值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程度明显低于主流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程度,说明主流喉道半径对渗透率起主要的控制作用,主流喉道半径0.7~1.8μm。大喉道对高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贡献大,而小喉道对特低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贡献大,从而导致致密砂岩储层渗流阻力大,开发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微观特征 孔隙结构 主流喉道半径 苏里格气田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辫状河道期次划分方法与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苏X区块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单敬福 张彬 +3 位作者 赵忠军 李浮萍 王辉 王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3-785,共13页
多期截切叠置的河道砂体中各单期河道的解剖向来是砂体建筑结构分析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从多期叠置的大块砂体中识别出单期河道并进行平面组合,进而完成辫状河的沉积演化过程分析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岩芯... 多期截切叠置的河道砂体中各单期河道的解剖向来是砂体建筑结构分析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从多期叠置的大块砂体中识别出单期河道并进行平面组合,进而完成辫状河的沉积演化过程分析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岩芯、测录井、野外露头和现代卫星图片等资料,在标志层拉平基础上,通过"去压实效应邻井单期河道标定法"和"连续取芯验证法",完成复合河道分期。在河道去压实效应过程中,采用了"松弛回弹技术"对河道进行了复位,为单期划分建立了基础。在垂向单期解剖基础上,结合现代沉积和经典地质概念模式,采用"单期砂厚中心连线法",完成单期河道平面延伸轨迹的追踪和对比,然后按单期沉积发育顺序,完成复合辫状河道沉积演化过程与历史重建。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将有助于揭示砂体空间叠置与局部砂体富集规律,提高砂体的钻遇率,便于后期水平井的大规模部署与地质导向等工程作业的实施,为油田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苏里格气田西区 复合辫状河道 单期河道 沉积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知识库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建模——以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特波 王继平 +3 位作者 王一 付斌 薛雯 郝骞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8-145,共8页
针对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有效储层规模认识不清、致密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欠缺和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低等问题,利用苏X区块169口井储层砂体解剖、实钻井对比分析与辫状河地质认识,建立储层地质知识库,再利用基于目标法建立三维训练图像... 针对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有效储层规模认识不清、致密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欠缺和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低等问题,利用苏X区块169口井储层砂体解剖、实钻井对比分析与辫状河地质认识,建立储层地质知识库,再利用基于目标法建立三维训练图像,最后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结果表明,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的辫状河砂体中,心滩有效储层规模参数为:宽度200~450 m、厚度3~10 m、长度450~1 000 m、宽/厚45∶1~55∶1,单一辫状河道宽度1 000~2 500 m;将以上储层地质知识库应用于三维训练图像中,体现了辫状河道与心滩规模的比例关系,及其在三维空间上的叠置迁移特征;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能够将辫状河三维训练图像成果应用到三维地质建模中,使地质模型更符合辫状河地质认识和致密砂岩气田有效储层的"砂包砂"二元结构。水平井实钻证实,地质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井间有效砂体规模、指导致密砂岩气藏的水平井地质导向。以上建模方法对国内外类似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建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知识库 多点地质统计学 地质建模 致密砂岩气藏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下亚段辫状河沉积论证与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单敬福 张吉 +5 位作者 王继平 赵忠军 李浮萍 陈治华 石林辉 刘利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7-1607,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下亚段主力含气层段相的研究观点较多,不同认识导致各个沉积相域内砂体对比和预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给勘探井位部署增加了难度。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地震、分析化验...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下亚段主力含气层段相的研究观点较多,不同认识导致各个沉积相域内砂体对比和预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给勘探井位部署增加了难度。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地震、分析化验和野外露头等多种资料和手段,采用岩石学特征分析、岩心沉积构特征观察、古生物化石证据、研究区柳林成家庄野外露头沉积序列揭示、测井相特征和河流相地震特殊反射结构观察等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对该区盒8下亚段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沉积是苏里格西区盒8下亚段主要的相类型;干旱与潮湿气候的频繁交替变化,是导致砂体研究区目的层垂向砂体厚度大、非均质性强和砂体横向变化快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西区 辫状河 盒8下亚段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西区致密砂岩气水识别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付斌 李进步 +2 位作者 陈龙 杨映洲 江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69,154,共4页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苏里格气田西区筛选多口典型井,采用阵列感应及偶极子声波实验,获得了岩石物理参数,明确了电性特征与气水间的关系,建立了对应的交会图,并应用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解释上。基于地震、测井联合技术,预测了...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苏里格气田西区筛选多口典型井,采用阵列感应及偶极子声波实验,获得了岩石物理参数,明确了电性特征与气水间的关系,建立了对应的交会图,并应用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解释上。基于地震、测井联合技术,预测了苏186区块气水分布特征,有效地指导了井位部署与气藏开发,同时对其他致密砂岩气藏的气水分布识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关系 岩石物理参数 致密砂岩 西区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奥陶系马家沟上组合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白慧 颜学成 +5 位作者 王龙 吴小宁 冯敏 王立社 陈治华 黄丹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21-228,共8页
奥陶系顶部马家沟上组合(马五1—马五4)风化壳储层是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主要产气储层,其中马五1+2及马五41是该区块的主力产气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室内薄片分析及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分析认为:苏里格气... 奥陶系顶部马家沟上组合(马五1—马五4)风化壳储层是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主要产气储层,其中马五1+2及马五41是该区块的主力产气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室内薄片分析及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分析认为:苏里格气田东区马家沟上组合储层岩石类型以含膏粉晶-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膏模孔+溶缝为主;储层受沉积、成岩、岩溶古地貌及构造共同控制,沉积-成岩是白云岩储层的主控因素,有利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成岩作用决定了最终储层空间的形成,构造对储层主要起到沟通渗滤作用,而岩溶古地貌从宏观上控制着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和天然气储集保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奥陶系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沉积-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有效储层建模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莉莉 徐文 +1 位作者 石石 肖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苏里格气田为典型的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其有效储层的规模小、叠置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储层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强,难以进行精细刻画,气藏精细建模的难度较大。传统的确定性沉积相建模与随机性沉积相建模方法在单独使用时均存在较大的... 苏里格气田为典型的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其有效储层的规模小、叠置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储层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强,难以进行精细刻画,气藏精细建模的难度较大。传统的确定性沉积相建模与随机性沉积相建模方法在单独使用时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其地质模型与动态拟合的符合率偏低。以苏里格气田苏6加密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微相、有效储层规模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提出基于确定性沉积相建模与随机性沉积相建模相结合的分级沉积相建模方法,以动态分析成果约束相控的有效储层建模方法。该方法综合了单一传统建模方法的优点,加强动、静态参数的约束,提高了地质模型的精度,一次历史拟合符合率为52.4%,可以较好地反映储层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有效储层建模 动态约束 沉积相模型 动态拟合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江油田抗高矿化度水质压裂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兵 宋汉华 +2 位作者 牛鑫 刘一仓 李转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02-606,540,共5页
环江油田在前期的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压裂液体系抗剪切、携砂性能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储层的有效压裂改造。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后发现该区压裂配液用水中含有浓度高于正常值数倍的Ca2+、Mg2+等金属离子,其能与胍胶高分子基团作用,导致... 环江油田在前期的压裂施工过程中存在压裂液体系抗剪切、携砂性能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储层的有效压裂改造。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后发现该区压裂配液用水中含有浓度高于正常值数倍的Ca2+、Mg2+等金属离子,其能与胍胶高分子基团作用,导致胍胶不能在水中充分溶胀或溶解,并出现分层和沉淀物。为此,研发出了抑制水质高矿化度、促进胶液溶胀、提高压裂液抗剪切能力的AH-Z螯合助溶剂与AH-W螯合稳定剂,大大减小了高矿化度金属离子对压裂液性能的影响,提高了压裂液的抗剪切、携砂性能,从而形成了有效稳定的交联冻胶,保证了压裂顺利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江油田 压裂液 高矿化度 螯合助溶剂 螯合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盒8段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雅楠 李达 +2 位作者 齐银 解永刚 高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7-300,共4页
为揭示不同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物性、铸体薄片、电镜扫描、X衍射、包裹体等实验结果为基础,对苏14井区盒8段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盒8段储层岩性以粗砂岩和中一粗粒石英砂岩和岩屑砂... 为揭示不同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物性、铸体薄片、电镜扫描、X衍射、包裹体等实验结果为基础,对苏14井区盒8段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盒8段储层岩性以粗砂岩和中一粗粒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磨圆度为次棱角状,分选中等,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较低。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本区成岩作用己进入晚成岩阶段"B"期。孔隙演化模式分析表明,盒8段初始孔隙度为35.7%,早期压实作用损失了9.71%的孔隙度,早期、晚期胶结造成23.52%的孔隙度损失,后期溶蚀作用贡献了6.34%的孔隙度,不同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共同影响造成了现在研究区低孔、低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低渗砂岩气藏 盒8储层 苏14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卫锋 张吉 +3 位作者 马志欣 郝骞 石林辉 张志刚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7,共6页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强非均质性致密岩性气田。水平井开发对于提高单井产量作用显著,然而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难度大是制约其高效开发的瓶颈。针对地质导向过程中微幅构造难判断、井底岩性难识别以及易钻遇泥岩隔夹...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强非均质性致密岩性气田。水平井开发对于提高单井产量作用显著,然而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难度大是制约其高效开发的瓶颈。针对地质导向过程中微幅构造难判断、井底岩性难识别以及易钻遇泥岩隔夹层等问题,在水平井部署与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水平段钻遇泥岩时的具体情况,并结合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及储层内部构型分析,总结了一套适合苏里格气田盒8段气藏的水平段导向调整措施,并以AH井实钻为例加以说明。多年的水平井开发实践表明,采用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技术进行水平井开发,平均砂岩钻遇率达85.7%,平均有效储层钻遇率达62.5%,水平井单井产量是直井的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地质导向 水平井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盒8段水体分布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文辉 王林琪 +3 位作者 周文 张春阳 张银德 范玲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5,112,共4页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盒8段气藏出水层位多且分散,气田的合理、有效开发难度大。在对储层砂体和水体纵横向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盒8段水体赋存类型及分布特征,并明确了其主控因素。研究区盒8段水体可划分出河道砂体局部边(底)水、...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盒8段气藏出水层位多且分散,气田的合理、有效开发难度大。在对储层砂体和水体纵横向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盒8段水体赋存类型及分布特征,并明确了其主控因素。研究区盒8段水体可划分出河道砂体局部边(底)水、河道底部低凹处滞留透镜体水、致密砂岩封隔的透镜体水、孤立砂体形成的透镜体水和致密层残留水5种赋存类型。剖面上,纵向水层多为单个的薄层,横向为孤立的水体或被致密砂岩封隔的水层;平面上,水体分布相对分散,无区域性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水体。综合分析表明:河道砂体的展布是水体分布的基础;水体分布不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在局部独立的气水系统中受局部构造控制,水在构造低部位聚集;储层非均质性使得水体在储层中往往是孤立的,呈透镜状,横向上互不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类型 边(底)水 透镜体水 残留水主控因素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裂缝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进步 吴小宁 +4 位作者 赵忠军 李浮萍 王龙 冯敏 罗文琴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4-421,共8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及储集层中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采用野外露头、岩心、铸体薄片及成像测井等资料,通过裂缝观察与描述,对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砂岩及泥岩中普遍发育的裂缝进行系统研究,总结了不同沉积结构...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及储集层中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采用野外露头、岩心、铸体薄片及成像测井等资料,通过裂缝观察与描述,对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砂岩及泥岩中普遍发育的裂缝进行系统研究,总结了不同沉积结构岩石中裂缝发育特征及组合类型,并结合构造应力场背景及岩石力学性质,对裂缝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裂缝在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砂岩、泥岩中普遍发育,在泥质岩、层面结构发育的砂岩以及岩性界面处常发育平行层面裂缝,并伴有低角度斜向裂缝。在层面结构不发育、结构比较致密或均一的砂岩中主要发育近垂向裂缝。裂缝的形成受构造应力场与沉积岩结构共同控制,水平方向的构造挤压与岩石层面平行是导致平行层面裂缝、低角度斜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剪切作用是导致厚层致密砂岩中形成近垂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此外盆地剥蚀作用对形成裂缝具有一定影响。研究成果对天然气输导体系及成藏机理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 裂缝 分布特征 岩石结构 构造应力场 形成机制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主要含气层系粘土矿物分布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明瑞 张清 +1 位作者 段宏臻 邓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3-750,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主要含气层下石盒子组盒8段及山西组山1段储层中广泛分布粘土矿物,研究不同类型粘土矿物的含量变化及其主控因素对于低渗透储层的改造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砂岩薄片、铸体薄片...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主要含气层下石盒子组盒8段及山西组山1段储层中广泛分布粘土矿物,研究不同类型粘土矿物的含量变化及其主控因素对于低渗透储层的改造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砂岩薄片、铸体薄片等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山1段、盒8下亚段、盒8上亚段的粘土矿物类型主要有绿泥石、伊利石、高岭石及伊蒙混层,并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主要粘土矿物的纵向及平面分布特征,同时对粘土矿物分布差异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3个不同物源区的母岩类型决定了粘土矿物的原始成分,温暖潮湿到干旱气候条件的转化影响粘土矿物的风化或蚀变程度,河流沉积环境的强水动力条件、pH值及弱还原环境等为粘土矿物的沉积、转换及保存提供了条件;经历晚成岩阶段B期后长石蚀变导致伊利石增加,储层物性变得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含气层 上古生界 苏里格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差异化水平井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涛 付斌 +1 位作者 苗芷芃 王浩宇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7-213,共7页
水平井是提高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但该类气藏具有强非均质性,砂岩多期叠置,有效砂岩零散发育,实施水平井会出现井漏、卡钻等现象,从而影响气田的产能建设,不合理的轨迹设计也会造成储量动用不充分,遗漏有效砂岩。为了避免出... 水平井是提高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但该类气藏具有强非均质性,砂岩多期叠置,有效砂岩零散发育,实施水平井会出现井漏、卡钻等现象,从而影响气田的产能建设,不合理的轨迹设计也会造成储量动用不充分,遗漏有效砂岩。为了避免出现以上现象,需要加强致密砂岩储层的地质研究,采用一井一设计的差异化水平井地质设计思路,从井轨迹上规避风险。收集了苏里格气田完钻井地质参数,统计了该气田的砂岩及有效砂岩钻遇情况,结合前人研究,确立了3种适合水平井开发的叠置砂体类型(块状叠置型、多层叠置型和削截式叠置型)及其有效砂体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类水平井轨迹和节约井场的三维水平井(平直型水平井、大斜度水平井和阶梯型水平井),为气田稳产增效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致密砂岩气藏 强非均质 地质设计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低渗气田压裂井初期产量动态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蜀知 孙艾茵 +2 位作者 李达 孟凡龙 陈晓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7,共5页
根据压裂气井地层中气体的渗流过程,用严格的渗流力学方法建立气藏中存在一条有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采用离散方法求解可以获得一系列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参数条件下井筒无量纲压力与无量纲时间的关系数据,由此可以预... 根据压裂气井地层中气体的渗流过程,用严格的渗流力学方法建立气藏中存在一条有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采用离散方法求解可以获得一系列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参数条件下井筒无量纲压力与无量纲时间的关系数据,由此可以预测一定气层和裂缝参数条件下压裂气井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用该方法对苏里格低渗透气田某一区块的压裂井初期动态产量进行预测,并分析裂缝长度、高度和导流能力对气井产量的影响,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田 压裂气井 动态产量预测 裂缝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井网条件下的古辫状河道心滩砂体估算——以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崔连可 单敬福 +2 位作者 李浮萍 崔璐 种健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在辫状河沉积环境中,心滩是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如何从已钻井资料中识别心滩并进行平面组合,进而预测河道内部心滩平面展布规律,是正确认识辫状河沉积的基础。针对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等精细地质研究不... 在辫状河沉积环境中,心滩是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如何从已钻井资料中识别心滩并进行平面组合,进而预测河道内部心滩平面展布规律,是正确认识辫状河沉积的基础。针对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等精细地质研究不够深入和单井产量及最终采收率均较低等问题,基于测录井、野外露头和现代卫星图片等资料,在精细划分地层的基础上,利用单期河道砂厚中心连线法、心滩测井相分异法、心滩雷达图和心滩预测技术对研究区进行单期河道和钻遇心滩的识别与刻画、心滩雷达图的绘制以及预测心滩的刻画。结果表明:研究区盒8下1-1和盒8下1-2单层均发育3支河道;河道内心滩分别给定长厚比60∶1~80∶1、宽厚比30∶1~40∶1、长宽比2∶1~3∶1,心滩长度一般为300~1 100 m,宽度一般为150~550 m;单期河道砂厚与心滩在单一河道内发育的个数呈反比。后期加密井钻探结果显示心滩雷达图和心滩预测技术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上述方法可提高心滩钻遇率,便于后期加密井及水平井的大规模部署,有助于提高油气采收率,为相似地层结构和井网密度的工区在研究砂体平面分布和空间叠置规律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心滩测井相分异法 心滩雷达图 心滩预测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西区苏X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分布规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继平 李跃刚 +3 位作者 王宏 王一 刘平 郝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7-393,共7页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结构复杂,气井产量低,开发易受地层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应用地质、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通过生烃强度、成岩作用、构造及非均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气田地层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将地层水按成...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结构复杂,气井产量低,开发易受地层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应用地质、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通过生烃强度、成岩作用、构造及非均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气田地层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将地层水按成因特征划分为低部位滞留水(Ⅰ型)、致密透镜状滞留水(Ⅱ型)、孤立透镜体水(Ⅲ型)3种类型;通过对井网较密的苏X区块东部的精细解剖,分析并总结了不同类型地层水的分布规律及生产特征。低部位滞留水在储层中气水分异明显,测井解释通常为水层或含气水层,水体的厚度大,地层水活跃;致密透镜状滞留水通常分布于气层之中,呈透镜状分布,测井曲线含水特征不明显,识别难度较大,测井解释多为含气层、气水层,部分井测井解释为气层,但试气或投产有水产出;而孤立透镜体水则主要分布于主含气层系以上的层位,在测井曲线上易于识别,测井解释以水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苏里格气田 地层水成因 地层水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