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向衰减系数对大跨径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
1
作者 卢斌 蔡松 +3 位作者 裘程辉 李加武 谢泽恩 王佳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40,共9页
为研究传统指数衰减系数C_(y)设定的模拟脉动风场对大跨径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首先以三座1000~2000 m级的大跨径悬索桥为背景进行频域法和时域法的抖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风荷载非线性等因素的时域法抖振响应结果更加安全;在此基... 为研究传统指数衰减系数C_(y)设定的模拟脉动风场对大跨径悬索桥抖振响应的影响,首先以三座1000~2000 m级的大跨径悬索桥为背景进行频域法和时域法的抖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风荷载非线性等因素的时域法抖振响应结果更加安全;在此基础上,基于时域法,分析了不同C_(y)取值时悬索桥各展向位置处的抖振响应,并与Davenport推荐的C_(y)=16时的抖振响应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悬索桥抖振响应并非单纯随C_(y)的改变而线性变化,在不同C_(y)取值下三座悬索桥跨中位置处的抖振位移响应RMS值始终最大.C_(y)为14时的主梁竖向位移、侧向位移及扭转角RMS最大值比C_(y)=16时的值大,分别大1.5%、14.6%和26.3%.用Davenport的建议值进行大跨度悬索桥抖振响应分析结果偏危险,在进行抖振响应最不利分析时,建议选取多组C_(y)值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悬索桥 指数衰减系数 时域法 频域法 抖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沿海地区桥址风场特性实测研究
2
作者 郝键铭 赵朔浛 +3 位作者 辛凌风 赵雪 王峰 李加武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9-1847,共9页
结合广东沿海地区某大跨度悬索桥桥面处三维超声风速仪的长期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桥址区的风场平均风特性,以风速超过8 m/s为强风标准,基于强风样本分析了桥址区的脉动风特性。结果表明,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受到春夏季东南季风和秋冬季西... 结合广东沿海地区某大跨度悬索桥桥面处三维超声风速仪的长期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桥址区的风场平均风特性,以风速超过8 m/s为强风标准,基于强风样本分析了桥址区的脉动风特性。结果表明,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受到春夏季东南季风和秋冬季西北强风的影响;顺风向紊流强度明显大于横风向、竖向紊流强度,各分量比值大致为I_(u)∶I_(v)∶I_(w)=1∶0.86∶0.60;阵风因子与紊流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CAO和CHOI经验公式能较好地反映两者关系,且前者推荐的经验公式更加适用于沿海地区;紊流积分尺度与紊流强度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随着紊流强度的增大,紊流积分尺度呈现先迅速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根据实测数据给出了紊流积分尺度与紊流强度的经验公式,两者相关性显著;实测数据的顺风向功率谱密度与Kaimal谱吻合较好,横风向功率谱密度与Von Karman谱吻合性较好,竖向功率谱密度在高频段与Panofsky谱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风场实测 风特性 强风样本 相关性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型断面竖向涡振过程气动力不同分量的演变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振兴 李加武 +2 位作者 赵国辉 王峰 郝键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典型Π型开口断面与传统流线型箱梁相比,其截面钝化程度高,很容易发生涡振现象.本文通过同步测振测压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相结合方法对典型开口断面表面压力分布特征和气动力不同分量、滞回特性等非线性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对... 典型Π型开口断面与传统流线型箱梁相比,其截面钝化程度高,很容易发生涡振现象.本文通过同步测振测压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相结合方法对典型开口断面表面压力分布特征和气动力不同分量、滞回特性等非线性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对涡振锁定区间内不同时期表面分布压力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通过CFD动网格方法实现断面流固耦合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希尔伯特振动分解(HVD)方法对涡激振动过程中气动力不同分量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开口断面上表面平均压力在前缘部分,处于负压区,气流在此发生分离,在涡振极值点时,脉动压力在0.1<X/B<0.3区域变化最为剧烈,表明旋涡脱落强度在该区域最大,并且分析发现该开口断面气动力具有明显高阶分量.由于高阶谐波分量的存在,气动力非线性程度不断加深,气动力各阶分量在整个振动周期内做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气动力一阶分量F1在振动周期内,做功呈现曲回上升的形式,整体上表现为增加趋势,气动力二阶分量F2的滞回曲线呈现复杂的“8”字环形状,可以忽略三阶及以上分量对涡振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风洞试验 开口断面 计算流体动力学 希尔伯特振动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悬索桥颤振失稳控制措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加武 车鑫 +1 位作者 高斐 马林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7-81,86,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跨越能力著称的悬索桥被广泛应用于各地桥梁结构的建设中,同时涌现出大量的窄悬索桥。然而,悬索桥的风致振动问题是影响其适用性的重要因素,窄悬索桥所遇到的风致振动问题更为复杂。能减小结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跨越能力著称的悬索桥被广泛应用于各地桥梁结构的建设中,同时涌现出大量的窄悬索桥。然而,悬索桥的风致振动问题是影响其适用性的重要因素,窄悬索桥所遇到的风致振动问题更为复杂。能减小结构风致振动的措施很多,不同的措施对结构振动的影响效果亦不同。结合在设计风速下抗风能力不满足要求的窄悬索结构,提出提高结构抗风能力的措施,并对各种措施的作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抗风措施组合以使结构的抗风能力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悬索桥 风洞试验 颤振失稳 抗风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薛晓锋 管青海 +2 位作者 胡兆同 李加武 刘健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13-117,148,共6页
基于风洞试验所测加劲梁静力三分力系数,在综合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结构几何非线性基础上,采用双重迭代计算分析方法对主跨420 m大跨窄人行悬索桥进行静风稳定性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变形随风速变化呈明显非线性,静风失稳形态弯... 基于风洞试验所测加劲梁静力三分力系数,在综合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结构几何非线性基础上,采用双重迭代计算分析方法对主跨420 m大跨窄人行悬索桥进行静风稳定性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变形随风速变化呈明显非线性,静风失稳形态弯曲扭转空间耦合变形特征显著;较公路桥大跨人行悬索桥主缆提供的扭转刚度比重更大,跟踪两主缆跨中应力随风速变化情况可定义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及与分析静风失稳原因;非零初始风攻角会降低静风失稳临界风速;中央扣及抗风缆均能提高静风失稳临界风速。施加中央扣措施,失稳形态为主梁结构弯扭失稳;施加抗风缆措施,失稳形态为抗风拉索、抗风缆应力松弛导致局部结构失稳。该研究可为大跨窄桥静风稳定性能及提高静风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人行悬索桥 数值计算方法 静风稳定性 几何非线性 静风荷载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箱梁振动时的剪力滞效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健新 马麟 胡庆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22-125,共4页
提出了薄壁箱梁强迫振动剪力滞效应分析的理论方法.用变分原理推导了考虑剪力滞效应的箱梁强迫振动时的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建立了方程解的差分格式,论证了差分格式的稳定性、收敛性,并用M atlab编程实现.在数值求解时由于梁的竖向位移... 提出了薄壁箱梁强迫振动剪力滞效应分析的理论方法.用变分原理推导了考虑剪力滞效应的箱梁强迫振动时的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建立了方程解的差分格式,论证了差分格式的稳定性、收敛性,并用M atlab编程实现.在数值求解时由于梁的竖向位移和反映剪力滞的翼板纵向最大位移差函数之间存在耦合,有限元法中必要的假设形函数反映不出耦合关系,所以采用了适应性更强的有限差分法.结果表明,薄壁箱梁振动时剪力滞效应是明显的,使跨中位移响应和上翼板与腹板交接处应力响应幅值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 剪力滞后 振动 变分 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桥梁风工程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健新 李加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2-39,共8页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及内蒙古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达672×104km2,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65%左右;西部地区山地面积约400×104km2,占中国山地总面积624×104...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及内蒙古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达672×104km2,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65%左右;西部地区山地面积约400×104km2,占中国山地总面积624×104km2的65%左右。西部地区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沟深谷幽、戈壁大漠的地形地貌使西部地区的风环境和桥梁结构具有和中国东部、中部地区显著不同的特点。就西部地区风环境和桥梁结构的特点,论述了西部地区桥梁风工程应予以研究的内容和问题,并介绍了相关的风环境观测和风洞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风环境 桥梁工程 抗风设计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赛吾迭格尔大桥设计基准风速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玥 刘健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为了确保赛吾迭格尔大桥抗风安全,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利用桥址区富蕴县气象站的风速基本资料分析了桥位周边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历年的极值风速及各月平均风速、风向等基本特征;建立了气象站逐年最大风速序列,采用极值I型、皮尔逊Ⅲ型... 为了确保赛吾迭格尔大桥抗风安全,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利用桥址区富蕴县气象站的风速基本资料分析了桥位周边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历年的极值风速及各月平均风速、风向等基本特征;建立了气象站逐年最大风速序列,采用极值I型、皮尔逊Ⅲ型和不同规范计算了桥位处不同重现期的设计基本风速;同时考虑大桥所处喀拉塑克水库在蓄水或放空两种情况下地表类别的不同,推算出桥面处的设计基准风速,为进行大桥的风洞试验及颤振、抖振分析和结构分析时风荷载计算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特性观测 风剖面 湍流强度 阵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整体吊装法施工的抗风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卢斌 胡兆同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1,共4页
南昌生米大桥主桥为两主跨跨径228 m的钢管混凝土连拱,该桥主拱肋的施工在国内首次使用大型门式膺架进行整体吊装,为了保证该桥主拱架设期间的安全,对其进行了风洞试验。首先给出了主拱肋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然后对风洞试验的结果进行... 南昌生米大桥主桥为两主跨跨径228 m的钢管混凝土连拱,该桥主拱肋的施工在国内首次使用大型门式膺架进行整体吊装,为了保证该桥主拱架设期间的安全,对其进行了风洞试验。首先给出了主拱肋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然后对风洞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主拱肋最大悬臂状态和合龙状态的风偏角影响以及上游已安装拱肋的尾流对下游拱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拱肋在施工期间未出现涡激振动,先架设的上游拱对后架设的下游拱的动力响应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主拱肋 动力特性 位移响应 风洞试验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嘴几何参数对双边箱式Π型梁涡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加武 徐敏建 +1 位作者 王子健 邢松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83,共10页
为研究风嘴几何参数对双边箱式Π型梁涡振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包括原断面在内的4类试验组合,共计14种试验工况,通过节段模型测振试验,测得不同工况下Π型梁涡振振幅随试验风速的变化,分析了0°风攻角下不同风嘴长度和尖端高度对双边... 为研究风嘴几何参数对双边箱式Π型梁涡振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包括原断面在内的4类试验组合,共计14种试验工况,通过节段模型测振试验,测得不同工况下Π型梁涡振振幅随试验风速的变化,分析了0°风攻角下不同风嘴长度和尖端高度对双边箱式Π型梁涡振振幅、锁定区间长度和起振风速的影响。采用SST k-ω模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模拟了原断面和不同风嘴措施下双边箱式Π型梁断面周围的流场特性,结合静态绕流涡量演化图探讨了不同风嘴措施的涡振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多数风嘴措施能有效抑制双边箱式Π型梁的竖弯涡振,同时降低其扭转涡振振幅;尖端高度与梁高之比为5/6时,该Π型梁的涡激共振被完全抑制,涡振性能表现良好;增大风嘴长度和令风嘴尖端朝下有助于减小断面的涡振振幅和锁定区间长度,提高起振风速,对该Π型梁的抑振效果更显著;双边箱式Π型梁原断面涡激共振明显,安装风嘴能减弱上表面气体的流动分离,减小漩涡尺度,有利于抑制涡振;双边箱式Π型梁下表面周期性脱落并移动的漩涡是其扭转涡振的驱动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风工程 双边箱式Π型梁 涡激共振 风嘴形式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风荷载作用下桥梁施工大型门式膺架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斌 胡庆安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3,共3页
以南昌生米大桥施工中60 m高的门式膺架为算例,利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8.1对其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顺风向位移和稳定安全系数,并给出门式膺架的条件极限风速,得出该门式膺架在施工中位移没有超过允许值和不会发生... 以南昌生米大桥施工中60 m高的门式膺架为算例,利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8.1对其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顺风向位移和稳定安全系数,并给出门式膺架的条件极限风速,得出该门式膺架在施工中位移没有超过允许值和不会发生失稳的结论,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式膺架 风荷载 位移响应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门式膺架的抗风性能研究
12
作者 黄友钦 刘健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67,共4页
为了准确了解生米大桥施工门式膺架在施工中的抗风性能,长安大学风洞实验室对其进行风洞试验。对风洞试验得到的门式膺架的位移响应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该门式膺架在施工中不会出现动力不稳定和负载(门式膺架下吊上拱肋)时的位移比空... 为了准确了解生米大桥施工门式膺架在施工中的抗风性能,长安大学风洞实验室对其进行风洞试验。对风洞试验得到的门式膺架的位移响应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该门式膺架在施工中不会出现动力不稳定和负载(门式膺架下吊上拱肋)时的位移比空载时大等结论,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门式膺架 动力特性 位移响应 风洞试验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跨420m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管青海 周燕 +2 位作者 李加武 胡兆同 刘健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5-160,共6页
为了研究大跨度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内外两重迭代数值算法对一座420 m主跨人行悬索桥,进行了结构附加风攻角、来流初始风攻角、非主梁结构风荷载、抗风缆与中央扣结构措施等影响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 为了研究大跨度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内外两重迭代数值算法对一座420 m主跨人行悬索桥,进行了结构附加风攻角、来流初始风攻角、非主梁结构风荷载、抗风缆与中央扣结构措施等影响参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计结构附加风攻角会放大静风失稳临界风速,由于正负不同初始攻角下静风荷载的不同发展路径,使得正攻角会恶化静风稳定性,负攻角会提高静风稳定性;非主梁结构风荷载对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影响很小,但是抗风缆风荷载对主梁静风位移影响很大,主塔风荷载对主梁静风位移影响最小;抗风缆会改变大跨人行悬索桥的静风失稳形态和大幅提高静风稳定性,对于420 m主跨量级的人行悬索桥,仅依赖中央扣措施很难使无抗风缆设计方案获得足够的静风稳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静风稳定性 有限元分析 420m主跨人行悬索桥 静风荷载非线性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失稳发展过程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管青海 张凯 +1 位作者 李加武 刘健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研究大跨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失稳的内在原因,以主跨420m天蒙人行悬索桥为背景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与静风荷载非线性,采用内、外双重迭代算法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分析该桥非线性静风失稳发展过程及失稳临界形态。结果表明:... 为研究大跨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失稳的内在原因,以主跨420m天蒙人行悬索桥为背景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与静风荷载非线性,采用内、外双重迭代算法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分析该桥非线性静风失稳发展过程及失稳临界形态。结果表明:大跨人行悬索桥静风失稳发展路径为,不断非线性增大的加劲梁位移牵连主缆和抗风缆产生相对于加劲梁的竖向位移,使主缆和抗风缆逐渐消减拉应力,直至抗风缆接近松弛而失稳;静风失稳临界形态是以加劲梁扭转变形为主、竖弯变形为辅的复杂弯-扭耦合空间变形状态;静风失稳内在原因为,静风升力和升力矩随附加风攻角的增长不断增大,加劲梁和缆索系统的静风位移持续增大并产生相对竖向位移,导致缆索系统刚度大幅卸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人行桥 静风失稳 双重迭代算法 失稳过程 失稳临界形态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等效原理的颤振机理及颤振导数识别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磊 管青海 +1 位作者 李加武 刘健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4-231,共8页
桥梁和风是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系统,风对桥梁的作用效应可以分为阻尼效应和刚度效应。首先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将Scanlan线性颤振自激力分为纯阻尼效应项H1^*、A2^*,纯刚度效应项A3^*、H4^*和既有刚度效应又有阻尼效应的双重效应项A1^*、H... 桥梁和风是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系统,风对桥梁的作用效应可以分为阻尼效应和刚度效应。首先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将Scanlan线性颤振自激力分为纯阻尼效应项H1^*、A2^*,纯刚度效应项A3^*、H4^*和既有刚度效应又有阻尼效应的双重效应项A1^*、H2^*、H3^*、A4^*。将颤振自激力进行积分运算分别求出其阻尼效应项的做功时程和刚度效应项的无功时程并从功能角度对经典耦合颤振驱动机理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将耦合颤振微分方程转化为功能方程形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激力瞬时做功的颤振导数识别方法并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经典耦合颤振 能量等效原理 颤振机理 颤振导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