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胁迫下小麦根部苹果酸和柠檬酸的直接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若明 张经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2-755,共4页
铝的有害性严重制约了约占世界可耕地面积40%的酸性土壤中的作物生产.从植物的培养液中发现从根部分泌出的有机酸与铝结合从而实现无毒化是其抗铝逆性机理的重要依据.而本文直接测定了铝胁迫下培育的小麦根中的铝和有机酸含量,确认了主... 铝的有害性严重制约了约占世界可耕地面积40%的酸性土壤中的作物生产.从植物的培养液中发现从根部分泌出的有机酸与铝结合从而实现无毒化是其抗铝逆性机理的重要依据.而本文直接测定了铝胁迫下培育的小麦根中的铝和有机酸含量,确认了主要积累的是苹果酸和柠檬酸.发现随着提高培养液中的铝浓度,根部的铝含量也相应增加.同时,虽然根中的柠檬酸含量无明显变化,但苹果酸被诱导增加.通过对有机酸与铝的络合能力的调查,探讨了对植物抗铝逆性强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铝胁迫 有机酸 苹果酸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自成因机制与自成因地层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俊辉 Tetsuji MUTO 鲜本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77-2000,共24页
在海平面升降、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等外部驱动作用下,沉积地层的叠置受自成因和他成因两种机制的控制。近年的认识表明,自成因机制可发生在沉积过程的各个时空尺度。不同于小尺度自成因机制仅发生在沉积系统的局部,大尺度自成因机制... 在海平面升降、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等外部驱动作用下,沉积地层的叠置受自成因和他成因两种机制的控制。近年的认识表明,自成因机制可发生在沉积过程的各个时空尺度。不同于小尺度自成因机制仅发生在沉积系统的局部,大尺度自成因机制可在盆地范围内系统性地控制地层的发育,能够修饰甚至改变他成因过程。要想准确地探究地层的叠置样式与外部驱动条件之间的关系,必须有效地鉴别大尺度自成因与他成因过程。基于对大尺度自成因过程的认识,逐渐建立与发展了自成因地层学。它提出的自成因与他成因观、平衡响应与非平衡响应观为解析地层叠置样式与外部驱动条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成因地层学一方面对外部驱动条件分为稳定的(速率等作用方式保持不变)与不稳定的(速率等作用方式发生改变),由前者形成的地层叠加样式(或过程)称为自成因的,后者形成的地层叠加样式(或过程)称为他成因的。另一方面也将地层叠置样式分为稳定的(加积速率与进积速率的比值R_(agg)/R_(pro)保持不变)与不稳定的(R_(agg)/R_(pro)发生改变)。若稳定的外部驱动条件形成稳定的地层叠加样式,称为平衡响应,是自成因过程;稳定的外部驱动条件形成不稳定的地层叠加样式称为自成因的非平衡响应。此外,不稳定的外部驱动条件也可能形成稳定的地层叠加样式,称为他成因的非平衡响应。自成因地层学认为,由于自成因非平衡响应机制的普遍存在,地层的叠加过程通常表现得不稳定。相比而言,稳定的地层叠加样式仅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发生。传统成因地层学应当重视大尺度的自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成因地层学 自成因与他成因 平衡响应与非平衡响应 海岸线自动后退 三角洲海侵与非三角洲海侵 基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小麦根中的有机酸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若明 张经华 山崎素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88,共3页
研究了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草酸、乌头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的条件。在pH 7.8的磷酸钠缓冲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电泳溶液体系,紫外检测波长214 nm,可以有效地分离检测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上述有机酸。将该... 研究了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草酸、乌头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的条件。在pH 7.8的磷酸钠缓冲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作为电泳溶液体系,紫外检测波长214 nm,可以有效地分离检测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上述有机酸。将该法应用于铝胁迫下培育的小麦根样品中有机酸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铝浓度的增加,苹果酸被诱导增加,与报道的HPLC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本法可在植物化学研究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有机酸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