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服务型共享数据中心构建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付金华 石玉江 +2 位作者 王娟 陈芳 杨倬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共8页
在企业信息化中,数据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进入"十三五",随着长庆油田信息化从集中建设走向集成应用和大数据分析阶段,数据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信息系统价值体现和效益发挥的主要瓶颈。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以数据库为核心,... 在企业信息化中,数据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进入"十三五",随着长庆油田信息化从集中建设走向集成应用和大数据分析阶段,数据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信息系统价值体现和效益发挥的主要瓶颈。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以数据库为核心,强调分专业的数据资产化管理,不便于多学科的集成应用。按照油气藏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理念,对数字化条件下数据中心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对策研究,提出以数据服务和分析应用为核心,业务主导、业务流与数据流相统一,集中管理、在线监控的油气藏数据中心模式,确保数据全面正常化,为资源共享、协同研究、综合决策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数字化 油气藏 服务型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氦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刘成林 洪思婕 +7 位作者 王馨佩 范立勇 王海东 陈践发 朱玉新 丁振刚 张雪 胡浩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7-789,共13页
氦气是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分析中国氦气勘探与开发进展及其勘探前景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分析了中国氦气勘探开发现状,梳理了中国典型含氦天然气田(藏)的地质条件,展望了中国氦气发展前景。研究认为:(1)氦气在中国主要与烃类或者... 氦气是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分析中国氦气勘探与开发进展及其勘探前景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分析了中国氦气勘探开发现状,梳理了中国典型含氦天然气田(藏)的地质条件,展望了中国氦气发展前景。研究认为:(1)氦气在中国主要与烃类或者非烃类气藏伴生,且富氦天然气藏具有多层、多类型分布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是中国3大氦气富集盆地。(2)中国西部挤压型盆地以壳源氦气为主,少量为幔源氦气,与烃类和非烃类气藏伴生;中部盆地主要为壳源氦气,与烃类气藏伴生;东部拉张型盆地以壳-幔源氦气为主,主要与非烃类气藏伴生。(3)结合盆地构造背景,划分出7种氦气生运聚模式。(4)特殊的地质条件与构造演化史使中国具有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氦气地质条件、资源潜力与分布特征。适合中国地质条件的氦气富集理论、对氦气资源潜力准确的认识和创新性的氦气勘探开发技术是中国氦气产量快速上升并稳定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量 产量 勘探 资源潜力 氦气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数智化油藏建设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屈雪峰 姚卫华 +1 位作者 邹永玲 蔡少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2,共8页
随着油气勘探认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盆地边缘新层系非常规储层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开采难度增加,工作量培增。然而,油田用工总量不增反降,如何提升油气藏研究的精细化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油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是油田急需... 随着油气勘探认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盆地边缘新层系非常规储层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开采难度增加,工作量培增。然而,油田用工总量不增反降,如何提升油气藏研究的精细化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油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是油田急需解决的问题。长庆油田制定了“125”数智化油藏建设规划,通过数智化技术,助力资源勘探、油气开发和新能源3大主业的高质量发展。立足数智化油藏学科长远建设,结合地质研究、井位部署与随钻、产能建设、稳产提产等领域的数智化建设特点,总结出一套高效稳健的数智化油藏建设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一体系四中台”基本建设思路,制定了勘探开发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在该理论指导下,建成了数字油气藏研究与决策支持平台,有效推进了长庆油田的快速上产稳产,现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产品,支撑着长庆油田向国际一流大油气田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 地质油藏 数字化 智能化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开发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青 张宝娟 +7 位作者 陈程 张蔓 王祥 曲德斌 丁艳 王剑峰 秦基超 姜关锋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2,共13页
目前我国石油公司正在全力推进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探索与应用实践,非常规油气开发的特殊性使其经济评价有不同于常规油气经济评价的需求和任务。为此,在分析非常规油气开发特征基础上,梳理了非常规油气开发对经济评价的个性化需求,提出了... 目前我国石油公司正在全力推进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探索与应用实践,非常规油气开发的特殊性使其经济评价有不同于常规油气经济评价的需求和任务。为此,在分析非常规油气开发特征基础上,梳理了非常规油气开发对经济评价的个性化需求,提出了非常规油气开发经济评价的任务与原则。非常规油气开发经济评价一要坚持全生命周期优化理念,突出一体化统筹管理和评价;二要建立一体化优化联动模型,通过倒逼机制推动方案优化。同时,提出了搭建快速经济评价模型和图版、全生命周期联动和对标分析以及风险分析等3类各具特点的非常规油气开发经济评价方法。在非常规项目方案优化和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设计时,建议采用搭建快速评价模型和图版的评价方法;在编制非常规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发方案时,建议采用全生命周期联动和对标分析方法;对于风险较大、不确定性强的非常规项目(例如勘探阶段的项目),需要采用风险分析方法。此外,对于这3类经济评价方法,分别提出了改进和提升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 油气开发 经济评价 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 协同优化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地质工程一体化智能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松泉 吴志宇 +4 位作者 王娟 李良 杨倬 魏红芳 成良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5,共14页
面对当前勘探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和低油价的压力,针对长庆油田页岩油、致密气赋存特点探索形成了“水平井、多层系、立体式、大井丛、工厂化”开发新模式,实现了地质工程一体化规模、高效及低成本开发页岩油气资源。为了更好地适应一体化... 面对当前勘探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和低油价的压力,针对长庆油田页岩油、致密气赋存特点探索形成了“水平井、多层系、立体式、大井丛、工厂化”开发新模式,实现了地质工程一体化规模、高效及低成本开发页岩油气资源。为了更好地适应一体化综合研究、生产组织和决策指挥等业务需求,对数字化条件下油田企业级地质工程一体化决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涵盖“研究+分析+决策”完整链条的设计思路,将新一代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与页岩油气开发模式深度融合,开发建设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决策支持系统(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GEDS),包括三维地震大数据可视化、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展示、三维地质快速建模数据接口、地质模型局部快速更新等关键技术模块,在页岩油勘探开发示范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实现了室内现场远程互动、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方案部署动态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页岩油 数字化 智能化 多学科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注水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途径——以长庆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42
6
作者 李亮 胡建国 阎纪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为了提高长庆油区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探明储量动用程度,在借鉴国内外油田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找出了一条提高单井产量、实现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的新路子,即采用超前注水、先注后采的注水开发方式... 为了提高长庆油区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探明储量动用程度,在借鉴国内外油田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找出了一条提高单井产量、实现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的新路子,即采用超前注水、先注后采的注水开发方式,合理地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压力,使油井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地层能量和旺盛的生产能力,产量递减明显减小。同时,通过实施先注后采能防止原油物性变差;能够有效地保证原油渗流通道的畅通;能够有效地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最终能够使三叠系延长组特低渗透油田开发实现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地层能量 特低渗透油田 注水 三叠系延长组 长庆油田 产量递减 流通 效益最大化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不同类型油藏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靖华 李彩云 +3 位作者 陆翔 李文宏 张永强 程鑫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1-635,共5页
基于聚类分析法、岩石参数法等多种方法,对长庆油田不同类型油藏流动单元进行研究,从而筛选出适合长庆油田不同类型油藏流动单元划分的主要方法、主要参数和针对油藏自身特征的特殊参数,并将各参数定量或定性化。结果表明,适合长庆油田... 基于聚类分析法、岩石参数法等多种方法,对长庆油田不同类型油藏流动单元进行研究,从而筛选出适合长庆油田不同类型油藏流动单元划分的主要方法、主要参数和针对油藏自身特征的特殊参数,并将各参数定量或定性化。结果表明,适合长庆油田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划分的主要方法有聚类分析法和多参数综合法两种;参数选取应同时考虑常规基本参数和油藏自身特征的特殊参数;各类油藏流动单元可划分为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油藏分类 流动单元 非均质性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页岩油开发技术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屈雪峰 何右安 +3 位作者 尤源 薛婷 李桢 吴阿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80,共11页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页岩油规模开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将矿场实践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开展技术方法探索及认识创新。针对甜点定量预测难题,创建甜点指数(I_(SI)),构建地质品质指数(G_(GQ)),形成多学科三维甜点定量优选技术;针对提...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页岩油规模开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将矿场实践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开展技术方法探索及认识创新。针对甜点定量预测难题,创建甜点指数(I_(SI)),构建地质品质指数(G_(GQ)),形成多学科三维甜点定量优选技术;针对提高油层钻遇率难题,构建了“四个迭代”的水平井轨迹实时调整技术;针对多油层叠合储量动用难题,建立4种差异化布井模式,形成页岩油水平井一次动用立体布井技术;针对页岩油单井产量递减快,含水下降慢的问题,形成页岩油水平井差异化闷、排、采技术。通过应用以上技术,庆城油田实现年均增长产油量50×10^(4)t,2023年产油量超过200×10^(4)t。庆城油田实现规模效益开发,坚定了国内陆相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的信心,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外同类页岩油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开发技术 甜点评价 油层钻遇率 庆城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同井同步注采补能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田为例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晶 刘俊刚 +7 位作者 李兆国 李洪畅 张皎生 李文青 张原立 平义 杨焕英 王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2-779,共8页
针对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中段难以建立有效水驱驱替压力系统问题,提出在同一口水平井上采用封隔器、密封插管等工具,实现部分压裂缝注水、部分压裂缝采油,在同一水平井内形成分段同步注采的补能新方法,即水平井同井同步注采。该方法... 针对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中段难以建立有效水驱驱替压力系统问题,提出在同一口水平井上采用封隔器、密封插管等工具,实现部分压裂缝注水、部分压裂缝采油,在同一水平井内形成分段同步注采的补能新方法,即水平井同井同步注采。该方法可缩小注入端与采出端的距离,快速建立有效水驱驱替系统;该方法将井间驱替转变为水平井段间驱替,将点状水驱转变为线状均匀水驱,可大幅提高水驱波及体积,缩短见效周期。研究表明:①超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同井同步注采,注水段应选择天然裂缝方向与人工裂缝方向一致或天然裂缝不发育的层段,段间距60~80 m;②水平井同井同步注采除控制注入压力外,采用周期注水可降低随注水时间延长注水压力逐渐上升导致的地层天然裂缝开启、生长或地层破裂风险;③现场试验验证,水平井同井同步注采补能方法可有效提升单井产量且经济效益良好,可大规模应用于超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砂岩油藏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同井同步注采 段间驱替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储量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路 夏岩 +4 位作者 段晨阳 高文冰 陈凯 侯亚云 郭鸿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6期749-756,共8页
地热能作为一种稳定持续的清洁能源,未来将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及“双碳”目标实现发挥重要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内地热资源丰富,但其储量及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勘查开发程度总体较低。以长庆油田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在成井资料的基础上,分... 地热能作为一种稳定持续的清洁能源,未来将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及“双碳”目标实现发挥重要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内地热资源丰富,但其储量及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勘查开发程度总体较低。以长庆油田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在成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内地热地质特征,应用单元容积法估算了地热资源储量,并根据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区。研究表明:区内地层构造相对简单,地温梯度介于2.2~3.0℃/hm,主要热储为传导型中生界砂岩热储,除洛河组外,其他热储层富水性较差;区内地热资源呈西高东低分布,总量为79.91×10^(17)kJ,可采量为6.39×10^(17)kJ,地热流体储量为2.47×10^(12)m^(3);区内红柳沟镇—大水坑—姬村—山城区块、张沟门—流曲镇—三岔镇区块和庆阳市附近区块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可以优先考虑将废弃油气井改造,建设中深层套管式换热系统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地热 储层温度分布特征 地热资源储量 单元容积法 废弃油气井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11
作者 黄军平 范立勇 +7 位作者 张艳 任军峰 史江龙 井向辉 王宏波 李相博 冯明 王菁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10,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但因勘探程度低,岩相古地理分布、烃源岩生烃潜力、储盖组合及成藏模式不清楚。为此,基于最新地震、钻井、地质露头及大量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寒武系岩相古地理格局、烃源岩生烃潜力、有...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但因勘探程度低,岩相古地理分布、烃源岩生烃潜力、储盖组合及成藏模式不清楚。为此,基于最新地震、钻井、地质露头及大量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寒武系岩相古地理格局、烃源岩生烃潜力、有利储层特征和成藏组合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寒武系天然气的成藏模式与天然气勘探方向。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三隆三洼”的古地貌格局。受其控制,盆地南部富平—洛川深水海湾内发育东坡组和徐庄组2套烃源岩,海湾内烃源岩厚度大;盆地东北部地区神木东台洼发育徐庄组烃源岩。受古隆起、台地边缘或台洼边缘控制,寒武系发育张夏组高能颗粒滩和三山子组岩溶风化壳2类有利储层。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上生下储3种成藏组合类型,发育深水海湾、台内洼地、台缘斜坡与古隆起周缘4种成藏模式;盆地南部富平—洛川深水海湾周缘高能颗粒滩与岩溶风化壳、盆地东北部神木东台洼边缘高能颗粒滩,以及庆阳古隆起东侧高能颗粒滩与岩溶风化壳和伊盟古陆东南侧岩溶风化壳有利区带是寒武系天然气的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系 成藏模式 天然气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
12
作者 李成 张晓辉 +2 位作者 史立川 王治涛 蒲磊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8,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勘探50年来持续取得突破,为明确其控藏因素及勘探潜力,基于前期已发现油藏及完钻探评井,利用钻井地质资料、岩心分析及地震资料,系统开展盆地前侏罗纪古地貌、砂体、构造的精细刻画,分析三维区断层发育特征,明确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勘探50年来持续取得突破,为明确其控藏因素及勘探潜力,基于前期已发现油藏及完钻探评井,利用钻井地质资料、岩心分析及地震资料,系统开展盆地前侏罗纪古地貌、砂体、构造的精细刻画,分析三维区断层发育特征,明确研究区侏罗系油藏类型及控制因素,指出盆地侏罗系勘探方向及潜力。结果表明:(1)前侏罗纪古地貌呈“U+V”形多阶古河结构,发育河间丘、阶地等9类细分单元,控藏特征显著;(2)侏罗系油源主要来自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幕式充注为油藏广布奠定基础;(3)古河与低幅度鼻隆构造耦合控制油藏集群分布,三期断层接力输导形成立体成藏模式;(4)盆地西缘断裂复杂区、靖边斜坡东北部及成熟区精细勘探仍具亿吨级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侏罗系 古地貌 控制因素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内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油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段为例
13
作者 何右安 曹东升 +5 位作者 郭雯 巩磊 常睿 王琦 鲍天禄 卢奕蕾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共14页
板内走滑断裂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沉积盆地,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页岩油储层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地震、测井、压裂施工和生产数据对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影响... 板内走滑断裂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沉积盆地,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页岩油储层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地震、测井、压裂施工和生产数据对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距、垂向穿层特征和平面延伸距离,研究区的断裂系统可以划分为大尺度断层和小尺度断层两个级次。大尺度断层在长7段水平向延伸距离一般大于3000 m或者断距大于10 m,使地震同相轴产生明显错断;水平向延伸距离小于3000 m并且断距小于10 m的是小尺度断层,主要通过叠后地震属性识别表征。大尺度断层主要是沿NEE向和近EW向展布的走滑断层,还发育少量NW向的正断层。小尺度断层以NEE向和近EW向为主,主要沿大尺度断层和深层断裂呈条带状展布,平面上有4种组合样式。小尺度断层在垂向上受岩石力学层控制,分为(长7)段内小断层和穿(长7)段小断层。小尺度断层发育区的含水率高、产量低,小尺度断层发育带之间的区域更有利于长7页岩油的富集。穿段小断层延伸长度多大于1000 m,断穿长7段顶面使得长6段见油;同时使长7段含水率升高并与邻井发生层间压窜,导致长7页岩油产能降低。为了减少压窜,应尽量避免在大尺度断层和穿(长7)段小断层两侧50 m的范围内水力压裂。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板内走滑断裂内部结构的认识,还为页岩油储层的高效经济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城油田 长7段 页岩油 板内走滑断裂 岩石力学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在钻井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其挑战
14
作者 李强 周宇 +1 位作者 曹鹏 艾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9649-9658,共10页
蒙脱石因其水化膨胀性、阳离子交换性、表界面反应活性、电荷性以及大比表面积等性质,在钻井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开发蒙脱石基复合材料已成为提高钻井液性能和拓展其应用范围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回顾了蒙脱石矿物的物理... 蒙脱石因其水化膨胀性、阳离子交换性、表界面反应活性、电荷性以及大比表面积等性质,在钻井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开发蒙脱石基复合材料已成为提高钻井液性能和拓展其应用范围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回顾了蒙脱石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有机改性方法,探讨了其在改善钻井液性能方面的原理与优势。其次,总结了蒙脱石在钻井液中的胶体化学作用机理以及流变特性,阐述了蒙脱石微观结构与钻井液宏观流变性的关系。最后,简要分析了蒙脱石在钻井液领域所遭遇的应用挑战,并对含蒙脱石钻井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蒙脱石 钻井液 流变性 有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224
15
作者 史基安 王金鹏 +4 位作者 毛明陆 王琪 郭正权 郭雪莲 卢龙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380,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 6— 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 ,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延长组长 6— 8段的...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 6— 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 ,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延长组长 6— 8段的成岩作用特征 ,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状况 ,确定了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阶段 ,指出西峰油田优质储层的发育取决于储集砂岩中粘土膜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沉积学 储层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成岩作用 西峰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研究进展与勘探技术 被引量:105
16
作者 付金华 董国栋 +7 位作者 周新平 惠潇 淡卫东 范立勇 王永刚 张海涛 古永红 周国晓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40,共22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近20年来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长庆油田通过50多年的攻关研究,创新发展了“陆相淡水湖盆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近20年来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长庆油田通过50多年的攻关研究,创新发展了“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油、内陆坳陷湖盆大型三角洲、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群、陆相致密砂岩气、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天然气”等5项油气地质认识,形成了“黄土塬三维地震勘探、低渗透致密油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低渗—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等三大技术系列,发现了4个10亿吨级大油区和3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对国内外其他类似盆地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庆油田 石油 天然气 地质认识 技术创新 勘探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 被引量:175
17
作者 付金华 牛小兵 +4 位作者 淡卫东 冯胜斌 梁晓伟 辛红刚 尤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1-614,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发育丰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目前对于其属于致密油还是页岩油尚存在争议。结合国内外现状及其地质特征,文章将其统称为页岩油,即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指长7段烃源岩层系内致密砂岩和泥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发育丰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目前对于其属于致密油还是页岩油尚存在争议。结合国内外现状及其地质特征,文章将其统称为页岩油,即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指长7段烃源岩层系内致密砂岩和泥页岩中未经过长距离运移而形成的石油聚集,并根据岩性组合等因素将其分为多期叠置砂岩发育型(Ⅰ类)、页岩夹薄层砂岩型(Ⅱ类)和纯页岩型(Ⅲ类)共3种类型。综合地质研究认为,长7段页岩油具有砂泥储层大面积分布、储层致密但流体可动性较好、含油饱和度高、油质轻、气油比较高、埋藏较浅、资源量大等特点。近年来通过地震、测井、工程及开发技术攻关,推动长7段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良好成效:落实了I类页岩油整装规模储量区,建成3个Ⅰ类页岩油水平井攻关试验区;Ⅱ、Ⅲ类页岩油直井勘探突破出油关;Ⅰ类页岩油规模开发成效显著,长7段页岩油已成为长庆油田“二次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界 长7段 勘探开发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规模富集可开发主控因素 被引量:136
18
作者 付金华 喻建 +5 位作者 徐黎明 牛小兵 冯胜斌 王秀娟 尤源 李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中与烃源岩互层或紧邻的致密砂岩储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mD,赋存于该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石油资源是典型的致密油。截至2014年,探明了中国第一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新安边油田,建成了3个致密油藏水平井...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中与烃源岩互层或紧邻的致密砂岩储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mD,赋存于该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石油资源是典型的致密油。截至2014年,探明了中国第一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新安边油田,建成了3个致密油藏水平井技术示范区和3个规模开发试验区。研究认为,优质烃源岩广覆式分布、细粒级砂体大面积展布、储层2~8μm的小孔隙极发育、充注成藏动力强等有利的成藏条件及四者间的有效组合是形成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规模富集的关键;长7致密砂岩储层工程品质好、原油油质好且溶解气含量高、油层中性—弱亲水润湿性,有利于致密油的采出;盆地致密油勘探潜力巨大,初步评价长7致密油资源量达20×108t,是油田可持续稳产的重要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油层组 致密油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规模富集 可开发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7 页岩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23
19
作者 付金华 王龙 +3 位作者 陈修 刘江艳 惠潇 程党性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共14页
页岩油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勘探领域,是重要的石油接替资源。经过长期的矿场实践,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油勘探开发和研究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长足进展:(1)夹层型页岩油在前期勘探突破、探明我国首个整装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基础上,... 页岩油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勘探领域,是重要的石油接替资源。经过长期的矿场实践,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油勘探开发和研究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长足进展:(1)夹层型页岩油在前期勘探突破、探明我国首个整装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规模效益开发,建成了百万吨国家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2)纹层型页岩油勘探首次将细粒沉积复合体分为砂质纹层、凝灰质纹层、高TOC泥质纹层、中低TOC泥质纹层4种纹层类型,通过评价其发育规模、储集性能、含油性、可动性和原油性质等,明确砂质纹层与中低TOC泥质纹层组合是纹层型页岩油最优甜点段;针对甜点段,应用M—N交会法等测井评价新方法实现了复杂岩性的精细解释,通过定向射孔和穿层立体压裂技术实现了水平段井筒周围三维甜点立体沟通,形成了纹层型页岩油甜点的有效识别、预测和改造技术,风险勘探获重大突破,首次提交预测储量2.05×10^(8)t。(3)页理型页岩油可分为两类,中高成熟度页岩可采用水平井攻关,较高的TOC(4%~14%)和高S1含量是控制甜点目标的关键参数;中低成熟度有机质页岩是开展原位转化攻关的最有利对象。鄂尔多斯盆地长7陆相页岩油领域的战略性突破,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仍面临不小挑战。夹层型页岩油已实现规模效益开发,整体形势较好,但在甜点预测、储层提产提效和提高采收率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攻关;与夹层型页岩油相比,纹层型页岩油具有完全不同的沉积背景、岩性组合、储集空间和工程品质,面临的难题更多,效益动用的难度更大,要以储量品质和可动用性为重点,持续深化成藏富集规律研究,强化配套技术体系攻关;页理型页岩油目前勘探和认识程度均比较低,需要稳步推进基础理论研究和先导性攻关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 延长组 长7段 勘探开发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稳定技术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小琳 武平仓 向忠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79,共3页
长庆油田是低渗、特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长庆油田主要以洛河层水为注入水 ,影响水质的因素中 ,主要因溶解氧及硫酸盐还原菌产生腐蚀性 ,固体颗粒含量和粒径对低渗透砂岩造成严重伤害。注入水与地层... 长庆油田是低渗、特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长庆油田主要以洛河层水为注入水 ,影响水质的因素中 ,主要因溶解氧及硫酸盐还原菌产生腐蚀性 ,固体颗粒含量和粒径对低渗透砂岩造成严重伤害。注入水与地层水普遍不配伍 ,垢型以BaSO4、CaCO3 为主 ,垢量最大可达 2 .3g/L ;注水层大多为弱速敏、弱水敏 ,但长 2层普遍存在中等偏弱到中等程度的水敏。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实施适合于长庆油田的除 (隔 )氧、精细过滤、注入水杀菌防腐、防治注水地层结垢、水敏地层防水敏等注水水质稳定技术 ,为长期稳定注水从而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注水水质 长庆油田 堵塞 腐蚀 细菌 结垢 水敏 速敏 水质稳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