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巴西萨利莫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庞正炼
樊太亮
+3 位作者
何辉
李积林
唐山
马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4,共8页
基于萨利莫斯盆地基础地质条件,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对盆地的生储盖条件及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多因素叠合的方法对盆地潜在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萨利莫斯盆地是新元古代末期克拉通内断陷基础上形成的克拉通盆地,形成古...
基于萨利莫斯盆地基础地质条件,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对盆地的生储盖条件及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多因素叠合的方法对盆地潜在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萨利莫斯盆地是新元古代末期克拉通内断陷基础上形成的克拉通盆地,形成古生界和中-新生界两套沉积充填序列。盆地内主力烃源岩和储盖层均发育在古生界序列中。泥盆系然迪亚图巴组页岩是盆地中的主力烃源岩;石炭系朱鲁尔组砂岩和泥盆系俄勒组砂岩是最有利的储集层段,与石炭系卡让利组、朱鲁尔组的蒸发岩和页岩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受岩浆侵入的影响,烃源岩的生排烃分为岩浆侵入前和侵入后两个阶段,并以第二阶段为主生排烃阶段;受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盆地具有多期成藏的特征,最后一期成藏决定了油气的最终分布。盆地勘探经验表明,油气田往往位于断裂带周围,并受烃源岩的发育位置控制。因此,认为盆地中烃源岩发育区内的断裂带周围是油气田,特别是气田的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萨利莫斯盆地
生储盖特征
成藏特征
油气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
20
2
作者
刘犟
李凤杰
+2 位作者
侯景涛
方朝刚
孟立娜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3期74-78,共5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下侏罗统油藏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在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富县组沉积相识别标志的基础上,认为吴起地区富县组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道、心滩、天然堤和漫滩等沉积微相,同时建...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下侏罗统油藏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在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富县组沉积相识别标志的基础上,认为吴起地区富县组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道、心滩、天然堤和漫滩等沉积微相,同时建立了河谷侵蚀背景下的辫状河沉积模式。以沉积相和砂体展布为手段,恢复了富县组沉积期的古地貌背景。研究表明,宁陕古河与蒙陕古河在吴起地区交汇,形成了吴起古河间丘。同时,对古河道斜坡上的次级河道进行了详细刻画,对在吴起地区寻找下侏罗统古地貌控制下的油气藏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古地貌
辫状河
下侏罗统
富县组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靖安地区延安组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叠置关系
被引量:
11
3
作者
赵辉
杨学武
+4 位作者
岳文成
邹盛林
郭艳琴
惠磊
蔡志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6-657,共12页
在野外露头勘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测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靖安地区延10~延9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特征和砂体叠置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10油层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发育河道砂坝和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延9油层组以三角洲平原沉积...
在野外露头勘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测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靖安地区延10~延9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特征和砂体叠置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10油层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发育河道砂坝和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延9油层组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划分为分流河道和河道间等沉积微相。延10油层组砂体垂向叠置类型为块状厚层砂体,且以延101^1-2小层最为发育,砂体横向叠置主要为垂向叠置和切割叠置,代表性层位为延101^1和延101^2小层。延9油层组砂体垂向叠置类型主要为薄互层砂体,发育在延92^2小层,砂体的横向叠置类型以水平搭接式和孤立状为主,代表性层位为延91^2和延92^2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安地区
延安组
沉积相
砂体叠置关系
延10~延9油层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赵辉
杨学武
+6 位作者
刘玉峰
王贵文
莫磊
邹胜林
赵晓红
郭愿刚
惠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2,104,共9页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环境多变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两者之间关系复杂,导致储层有利区预测困难的问题,采用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分析等方法对长6段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储层的...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环境多变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两者之间关系复杂,导致储层有利区预测困难的问题,采用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分析等方法对长6段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河道期次、单期河道砂体厚度、河道的叠加宽度以及砂体连通性等角度分析了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湖泊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研究区长6段的主要沉积体系类型,沉积微相类型较多,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和河口坝;单期河道的砂厚变化范围影响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的强弱,河道期次与层间非均质性关系密切,而分流河道的叠加宽度以及砂体的连通性主要控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沉积微相
长6储层
吴起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西萨利莫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庞正炼
樊太亮
何辉
李积林
唐山
马腾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
院
中国
地质
大学能源学院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中国石油吉林
油田
公司
乾安
采油厂
地质
所
长庆油田分公司
第三
采油厂
工艺
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4,共8页
基金
国家专项"南美洲中部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GT-YQ-QQ-2008-5-16)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
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2011zx05001)"
文摘
基于萨利莫斯盆地基础地质条件,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对盆地的生储盖条件及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多因素叠合的方法对盆地潜在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萨利莫斯盆地是新元古代末期克拉通内断陷基础上形成的克拉通盆地,形成古生界和中-新生界两套沉积充填序列。盆地内主力烃源岩和储盖层均发育在古生界序列中。泥盆系然迪亚图巴组页岩是盆地中的主力烃源岩;石炭系朱鲁尔组砂岩和泥盆系俄勒组砂岩是最有利的储集层段,与石炭系卡让利组、朱鲁尔组的蒸发岩和页岩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受岩浆侵入的影响,烃源岩的生排烃分为岩浆侵入前和侵入后两个阶段,并以第二阶段为主生排烃阶段;受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盆地具有多期成藏的特征,最后一期成藏决定了油气的最终分布。盆地勘探经验表明,油气田往往位于断裂带周围,并受烃源岩的发育位置控制。因此,认为盆地中烃源岩发育区内的断裂带周围是油气田,特别是气田的有利勘探领域。
关键词
巴西
萨利莫斯盆地
生储盖特征
成藏特征
油气分布规律
Keywords
Brazil
Solimoes Basin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reservoir and cap rock
accumulation fea-turel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
20
2
作者
刘犟
李凤杰
侯景涛
方朝刚
孟立娜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
地质
研究
院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3期74-78,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中西部前陆盆地构造地质与沉积储层特征"(编号:2008ZX05003-001)资助
文摘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下侏罗统油藏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在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富县组沉积相识别标志的基础上,认为吴起地区富县组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道、心滩、天然堤和漫滩等沉积微相,同时建立了河谷侵蚀背景下的辫状河沉积模式。以沉积相和砂体展布为手段,恢复了富县组沉积期的古地貌背景。研究表明,宁陕古河与蒙陕古河在吴起地区交汇,形成了吴起古河间丘。同时,对古河道斜坡上的次级河道进行了详细刻画,对在吴起地区寻找下侏罗统古地貌控制下的油气藏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沉积相
古地貌
辫状河
下侏罗统
富县组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sedimentary facies; paleogeomorphology; braided river; Lower Jurassic; Fuxian Formation; Wuqi area;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靖安地区延安组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叠置关系
被引量:
11
3
作者
赵辉
杨学武
岳文成
邹盛林
郭艳琴
惠磊
蔡志成
机构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
地质
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6-657,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17ZX05005-002-00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JQ4018)。
文摘
在野外露头勘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测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靖安地区延10~延9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特征和砂体叠置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10油层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发育河道砂坝和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延9油层组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划分为分流河道和河道间等沉积微相。延10油层组砂体垂向叠置类型为块状厚层砂体,且以延101^1-2小层最为发育,砂体横向叠置主要为垂向叠置和切割叠置,代表性层位为延101^1和延101^2小层。延9油层组砂体垂向叠置类型主要为薄互层砂体,发育在延92^2小层,砂体的横向叠置类型以水平搭接式和孤立状为主,代表性层位为延91^2和延92^2小层。
关键词
靖安地区
延安组
沉积相
砂体叠置关系
延10~延9油层组
Keywords
Jing’an area
Yan’an Formation
sedimentary facies
sandbody superimposion relation
Yan 10~Yan 9 reservoir form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赵辉
杨学武
刘玉峰
王贵文
莫磊
邹胜林
赵晓红
郭愿刚
惠磊
机构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北京凯博瑞石油科技有限
公司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2,104,共9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2016ZX05046-002)。
文摘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环境多变且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两者之间关系复杂,导致储层有利区预测困难的问题,采用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分析等方法对长6段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河道期次、单期河道砂体厚度、河道的叠加宽度以及砂体连通性等角度分析了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湖泊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研究区长6段的主要沉积体系类型,沉积微相类型较多,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和河口坝;单期河道的砂厚变化范围影响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的强弱,河道期次与层间非均质性关系密切,而分流河道的叠加宽度以及砂体的连通性主要控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沉积微相
长6储层
吴起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Chang 6 member
northern Wuqi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巴西萨利莫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庞正炼
樊太亮
何辉
李积林
唐山
马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相特征
刘犟
李凤杰
侯景涛
方朝刚
孟立娜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靖安地区延安组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叠置关系
赵辉
杨学武
岳文成
邹盛林
郭艳琴
惠磊
蔡志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赵辉
杨学武
刘玉峰
王贵文
莫磊
邹胜林
赵晓红
郭愿刚
惠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