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豹油田油井化学防蜡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会丽 何治武 +2 位作者 刘爱华 刘宝伟 刘新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33-636,共4页
在结蜡油井中使用固体化学防蜡剂,可有效抑制油井管、杆、泵等处结蜡,延长有杆泵的检泵周期,降低抽油机能耗。用动态结蜡率测试仪及流变仪分别测试防蜡率及析蜡点的变化,评价防蜡剂在室内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理论计算检泵周期、溶解速... 在结蜡油井中使用固体化学防蜡剂,可有效抑制油井管、杆、泵等处结蜡,延长有杆泵的检泵周期,降低抽油机能耗。用动态结蜡率测试仪及流变仪分别测试防蜡率及析蜡点的变化,评价防蜡剂在室内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理论计算检泵周期、溶解速度、防蜡率之间的关系,预测了防蜡剂在井底的有效性。用抽油机系统效率测试仪,测试抽油机电机运行的电能参数及安装在抽油机悬绳器上的传感器的油井载荷,对比结蜡井措施前后的数据,评价防蜡效果。测试表明,结蜡井使用化学固体防蜡剂可使油井载负荷平均下降9.73kN,系统效率提高6.92%,综合节电率2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蜡 化学固体防蜡剂 防蜡率 析蜡点 白豹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传统地层划分方案的反思--以姬塬油田罗38区、罗211区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西强 舒成龙 +1 位作者 高雪 刘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30,共10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采用传统似等厚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出现易穿层、难闭合的问题,以姬塬油田罗38区和罗211区为例,采用标志层控制,结合旋回特征,以相邻井逐井对比的方法开展了等时地层划分对比。发现延长组一直以来采用...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采用传统似等厚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出现易穿层、难闭合的问题,以姬塬油田罗38区和罗211区为例,采用标志层控制,结合旋回特征,以相邻井逐井对比的方法开展了等时地层划分对比。发现延长组一直以来采用的似等厚地层划分对比方案是穿时的,长6等地层存在着前积、下超、尖灭等沉积现象,短距离内地层厚度变化极其明显,导致地层并不是都平行于长7底界分布。反思延长组传统分层方案中的K1标志层是盆地范围内可以对比的区域标志层,长7之上的其他标志层K2、K3、K4、K5在盆地范围内是穿时的,不能作为区域对比的标志层。建议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划分对比时,摈弃等厚地层思维,逐井对比识别局部标志层,并充分利用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时地层对比方法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传统等厚地层对比方案 标志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康乐 高岗 +4 位作者 杨光达 张东伟 张莉莉 朱毅秀 李婧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7,共12页
通过有机碳、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饱和烃色谱-质谱和流体包裹体等的分析,对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特征和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主要发育在E2... 通过有机碳、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饱和烃色谱-质谱和流体包裹体等的分析,对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特征和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辽河坳陷清水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烃源岩主要发育在E2s32亚段、E2s33亚段和E2s4段,其中E2s32亚段Ⅱ小层泥岩最为发育,主要为深灰色厚层泥岩,整体厚度约170 m。(2)研究区深层烃源岩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可达1.60%,生烃潜量平均值为2.82 mg/g;有机质类型以Ⅱ1—Ⅲ型为主,主要为浮游植物与高等植物混合贡献,为弱氧化—弱还原的湖相咸水沉积环境;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0.5%~1.5%,普遍达到大量生烃阶段,部分已达到高成熟演化阶段。(3)研究区深层烃源岩在距今38 Ma时进入生油窗,距今20 Ma时开始生成天然气;流体包裹体显示研究区存在2期油气充注,分别为38~26 Ma和20 Ma~现今,与生烃演化史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化合物 流体包裹体 咸水湖 成藏模式 沙河街组 古近系 清水洼陷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旬邑地区长8储集层碳酸盐胶结物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田亚铭 施泽进 +3 位作者 宋江海 吴晓明 高翔 洪成云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8-384,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质量严重地受碳酸盐胶结物影响。通过对宜川-旬邑地区长8储集层薄片、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表明碳酸盐胶结物主要是铁方解石(含铁方解石),在薄层砂岩中和厚层砂岩顶底与泥岩紧密毗邻的...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质量严重地受碳酸盐胶结物影响。通过对宜川-旬邑地区长8储集层薄片、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表明碳酸盐胶结物主要是铁方解石(含铁方解石),在薄层砂岩中和厚层砂岩顶底与泥岩紧密毗邻的区域含量较高,以中细晶及粗-巨晶颗粒充填孔隙。碳酸盐胶结物δ13CPDB值为-5.56‰~0.22‰,δ18OPDB值为-10.58‰~21.47‰,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58~121℃之间。温度峰值区间为100~110℃之间。成因分析表明该区碳酸盐胶结物来源主要与有机质及黏土矿物演化有关,形成时代较晚。碳酸盐胶结物大量发育对储层物性具有严重的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 碳氧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率储层水驱油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何文祥 杨亿前 马超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4期109-111,115,共4页
为研究特低渗透率储层水驱油规律,文中选取鄂尔多斯盆地3个井区的57块岩心进行水驱油实验分析,并研究了特低渗透率条件下水驱油效率与渗透率大小、注入倍数、注水压力等参数的关系。岩心主要为特低渗透率岩心,渗透率大小为研究区长4+5... 为研究特低渗透率储层水驱油规律,文中选取鄂尔多斯盆地3个井区的57块岩心进行水驱油实验分析,并研究了特低渗透率条件下水驱油效率与渗透率大小、注入倍数、注水压力等参数的关系。岩心主要为特低渗透率岩心,渗透率大小为研究区长4+5储层、长6储层和长8储层渗透率范围。实验结果表明:驱油效率随着渗透率增加而提高,而且在渗透率低值阶段,驱油效率提高更快;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驱油效率提高,直到含水100%为止,但含水越高,增加幅度越小;在同样的水驱速度下,渗透率越大,驱油效率越高,如果水驱速度不同,采收率会产生波动,但存在一个最佳驱油速度,且渗透率越大,最佳驱油速度变大;随着注水压力增加,无水期驱油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含水期驱油效率随着注水压力增加而逐渐提高,当达到一个最佳注水压力后,驱油效率又呈下降趋势;层内非均质性越强,驱油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率储层 水驱油效率 注入倍数 非均质性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驱油技术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志超 柏明星 +3 位作者 王玺程 张元锋 李文明 高振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70,共5页
系统论述了纳米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包括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油藏润湿性、分离压驱油、调剖堵水、改善流度比及防止沥青质沉淀阻塞油藏孔道。而针对常规纳米驱油体系因自身不稳定易发生材料的聚沉进而影响提高油藏采收率... 系统论述了纳米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包括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油藏润湿性、分离压驱油、调剖堵水、改善流度比及防止沥青质沉淀阻塞油藏孔道。而针对常规纳米驱油体系因自身不稳定易发生材料的聚沉进而影响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效果,解决方法是对常规纳米颗粒接枝不同的官能团进行改性来实现稳定性;同时,特殊的官能团和驱油纳米材料的有机结合能形成对温度、磁性、pH及含油饱和度敏感的智能纳米驱油体系,实现对油藏剩余油的定向挖潜,改善油藏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驱油 改性 智能纳米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5-2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满祥 王海燕 +1 位作者 杨斌 穆杨琼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1期79-81,共3页
根据长北气田整体开发方案的要求,采用双分支水平井开采方式,在一个井眼中钻2个分支各为2000m的双分支井。CB5-2井是长北区块的一口开发井,主要钻井目的是开发山西2气层,设计该井最低产量能达到80×10~4m^3/d,试产(井口压力为13MPa... 根据长北气田整体开发方案的要求,采用双分支水平井开采方式,在一个井眼中钻2个分支各为2000m的双分支井。CB5-2井是长北区块的一口开发井,主要钻井目的是开发山西2气层,设计该井最低产量能达到80×10~4m^3/d,试产(井口压力为13MPa)产量为110×10~4m^3/d,投产后产量为120×10~4m^3/d。主要介绍用于CCB5-2井斜井段的强抑制性双钾盐聚合物钻井液和用于水平段的无固相低伤害暂堵钻井液。该井在二开大井斜段很好地解决了刘家沟组地层的严重漏失和煤层稳定问题;三开水平段所使用的无固相低伤害暂堵钻井液性能稳定、密度低、失水低、润滑防卡性能良好、暂堵效果显著,能有效地保护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支水平井 抑制性钻井液 无固相钻井液 临时性封堵 井眼稳定 防止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浦水库泥沙冲淤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敏 程文 +3 位作者 施练东 黄晶 闵亮 郑建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1,共5页
泥沙淤积不仅影响水库库容,其中大量污染物还会影响水库水质。运用MIKE21软件对汤浦水库泥沙分布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泥沙在库区分布不均,河流入库位置淤积较少,局部甚至有冲刷;库区中部是泥沙淤积主要地带,模拟最大淤积厚度约30 cm... 泥沙淤积不仅影响水库库容,其中大量污染物还会影响水库水质。运用MIKE21软件对汤浦水库泥沙分布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泥沙在库区分布不均,河流入库位置淤积较少,局部甚至有冲刷;库区中部是泥沙淤积主要地带,模拟最大淤积厚度约30 cm;坝前位置淤积最小,厚度约为12 cm。模拟结果与沉积物淤积厚度采样结果一致,说明该模型能合理模拟汤浦水库沉积物分布状况。模型提供的沉积物分布状况对控制汤浦水库内源污染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沉积物 泥沙分布 污染防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触变性聚合物提高泡沫遇油稳定性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旭 蒲春生 +4 位作者 丁云鹏 刘静 张超 陈泽宇 高振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24-2828,2833,共6页
如何提升泡沫在原油存在条件下的稳定性是泡沫提高采收率领域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泡沫遇油稳定性静态评价、微观刻蚀模型泡沫驱油、微观表征实验等手段系统的研究了新型SDBS/纳米SiO_(2)/触变性聚合物(WTP)泡沫体系的遇油稳定性及其稳泡... 如何提升泡沫在原油存在条件下的稳定性是泡沫提高采收率领域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泡沫遇油稳定性静态评价、微观刻蚀模型泡沫驱油、微观表征实验等手段系统的研究了新型SDBS/纳米SiO_(2)/触变性聚合物(WTP)泡沫体系的遇油稳定性及其稳泡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泡沫,SDBS/纳米SiO_(2)/WTP泡沫在原油存在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当原油流向气泡之间的液膜时,触变性聚合物在液膜中形成的空间网络所产生的高粘度将抑制原油向液膜侵入。纳米SiO_(2)颗粒在液膜表面吸附形成的“固体外壳”则可以大大增加油相的流动阻力,同时降低液膜排水后的气泡聚结速率。泡沫遇油稳定性的增强可提高其在裂缝性低渗油藏中的调剖及驱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触变性聚合物 遇油稳定性 液膜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鹏 孙毅平 +3 位作者 丁建朋 李保平 李霄 黑亮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6,共8页
针对柴油或白油基钻井液环保性能较差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以生物柴油为基液,通过研制相应的乳化剂、改性有机土和降滤失剂等主要处理剂,研究出了一种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环保型生物柴... 针对柴油或白油基钻井液环保性能较差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以生物柴油为基液,通过研制相应的乳化剂、改性有机土和降滤失剂等主要处理剂,研究出了一种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和稳定的破乳电压,高温高压滤失量低于5 mL,并且具备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抑制性能;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淡水、NaCl、CaSO 4和岩屑污染的能力;此外,钻井液的生物毒性较低,EC 50值大于25000 mg/L,环保性能优良;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的综合性能优于常规生物柴油基钻井液。现场应用结果表明,Z-11井三开井段使用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钻进,不同井深的现场钻井液性能稳定,可以达到较高的机械钻速,摩阻、扭矩以及钻井周期等工程参数均明显低于使用水基钻井液的邻井,现场返出钻屑中的毒性物质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要求,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乳化剂 油基钻井液 生物毒性 环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矿物含量计算砂岩脆性指数——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晓东 王一航 +2 位作者 王永田 尤源 王成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7-373,共7页
脆性指数是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准确计算脆性指数为储层改造参数优化及"甜点"优选提供依据。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研究致密砂岩脆性矿物特征,提出利用"(石英+碳酸盐)含量/矿物总量"计算岩... 脆性指数是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准确计算脆性指数为储层改造参数优化及"甜点"优选提供依据。通过岩石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研究致密砂岩脆性矿物特征,提出利用"(石英+碳酸盐)含量/矿物总量"计算岩石脆性指数。结果表明合水地区主力层位三叠系延长组长63的脆性指数主要为50%~65%,平均为56.3%,与岩石力学测量值的符合率较高。高石英含量是形成长6段致密砂岩高脆性指数的主要原因,脆性指数>60%的储层大面积分布,利于体积压裂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矿拘法 脆性指数 延长组 致密砂岩 石英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古地貌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耿军阳 刘丽萍 +3 位作者 罗顺社 吕奇奇 代榕 张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1,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广泛发育古地貌油藏,古地貌对该类型油藏的运聚成藏及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以印模法恢复该地区的古地貌形态,并结合试油试采资料、油藏剖面等分析古地貌对环江地区延安组下部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环江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广泛发育古地貌油藏,古地貌对该类型油藏的运聚成藏及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以印模法恢复该地区的古地貌形态,并结合试油试采资料、油藏剖面等分析古地貌对环江地区延安组下部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环江地区主要发育古河谷、支河谷、高地、斜坡、河间丘5种古地貌单元;古地貌对研究区侏罗系下部油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古地貌的起伏形态直接控制沉积相的展布,古地貌背景下的低幅度鼻隆构造是油藏的富集空间,延长组顶部的不整合面与古河道厚砂带为油气运移提供有利通道;环江地区侏罗系延10油层组发育斜坡成藏和支河谷成藏2种成藏模式。研究成果为环江地区侏罗系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地貌 油气富集 延安组 侏罗系 环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坡折带演化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以延长组长6油层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海涛 张忠义 +4 位作者 喻建 宋江海 孙勃 刘丽丽 薛俊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3-48,共6页
本文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沉积背景基础上,通过古水深恢复、地层厚度统计、沉积相组合分析、地震剖面解释等方法,识别出盆地内部有四条沉积坡折带。坡折带的发育受湖盆地形控制。东北部发育三条多级缓坡坡折带,西南发育一条陡坡坡折... 本文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沉积背景基础上,通过古水深恢复、地层厚度统计、沉积相组合分析、地震剖面解释等方法,识别出盆地内部有四条沉积坡折带。坡折带的发育受湖盆地形控制。东北部发育三条多级缓坡坡折带,西南发育一条陡坡坡折带,分别控制着研究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和西南浊积砂体的展布形态。随着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沉积相演化,坡折带和砂体规模在长6不同时期都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坡折带 三角洲前缘砂体 滑塌浊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KM溢流预警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振斌 冯雪龙 +4 位作者 田地 张阳 李燕 张超 徐开放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及时识别溢流是防止井喷的关键技术。目前,钻井现场主要是通过专人坐岗观察井口和循环池液面变化来识别溢流,存在无法监测微小溢流及监测滞后等不足。EKM溢流预警系统可实时采集进出口流量、井筒液面深度、常用录井参数、井底压力等数据... 及时识别溢流是防止井喷的关键技术。目前,钻井现场主要是通过专人坐岗观察井口和循环池液面变化来识别溢流,存在无法监测微小溢流及监测滞后等不足。EKM溢流预警系统可实时采集进出口流量、井筒液面深度、常用录井参数、井底压力等数据,通过无线或网络传输至工控机,结合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不同工况溢流和漏失的监测,并自动预警和报警。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能及时发现溢流、井漏,有利于降低井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溢流 溢流监测 流量计 智能系统 预警 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井高强度弹韧性水泥石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佳滢 严俊涛 +3 位作者 周迎春 张鹏 徐璞 张海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136,共5页
深层页岩气破裂压力高,压裂荷载大,分析认为在压裂荷载下水泥环可能发生界面胶结破坏和拉伸破坏。为了满足深层页岩气井在高压裂施工荷载下水泥环的密封完整性,需形成高强度弹韧性水泥石。在水泥浆中掺入弹性粒子、纳米硅灰和晶须,测试... 深层页岩气破裂压力高,压裂荷载大,分析认为在压裂荷载下水泥环可能发生界面胶结破坏和拉伸破坏。为了满足深层页岩气井在高压裂施工荷载下水泥环的密封完整性,需形成高强度弹韧性水泥石。在水泥浆中掺入弹性粒子、纳米硅灰和晶须,测试了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弹性粒子改善了水泥石的脆性,降低了水泥石的弹性模量;纳米硅灰填充水泥石中的孔隙,显著增加水泥石的抗压强度;长径比较大的晶须阻碍微裂缝的发展,起到桥链作用,提高水泥石的抗拉强度。三者复掺形成了弹性模量低且强度高的水泥石,有利于水泥环长期密封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弹性模量 高强度 水泥环 密封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