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装备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侧向稳定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向瑜 高振海 +2 位作者 杨建磊 袁昌碧 谯艳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共2页
结合ABS系统对汽车侧向稳定性能的影响,对转弯制动等适用于ABS系统侧向稳定性能评价的典型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通过转弯制动工况的仿真分析,分析对比了整车装备ABS系统前后侧向稳定性能的改善。
关键词 ABS 侧向稳定性 转弯制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点火系统建模及传导骚扰仿真 被引量:9
2
作者 高锋 陈立东 +2 位作者 翟建鹏 吴存学 张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93-897,共5页
为预测点火系统产生的传导骚扰,在预先建立点火系统各元件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利用三维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各电路参数的基础上,运用Ansoft Simplorer仿真软件建立了整个点火系统传导骚扰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得到试验的验证,表明所... 为预测点火系统产生的传导骚扰,在预先建立点火系统各元件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利用三维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各电路参数的基础上,运用Ansoft Simplorer仿真软件建立了整个点火系统传导骚扰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得到试验的验证,表明所建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系统 传导骚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总成刚体惯性参数识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龙岩 史文库 +1 位作者 兰靛靛 梁天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6,共4页
动力总成刚体惯性参数的精确确定是悬置系统设计的前提之一。在现有的识别方法基础之上,介绍并验证一种基于非线性阻尼支承系统的刚体惯性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动力总成原装悬置系统作为支承,通过测量频响函数(FRF)求得刚体惯性参数... 动力总成刚体惯性参数的精确确定是悬置系统设计的前提之一。在现有的识别方法基础之上,介绍并验证一种基于非线性阻尼支承系统的刚体惯性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动力总成原装悬置系统作为支承,通过测量频响函数(FRF)求得刚体惯性参数,采用该方法充分考虑整车上悬置系统约束对动力总成惯性特征的实际影响。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动力总成 惯性参数 质心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参数对齿轮副承载情况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慧华 董彪 +2 位作者 尚蛟 鲁守卫 康黎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5,143,共6页
建立了某轿车变速器一挡传动齿轮副啮合状态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显式动力学理论,对最大转矩工况下该传动副的瞬态啮合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了轮齿齿面与齿根危险区域的主应力、等效应力的幅值与瞬态变化过程等结果.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某轿车变速器一挡传动齿轮副啮合状态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显式动力学理论,对最大转矩工况下该传动副的瞬态啮合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了轮齿齿面与齿根危险区域的主应力、等效应力的幅值与瞬态变化过程等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发动机输出转矩、齿轮轴刚度、安装误差以及齿根过渡圆角等参数变化对该一挡传动齿轮副轮齿承载状况的影响权重与规律,为以改善强度及可靠性为目标的结构方案修改及工艺参数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 齿轮副 有限元 非线性接触 瞬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颅-脑接触面对头部模型损伤状况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宋学伟 胡浩 +4 位作者 胡兴军 孙晓艳 金景旭 高振海 赵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3,229,共6页
基于第50百分位中国男性头部CT和MRI数据,建立一个用于交通事故损伤评价的头部有限元模型。分别定义颅-脑接触面为共节点、滑动不分离和滑动分离3种界面,以研究不同颅-脑接触方式对伤害结果的影响。利用Nahum颅内压和Hardy颅-脑相对位... 基于第50百分位中国男性头部CT和MRI数据,建立一个用于交通事故损伤评价的头部有限元模型。分别定义颅-脑接触面为共节点、滑动不分离和滑动分离3种界面,以研究不同颅-脑接触方式对伤害结果的影响。利用Nahum颅内压和Hardy颅-脑相对位移实验数据评价不同颅-脑接触面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颅-脑接触面类型对颅内压影响较大,其中共节点界面与实验结果吻合最好,而颅-脑相对位移对颅-脑间界面类型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模型 颅内压 相对位移 颅-脑接触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气缸盖气缸体一体化三维模拟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舟 杨怀刚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61,69,共7页
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在发动机开发的布置设计阶段,建立发动机气缸盖气缸体的一体化模型,并进行详细的温度场分布和结构耐久性计算。在温度场分析中,引入水套CFD计算结果作为输入条件,并考虑材料的非线性温度效应,计算符合实际工况的温... 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在发动机开发的布置设计阶段,建立发动机气缸盖气缸体的一体化模型,并进行详细的温度场分布和结构耐久性计算。在温度场分析中,引入水套CFD计算结果作为输入条件,并考虑材料的非线性温度效应,计算符合实际工况的温度分布。利用温度场的计算结果,进而进行结构分析,在考虑气缸垫材料非线性行为和各部件接触非线性的基础上,进行多个工况模拟,考察气缸盖气缸体的应力情况和疲劳安全系数,同时对气缸垫压力分布和缸套变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盖 气缸体 结构分析 非线性 有限元法 温度分布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激光拼焊板材料利用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贺光富 赵晓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6-989,共4页
改变激光拼焊板的外形和改进部分工艺,提高了坯料尺寸精度;在进行激光拼焊时针对不同厚度规格的高强度钢板,适时调整工艺参数;对落料后供冲压零件用的板坯,进行了成形极限图(FLD)测试。结果表明,在冲制成型零件质量达到产品图的要求前提... 改变激光拼焊板的外形和改进部分工艺,提高了坯料尺寸精度;在进行激光拼焊时针对不同厚度规格的高强度钢板,适时调整工艺参数;对落料后供冲压零件用的板坯,进行了成形极限图(FLD)测试。结果表明,在冲制成型零件质量达到产品图的要求前提下,不仅提高了拼焊板的加工生产效率,还大大改善了拼焊板的材料利用率,经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拼焊板 材料利用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传递路径分析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及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龙岩 史文库 +2 位作者 梁天也 周舟 张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7-962,985,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传递路径分析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分析与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实际工况测试数据建立整车传递特性模型,进行悬置传递特性分析与优化,并对整车车内振动进行预测,以国产某轿车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最后还提...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传递路径分析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分析与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实际工况测试数据建立整车传递特性模型,进行悬置传递特性分析与优化,并对整车车内振动进行预测,以国产某轿车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最后还提出悬置系统性能的一种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传递特性 优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路径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及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龙岩 史文库 +2 位作者 梁天也 周舟 张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48-1453,共6页
为了研究车内振动的发生机理,根据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分析与参数优化方法以及评价指标.在实车工作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利用振动测试的数据建立整车传递函数... 为了研究车内振动的发生机理,根据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分析与参数优化方法以及评价指标.在实车工作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利用振动测试的数据建立整车传递函数模型,进行悬置传递路径分析与优化,对整车车内振动进行预测.测试过程简单,测试时间短,并以国产某轿车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传递函数 优化设计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模态法的动力总成刚体参数识别 被引量:5
10
作者 龙岩 史文库 +2 位作者 周舟 梁天也 李静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53-856,共4页
介绍一种基于多参考点最小二乘频域法(一种工作模态法)的刚体参数识别方法。它适用于具有阻尼和非线性刚度支承的系统(如汽车动力总成),可在实车工作情况下对动力总成的模态参数和惯性参数进行识别。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工作模态法 参数识别 动力总成 模态参数 惯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模态法的动力总成刚体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岩 史文库 +1 位作者 兰靛靛 梁天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1,共4页
介绍工作模态法(PolyM ax方法)进行动力总成工作模态分析的优点,并模拟整车工作情况下对动力总成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得到动力总成的各阶刚体模态,通过实验识别模态和理论计算模态的对比,说明采用工作模态法能够较准确地识别出动力总成... 介绍工作模态法(PolyM ax方法)进行动力总成工作模态分析的优点,并模拟整车工作情况下对动力总成的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得到动力总成的各阶刚体模态,通过实验识别模态和理论计算模态的对比,说明采用工作模态法能够较准确地识别出动力总成的实际刚体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工作模态法 参数识别 动力总成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托车声品质主观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芳 赵勤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5-78,共4页
为改善摩托车噪声性能、提高声音品质,进行了某款摩托车的声品质主观评价研究。以摩托车在不同发动机转速下驾驶员耳旁的声样本为评价对象,运用分组成对比较法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并将主观评价结果与心理声学参数进行了偏相关性分析,找... 为改善摩托车噪声性能、提高声音品质,进行了某款摩托车的声品质主观评价研究。以摩托车在不同发动机转速下驾驶员耳旁的声样本为评价对象,运用分组成对比较法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并将主观评价结果与心理声学参数进行了偏相关性分析,找出了影响该类摩托车声品质的主要心理声学参数。该主观评价结果可指导该类摩托车进行声品质改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品质 主观评价 偏相关分析 分组成对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域机动平台振动定量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传兵 余烽 +2 位作者 雷应峰 张志飞 杨亮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ISO2631,ISO5349等标准为依据,建立了全地域机动平台驾驶舱内振动和平台振动定量评价的方法。并对标杆车和原型车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利用建立的振动定量评价方法对两款车进行了振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标杆车驾驶舱内振动较小,驾驶员... 以ISO2631,ISO5349等标准为依据,建立了全地域机动平台驾驶舱内振动和平台振动定量评价的方法。并对标杆车和原型车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利用建立的振动定量评价方法对两款车进行了振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标杆车驾驶舱内振动较小,驾驶员感觉轻微不舒适,平台处振动也不大,装备使用良好;而原型车则驾驶舱振动稍大,驾驶员较不舒适,平台处振动也较大,影响装备使用;并分析讨论了标杆车与原型车的差异,为全地域车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域车 振动 评价 机动平台 驾驶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域移动平台振动特性仿真分析
14
作者 李传兵 张志飞 +2 位作者 雷应锋 余烽 杨亮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8-1122,共5页
为分析全地域移动平台的振动特性,建立了10自由度半车刚体振动模型。整车振动模型的求解采用时域法,模型激励为路面随机输入位移信号。按照路面不平度功率谱,采用三角函数法来生成路面随机位移数据。利用建立的10自由度整车刚体振动模型... 为分析全地域移动平台的振动特性,建立了10自由度半车刚体振动模型。整车振动模型的求解采用时域法,模型激励为路面随机输入位移信号。按照路面不平度功率谱,采用三角函数法来生成路面随机位移数据。利用建立的10自由度整车刚体振动模型,分析了车架弹性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架的1阶、2阶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大,更高阶的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小,因此在1/2整车振动模型建模中,考虑到车架的1阶、2阶弯曲已能满足精度要求,能很好地分析整车振动。最后结合ISO2631-1对人体振动的评价方法,分析了驾驶员处的振动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域车 乘坐舒适性 移动平台振动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