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录井平台建设及其在长庆油田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方铁园 马宏伟 +3 位作者 郭龙飞 黄子舰 王海涛 焦艳爽 《录井工程》 2023年第3期97-101,共5页
为不断推动录井产业智能化升级,改变传统的录井运作模式,结合录井现状和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重点介绍了智慧录井平台的岩屑自动捞取系统、岩屑数字化与智能化识别系统、机械臂自动分析系统和随钻智能解释评价系统。在长庆油田MY 1H井等... 为不断推动录井产业智能化升级,改变传统的录井运作模式,结合录井现状和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重点介绍了智慧录井平台的岩屑自动捞取系统、岩屑数字化与智能化识别系统、机械臂自动分析系统和随钻智能解释评价系统。在长庆油田MY 1H井等多口井通过实施智慧录井新模式,重塑了录井产业流程和决策机制,降低了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了录井效率,降低了人员成本,有效提升了录井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也为解决传统录井技术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智慧录井 自动化 智能化 数字化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双管注入剖面测井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宝军 裴阳 +3 位作者 杨帅 杨喆 刘春斌 王丽平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86-92,共7页
同心双管分层注水工艺已成为长庆油田高效注水的手段之一,但特殊的双层管柱结构给注入剖面测井带来诸多困难。为解决同心双层管柱结构注入剖面测试方法的实施难题,围绕管柱结构特点开展方法适应性分析。通过改进部分测试工艺,开展了同... 同心双管分层注水工艺已成为长庆油田高效注水的手段之一,但特殊的双层管柱结构给注入剖面测井带来诸多困难。为解决同心双层管柱结构注入剖面测试方法的实施难题,围绕管柱结构特点开展方法适应性分析。通过改进部分测试工艺,开展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噪声测井技术、井温测井技术在同心双管中的注入剖面测井研究,并在井温测井中使用了分布式光纤温度测井新技术进行试验探索。测井结果表明,同位素示踪注入剖面测井技术、噪声注入剖面测井技术、井温注入剖面测井技术可以对同心双管注入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但测试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分布式光纤温度测井技术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双管 注入剖面测井 同位素示踪 噪声测井 井温测井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三厂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案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姚伟明 张晓莉 +1 位作者 张吉来 辛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8年第3期69-71,共3页
为了提高企业网络性能,加强网络的健康性,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根据采油三厂企业网络的具体情况,结合计算机网络风险理论,对企业计算机网络所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风险 虚拟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7段页岩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油藏开发对策——以安83井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益 卜向前 +6 位作者 齐银 杨永智 陈亚舟 侯晓云 王瑞 张斌 同松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29,共14页
长7段油藏作为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重要生产层段,具有埋藏深、油水关系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是提高其注水开发效果的必然手段。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指导,采用室内实验建立的修正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进行参数... 长7段油藏作为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重要生产层段,具有埋藏深、油水关系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是提高其注水开发效果的必然手段。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指导,采用室内实验建立的修正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进行参数修正,利用岩心、测井等计算得到单井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参数,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区块三维力学模型和三维地应力场模型,根据地应力分布刻画压裂裂缝展布方向。根据渗透率和地应力展布等优化设计开发井网,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井网及开发技术政策,以提高采收率为目标,建立并持续更新模型,形成了地应力分析—地质建模—油藏工程设计—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方法。研究表明:采用扁平化管理结构,多学科协同能更高效开发油藏。精细地质描述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可以持续更新地质模型,建立更加逼近真实的地质模型。岩心力学实验、测井曲线计算与压裂施工等相结合,采用随机建模方法构建的地应力场模型与动态具有很好的吻合性,为动态分析、井网完善与部署提供了基础。动态井网优化与开发技术政策有效地指导了安83井区长7段储层开发,该区重复改造时建议裂缝半长为120m、缝宽为30m、主裂缝导流能力为15D·cm、次裂缝导流能力为1D·cm,优化后的5口井施工后均取得较好效果,增油倍数明显高于邻井,优化设计井较邻井能增产3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油藏开发对策 姬塬油田 页岩油藏 剩余油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6油层压裂改造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守民 刘宏涛 +1 位作者 刘自军 南力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145,共2页
针对长6油层低压低渗及低产的特点,探讨了其压裂技术改造的地质特征及改造难点;提出了长6油层压裂改造的原则及总体思路和改造方案。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不仅可提高单井产能,且能保持较高的地层压力,延长措施效果的有效期。
关键词 长6油层 地层压裂 压裂改造 提高采收率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油田注水表自动校验 被引量:3
6
作者 何鹏举 陈明 +1 位作者 常颜荣 王万诚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章介绍了油田注水仪表的校验原理,校验系统的结构,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测控机理;系统的实现原理,实现技术及如何实现高层管理和远程监控。
关键词 油田 注水表 自动校验 嵌入式WEB服务器 远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稀有气体同位素判识油田水淹现象--以辽河盆地黄沙坨油田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宝 史朋 +6 位作者 马素萍 李传浩 戴本亮 张瑞 段国禄 宋成鹏 王宏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采集了辽河盆地黄沙坨油田注水开采所利用的水源井水、处理后的水源井水、注水井水和生产井原油样品,脱附了其中的水溶气和油溶气,测量了其3He/4He,4He/20Ne和40Ar/36Ar,发现它们可以判识生产井水淹现象和水淹程度。研究表明:(1)黄沙坨... 采集了辽河盆地黄沙坨油田注水开采所利用的水源井水、处理后的水源井水、注水井水和生产井原油样品,脱附了其中的水溶气和油溶气,测量了其3He/4He,4He/20Ne和40Ar/36Ar,发现它们可以判识生产井水淹现象和水淹程度。研究表明:(1)黄沙坨油田水源井、处理后的水源井水及注水井中水3、He/4He4、He/20Ne和40Ar/36Ar均具有大气成因的特征;(2)黄沙坨油田原油40Ar/36Ar误差范围内与空气值接近,说明原油遭受了水淹,40Ar/36Ar可以成为油田遭水淹的示踪剂,但它与4He/20Ne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因此不能反映油田受水淹的程度;(3)黄沙坨油田原油4He/20Ne和3He/4He大于大气值,且两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其不但可以作为生产井油层遭受水淹的示踪剂,也可作为油层遭受水淹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 示踪 稀有气体 黄沙坨油田 辽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韩涛 张倩 +4 位作者 金玉俊 雍硕 邵媛 王少亭 周冰欣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7期46-49,57,共5页
主要从深抽工艺优化设计和深抽配套工具配套方面介绍了油井深抽工艺的研究内容,采用HY级高强度抽油杆、减载器、HY级杆柱组合等配套工具以及深抽工艺优化设计系统,可使泵挂由平均1500 m加深至平均2700 m。为深层油气资源的合理动用以及... 主要从深抽工艺优化设计和深抽配套工具配套方面介绍了油井深抽工艺的研究内容,采用HY级高强度抽油杆、减载器、HY级杆柱组合等配套工具以及深抽工艺优化设计系统,可使泵挂由平均1500 m加深至平均2700 m。为深层油气资源的合理动用以及低渗低产油田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抽 杆柱设计 配套工具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生产中缓蚀剂防腐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海燕 焦英芹 +1 位作者 高洁 刘蕾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6期53-56,共4页
在钢铁防腐蚀的工艺中采用缓蚀剂防腐是一种高效而又经济的防腐措施。介绍了缓蚀剂防腐蚀的特点、类别、作用机理、协同效应和评定筛选的主要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给出了目前石油工业中常用的缓蚀剂类型,依据缓蚀剂的协同效应理论,指出复... 在钢铁防腐蚀的工艺中采用缓蚀剂防腐是一种高效而又经济的防腐措施。介绍了缓蚀剂防腐蚀的特点、类别、作用机理、协同效应和评定筛选的主要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给出了目前石油工业中常用的缓蚀剂类型,依据缓蚀剂的协同效应理论,指出复配型缓蚀剂比单一型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更高。并结合生产实际简要介绍了采油三厂目前缓蚀剂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防腐蚀 缓蚀剂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高52井区长10_1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涛 冯三强 +3 位作者 吴涛 曲春霞 王进 杨卫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20-23,142,共4页
安塞油田高52井区长101砂岩主要为细-中粒、中-粗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填隙物主要包括粘土矿物、浊沸石、碳酸盐岩和次生石英。储层属于低孔、中低渗-低渗储层,其物性分布与砂体的发育程度、沉积微相... 安塞油田高52井区长101砂岩主要为细-中粒、中-粗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填隙物主要包括粘土矿物、浊沸石、碳酸盐岩和次生石英。储层属于低孔、中低渗-低渗储层,其物性分布与砂体的发育程度、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有关。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分析,长101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粒间孔隙、基质内微孔隙)和次生孔隙(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膜孔、胶结物溶孔、晶间孔隙及微裂缝)两大类,储层喉道类型主要有缩颈喉道、收缩喉道、片状或弯片状喉道及管束状喉道等。最后通过参数综合评价将储层分为4类,该区长101储层主要为Ⅰ、Ⅱ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储层特征 孔隙类型 喉道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安油田长6油层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宗贵 纪凤勇 《油气井测试》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通过对靖安油田长6油层地质特征及裂缝形态的认识,提出长6油层的整体改造模式,对裂缝的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进行了优化,对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靖安油田长6油层只有形成长而宽的裂缝及实施一层多缝的分层压裂工艺技术才能增大泄... 通过对靖安油田长6油层地质特征及裂缝形态的认识,提出长6油层的整体改造模式,对裂缝的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进行了优化,对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靖安油田长6油层只有形成长而宽的裂缝及实施一层多缝的分层压裂工艺技术才能增大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 靖安油田 效果分析 压裂改造 压裂工艺技术 裂缝形态 地质特征 改造模式 导流能力 几何尺寸 分析评价 改造效果 泄油面积 单井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三叠系油藏的检泵周期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明理 王晓社 +3 位作者 陈英利 侯海峰 赵防震 刘明虎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7期84-87,共4页
随着油田开发,油田含水上升,结垢、腐蚀日趋严重,井筒状况恶化日渐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势必造成检泵作业,近年来引起检泵的主要原因是深井泵故障、杆柱断脱及管柱漏失三... 随着油田开发,油田含水上升,结垢、腐蚀日趋严重,井筒状况恶化日渐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势必造成检泵作业,近年来引起检泵的主要原因是深井泵故障、杆柱断脱及管柱漏失三大部分。影响检泵周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地下因素,也有地面因素;既有技术因素,也有管理因素。针对油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井筒治理配套措施,延长老油田检泵周期,提高采油时率,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 检泵周期 采油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房庄油田开发后期油井解堵措施改造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海洲 张博 +2 位作者 刘春林 王卫忠 费二战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油房庄油田油层低渗低压低产,针对不同油藏类型、不同油藏开发阶段,结合油田开发实际,对近年来实施的各类型措施方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对不同储层措施方式进行优选,集成了适合油房庄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及开发阶段的措施稳产挖潜技... 油房庄油田油层低渗低压低产,针对不同油藏类型、不同油藏开发阶段,结合油田开发实际,对近年来实施的各类型措施方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对不同储层措施方式进行优选,集成了适合油房庄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及开发阶段的措施稳产挖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措施选井选层的针对性及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房庄油田 储层 措施 重复压裂 酸化 解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油田池46区长8油藏见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云成 李化斌 +4 位作者 刘可 张鹏 蔡涛 杨健 莫磊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5期54-56,共3页
池46区长8油藏小井距开发,具有原始地层压力高,地饱压差大特征,投入注水开发以后,注水敏感性强,受储层非均质性制约,油井易见水,2010-2012年连续三年油藏含水持续上升,因此,本文通过对注水开发后油井见水特征的研究,深入分析见水成因,... 池46区长8油藏小井距开发,具有原始地层压力高,地饱压差大特征,投入注水开发以后,注水敏感性强,受储层非均质性制约,油井易见水,2010-2012年连续三年油藏含水持续上升,因此,本文通过对注水开发后油井见水特征的研究,深入分析见水成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理,总结出姬塬油田池46区长8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油井见水特征及治理手段,从而科学指导油藏开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8油藏 见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油田吴仓堡区长6油藏储层特征描述
15
作者 白旭 李化斌 +2 位作者 王登莲 徐宁 李积林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5期82-87,共6页
储层特征及其物性变化特征是影响研究区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寻找油气富集有利区块和进行油田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从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结构、成岩、物性特征以及非均质性等方面对吴仓堡区长62储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 储层特征及其物性变化特征是影响研究区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寻找油气富集有利区块和进行油田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从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结构、成岩、物性特征以及非均质性等方面对吴仓堡区长62储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为油田下步的高产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S技术在油田门户建设中的应用
16
作者 周维琴 姚伟明 +2 位作者 李录兵 张晓莉 焦小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8年第5期62-65,共4页
本文在研究了MCMS基础架构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油田门户建设中信息管理的MCMS实现,从站点流程的管理到模板组件的实现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充分利用MCMS的优点使站点不仅满足了数据管理的要求,而且融合了个性化设计的元素。
关键词 MCMS 模板组件 站点 频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17
作者 陈德平 于海英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精细油藏描述主要技术特点及关键技术在采油三厂油田开发工作中的应用,指出今后厂级精细油藏描述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采收率 剩余油 精细油藏描述 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油田地质综合研究及上产实施效果
18
作者 孙引雀 陈守民 +1 位作者 魏战胜 刘自军 《宁夏石油化工》 2005年第3期20-23,共4页
在加强宁夏地区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强石油勘探,寻找增储建产潜力区,另一方面加强老油田的上产,成功实现了宁夏老区的二次上产,两年时间累计建成产能8.4×104t,新增探明+控制储量达800×104t以上。
关键词 宁夏地区 石油勘探 地质研究 增储上产 潜力研究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油田集输系统可靠性的研究
19
作者 茹宁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6年第2期29-30,共2页
应用现代可靠性理论,从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对油田集输系统进行了可靠性探讨,提出了增强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关键词 油田集输 可靠性 冗余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延安组延8—延10油藏富集规律
20
作者 黄延明 汪洋 +6 位作者 胡晓雪 张博 葛政廷 吴頔 陈峻 肖飞 吴雨风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4期76-83,92,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延安组下段油气显示优越,是长庆油田常规油气藏稳产增产的主力层位。但研究区内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程度低,油藏富集规律不明,严重制约了油藏的勘探开发和油田增产稳产工作的推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延安组下段油气显示优越,是长庆油田常规油气藏稳产增产的主力层位。但研究区内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程度低,油藏富集规律不明,严重制约了油藏的勘探开发和油田增产稳产工作的推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特征研究,对郝滩地区延安组的成藏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油藏的精细解剖,探讨研究区延安组下段油藏的富集规律并解剖其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郝滩地区延8—延10储集砂岩物性高,整体为中孔、中—低渗储层,主要的储油空间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沉积—成岩—构造耦合作用控制郝滩地区延安组下段石油富集成藏,沉积—成岩耦合共同控制延安组下段优质储层发育与分布,而局部发育小幅度构造隆起形成的圈闭有利于石油富集保存;郝滩地区延安组油藏主要为古地貌油藏和岩性—构造油藏,以斜坡古地貌成藏模式、河间丘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及坡咀岩性—构造成藏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滩地区 延安组 古地貌 构造耦合 油藏富集规律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