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试验法”在油气田开发方案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
作者 韩兴刚 徐文 刘海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6-118,共3页
低渗油气田开发效果不仅取决于储层地质条件,而且合理开发技术的制定也尤为重要。传统的开发设计方法只能建立在对单一指标对开发效果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无法知道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给开发指标造成的影响。文章针对气田开发效果受多因素交... 低渗油气田开发效果不仅取决于储层地质条件,而且合理开发技术的制定也尤为重要。传统的开发设计方法只能建立在对单一指标对开发效果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无法知道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给开发指标造成的影响。文章针对气田开发效果受多因素交织影响的实际情况,以长庆气田某区块为例,通过多因素交互分析,介绍了“正交试验”法在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确定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局限性,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开发方案优化设计技术。该技术应用的关键是充分考虑储层地质条件及油气藏工程论证结果,以及各影响因素、试验水平、合理正交表的选择等;该技术已成为近年来指导长庆气田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油气田 开发方案 优化设计 储层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波预测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雅杰 李生杰 +1 位作者 王永刚 夏勇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72,23,共8页
横波资料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苏里格气田A区储层岩性、物性及流体识别等工作的开展,以往横波预测结果精度低,识别能力差,已不能满足储层预测需求。为此,基于地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针对苏里格气田A区上古生界砂泥岩地层的实际情况,... 横波资料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苏里格气田A区储层岩性、物性及流体识别等工作的开展,以往横波预测结果精度低,识别能力差,已不能满足储层预测需求。为此,基于地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针对苏里格气田A区上古生界砂泥岩地层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构建Xu-White模型所需的各项岩石物理参数,进行了横波预测研究,结合岩石物理分析、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等技术实现由点到面的储层预测,获得的预测横波曲线与实测横波曲线吻合度较高。结果表明:1使用纵横波速度比、剪切模量以及拉梅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可有效划分砂、泥岩,利用拉梅模量/剪切模量—纵波阻抗、体积模量/剪切模量—纵波阻抗、泊松比—纵波阻抗交会等是识别流体的有效手段;2利用文中方法预测的盒8段储层、气层厚度与实钻数据误差小,储层分布与该区地质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预测 岩石物理分析 叠前同时反演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应用技术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27
3
作者 田建峰 曹成寿 +1 位作者 刘建英 张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69,130-131,共3页
苏里格气田气井产量普遍较低,气井自身携液能力差,排水采气是产水气井连续稳定生产重要工艺措施。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由于其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在苏里格气田得到大规模应用,但井下节流技术、单井无液量计量等对泡沫排水采气技术的推广... 苏里格气田气井产量普遍较低,气井自身携液能力差,排水采气是产水气井连续稳定生产重要工艺措施。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由于其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在苏里格气田得到大规模应用,但井下节流技术、单井无液量计量等对泡沫排水采气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带来一些挑战。文章通过对苏里格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难点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适时起出节流器、应用橇装计量装置、完善消泡工艺、推广应用井口自动加药装置等对策,并取得一定效果,这对同类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泡沫排水采气 难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泾油田镇泾5井区长8_1油藏单井产能差异原因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段春节 吴汉宁 +1 位作者 杨琼警 张金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讨镇泾5井区长81油藏单井产能差异的原因。方法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单井含油性的差异、沉积环境、成岩演化作用和自生矿物成分、压裂改造效果、重复压裂、早期注水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地质及工程因素影响了长81油... 目的探讨镇泾5井区长81油藏单井产能差异的原因。方法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单井含油性的差异、沉积环境、成岩演化作用和自生矿物成分、压裂改造效果、重复压裂、早期注水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地质及工程因素影响了长81油藏单井产能。结论为了提高单井产能,需要深化压裂机理及工艺研究,开展储层预测和早期注水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 地质特征 压裂 早期注水 长81油藏 镇泾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以涠洲A油田流一段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辉 李茂 +2 位作者 蒋利平 姜平 杨琼警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5-178,200,共5页
依据层序地层分析原理对涠洲A油田流一段进行精细小层划分,确定了有利储层的纵向分布;通过分粒级建立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对流一段储层进行精细解释,确定了纵向上的有效产层;最后通过储层反演及预测技术对本区主力产油层流一段Ⅴ1小层砂... 依据层序地层分析原理对涠洲A油田流一段进行精细小层划分,确定了有利储层的纵向分布;通过分粒级建立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对流一段储层进行精细解释,确定了纵向上的有效产层;最后通过储层反演及预测技术对本区主力产油层流一段Ⅴ1小层砂体平面展布情况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1口开发调整井进行开发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A油田 储层 非均质性 砂体预测 开发调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武油田长3油层段优质储层特征及预测
6
作者 侯长冰 郭杜凯 +2 位作者 杨琦 张攀 陈昌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0-469,共10页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长3油层段相对优质储层富集规律,为同类型油藏勘探开发提供借鉴。从研究区长3油层段砂岩储层的沉积背景、成岩作用和微观特征入手,运用古地貌恢复等方法,对古地貌单元中邻近不整合面的斜坡和残丘带的储层发育...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长3油层段相对优质储层富集规律,为同类型油藏勘探开发提供借鉴。从研究区长3油层段砂岩储层的沉积背景、成岩作用和微观特征入手,运用古地貌恢复等方法,对古地貌单元中邻近不整合面的斜坡和残丘带的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长组古暴露面上发生的下渗大气水对不整合面之下储层进行的溶蚀改造最为强烈,是形成相对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油气充注成藏。古地貌单元中的斜坡和残丘带是优质储层的勘探评价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渗大气水 溶蚀作用 古地貌 优质储层 延长组 演武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异常情况(B小于零)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苟宏刚 赵继承 +1 位作者 秦志保 常勇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12,共3页
从理论上说,二项式方程系数B不可能为负值,但在排除了文献中提及的井底积液影响的原因外,仍然出现异常情况(B小于零),致使现场无法进行产能解释和分析评价。针对这种现象,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对于低压低渗气藏,如果忽略了前期工作制度对... 从理论上说,二项式方程系数B不可能为负值,但在排除了文献中提及的井底积液影响的原因外,仍然出现异常情况(B小于零),致使现场无法进行产能解释和分析评价。针对这种现象,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对于低压低渗气藏,如果忽略了前期工作制度对后期动态的影响,特别在每个工作制度生产后地层压力恢复较低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气井产能曲线反转。经理论推导给出了使校正后的曲线既符合产能规律,又能真实反映这类气井实际产能的推荐方程。通过对推荐方程进行实际验算,其可靠性得到检验,故可供类似低压低渗气田借鉴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产能方程 二项式 系数 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南区气井速度管柱适用条件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博 王东 +2 位作者 靳锁宝 张华涛 马力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4-268,共5页
在气井管理及气井动态分析中,井筒压力、温度是重要的参数。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传热学原理,综合考虑压力和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气井井筒压力温度耦合模型,应用四阶龙格-库塔算法数值求解。通过气井实测数据对模... 在气井管理及气井动态分析中,井筒压力、温度是重要的参数。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传热学原理,综合考虑压力和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气井井筒压力温度耦合模型,应用四阶龙格-库塔算法数值求解。通过气井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算例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可靠,可以满足工程计算要求。速度管柱是苏里格南区重要的排水采气措施,针对速度管柱选井缺乏定量标准的问题,在井筒压力温度预测基础上,评价了速度管柱气井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合物生成风险、携液临界流量和冲蚀产量,给出了速度管柱气井满足携液和安全的产量范围,提出了适用速度管柱新井的试气无阻流量界限,为苏里格南区速度管柱的下入时机和选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压力温度 耦合模型 速度管柱 临界流量 冲蚀产量 苏里格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_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维斌 郭杜凯 +3 位作者 陈旭峰 任瑞清 赵静 王维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5,89,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1低阻油层分布面积广、储量规模大,但其成因尚不明确,传统的识别方法易把低阻油层遗漏或误判。为此,从油田生产实际出发,根据钻井、录井、测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及储层特征等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吴...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1低阻油层分布面积广、储量规模大,但其成因尚不明确,传统的识别方法易把低阻油层遗漏或误判。为此,从油田生产实际出发,根据钻井、录井、测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及储层特征等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主力生产层长61低阻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成因及识别方法。结果表明:长61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孔隙结构差;其次是绿泥石和铁方解石等胶结物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和岩石粒度细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交会图版法、测井曲线叠合法、核磁共振测井法、特殊录井法及多井横向综合对比法等多种针对低阻油层的识别方法,在生产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低阻油层 主控因素 识别方法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气脱溶的关键时期研究——以成都凹陷沙溪庙组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映涛 李琪 +1 位作者 张世华 朱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0,65,共6页
水溶气脱溶成藏是许多石油地质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对水溶气脱溶关键时期的确定更是难点。在水溶气脱溶的关键时期,水溶气大规模脱溶,若具有匹配良好的储层、圈闭及保存等条件,天然气就可聚集成藏。利用包裹体、地层水矿化度、温度... 水溶气脱溶成藏是许多石油地质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对水溶气脱溶关键时期的确定更是难点。在水溶气脱溶的关键时期,水溶气大规模脱溶,若具有匹配良好的储层、圈闭及保存等条件,天然气就可聚集成藏。利用包裹体、地层水矿化度、温度及压力等分析测试资料,结合盆地模拟手段,通过天然气溶解度回归方程,计算了成都凹陷重点时期沙溪庙组天然气溶解度,并研究了各时期天然气溶解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须家河组五段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至沙溪庙组成藏期,天然气溶解度降低幅度最大,是沙溪庙组水溶气脱溶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气脱溶 关键时期 沙溪庙组 成都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井自膨胀回接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齐亚民 沙敬德 +1 位作者 丁金岗 岑学文 《石油机械》 2017年第6期78-80,102,共4页
针对目前现有的多分支井完井工艺单一,回接技术难度大的问题,研制了多分支井自膨胀回接装置。多分支井自膨胀回接装置实现了双级液缸、超长锚定爪、上提或旋转丢手和可钻自膨胀套管等4项主要功能,是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安全可靠的多分支... 针对目前现有的多分支井完井工艺单一,回接技术难度大的问题,研制了多分支井自膨胀回接装置。多分支井自膨胀回接装置实现了双级液缸、超长锚定爪、上提或旋转丢手和可钻自膨胀套管等4项主要功能,是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安全可靠的多分支井完井工具。该装置与管柱连接,形成分支井完井管串。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多分支井自膨胀回接装置的锚定力大,能够保证完井管串在较大角度的分支井眼中长期有效的固定,确保完井质量。回接装置的自膨胀套管可确保分支井眼与主井眼的连接,有效解决了分支井眼与主井眼的后期回接问题,提高了多分支井的生产效率,延长了油井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支井 自膨胀 回接装置 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竭气藏储气库绒囊修井液暂堵技术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云波 于晓明 +3 位作者 刘锋 张家富 李兵 魏攀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114,128,共4页
衰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注气期地层压力低,井筒与地层间漏失压差较大且动态变化,修井液漏失严重,同时,注采井周期性生产特征要求作业后地层中气体双向流动能力快速恢复。室内评价绒囊修井液以0.5 m L/min流速连续注入施加回压0.5 MPa的高0... 衰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注气期地层压力低,井筒与地层间漏失压差较大且动态变化,修井液漏失严重,同时,注采井周期性生产特征要求作业后地层中气体双向流动能力快速恢复。室内评价绒囊修井液以0.5 m L/min流速连续注入施加回压0.5 MPa的高0.1 mm、0.5 mm、0.8 mm,宽38 mm、长60 mm贯穿型裂缝后,连续65~70 min出口不见液,至90~120 min后驱压达20 MPa。控制裂缝出口回压从0.5 MPa升至2.5 MPa,模拟地层压力升高,三种高度裂缝累计补液量0.05~0.07 m L,两端压差增幅小于0.04 MPa。三种高度裂缝中绒囊修井液返排后反向渗透率恢复率95.32%~97.29%,正向渗透率恢复率93.09%~96.30%。长庆储气库井S2X、G2Y井分别注入绒囊修井液105 m^3、165 m^3后泵压升至3~5 MPa,压井成功。修井21 d、35 d期间累计补充绒囊修井液35 m^3、60m^3,控制平均漏速低于0.25 m^3/h、0.50 m^3/h。作业结束后地层中修井液返排率达94%,后续注气量与采气量均恢复作业前水平。结果表明,绒囊修井液进入地层形成暂堵结构半径越长,暂堵地层强度越大,无人为干预时结构自然降解直至彻底解封以保护储层双向气体流动能力,期间通过补充修井液稳定或延长封堵半径可恢复承压强度,实现衰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动态暂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气藏 储气库 修井 压井 封堵 绒囊修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带隆升与非均衡沉降盆地的响应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朝兵 陈新晶 +5 位作者 黄锦袖 石义 朱玉双 曹江骏 解宇航 阮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4-681,690,共9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通过露头剖面观测、岩心观察及锆石U-Pb测年数据,分析秦岭造山带的隆升特征及对物源的影响、长7—长6油层组内发育的凝灰岩夹层、重力流及震积岩等事件沉积体的时空分布,揭示造山带隆升与事...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通过露头剖面观测、岩心观察及锆石U-Pb测年数据,分析秦岭造山带的隆升特征及对物源的影响、长7—长6油层组内发育的凝灰岩夹层、重力流及震积岩等事件沉积体的时空分布,揭示造山带隆升与事件沉积体之间的响应关系。秦岭造山带自东向西“剪刀式”的俯冲闭合是导致盆地沉积中心不断迁移的动力,长7期在湖盆西南部形成最大深坳区。西秦岭隆升伴生的侵入型“S型花岗岩”为西南部深坳区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深坳区内部广泛分布着事件沉积体,其中凝灰岩夹层与西秦岭的侵入型岩浆岩具有同源性,自南向北厚度逐渐减薄;深坳区西南部坡折带发育浊流及部分砂质碎屑流沉积体,东北部发育砂质碎屑流及部分浊流、泥质碎屑流沉积体;由盆地西南—东北方向,震积岩岩心变形频率、幅度、规模逐渐降低,表明震源来自于西秦岭附近。因此,秦岭造山带隆升与鄂尔多斯盆地的非均衡沉降及事件沉积响应特征具有很好的时空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沉积 物源转化 非均衡沉降 秦岭造山带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