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庆油田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具发展浅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任勇 冯长青 +4 位作者 胡相君 张文星 何华 蒙鑫 赵粉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5-81,共7页
长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水平井钻井及体积压裂工艺是主要开发方式,而体积压裂工具是工艺实现的关键。通过对前期水平井分段改造管柱及配套工具对比分析,结合体积压裂工艺在作业排量、多簇射孔方式等方面对工具的要求,重点介绍了水力喷... 长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水平井钻井及体积压裂工艺是主要开发方式,而体积压裂工具是工艺实现的关键。通过对前期水平井分段改造管柱及配套工具对比分析,结合体积压裂工艺在作业排量、多簇射孔方式等方面对工具的要求,重点介绍了水力喷射分段多簇体积压裂工具、大通径快钻桥塞压裂工具和可开关套管滑套压裂工具。结果表明,在139.7mm套管固井完井条件下,当施工总排量低于8m3/min时,水力喷射分段多簇体积压裂工具具有操作简单、作业成本低的优点,成为长庆油田水平井体积压裂主体工具,已规模应用505口油田水平井;当施工排量超过8m3/min时,则采用大通径快钻桥塞压裂工具,该工具压后无需钻磨,可直接放喷、投产,已在长庆油田应用井数42口;而可开关套管滑套压裂工具不仅可以满足大排量压裂改造,还考虑了后期分层测试以及找水、堵水、重复改造等需要,将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工具,它代表着体积压裂工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水平井 体积压裂工具 水力喷射分段多簇压裂工具 大通径快钻桥塞 可开关套管滑套压裂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华庆超低渗油藏水平井压裂裂缝优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杜现飞 殷桂琴 +4 位作者 齐银 白晓虎 陈宝春 王成旺 安丽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668-670,共3页
长庆油田华庆超低渗透油藏主要采用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来提高开发效果,如何进行压裂裂缝优化设计是提高开发效果的关键。文中在对油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注采井网对水平井压裂裂缝长度、改造段数、布缝方式及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 长庆油田华庆超低渗透油藏主要采用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来提高开发效果,如何进行压裂裂缝优化设计是提高开发效果的关键。文中在对油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注采井网对水平井压裂裂缝长度、改造段数、布缝方式及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适合华庆超低渗油藏水平井的改造参数。24口水平井矿场实践表明,该参数组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水平井产量达10.3 t/d,为直井的5倍,对类似油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水平井 压裂裂缝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户外可更换深井阳极套管阴极保护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海恩 杨全安 +1 位作者 程碧海 姜毅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9-91,共3页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单井或二口井井组的油水井套管外腐蚀问题,在长庆油田开展了户外深井可更换阳极的阴极保护试验。MMO阳极与硅铸铁复合运行的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电压≤16 V,在阳极井井深≥200 m下可实现MMO阳极更换,套管的保护深度达1400 ...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单井或二口井井组的油水井套管外腐蚀问题,在长庆油田开展了户外深井可更换阳极的阴极保护试验。MMO阳极与硅铸铁复合运行的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电压≤16 V,在阳极井井深≥200 m下可实现MMO阳极更换,套管的保护深度达1400 m以上。该项技术为类似黄土高原地区已完井的单井或二口井井组的套管保护提供了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保护 户外 深井阳极 套管 MMO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丛式井组套管的阴极保护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全安 李琼伟 何治武 《腐蚀与防护》 CAS 2000年第8期370-372,共3页
根据长庆靖安油田近年来 87个丛式井组 36 5口油水井的套管阴极保护实践 ,介绍了斜井套管阴极防腐蚀工艺 ,探讨斜井条件下采用电流控制实现平衡井口电位的方法 。
关键词 从式井 套管 阴极保护 保护参数 长庆油田 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径变矩抽油机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在强 潘宏文 +3 位作者 王秀华 冯长青 李楼楼 程天合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7,共3页
调径变矩抽油机是在前置式游梁抽油机的基础上采用新型平衡方案的一种节能型抽油机。根据该抽油机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征,推导出其悬点速度、加速度及曲柄扭矩等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CYJ8-3-26HY型调径变矩抽油机与CYJ8-3-48B型常规... 调径变矩抽油机是在前置式游梁抽油机的基础上采用新型平衡方案的一种节能型抽油机。根据该抽油机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征,推导出其悬点速度、加速度及曲柄扭矩等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CYJ8-3-26HY型调径变矩抽油机与CYJ8-3-48B型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在冲程3 m、冲次5.5次.min-1工况下的悬点速度、加速度及曲柄轴扭矩进行了摸拟计算和对比。调径变矩抽油机与常规抽油机相比,具有速度变化平稳、悬点加速度相对较小、在相同的抽汲工况下峰值扭矩小、均方根扭矩小、且消除了负扭矩等特点,其平衡效果远好于常规抽油机,可有效地延长抽油机和驱动电机的寿命,其装配电机功率小于常规抽油机。同时介绍了调径变矩抽油机在现场采油中的应用情况。为检验调径变矩抽油机现场使用效果,对常规抽油机、复合平衡抽油机及调径变矩抽油机的使用参数进行了测试,认为该型抽油机节电效率高,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调径变矩 抽油机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熔覆的长庆油田注水泵组合阀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程颢 冯建设 +2 位作者 杨会丰 王曼 付福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38-140,144,共4页
针对长庆油田注水泵数量大、长期运行造成组合阀密封面失效频繁、注水泵运行效率低、失效后无有效修复手段以及直接更换成本高、员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进行了该组合阀修复技术研究。分析注水泵实际工况与组合阀基材性能,选取性能优于基... 针对长庆油田注水泵数量大、长期运行造成组合阀密封面失效频繁、注水泵运行效率低、失效后无有效修复手段以及直接更换成本高、员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进行了该组合阀修复技术研究。分析注水泵实际工况与组合阀基材性能,选取性能优于基材的进口铁基粉末作为密封面涂层材料。在不同激光参数组合下,对比耐磨、耐腐蚀性能指标,最终确定了激光功率及扫描速度,形成了一套适应性最高的激光熔覆修复工艺。现场试验表明,组合阀应用该工艺修复后,较新品使用寿命延长0.6倍以上,较新品节省生产成本38%以上,这为油田注水泵降本增效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泵组合阀 激光熔覆 修复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定向井计算机优化设计及故障诊断技术
7
作者 雷群 孙应民 郭方元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1期68-70,76,共4页
近年来长庆油田采用了丛式井组定向井开发方式 ,给有杆泵抽油系统故障诊断及优化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 ,针对定向井井身的特点 ,考虑了抽油杆、油管、液柱三个子系统在三维空间的振动 ,并考虑到钢性抽油杆与玻璃钢杆的不同 ,进行了“有杆... 近年来长庆油田采用了丛式井组定向井开发方式 ,给有杆泵抽油系统故障诊断及优化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 ,针对定向井井身的特点 ,考虑了抽油杆、油管、液柱三个子系统在三维空间的振动 ,并考虑到钢性抽油杆与玻璃钢杆的不同 ,进行了“有杆泵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及故障诊断”的研究工作 ,并根据研究结果编制了有杆泵优化及诊断软件。通过现场 10 0 0多口定向井的应用、10 0多口井的实际验证 ,符合率达到 90 %以上。该技术提高了长庆油田定向井油井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定向井 有杆泵 故障诊断 优化设计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微注压降返排分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8
作者 许冬进 吴坤 +5 位作者 印文龙 王勇 郭泽辰 胡君城 魏志军 何飞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8,共8页
微注压降返排分析(DFIT-FBA)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开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新技术,通过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来快速测算储层闭合压力、渗透率、原始地层压力等水力压裂关键参数,应用潜力巨大。基于国内外广泛的文献调研,开展了DFIT-FBA技术的... 微注压降返排分析(DFIT-FBA)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开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新技术,通过低成本、易操作的方法来快速测算储层闭合压力、渗透率、原始地层压力等水力压裂关键参数,应用潜力巨大。基于国内外广泛的文献调研,开展了DFIT-FBA技术的现状、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DFIT-FBA技术通过低速缓慢向地层注入流体、短暂关井和低速率(注入速率的2%~5%)回流返排,可显著缩短测试时间,并利用速率瞬态分析法和流动物质平衡方程,有效地估算储层压力、闭合压力并预测油气井产能。该技术不仅可以为非常规油气的压裂优化设计、储层“甜点”识别和小规模地震预防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可以与大数据处理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四维智能可视化压裂监测,提高对复杂储层条件的监测、识别能力,从而为非常规油气田的开发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指导,优化压裂作业工艺参数,提高油气开采效率,同时可降低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压裂测试 微注压降返排分析(DFIT-FBA) 闭合压力 储层压力 油气井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致密气藏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江锋 段志锋 +4 位作者 欧阳勇 解永刚 吴学升 蒙华军 思代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332-13339,共8页
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在致密气开发过程中,可以增加渗流面积,为致密气藏有效开发提供保障。针对超长水平井钻井过程中裸眼段长、井壁稳定性差、轨迹控制困难、水平段堵漏难度大和完井套管下入困难等技术难题,通过攻关井眼轨迹控制和优化技术... 超长水平段水平井在致密气开发过程中,可以增加渗流面积,为致密气藏有效开发提供保障。针对超长水平井钻井过程中裸眼段长、井壁稳定性差、轨迹控制困难、水平段堵漏难度大和完井套管下入困难等技术难题,通过攻关井眼轨迹控制和优化技术,优选旋转导向工具,研发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优化漂浮下套管技术,形成致密气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技术。靖51-29H1井完钻井深8528 m,水平段长5256 m,创造亚太地区最长水平段记录。表明致密气藏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可满足长庆油田致密气田开发需求,也为中国其他超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水平井 超长水平段 轨迹控制 井眼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零碳智能采油气井场新型建设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俊 檀朝东 +5 位作者 刁路青 陈培堯 冯钢 景霖茹 刘天宇 艾信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6,共8页
针对新能源特性与油气连续生产制度不匹配、常规装备及工艺与油田智能生产不适应、当前生产管控制度与协同生产管控及能源综合利用不完备的问题,开展了低碳零碳智能采油气井场新型建设模式探讨。文章分析了采油气井场生产用能特征,设计... 针对新能源特性与油气连续生产制度不匹配、常规装备及工艺与油田智能生产不适应、当前生产管控制度与协同生产管控及能源综合利用不完备的问题,开展了低碳零碳智能采油气井场新型建设模式探讨。文章分析了采油气井场生产用能特征,设计了新型的绿色智能采油气井场生产用能供配能模式。研究了油气生产多能微网协同管控关键技术,即实时感知、预测新能源供电功率和生产用能侧需求,协同优化源—网—荷—储配置及运行调度,通过微网优化控制器进行多能源耦合互补、多元负荷协同调控,提升油气生产能源使用的计划性和效率,减少弃风、弃光、弃热,解决了清洁替代中能源转换高成本、现有采油气工艺不适应新能源特点、消纳能力低的难题。实例分析了低碳零碳智能油气井场实践案例,指出了“光风能+直流母线+智能间开+电机柔性驱动”组合模式是解决低产低效抽油机井群生产提质增效的技术创新,助力了采油气生产实现从“安全高效”到“低碳智能”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气井场 用能特征 多能微网 协同优化 新型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致密油超短水平井压裂技术探索与实践
11
作者 徐荣利 卜向前 +6 位作者 陈文斌 张彦军 王广涛 李昌恒 贾煦亮 武安安 山树民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4,共11页
长庆油田致密油建产时间长、规模大,目前仍是油田产建的重点对象,新建产能占比36.6%。针对致密油地质特征,以实现井网井距与缝网最佳适配为目标,综合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手段,通过数值模拟、大数据分析、矿场实践等方法开展压裂优化... 长庆油田致密油建产时间长、规模大,目前仍是油田产建的重点对象,新建产能占比36.6%。针对致密油地质特征,以实现井网井距与缝网最佳适配为目标,综合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手段,通过数值模拟、大数据分析、矿场实践等方法开展压裂优化设计,形成短水平井连续油管精准分段压裂技术,集成配套“压裂时机优化、裂缝差异设计、裂缝精准控制、强化渗吸驱油、多级缝内暂堵、定方位射孔”等关键技术。技术模式已经在长庆油田致密油藏开展200余口井,实现了水平井缝控程度与产油量大幅提升,微地震监测结果证明,缝控程度由60%提升至85%以上,百米水平段长初期产量由2.0t/d提升至3.4t/d,单井产量保持稳定,达产年单井产量3.2t/d,整体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形成的压裂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高效开发,为其下一步攻关提供了方向,取得认可,为国内其他类似油田规模效益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油 压裂技术 地质工程一体化 注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姬塬油田长效在线增注技术现场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尔珍 王勇 +2 位作者 宋昭杰 邓志颖 王伟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2-266,共5页
针对姬塬油田物性差、注水压力高、多次欠注井逐年增多,且治理困难的问题,结合长庆油田“小水量、树枝状”的流程特点,分析主力区块特性,提出以“增压注水,药剂控压”为技术思路的长效在线增注技术。在井场安装注水量100数300m^3/d不同... 针对姬塬油田物性差、注水压力高、多次欠注井逐年增多,且治理困难的问题,结合长庆油田“小水量、树枝状”的流程特点,分析主力区块特性,提出以“增压注水,药剂控压”为技术思路的长效在线增注技术。在井场安装注水量100数300m^3/d不同型号的增压装置,同时在满足注水需求的前提下配套加注综合降压增注药剂,建立主力区块的压力预测图版,并在姬塬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增压装置满足了现场局部在线提压增注要求;以剥离分散剂、螯合剂、润湿剂、清洗剂、酸化缓蚀剂和甲醇为主剂的注水井用综合降压增注剂COA-2具有防膨、阻垢、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优点,控压增注效果较好;主力区块的压力预测图版为有效控制压力上升幅度提供了依据。在采油厂累计实施48个井组,改善了105口多轮次增注措施无效井欠注问题,平均有效期为266d,平均单井日增注11m^3,累计增注达54.95×10^4m^3,对应826口油井中234口油井见效,平均单井组日增油2.25t,累计增油1.95×10^4t,达到了多轮次增注措施无效井长期稳定注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 增注 综合降压药剂 压力预测图版 姬塬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低渗透油田定向井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方法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文昊 赵春 +1 位作者 樊松 魏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69,12,共3页
目前长庆油田定向井占油井总数95%以上,定向井的井身结构造成其杆柱力学作用复杂,抽油机悬点载荷难以准确预测,致使新区建产时抽油机选型不合理,造成能耗浪费。文章在悬点载荷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法和灰色关联法优化出一种计... 目前长庆油田定向井占油井总数95%以上,定向井的井身结构造成其杆柱力学作用复杂,抽油机悬点载荷难以准确预测,致使新区建产时抽油机选型不合理,造成能耗浪费。文章在悬点载荷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法和灰色关联法优化出一种计算悬点载荷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不同的泵挂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悬点载荷计算系数,降低了与实际载荷的相对误差。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点载荷计算准确率可以提高5%左右,能够更好地指导抽油机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悬点载荷 计算系数 泵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致密油藏宽缝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红军 白晓虎 +5 位作者 余金柱 杜现飞 王飞 何衡 任佳伟 耿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以华庆、姬塬、环江为代表的致密油藏普遍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水平两向应力差大,采用常规压裂改造储量动用程度较低,投产后长期生产呈现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特征。为实现该类储层高效动用,创新提出了“宽缝压裂”... 鄂尔多斯盆地以华庆、姬塬、环江为代表的致密油藏普遍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水平两向应力差大,采用常规压裂改造储量动用程度较低,投产后长期生产呈现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特征。为实现该类储层高效动用,创新提出了“宽缝压裂”的技术思路,即通过多轮次间歇压裂、级间放喷循环注入、梯级提高排量、不连续加砂、全程暂堵转向,应力“加载-卸载-加载”循环作用迫使岩石缝内净压力大幅提升,增加主裂缝宽度,开启侧向微裂缝,提高基质孔喉连通性,最终实现有效提高裂缝立体波及体积、缝网复杂指数和缝内导流能力的目的。本文以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为基础,应用大型可视化缝网支撑剂运移模拟装置,对比常规压裂与宽缝压裂对裂缝形态及支撑程度的影响。现场试验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综合分析了宽缝压裂的全过程压力响应、级间压降及水锤特征,试验井日产油量由实施前0.5 t大幅提高至2.5 t,达到初次改造投产的3倍以上,采油速度由0.2%提高至1.0%。该技术为致密油藏难动用储量大幅增产探索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宽缝压裂 难动用储量 压裂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评价页岩油产能主控因素——以庆城油田西233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银 李佳馨 +3 位作者 陈强 涂志勇 赵国翔 韩学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针对庆城油田西233区内的15个平台共55口水平井,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页岩油水平井单井累产油量与其地质和工程参数的多元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各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针对庆城油田西233区内的15个平台共55口水平井,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页岩油水平井单井累产油量与其地质和工程参数的多元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各因素间的联合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单井累产油量受地质与工程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且这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随开发进程而动态变化。在生产约15个月后,油井生产状态趋于稳定,此时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单井产能,满足精度要求。产能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质因素中,对产油量影响最显著的是钻遇率,其次是油层段长、含油饱和度及地层系数;而工程因素则以加砂强度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压裂段数、压裂簇密度、排量及进液强度。该研究明确了不同生产阶段下的地质工程因素对产量影响变化情况、单因素影响机理分析、主控因素优选,为优化压裂工艺参数配置及准确预测单井产能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城页岩油 机器学习 地质工程参数 主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气区关停气井挖潜措施技术与展望
16
作者 刘毅 冯朋鑫 +3 位作者 常永峰 贾敏 李丽 宋汉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
长庆气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田均为低渗—致密气田,主要以致密气为主。随着气田开发深入,存在气区关停井、低产井“存量大、分布广、复产难”实际问题,为气区的长期效益稳产带来艰巨挑战。文章通过开展长庆气区关停井措施挖潜实践及... 长庆气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田均为低渗—致密气田,主要以致密气为主。随着气田开发深入,存在气区关停井、低产井“存量大、分布广、复产难”实际问题,为气区的长期效益稳产带来艰巨挑战。文章通过开展长庆气区关停井措施挖潜实践及应用评价,结合气井动静态特征,分析气井关停的形成原因及技术难点,优选挖潜措施类型,优化工艺参数,强化效果评价,初步形成了“储层挖潜、井筒治理、地面配套”三大评价挖潜措施工艺技术系列,实施挖潜井1497口,累计增气超50×10^(8) m^(3),成效显著。随着长庆气区天然气勘探开发不断推进,气藏“埋藏深、储层薄、单井产量低、水气比高”特点更加突出,还需进一步开展老层剩余储量挖潜、层间储量动用、井筒复杂处理、积液停产井快速复产及综合治理、地面工艺技术配套等技术攻关,以实现气田气井挖潜措施工艺关键技术的迭代升级,更好支撑长庆气区的稳产及长远发展目标。长庆气田老井措施挖潜及增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助力了长庆气区的增储上产,为长庆气区稳固国内战略大气区地位及长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区 致密气藏 关停气井 挖潜措施 稳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藏二氧化碳压裂技术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虎 苏伟东 +6 位作者 王军闯 周长静 陈平 徐洋 周然 张承武 杜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油气革命,二氧化碳压裂技术有望成为助推这场油气革命的新的、有力的助推器。回顾过去,中国的二氧化碳压裂技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机理研究、工艺设计、产品研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 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油气革命,二氧化碳压裂技术有望成为助推这场油气革命的新的、有力的助推器。回顾过去,中国的二氧化碳压裂技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机理研究、工艺设计、产品研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着眼当下,在CCUS的大背景下,二氧化碳压裂技术凭借其显著的增能助排优势、突出的单井提产优势以及大规模节水、碳利用的环保优势,应用规模迎来了爆发式的快速增长,但一些瓶颈问题和难题也进一步凸显。一是工程作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非常规油气藏大规模体积压裂作业对注入排量和液量的需要;二是工程作业成本高,效益开发矛盾突出。展望未来,二氧化碳压裂技术下步将对标非常规油气藏体积压裂作业模式,使其在作业规模、投入产出方面能够达到与其相当的水平。重点工作包括:加速核心技术升级、加快建设以二氧化碳压裂为核心的全碳链的绿色示范工程、探索CCUS+二氧化碳压裂的新模式、评价二氧化碳压裂的碳埋存潜力及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二氧化碳压裂 CCUS 增产机理 泡沫压裂 干法压裂 前置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口简易防喷器密封胶芯形变及其密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刚 刘新福 +3 位作者 刘广胜 魏韦 邓泽鲲 刘春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分析油液压力小于15 MPa的井口简易防喷器密封胶芯形变规律及其密封特性,对降低防喷器压力等级、防止井口失控以及尽可能减少井口非可控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依据Lindly模型,提出密封胶芯发生大、小变形时的形变改进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油... 分析油液压力小于15 MPa的井口简易防喷器密封胶芯形变规律及其密封特性,对降低防喷器压力等级、防止井口失控以及尽可能减少井口非可控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依据Lindly模型,提出密封胶芯发生大、小变形时的形变改进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油液压力变化、受压力与变形关系、不同阶段橡胶压缩量等因素以及壳体和闸板等结构参数,建立密封胶芯形变以及橡胶体主要面应力和抱紧力的数学模型。根据修正的Arruda-Boyce模型,揭示密封胶芯橡胶体本构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井口简易防喷器中部密封胶芯橡胶体环状部分的最大应力位于圆弧区域,且该区域内应力分布极不均匀;井口无压力时,中部密封胶芯橡胶体环状部分的Mises应力集中于中间位置,压力为3、10 MPa时,Mises应力集中在上下两个边缘区域,且橡胶体平面部分的中部区域应力随压力增大呈下降趋势;上部密封胶芯上部橡胶体的应力分布呈边缘大中间小的特征,上部密封胶芯较大应力分布区域的面积在闸板总成关闭时明显减小,且集中区域由开启时靠近壳体边缘和2个边角处转变为关闭时的4个边角处,且最大应力由开启状态下的2.95 MPa增加至关闭状态下的3.3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防喷器 密封胶芯 形变 密封特性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作用下割理发育煤岩失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勇 谢文敏 +5 位作者 丁吉平 冯福平 王鹤远 杨冬临 马驰 吕海川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煤岩割理裂缝的发育导致其强度较低,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加井壁失稳的风险。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钻井液作用下割理发育煤岩失稳机理:①煤岩黏土矿物主要由不易水化的高岭石组成,无易水... 煤岩割理裂缝的发育导致其强度较低,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加井壁失稳的风险。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钻井液作用下割理发育煤岩失稳机理:①煤岩黏土矿物主要由不易水化的高岭石组成,无易水化的蒙脱石存在且伊蒙混层的占比不高,因此水化膨胀(平均值为0.35%)和滚动分散性能(平均值为89.64%)较弱,煤岩失稳机制以力学作用为主。②垂直交错的面割理和端割理为钻井液侵入煤岩地层提供了流动通道,面割理的尺寸普遍大于端割理,因此,面割理更容易发生钻井液侵入造成井壁失稳。③钻井液侵入割理缝会导致井周地层压力上升,径向应力降低,增加井壁失稳的风险,其中对于高渗透率的面割理和穿过井眼的交叉割理,钻井液侵入更深,产生的井壁失稳风险更加严重。④割理缝的特征也会影响钻井液对煤岩割理的侵入深度。宽度更大、密度更高的割理缝中,钻井液侵入更深,并在井壁附近产生更高的压力,从而提高了井壁失稳的可能性。因此,应根据实际地层割理缝的尺寸大小设计钻井液随钻封堵粒子,且控制钻井液密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减少钻井液侵入引起井壁失稳情况的发生。研究提供了深入理解钻井液作用下割理发育煤岩失稳机理的新视角,为割理发育煤岩井壁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面割理 端割理 煤岩 失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城页岩油水平井综合出砂控制技术应用实践
20
作者 齐银 曹炜 +5 位作者 陶亮 张同伍 吴江 鲜晟 贾煦亮 武安安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3,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长7夹层型页岩油通过多年勘探攻关形成的水平井细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实现了规模效益开发,但压后出砂问题始终制约投产后的页岩油单井产量。针对页岩油水平井压后出砂问题,从前期压裂到后期投产,建立了一套基于裂缝远支...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长7夹层型页岩油通过多年勘探攻关形成的水平井细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实现了规模效益开发,但压后出砂问题始终制约投产后的页岩油单井产量。针对页岩油水平井压后出砂问题,从前期压裂到后期投产,建立了一套基于裂缝远支撑匹配优化、压裂液体系与破胶优化、压后闷井时间优化和井筒处理与排液制度优化的综合出砂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小粒径支撑剂沉降速度慢,可有效提高运移距离和支撑面积,减少出砂;变黏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改进和全程破胶剂的加入可有效降低返排液黏度,减少出砂;考虑裂缝闭合压力与合理闷井时间可在保证渗吸置换效果的同时减少出砂;带压处理井筒并结合支撑剂临界流速下的排液控制也可进一步减少出砂。通过该综合出砂控制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庆城页岩油水平井出砂量,在加砂强度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段长归一化出砂量的逐年递减,从2021年的37.3 m3降到了2023年的16.0 m3,为庆城页岩油水平井压后产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出砂 小粒径支撑剂 闷井时间 排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