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使用行为的电动汽车驾驶员里程焦虑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宗华 翟钧 +2 位作者 王贤军 马明泽 刁冠通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用户里程焦虑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联网大数据用户使用行为的里程焦虑程度判定模型。运用Kernal K-means聚类算法,分析了用户的里程焦虑差异在充电频次、起止充电状态(SOC)、极限使用行为等工况的不... 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用户里程焦虑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联网大数据用户使用行为的里程焦虑程度判定模型。运用Kernal K-means聚类算法,分析了用户的里程焦虑差异在充电频次、起止充电状态(SOC)、极限使用行为等工况的不同表现,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建立里程焦虑分类识别模型;通过评分卡方法,把逻辑回归模型输出的焦虑概率转换成里程焦虑等级;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模型准确性与普遍性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5.6%,能够有效判定用户的里程焦虑程度。若与其它分析维度整合,该方法可对电动汽车用户进行大数据画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EV) 驾驶员里程焦虑 大数据分析 使用行为 充电状态(SOC)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集肤效应和高频额外产热的锂离子电池等效电化学阻抗热耦合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国峰 朱广曜 +2 位作者 胡明辉 胡嘉敏 金国庆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64,共14页
建立一种合理的等效电化学阻抗-热耦合模型对采用高频交流电(AC)进行电池低温加热过程中的阻抗计算和温度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NSGA-II算法对7种不同的等效阻抗模型在10~100000 Hz频率范围进行参数辨识后,通过对比发现在高频部分,与... 建立一种合理的等效电化学阻抗-热耦合模型对采用高频交流电(AC)进行电池低温加热过程中的阻抗计算和温度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NSGA-II算法对7种不同的等效阻抗模型在10~100000 Hz频率范围进行参数辨识后,通过对比发现在高频部分,与单个电感模块相比,采用一个电阻和电感并联模块能够在不增加计算量的条件下更准确地描述集肤效应对阻抗曲线的影响;在利用依靠电池自身能量进行低温加热的拓扑结构获取了不同频率下的高频额外产热和随温度时变的换热系数后,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高频AC加热的电池等效电化学阻抗-热耦合模型;在恒定频率加热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证明了采用随温度时变的换热系数进行温度预测的必要性;在变频加热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且与现有模型相比,在高频范围内的温度预测最大误差从2.93℃降为0.35℃,RMSE仅为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阻抗 高频电流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滑模直接横摆力矩的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建军 肖凤 +2 位作者 林志强 黄健 邓承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4-962,共9页
为了避免车辆发生横向失稳的风险,根据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四轮驱动/制动力矩独立可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上层控制器和下层控制器两层结构的模糊滑模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采用模糊滑模控制器计算车辆总的需求横摆力矩,... 为了避免车辆发生横向失稳的风险,根据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四轮驱动/制动力矩独立可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上层控制器和下层控制器两层结构的模糊滑模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采用模糊滑模控制器计算车辆总的需求横摆力矩,并对4个车轮纵向力进行分配。下层控制器将轮胎纵向力转化为对轮胎滑动率的控制,并通过控制4个车轮的力矩使轮胎纵向力得到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滑模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在不同的附着路面条件下都能保证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并能削弱传统滑模控制器造成的系统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 横摆稳定性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载DCU数据高效传输及变步长提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震 童斌 +3 位作者 付建军 袁正 余红英 陈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5-541,564,共8页
首先,针对智能车载域控制器的多任务信息特点,提出了基于多任务网络通信的数据导出系统。该系统将任务管理所需绝对路径分解为低耦合度的子目录字段,把单文件断点续传功能扩展到多任务场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其次,根据行车数据存储特... 首先,针对智能车载域控制器的多任务信息特点,提出了基于多任务网络通信的数据导出系统。该系统将任务管理所需绝对路径分解为低耦合度的子目录字段,把单文件断点续传功能扩展到多任务场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其次,根据行车数据存储特点提出变步长数据提取方法,利用时间戳信息实现有效数据的快速检索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准确提取,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匣子 断点续传 数据提取 FTP传输 hooke-jeeves 模式搜索 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转移约束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俊 张河山 +1 位作者 彭志远 蒋飞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92,共7页
针对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存在转矩波动和转速波动较大,从而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考虑永磁同步电机开关切换状态转移概率的改进型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永磁同步电机工作中开关切换状态的历史数... 针对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存在转矩波动和转速波动较大,从而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考虑永磁同步电机开关切换状态转移概率的改进型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永磁同步电机工作中开关切换状态的历史数据计算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在获得转移概率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开关状态和状态转移矩阵得到状态转移约束误差。接着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制定包含状态转移约束误差项的代价函数,通过代价函数对下一时刻的开关状态进行在线寻优以获得最优的控制变量。并基于MATLAB平台对该改进型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转矩和转速响应特性,从而表明基于状态转移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能够用于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中,并且对于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状态转移约束 马尔可夫链 电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构误差计算的数据驱动储能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博石 余娟 +1 位作者 杨燕 万红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44-4253,共10页
发展大规模、分布式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守住储能电池(battery energy storage,BES)的安全底线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有储能电池安全预警方法还面临如下2个方面挑战:机理研究方法考虑的工况单一,难以推广应... 发展大规模、分布式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守住储能电池(battery energy storage,BES)的安全底线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有储能电池安全预警方法还面临如下2个方面挑战:机理研究方法考虑的工况单一,难以推广应用;基于有监督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难以有效应对小样本问题。对此,提出基于重构误差计算的数据驱动储能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首先,基于无监督学习思想,建立数据驱动的储能电池热失控预警框架,利用重构误差构建电池间的差异程度,可有效应对小样本场景;利用集成学习思想量化电池热失控概率,可保障算法的稳定性。然后,为有效提取储能电池电压、温度、电流、荷电状态(stateof charge,SOC)等数据的时变特性,高效挖掘热失控前后的时变数据特征差异,进一步提出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储能电池数据特征挖掘方法,实现储能电池数据特征的精准学习。最后,通过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真实运行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池 数据驱动 无监督学习 热失控预警 重构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化石墨烯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波 伍俊霖 +1 位作者 刘文宝 姜宝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0-223,共4页
将两款商业化石墨烯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中,考察材料的结构特性及应用方式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比表面积石墨烯材料,因堆叠团聚问题导致极片过于致密,影响电解液渗透和有效利用面积,因此单独作为活性材料使用不能带... 将两款商业化石墨烯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中,考察材料的结构特性及应用方式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比表面积石墨烯材料,因堆叠团聚问题导致极片过于致密,影响电解液渗透和有效利用面积,因此单独作为活性材料使用不能带来性能提升。而高电导率、比表面积适中的石墨烯材料,则适合作为活性炭电极的导电添加剂,可促进电荷传输和电解液离子扩散,提高电极比电容和功率特性;在0.5A/g电流密度下,该电极在有机电解液中的比电容值可达64.7F/g,即使在4A/g的高倍率条件下,性能相比低倍率也未出现明显下降,综合表现优于纯活性炭材料制作的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石墨烯 活性炭 电极材料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温度估算 被引量:7
8
作者 彭志远 杜长虹 +3 位作者 陈健 马永泉 周安健 任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6,72,共7页
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温度精确估算可以防止磁钢永久退磁,同时发挥电机使用潜能,增加电机峰值转矩持续时间,实现电机定子成本降低。首先分析电机不同工作状态下各个热节点热量产生及传导机理,构建了电机转子温度模型,然后针对电机... 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温度精确估算可以防止磁钢永久退磁,同时发挥电机使用潜能,增加电机峰值转矩持续时间,实现电机定子成本降低。首先分析电机不同工作状态下各个热节点热量产生及传导机理,构建了电机转子温度模型,然后针对电机系统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使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等效热模型的转子温度实施迭代算法,同时分析台架试验数据获得环境温度对电机转子温度的影响规律,建立算法中转子温度特性数值模型。最后通过变化运行工况验证控制算法的正确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与实测转子温度误差在10℃以内,满足估算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温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包热失控蔓延数值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昂 刘卫国 +2 位作者 喻成 李宗华 赵晨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研究电池包关键参数对于热失控蔓延抑制的影响,建立了锂离子电池包热失控蔓延集总参数模型,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并通过综合频率分析法得到了一组最佳试验方案:电芯与侧板间的热阻为0,即除去原有正常装配所产生的接触热阻,不新增热阻;电... 为研究电池包关键参数对于热失控蔓延抑制的影响,建立了锂离子电池包热失控蔓延集总参数模型,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并通过综合频率分析法得到了一组最佳试验方案:电芯与侧板间的热阻为0,即除去原有正常装配所产生的接触热阻,不新增热阻;电芯间热阻0.08 m^(2)·K/W;侧板外隔热垫厚度4.5 mm;电芯与水冷板间的热阻0.24 m^(2)·K/W。与原方案相比,靶模组电芯平均热失控蔓延间隔时间延长419.9 s;观察模组热失控电芯数量减少36个;观察模组最高温降低1 067℃,可有效抑制模组间热蔓延。所得结论可用于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包的热蔓延抑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热蔓延 蔓延抑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力近似算法的驱动电机NVH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清鹏 卢彬 +5 位作者 王涛 刘卫国 邓承浩 周安健 任勇 肖贺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2-938,共7页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产生的电磁噪声是汽车NVH关注的重点问题,对其进行全转速段多工况NVH仿真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计算资源。该文通过有限单元分析揭示了电机气隙电磁力随转速变化的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提出了基于外特性曲线的电磁力时...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产生的电磁噪声是汽车NVH关注的重点问题,对其进行全转速段多工况NVH仿真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计算资源。该文通过有限单元分析揭示了电机气隙电磁力随转速变化的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提出了基于外特性曲线的电磁力时间缩放及插值的近似算法。文章采用电磁力到结构网格的映射算法对结构振动有限元模型进行激励力加载,使用声场有限元方法计算电机的辐射噪声,最终实现了车用驱动电机的电磁振动及噪声的快速仿真。使用该方法对车用电机进行全转速段振动噪声仿真,可大大压缩多工况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所需的计算时间,提升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电机 NVH 仿真 电磁力插值 电磁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动力电池设计参数在不同倍率下的放电容量的敏感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蒲小雪 杨少波 +2 位作者 庹爱雪 牟丽莎 那琦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959,共9页
本工作针对三元锂电池建立了电池电化学仿真经典的P2D模型,并通过仿真手段定量分析电池正极活性颗粒粒径、负极活性颗粒粒径、正极极片厚度、负极极片厚度、隔膜厚度对电池0.1~3 C倍率放电容量的影响,对仿真模型标定以及性能定制化开发... 本工作针对三元锂电池建立了电池电化学仿真经典的P2D模型,并通过仿真手段定量分析电池正极活性颗粒粒径、负极活性颗粒粒径、正极极片厚度、负极极片厚度、隔膜厚度对电池0.1~3 C倍率放电容量的影响,对仿真模型标定以及性能定制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仿真数据可知,正极活性颗粒粒径对电压-容量曲线的影响集中在电压高于3.3 V的部分;负极活性颗粒粒径对电压-容量曲线的全电压段均有影响;正极极片厚度对电压-容量曲线的全电压段均有影响;负极极片厚度对电压-容量曲线的影响集中在电压低于3.6 V的部分;隔膜厚度对电压-容量曲线无影响。汇总分析仿真结果可知,正负极极片厚度是电池容量的正响应因素,负极粒径是电池容量的负响应因素,且均符合平方多项式关系;正极颗粒粒径和隔膜厚度对放电容量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倍率 仿真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