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25
- 1
-
-
作者
莫静
王兴志
冷胜远
林刚
熊剑文
谢林
周正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组
-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05-1514,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CT-04-0911)
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项目(SZD0414)
-
文摘
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对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地层研究表明,其储集岩类型主要为溶蚀(假)角砾岩、粉晶白云岩、藻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为主,储集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型储层,储层类型以裂缝-孔洞型为主。研究区岩溶储层的发育及演化受到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相对较强水动力环境形成藻白云岩、粉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发育原生孔隙,为后期强烈岩溶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两幕铜湾运动使灯影组地层抬升,长时间暴露于地表,接受大气淡水、混合水改造,发生表生期岩溶作用。在近地表处形成风化壳,大气淡水、混合水通过风化壳继续溶蚀下覆地层,局部地层溶蚀强烈,垮塌形成岩溶角砾岩,同时在下覆地层中形成大量溶蚀孔洞等次生孔隙。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为次生孔隙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而后期多期次构造作用产生大量裂缝,大大提高了储集岩渗透率。
-
关键词
川中
灯影组
储层
白云岩
古岩溶作用
-
Keywords
central Sichuan
Dengying Formation
reservoir
dolomite
karstification
-
分类号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