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田用自适应绳结式暂堵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汪小宇 许朝阳 +5 位作者 杨江宇 卢履盛 佀小翠 徐洋 孙雨维 武月荣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0-775,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油气田增产用绳结式暂堵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绳结暂堵剂的作用机理,并对绳结暂堵剂外壳、绳结主体和改性工艺等进行了归纳,列举了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对绳结式暂堵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提升非常规油气田压... 综述了国内外油气田增产用绳结式暂堵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绳结暂堵剂的作用机理,并对绳结暂堵剂外壳、绳结主体和改性工艺等进行了归纳,列举了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对绳结式暂堵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提升非常规油气田压裂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结暂堵剂 储层改造 射孔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非均质性致密气藏多层合采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顾岱鸿 丁道权 +3 位作者 刘军 门成全 晏宁平 黄文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3-59,共7页
随着优质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我国未来天然气产量的增长点将主要依赖致密气藏的开发。靖边气田作为一个典型的低孔、低渗、低丰度致密岩性构造气藏,层间非均质性强,难动用地质储量所占比例大。目前气田低产低效井数增多、稳产能力弱,层间... 随着优质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我国未来天然气产量的增长点将主要依赖致密气藏的开发。靖边气田作为一个典型的低孔、低渗、低丰度致密岩性构造气藏,层间非均质性强,难动用地质储量所占比例大。目前气田低产低效井数增多、稳产能力弱,层间储量动用程度差异大,整个区块开发效率低。在分析靖边气田层间非均质性及气藏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不考虑层间窜流和考虑层间窜流的多层致密气藏渗流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式下分层产量变化规律。研究了地层系数、储容系数及层间半透壁率对产气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整个气田经济、高效、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同类气田的增产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非均质性 致密气藏 多层合采 产量变化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性对大涝坝凝析气藏注气开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建 杨程博 +3 位作者 黄学刚 张岩 谭露 杨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6,10,共4页
为有效认识储层非均质性对凝析气藏注气开采效果的影响,以大涝坝凝析气藏基本地质及流体相态特征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和对比不同非均质程度对注气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凝析气藏层间非均质性对注气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非均质... 为有效认识储层非均质性对凝析气藏注气开采效果的影响,以大涝坝凝析气藏基本地质及流体相态特征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和对比不同非均质程度对注气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凝析气藏层间非均质性对注气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非均质性越强,层间气窜现象越突出,反凝析现象越明显,凝析油采出程度越低.5、10、20倍渗透率级差模型析出的凝析油量分别较均质模型增加了0.88%、1.07%、1.24%,相应凝析油的采收率分别降低了3.76%、4.78%、6.60%;对非均质性较弱的中、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采用注气保压开采可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对于非均质性较强的凝析气藏,是否适宜注气需进一步评价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涝坝凝析气藏 非均质性 油藏数值模拟 流体相态 注气 反凝析 凝析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奥陶统马五_5亚段白云岩成因 被引量:8
4
作者 蒋传杰 杜孝华 +3 位作者 张浩 赵鑫宇 王建国 纪彦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8,共8页
苏里格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白云岩单层厚度大,横向尖灭快,其特征显著区别于靖边气田单层较薄、横向连续性好的白云岩。研究区马五5亚段白云岩以泥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为主,其有序度在总体偏低的背景下呈现... 苏里格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白云岩单层厚度大,横向尖灭快,其特征显著区别于靖边气田单层较薄、横向连续性好的白云岩。研究区马五5亚段白云岩以泥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为主,其有序度在总体偏低的背景下呈现与晶体尺寸呈正比的特征。泥晶(藻)灰岩锶含量远小于同时代全球泥晶灰岩的锶含量,锶残留程度受到淡水和白云岩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显出白云岩化程度越高,铁和锰含量也越高,白云岩化程度越高,其碳、氧同位素值越向负值方向偏移的特征。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指标来看,白云岩化过程是蒸发泵、渗透回流和埋藏白云岩化多种作用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下奥陶统 马家沟组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白云岩化作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凝块石类型与古盐度初步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乔亚斌 张林 +3 位作者 王予 张一果 马君霞 姜红霞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10,共14页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近年来地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其时空分布非常广泛,并可形成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气田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1+2段和马五4段,笔者分别发现了非钙化微生物成因的凝块石微生物岩。依据显微结构,将...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近年来地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其时空分布非常广泛,并可形成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气田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1+2段和马五4段,笔者分别发现了非钙化微生物成因的凝块石微生物岩。依据显微结构,将凝块石划分为蠕虫状凝块石、网状凝块石和房室孔洞状凝块石3种类型。通过与基里巴斯现代超盐湖微生物碳酸盐形成环境的对比,推测在华北地台云坪广布、坪中有湖的大背景下,凝块石是在相对海平面上升、盐度大约在60‰~149‰之间的条件下形成的,而含石膏结核碳酸盐岩是在相对海平面下降、盐度达到149‰以上的条件下形成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蠕虫状凝块石泥粉晶白云岩的白云石晶间孔和溶蚀孔非常发育,网状凝块石和房室孔洞状凝块石的溶蚀残余孔较发育,推测凝块石微生物岩具有较好的物性,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岩性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块石 微生物岩 奥陶系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涡流排水采气装置携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常永峰 李凯 +2 位作者 常森 王力 张林 《石油机械》 2017年第11期50-55,共6页
针对气藏开采中、后期,气井中气体不能有效携带出液体而使液体在井筒中积聚形成"气井积液"的问题,利用地层自身能量作为动力液,将射流器和涡流装置进行有机结合,设计了射流涡流排水采气装置。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射流涡流排... 针对气藏开采中、后期,气井中气体不能有效携带出液体而使液体在井筒中积聚形成"气井积液"的问题,利用地层自身能量作为动力液,将射流器和涡流装置进行有机结合,设计了射流涡流排水采气装置。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射流涡流排水采气装置瞬态模型,分析了流体区域的压力分布、不同工况参数及结构参数的射流涡流排水采气装置携液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射流涡流装置入口流体速度的增加,压降呈升高趋势;随着含液率的增加,压降呈升高趋势;螺旋角为70°时,压降较小,排液效果最佳;螺旋槽深4 mm时,排液效果最佳,在5 mm时次之;螺旋槽宽的取值范围为4~6 mm,其中5 mm时排液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射流涡流排水采气装置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涡流 排水采气 瞬态模拟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辫状河储层特征控制的地震反演砂体刻画——以苏里格气田盒8下段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翟羽佳 马君霞 +2 位作者 马旭 杨洋 张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1722,共12页
【目的】干扰试井显示苏里格气田主力产气层盒8下段砂体连通性差,SD27-36区块密井网(500 m×600 m)条件下砂体展布特征仍不明确。亟需探索砂体规模及叠置方式的刻画方法,以明确井间砂体的连通性。【方法】将现代河流和野外露头观测... 【目的】干扰试井显示苏里格气田主力产气层盒8下段砂体连通性差,SD27-36区块密井网(500 m×600 m)条件下砂体展布特征仍不明确。亟需探索砂体规模及叠置方式的刻画方法,以明确井间砂体的连通性。【方法】将现代河流和野外露头观测结果与地质统计学反演结合,以观测结果优化反演参数并建立刻画模型,精细识别砂体边界及其叠置关系,实现砂体三维空间定量刻画。【结果与结论】观测显示盒8下段辫状河单心滩砂体纵横向剖面上呈孤立、对接、切叠等多种接触关系,单砂体平面规模小(长200~600 m,宽50~250 m),以叠置、复合方式形成特定形态的复合心滩砂体。地质统计学反演获得的砂体三维刻画结果边界清晰,井间砂体与井点岩性过渡自然,砂体规模与沉积观测结果相似,砂体连通性认识与干扰试井试验结果符合率达87%。本次砂体刻画结果及方法不仅能指导苏里格气田的勘探和开发部署,也可以为其他辫状河砂体认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盒8下段 辫状河沉积 地质统计学反演 砂体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柯明 候英杰 +4 位作者 邓航 孙玉华 常鹏 魏举行 郑浩权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1-777,共7页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储层动态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成藏期储层临界物性的确定可为储层动态评价和致密砂岩气的开采提供重要依据。文中运用录井、测井、试气、物性等资料,提出了确定成藏期致密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的新方法;利用孔...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储层动态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成藏期储层临界物性的确定可为储层动态评价和致密砂岩气的开采提供重要依据。文中运用录井、测井、试气、物性等资料,提出了确定成藏期致密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的新方法;利用孔隙度压实剖面回推法和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结合储层现今含气物性下限,确定了成藏期储层临界物性值。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盒8段储层平均孔隙度变化量为3.3%,成藏期储层临界孔隙度为6.1%;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证实,突破压力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埋深越大,越难充注,天然气注入储层需要的动力也越大,这表明天然气在成藏期充注时存在一个物性下限;实验证实了天然气临界充注压力主要受渗透率控制,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差,成藏期储层临界渗透率约为0.15×10^(-3)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临界孔隙度 临界渗透率 下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奥陶系H2S分布特征及TSR成因证据
9
作者 姬鹏程 常鹏 +5 位作者 李兵刚 周琼 成育红 朱泊承 刘建章 陈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5-286,共2页
苏东气藏区位于苏里格气田东部和靖边气田北部,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是主要产气层。在气藏开发过程中不同井区H_(2)S含量变化极大,为气藏高效、安全开发造成极大干扰。通过对历年800多口井7500多次的H_(2)S含量测试... 苏东气藏区位于苏里格气田东部和靖边气田北部,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是主要产气层。在气藏开发过程中不同井区H_(2)S含量变化极大,为气藏高效、安全开发造成极大干扰。通过对历年800多口井7500多次的H_(2)S含量测试数据的梳理,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和天然气、储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苏东区下古生界H2S分布特征,揭示其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R H_(2)S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气藏CO2驱与埋存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平 李雪弘 +2 位作者 孙振 王少飞 杜建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8-76,共9页
为揭示低渗气藏中注CO2提高气藏采收率和CO2埋存(carbon sequestration with enhanced gas recovery,CSEGR)技术的效果,以苏里格气田召10区块为例,开展了注CO2驱气的长岩心实验,并使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分析了该区块采用CSEGR技术的... 为揭示低渗气藏中注CO2提高气藏采收率和CO2埋存(carbon sequestration with enhanced gas recovery,CSEGR)技术的效果,以苏里格气田召10区块为例,开展了注CO2驱气的长岩心实验,并使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分析了该区块采用CSEGR技术的可行性,并重点研究了扩散、吸附、天然裂缝、井型对于CO2突破时间、气藏采收率及CO2埋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面积为3.2km^2的平行四边形“二注七采”井网,在气藏衰竭开采至12MPa后注CO2,在CO2突破时能够提高采收率14.26%,共能实现3.8×10^6t的CO2埋存;在废弃压力3MPa时注入CO2采收率仅能增加2.2%,但CO2埋存量可提高至1.44倍;在低渗气藏中扩散和吸附对于CO2驱的影响不大;随着扩散系数增大,CO2突破越快,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差;吸附滞后现象会略微降低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天然裂缝的存在会使气窜现象严重,突破时间大大提前,且裂缝渗透率越高,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差,但依然可以实现CO2安全稳定埋存;与直井相比,采用水平井注气将使提高采收率效果降低6%~8%,但对埋存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CO2 低渗气藏 扩散 吸附 吸附滞后 天然裂缝 井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介质页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顾岱鸿 丁道权 +3 位作者 刘军 丁志文 刘锦华 朱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5,共8页
基于传统的三重介质模型,建立了考虑基质向人工裂缝窜流和未压裂区产能贡献的裂缝性页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的三重介质产能预测模型,并得到了Laplace空间下的解析解,采用Ste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无因次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双对数产量典型曲线... 基于传统的三重介质模型,建立了考虑基质向人工裂缝窜流和未压裂区产能贡献的裂缝性页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的三重介质产能预测模型,并得到了Laplace空间下的解析解,采用Ste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无因次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双对数产量典型曲线,划分出8个流动阶段,最后对影响裂缝性页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产量典型曲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储容比对产量典型曲线影响较小;3个窜流系数对产量典型曲线的不同阶段有着明显不同的影响;人工裂缝半长和气藏宽度对产量典型曲线中期和后期有着较大的影响;敏感性分析也证实了基质向人工裂缝窜流和未压裂区产能贡献的必要性。研究结果为裂缝性页岩气开发动态预测提供了理论方法,对页岩气开发的产能预测和动态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分段压裂水平井 三重介质 典型曲线 影响因素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凤娇 刘义坤 于苏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47,5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具有低孔低渗透特征,发育最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基于苏里格气田东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及太原组取心资料,结合电镜扫描、铸体薄片等技术手段对致密砂岩储层地质成因、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物...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具有低孔低渗透特征,发育最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基于苏里格气田东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及太原组取心资料,结合电镜扫描、铸体薄片等技术手段对致密砂岩储层地质成因、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物性特征进行实验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地质成因为埋深大导致强压实作用所致;孔隙演化过程主要受压实作用和矿物胶结作用影响;储层粘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较高,且易脱落并堵塞孔喉,片状伊利石和绿泥石充填孔隙形成分割喉道,其他矿物镶嵌胶结及蒙脱石强水敏性等因素使储层渗透性降低;另外,由于原生孔隙不发育,岩石颗粒分选差,粘土矿物充填粒间孔隙,也降低其渗透性;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岩屑溶孔、晶间孔及长石溶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地质成因 石学特征 储集空间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的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小凡 唐潮 +3 位作者 杜志敏 汤连东 魏嘉宝 马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7-86,共10页
为了实现页岩气在多尺度介质中的流动模拟,考虑页岩气在基质—天然微裂缝和人工大尺度压裂缝中的流动特征,建立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针对模拟区域采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进行网格剖分,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离散建立页岩气... 为了实现页岩气在多尺度介质中的流动模拟,考虑页岩气在基质—天然微裂缝和人工大尺度压裂缝中的流动特征,建立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针对模拟区域采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进行网格剖分,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离散建立页岩气三维渗流数值模型,然后通过顺序求解的方法进行求解,进而模拟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的生产动态和储层压力分布变化,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所建立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与商业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计算的多段压裂水平井产气量基本一致,证实该模型正确、可行;(2)分别采用顺序求解方法和全隐式求解方法计算得到的页岩气水平井产气量虽然在生产初期存在着差异,但随着计算的推进,二者迅速趋于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3)尽管解吸气对地层压力具有补充作用,但作用有限,对产气量的影响不大,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解吸气量在产气量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4)确定合理的压裂段数且获得较长的压裂缝长,是页岩气水平井增产改造的核心。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页岩气储层体积压裂的设计以及多段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体积压裂 有限体积方法 三维渗流数值模拟 顺序求解 全隐式求解 解析气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Z30区块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东旭 杜支文 +3 位作者 张涛 王秀平 王言龙 高福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68-76,83,共10页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及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山1段及盒8段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低渗特点。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次生孔隙以溶蚀粒间...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及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山1段及盒8段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低渗特点。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次生孔隙以溶蚀粒间孔为主。根据物性及压汞曲线特征参数将储层分为4类,其中Ⅱ类、Ⅲ类储层所占比重最大。研究认为,物源、沉积环境、成岩作用、裂缝等是决定储层特征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漠河盆地中侏罗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磊 文志刚 唐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7 24 6,24+6,共12页
通过实测剖面、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压汞测试等方法,深入剖析了漠河盆地中侏罗统储层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有效评价,以期为区内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及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漠河盆地中侏罗统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 通过实测剖面、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压汞测试等方法,深入剖析了漠河盆地中侏罗统储层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有效评价,以期为区内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及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漠河盆地中侏罗统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次之,结构成熟度与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反映近物源沉积的特点;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介于0.02%~7.28%之间,平均为1.37%,渗透率介于(0.008~0.256)×10-3μm2之间,平均为0.034×10-3μm2,具典型的特低孔、超低孔-超低渗特征;结合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将区内孔隙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Ⅱ型、Ⅲ型较为常见;压实作用与构造作用对区内孔隙破坏较大,而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中侏罗统储层整体评价为Ⅲ~Ⅳ类,其中漠河组储集性能最好,而二十二站组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中侏罗统 漠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B区块致密砂岩氮气速敏实验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浩 黄丽 +2 位作者 金军斌 肖超 李兵刚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78,117,共3页
沙特B区块主要目的层为SARAH组,储层孔隙度低于8%,原地应力条件储层渗透率低于0.1×10-3μm2,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层。在开发中发现有严重的储层损害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储层进行敏感性实验评价研究。由于气层致密、孔喉细小,在设... 沙特B区块主要目的层为SARAH组,储层孔隙度低于8%,原地应力条件储层渗透率低于0.1×10-3μm2,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层。在开发中发现有严重的储层损害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储层进行敏感性实验评价研究。由于气层致密、孔喉细小,在设计敏感性实验时以气测渗透率为中心进行,实验方法以氮气为驱替流体,利用气体质量流量计测量气体的流速。敏感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存在中等偏弱速敏,气体速敏的测定为后续以气测渗透率为中心的流体敏感性实验评价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 致密砂岩 速敏 储层损害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压裂液在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战伟 卢拥军 +2 位作者 段瑶瑶 田助红 侯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97,6,共3页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必须进行压裂改造才能投产。本区块常用的为低浓度胍胶压裂液,由于孔喉细小、黏土含量高、水锁严重,储层对压裂液较为敏感,压后返排周期长,产量气较低。新型压裂液选取改性植物纤维素作为稠化剂...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必须进行压裂改造才能投产。本区块常用的为低浓度胍胶压裂液,由于孔喉细小、黏土含量高、水锁严重,储层对压裂液较为敏感,压后返排周期长,产量气较低。新型压裂液选取改性植物纤维素作为稠化剂,破胶后没有任何残渣,采用酸性交联,不用添加杀菌剂,与地层配伍性较强,储层伤害大大降低,携砂能力与该地区常用的低浓度胍胶压裂液相当,可以满足施工的要求。目前,该压裂液体系在本区块已应用5口直井,施工成功率100%,测试无阻流量达到8.34×104m3/d,与具有相同改造层位、使用低浓度胍胶压裂液改造的邻井相比,压后返排时间缩短50%以上,无阻流量提高117%,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纤维素压裂液 性能评价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42
18
作者 于洲 丁振纯 +5 位作者 王利花 张道峰 罗超 魏源 郭玮 魏柳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3-1224,共12页
近期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此,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其岩石学、储集空间和孔渗特征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 近期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此,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其岩石学、储集空间和孔渗特征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膏盐下储集层为孔隙型白云岩储层,纵向上分布在马五6亚段、马五7亚段和马五9亚段。马五6亚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斑状粉晶白云岩,马五7亚段和马五9亚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粉-细晶白云岩。三个储层段储集空间均以溶蚀孔洞为主,次为残余粒间孔、晶间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分别为5. 84%、6. 81%和7. 03%。沉积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和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等因素共同控制膏盐下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研究认为位于盐岩边界线外侧的中央古隆起带和榆林-横山隆起带地势相对较高,颗粒滩沉积厚度大,在准同生期和浅埋藏期易于发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其内部赋存的孔隙不易被膏盐岩充填,是盆地内膏盐下有利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溶蚀作用 古地貌 膏盐 白云岩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技术——以盒_8段辫状河储层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常森 罗静兰 +3 位作者 付晓燕 杜支文 张三 杜孝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8-1619,共12页
探讨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技术,为水平井规模化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以区域地质背景、区块砂体展布规律为基础,由常规二维地层对比求取地层视倾角发展为地层三维空间对比求取真倾角,精细对比地层及储层展布情况,并结合辫状... 探讨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技术,为水平井规模化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以区域地质背景、区块砂体展布规律为基础,由常规二维地层对比求取地层视倾角发展为地层三维空间对比求取真倾角,精细对比地层及储层展布情况,并结合辫状河沉积微相及其发育特征和随钻参数分析评价开展水平井地质导向分析。研究区盒8段辫状河道主要发育河道充填、心滩微相、废弃河道、越岸沉积4种微相;以沉积微相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地质三维导向能够有效保证水平段钻遇率。在储层三维空间对比闭合基础上,形成了以沉积微相赋存规律、砂体地质规模及特征分析为核心的水平井地质三维导向技术,完善了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储层空间对比 地质三维导向 地质模型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气井产量递减规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占良 王琪 +2 位作者 张林 蒋传杰 郭海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5,共4页
以苏里格气田东区为例,采用Arps分析方法计算产量递减,详细解释了指数、双曲和调和3种产能递减方式。研究认为,苏里格气田东区低产、低渗、低丰度,气井压降快,稳产期短或无稳产期,Arps分析结果为双曲递减;递减率受初期配产影响大,可通... 以苏里格气田东区为例,采用Arps分析方法计算产量递减,详细解释了指数、双曲和调和3种产能递减方式。研究认为,苏里格气田东区低产、低渗、低丰度,气井压降快,稳产期短或无稳产期,Arps分析结果为双曲递减;递减率受初期配产影响大,可通过调整初期配产来控制递减率;研究区2008年投产井平均在2 a后进入递减期,月递减率为1.7%-2.4%;苏里格气田东区Ⅰ类井、Ⅱ类井和Ⅲ类井配产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分析方法准确可靠。依据衰竭式递减公式,研究区已投产井的有效开采时间为15-3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Arps分析 气井产量 递减类型 递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