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洞门智能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勇 王志丰 +3 位作者 王亚琼 张祺 巨天庚 曹功耀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4,共8页
为将以往隧道案例的经验应用到新建隧道设计中,以解决传统设计方法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洞门智能设计方法。结合隧道洞门工程特点,选取影响洞门设计的主要因素,将影响因素划分为12个属性单元来表征工程案例... 为将以往隧道案例的经验应用到新建隧道设计中,以解决传统设计方法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洞门智能设计方法。结合隧道洞门工程特点,选取影响洞门设计的主要因素,将影响因素划分为12个属性单元来表征工程案例,运用三角模糊数的层次赋权计算方法对各属性单元权重进行赋值,借助相似度理论建立隧道洞门设计方案相似决策模型。基于GIS技术开发了隧道洞门工程案例库,实现对既有工程的存储管理,同时利用SQL查询语言及Python计算脚本实现案例的属性特征值计算与最相似匹配,进一步修正后可实现隧道洞门修建方案的设计决策。以某山区隧道为例对智能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属性单元特征值计算结果,在案例库中比选得出与拟建隧道相似度最高的既有工程为凤凰山隧道,且相似度为0.707。因此,设定阈值为0.7时能加快案例库的检索速率与匹配准确率,该方法吸取了既有工程案例的经验,能应用于隧道洞门施工方案的决策设计,可供今后隧道洞门方案的智能化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门 智能设计 案例推理 GIS 属性表征 相似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数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世忠 刘永健 +3 位作者 程高 王旭 李娜 赵明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8,共5页
针对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的复杂性,结合分离迭代法原理与车辆动力学理论,提出了基于ANSYS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将车辆模型与桥梁模型分别独立建于ANSYS软件环境中,利用约束方程实现任意时刻车轮与桥面接触点的位移... 针对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的复杂性,结合分离迭代法原理与车辆动力学理论,提出了基于ANSYS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将车辆模型与桥梁模型分别独立建于ANSYS软件环境中,利用约束方程实现任意时刻车轮与桥面接触点的位移协调关系(力的平衡关系自动满足),基于ANSYS瞬态动力学求解功能,采用APDL编程实现车辆(车流)过桥的耦合动力时程响应分析,并与相关文献算例结果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与文献结果对比,光滑路面下响应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考虑桥面平整度时响应趋势基本一致;该方法在任意载荷步处不需要迭代计算,避免了复杂程序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公路桥梁 数值分析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响应 有限元法 约束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黄土隧道变形规律现场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76
3
作者 赖金星 樊浩博 +4 位作者 来弘鹏 谢永利 胡昭 邱军领 曹宁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03-2012,2020,共11页
为分析软弱黄土隧道的变形规律,以西宁过境高速大有山黄土隧道为依托,采用精密水准仪和收敛计对隧道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进行了系统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软弱黄土隧道拱顶下沉远大于水平收敛,变形时间长,变形量大,累计拱顶下... 为分析软弱黄土隧道的变形规律,以西宁过境高速大有山黄土隧道为依托,采用精密水准仪和收敛计对隧道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进行了系统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软弱黄土隧道拱顶下沉远大于水平收敛,变形时间长,变形量大,累计拱顶下沉值最大为950.6 mm。在临界埋深范围,围岩变形比深埋、浅埋时都大,且变形量离散性高;围岩变形速率在二衬施作时较大,软弱黄土隧道中作为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判据的变形速率宜适当提高;围岩变形随时间变化符合指数函数规律,可利用指数函数预测围岩的最终变形;软弱黄土隧道变形分为急剧变形、持续增长和缓慢增长3个阶段,最终趋于稳定。隧道断面的初次开挖对地表变形影响显著,隧道轴线沉降最大,并沿横向逐渐减小。软弱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在不同位置处不宜统一设置,西宁地区软弱黄土Ⅴ级围岩建议拱顶预留700-800 mm,边墙预留300-350 mm,拱顶与边墙之间以曲线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黄土 现场测试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压力分布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莎莎 戴志仁 白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53,共11页
基于盾构隧道典型4孔同步注浆的特点,建立盾构-浆液-土体相似系统和模型试验平台,开展不同注浆方式下的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盾尾空隙内浆液压力的分布规律及消散过程、浆液的流动路径及扩散方式。结果表明:注浆方式对浆液压力的有效... 基于盾构隧道典型4孔同步注浆的特点,建立盾构-浆液-土体相似系统和模型试验平台,开展不同注浆方式下的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盾尾空隙内浆液压力的分布规律及消散过程、浆液的流动路径及扩散方式。结果表明:注浆方式对浆液压力的有效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盾尾后方2倍隧道直径范围内;利用上部注浆孔或下部注浆孔单独注浆都是不科学的;上部或下部浆液流量大于等于60%时,其流量变化对浆液压力初值的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上部浆液流量在60%~80%之间才能确保浆液压力初值较好地适应地层应力;盾尾空隙最佳充填模式为,单孔注浆时应采用上部注浆孔,双孔同步注浆时应采用上下双孔注浆且上部浆液流量约占总流量的80%,4孔同步注浆时上部浆液流量应占总流量的60%~80%;刚注入的浆液主要分布在注浆孔附近区域,单位时间内新形成的盾尾空隙主要由原来盾尾处呈流塑状的浆液进行充填;建议在拱顶附近预留专用注浆孔进行二次补注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同步注浆 模型试验 盾构—浆液—土体相似系统 注浆方式 浆液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黄土隧道三层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现场测试 被引量:23
5
作者 赖金星 牛方园 +2 位作者 樊浩博 邱军领 王开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69-1775,1783,共8页
为研究浅埋黄土隧道锚喷初支+初衬+二衬构成的3层支护体系力学特性,以某黄土隧道为依托,采用钢弦式传感器对围岩压力、初衬与二衬接触压力、二衬钢筋轴力、二衬混凝土应变、钢拱架应力等进行了系统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1)作用在左拱... 为研究浅埋黄土隧道锚喷初支+初衬+二衬构成的3层支护体系力学特性,以某黄土隧道为依托,采用钢弦式传感器对围岩压力、初衬与二衬接触压力、二衬钢筋轴力、二衬混凝土应变、钢拱架应力等进行了系统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1)作用在左拱腰处的围岩压力较大,且稳定值为240 k Pa;(2)浅埋段按不同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得到压力值均大于围岩压力实测值,其中采用太沙基公式得到的压力值与实测值相对接近;(3)该黄土隧道二衬全部受压,其分布形态呈明显的猫耳形,初支、初衬、二衬承受的荷载比例分别为51.34%、37.29%、11.38%;(4)钢拱架整体以受压为主,在拱顶和拱腰处受力较大,接近屈服状态;(5)初支发挥了一定的围岩自承能力,其与初衬共同承担了大部分围岩荷载,二衬主要为结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黄土隧道 3层支护体系 现场测试 力学特征 二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的物联网在隧道施工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亚琼 黄忆霖 +2 位作者 王开运 李俊锋 赖金星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8-504,共7页
隧道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施工中易发生各类工程事故,严重威胁施工与运营期间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加强施工期间的监控量测,对保证隧道工程能否安全经济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所面临的频率不足、费... 隧道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施工中易发生各类工程事故,严重威胁施工与运营期间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加强施工期间的监控量测,对保证隧道工程能否安全经济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所面临的频率不足、费时费工等问题,采用物联网基础理论与技术,分析了物联网技术与隧道施工之间的契合度关系,利用现有物联网技术体系所拥有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与智能辅助技术,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大宝山隧道工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能够对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足够的信息指导与反馈,与隧道施工区作业安全与质量管理契合度较高,充分实现施工过程智能化、信息化,起到科学有效的监控和预警作用,并且降低了整个工程的工程造价,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物联网 传感器网络 隧道施工 隧道监控量测 围岩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监测的特重车流作用下桥梁动态放大系数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韩万水 闫君媛 +1 位作者 武隽 李彦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基于桥梁监测系统记录的特重车交通荷载数据研究了特重车过桥的空间动力响应和动态放大系数。首先利用某高速公路大桥安装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和动态称重设备(WIM)实时采集数年的交通荷载信息形成与实际车流特征相符的随机车流样本,定义... 基于桥梁监测系统记录的特重车交通荷载数据研究了特重车过桥的空间动力响应和动态放大系数。首先利用某高速公路大桥安装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和动态称重设备(WIM)实时采集数年的交通荷载信息形成与实际车流特征相符的随机车流样本,定义并提取特重车交通荷载工况。其次,建立公路桥梁典型车辆动力分析模型库,推导了各典型车型的质量、刚度、阻尼矩阵,并将典型车型的车辆动力分析模型嵌入到自行研发的随机车流-桥梁耦合分析软件BDANS(Bridge Dynamic Analysis System)。最后以一座6跨连续T梁桥为工程实例,计算了特重车交通荷载作用下桥梁的空间动力响应和动态放大系数,研究了动态放大系数与路面粗糙度、纵梁的横向位置以及车重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动态放大系数随路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车重的增大而减小;车辆直接作用位置处的纵梁动态放大系数小于远离车辆作用位置处的纵梁;特重车交通荷载下桥梁的动态放大系数比按照规范确定的动态放大系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车-桥耦合振动 特重车交通荷载工况 动力响应 动态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钢加固桥梁质量控制及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宏 黄平明 +1 位作者 韩万水 王蒂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7,共4页
基于粘钢法加固桥梁的特点,提出影响粘钢施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及相应检查方法,采用9标度法给出各指标量化分值,实现对粘钢加固施工质量的量化评定。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桥梁影响粘钢加固效果各指标的权重,引入等效降低系数法建立加固... 基于粘钢法加固桥梁的特点,提出影响粘钢施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及相应检查方法,采用9标度法给出各指标量化分值,实现对粘钢加固施工质量的量化评定。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桥梁影响粘钢加固效果各指标的权重,引入等效降低系数法建立加固效果量化评定体系。以某桥梁加固效果评价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及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桥梁粘钢加固质量有效控制及对加固效果的量化评定,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固 粘钢加固 施工质量 评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段力学性状测试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亚琼 汪珂 +2 位作者 孙铁军 孟灵鑫 谢永利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89,4,共6页
为研究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段的力学性状和处治方案,以拴马岭隧道为例,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手段,对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成因以及采用小导管环向注浆、锁脚锚杆、小导管超前注浆治理软弱围岩隧道塌方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软弱围岩隧... 为研究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段的力学性状和处治方案,以拴马岭隧道为例,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手段,对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成因以及采用小导管环向注浆、锁脚锚杆、小导管超前注浆治理软弱围岩隧道塌方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是以陡倾角断裂面发生剪切滑移为主因的剪切滑移型塌方;相比锁脚锚杆而言,系统锚杆对伴有土质的砂岩作用效果较差;环向注浆加固可有效遏制围岩塑性破坏的发展;三层小导管注浆在土质砂岩中加固效果突出,其加固段沉降最大值为10mm,是环向注浆加固段的28.5%;锁脚锚杆在围岩软弱段加固效果优于坚硬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围岩 塌方处治 现场测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套拱结构受力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建勋 乔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了解黄土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套拱结构的受力状况,对刘家坪2号隧道洞口段套拱基底应力、钢架应力、混凝土应力及拱顶下沉进行施工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埋偏压情况下,套拱两侧基底应力分布不均匀,拱顶填土引起基底应... 为了解黄土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套拱结构的受力状况,对刘家坪2号隧道洞口段套拱基底应力、钢架应力、混凝土应力及拱顶下沉进行施工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埋偏压情况下,套拱两侧基底应力分布不均匀,拱顶填土引起基底应力急剧增长,仰拱施作后基底应力趋于稳定;套拱钢架受力复杂,有拉有压,且值很大,仰拱开挖引起钢架应力急剧增长,钢架在套拱支护结构中发挥了强大的支护作用;冬、夏季温差引起套拱混凝土应力随时间(季节)的变化呈现拉、压交替变化,夏季出现最大压应力,冬季出现最大拉应力,且压应力较小,拉应力较大,多处测点都超过了C25模筑混凝土设计轴心抗拉强度;套拱拱顶下沉主要由洞顶填土施工和仰拱开挖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黄土 浅埋偏压 套拱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水雾和纵向通风耦合作用对隧道火灾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亚琼 李培军 +2 位作者 任锐 李勇 宋晓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3-52,共10页
针对公路隧道细水雾自动消防系统,使用FDS软件建立了全尺寸模型;设置火源功率为20 MW,在细水雾和不同纵向通风耦合作用下对隧道火灾的排烟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细水雾时,随着风速加快,火源上方和下游10m处温度降低,但火... 针对公路隧道细水雾自动消防系统,使用FDS软件建立了全尺寸模型;设置火源功率为20 MW,在细水雾和不同纵向通风耦合作用下对隧道火灾的排烟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细水雾时,随着风速加快,火源上方和下游10m处温度降低,但火源下游5m处温度升高;无纵向风时,细水雾降低温度效果有限,且开启细水雾后温度波动较大;在细水雾和纵向通风共同作用下,火源上方和下游10m处的温度可得到较好控制,但火源下游5m处稍低位置的温度呈升高趋势(风速为2 m/s);当纵向风速为2 m/s时,细水雾使烟气下沉到火源下游5 m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细水雾 纵向通风 隧道火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度的黄土隧道结构承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亚琼 汪珂 +2 位作者 刘彤 邱军领 董伟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2,共7页
基于八仙峁隧道、麻塌隧道2组典型断面二衬混凝土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二衬混凝土在黄土隧道中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换算得到二衬结构所受应力,将换算结果代入安全度应力表达式,得出该断面下黄土隧道二衬安全度分布,并与有限元数值... 基于八仙峁隧道、麻塌隧道2组典型断面二衬混凝土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二衬混凝土在黄土隧道中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换算得到二衬结构所受应力,将换算结果代入安全度应力表达式,得出该断面下黄土隧道二衬安全度分布,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黄土隧道的支护结构中,二衬混凝土结构不仅作为安全储备,而且往往需要承受大部分荷载,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二衬承受的荷载约为围岩荷载的40%;二衬混凝土结构作为受压构件,其最大应变出现在边墙底部位置;数值模拟与计算所得二衬安全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拱顶、拱肩、边墙底部仰拱部位安全度相对较小但满足规范要求,仰拱底部所受压应力最大且安全度未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有限元法 承载性能 数值模拟 安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建隧道爆破对既有衬砌的影响及安全判据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忠仕 陈培帅 +3 位作者 王伟 赵武胜 袁青 江鸿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5,共9页
为了研究扩建隧道爆破振动对邻近既有隧道衬砌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安全判据,以二庄科隧道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测试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近距离既有衬砌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振速峰值和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距离爆破开挖面约... 为了研究扩建隧道爆破振动对邻近既有隧道衬砌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安全判据,以二庄科隧道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测试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近距离既有衬砌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振速峰值和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距离爆破开挖面约1.5 b范围内(b为建筑限界宽),既有衬砌的爆破振动衰减速率较快,然后逐渐趋于平缓,两侧基本呈对称分布规律;而距离爆破源最近的既有衬砌迎爆侧边墙振速峰值最大约为背爆侧的5.6倍,上拱部和仰拱其次,背爆侧边墙最小,因此迎爆侧更容易发生破坏。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也验证了现场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同时建立了基于振速峰值和最大拉应力的安全准则,得出既有衬砌安全振速判据为10.73 cm/s,从而确定单段最大允许装药量应控制在41.05 kg以内,保证了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建隧道 安全判据 爆破振速 现场测试 数值模拟 既有衬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衬砌结构缺陷对隧道结构整体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孙铁军 王伟 +2 位作者 罗明睿 王万平 王亚琼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90,共9页
为研究不同衬砌缺陷对隧道结构整体安全性的影响,以某实体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荷载-结构法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别对衬砌在正常状态、强度不足、厚度不足及背后脱空4种工况下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衬砌缺陷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衬砌缺陷对隧道结构整体安全性的影响,以某实体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荷载-结构法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别对衬砌在正常状态、强度不足、厚度不足及背后脱空4种工况下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衬砌缺陷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隧道衬砌存在强度不足和厚度不足缺陷时,缺陷部位单元的安全系数减小,而其他部位的安全系数基本不变,随着衬砌厚度不足程度的加深,相应缺陷位置的安全系数也随之降低;当衬砌背后脱空面积较大时,衬砌脱空部位与其相邻位置处的剪力和弯矩均发生正负突变,衬砌结构受力与变形模式发生改变,脱空区域安全系数明显减小,但脱空部位相邻区域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反而增大,其他部位安全系数没有明显变化,与正常状态下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衬砌结构缺陷 荷载-结构法 数值分析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柱形孔压滤扩散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苟长飞 叶飞 +1 位作者 纪明 孙海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5-331,共7页
假定同步注浆时盾尾脱离管片后,在盾构机尾部形成均匀柱形盾尾间隙,考虑浆液滤出水渗流和土体弹性变形的耦合作用,建立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柱形孔压滤扩散模型。推导滤出水渗流半径、土体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和浆液脱水系数的计算式。通... 假定同步注浆时盾尾脱离管片后,在盾构机尾部形成均匀柱形盾尾间隙,考虑浆液滤出水渗流和土体弹性变形的耦合作用,建立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柱形孔压滤扩散模型。推导滤出水渗流半径、土体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和浆液脱水系数的计算式。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滤出水渗流半径、土体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和浆液脱水系数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滤出水渗流半径随着注浆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随着土体有效应力比的增大而减小;土体孔隙水压力、径向有效应力和径向总应力均随着远离管片而逐渐减小;浆液脱水系数随着注浆时间的持续而增大,随着有效应力比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壁后注浆 柱形孔 压滤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喷桩加固黄土隧道基底及仰拱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薛振年 陈国龙 +2 位作者 孔维康 王志丰 张仲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7-584,共8页
应用MIDAS GTS NX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旋喷桩群加固黄土隧道基底和仰拱效果,对有旋喷桩和无旋喷桩两种工况下,隧道基底、仰拱及拱顶变形量的差异,及旋喷桩地基加固段隧道仰拱不同施工阶段的内力和竖向变形进行分析,并与现场实测... 应用MIDAS GTS NX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旋喷桩群加固黄土隧道基底和仰拱效果,对有旋喷桩和无旋喷桩两种工况下,隧道基底、仰拱及拱顶变形量的差异,及旋喷桩地基加固段隧道仰拱不同施工阶段的内力和竖向变形进行分析,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采用旋喷桩加固隧道工况下时间t=22时仰拱最大隆起为5.62 cm,且沿深度方向围岩变形变化趋势平稳,变形均匀;而无旋喷桩隧道在开挖后时间t=16时仰拱最大隆起15.9 cm,且沿竖直方向围岩变形剧烈减小,变形不均匀,与现场实测结果相比变化趋势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加旋喷桩能够提高隧道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小地基变形量;隧底竖直旋喷桩可以改善隧道地基的土体工程力学性质,使其变形量在竖直方向随着深度的增加均匀减小,从而可以缓解隧道仰拱各部分的不均匀变形现象,防止了仰拱开裂破坏;旋喷桩受力情况与隧道围岩地应力的大小有关,高地应力区域隧道开挖后要释放的应变能越多,旋喷桩就要产生越大的轴向力来抵抗围岩的竖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基底加固 数值模拟 旋喷桩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地层顶管施工土体变形规律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赖金星 王开运 +1 位作者 侯丹丹 李锋宁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0-457,共8页
为得到顶管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分布规律、施工扰动范围和土体塑性区特征,以某污水干管顶管工程为依托,采用构建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方法,分别考虑正面推进力、地层损失和结构与土体的共同作用等因素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得到顶管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分布规律、施工扰动范围和土体塑性区特征,以某污水干管顶管工程为依托,采用构建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方法,分别考虑正面推进力、地层损失和结构与土体的共同作用等因素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地层损失作用下,管道周围2D范围内土体受扰动明显,推进面前后方土体均出现沉降,但推进面后方土体下沉趋势较前方土体幅度大;仅顶推力作用下,施工从横向和竖向对土体的扰动分别集中在管道周围1D和2D范围内,顶进面纵向前方2D范围内土体受扰动明显,推进面后方土体出现沉降,而前方的土体则出现隆起现象,但隆起值较小;在顶推力和地层损失2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地层损失是引起土体沉降的主要因素。通过以上分析认为砂土地层顶管管道周围2D范围内土体易产生位移,在施工中应引起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减少其扰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地层 顶管 数值模拟 土体变形 地层损失 顶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状态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永健 李慧 张宁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1,共7页
考虑钢-混凝土界面完全粘结和自由滑移2种极限状态,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过程的截面中和轴平移规律,并基于平截面假定,分别给出2种界面状态下构件抗弯承载力、抗弯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同时,针对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界面平均粘结强度... 考虑钢-混凝土界面完全粘结和自由滑移2种极限状态,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过程的截面中和轴平移规律,并基于平截面假定,分别给出2种界面状态下构件抗弯承载力、抗弯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同时,针对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界面平均粘结强度,分析抗弯构件在界面脱粘时的有效受压区高度。研究结果表明: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界面脱粘导致核心混凝土的抗弯承载力过早失效,构件的整体抗弯刚度和承载力降低;高宽比越大,钢管混凝土梁的整体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状态性能对构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越明显;实际中核心混凝土在未达到极限受压强度前与钢管发生脱粘,为充分利用核心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应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界面粘结进行构造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混凝土 界面状态 抗弯性能 粘结强度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施工引起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志丰 王亚琼 谢永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6,共7页
针对水泥搅拌桩施工时水泥浆的注入对周围地层造成扰动,从而引起土体发生水平位移的问题,介绍了以柱形圆孔扩张理论为基础的Chai方法及其计算步骤,应用Chai方法分析了试桩C1,C2的现场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当C1完工时,实测水平位移随深度... 针对水泥搅拌桩施工时水泥浆的注入对周围地层造成扰动,从而引起土体发生水平位移的问题,介绍了以柱形圆孔扩张理论为基础的Chai方法及其计算步骤,应用Chai方法分析了试桩C1,C2的现场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当C1完工时,实测水平位移随深度的改变而变化,水平位移最大值达到34mm,桩底以下土体也会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当C2完工时,实测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与单桩(C1)施工情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平位移最大值达到72mm;Chai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单根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情况,而对于多桩施工情况,无法考虑施工顺序和桩身强度的影响,产生较大的计算误差;以土体水平位移不超过10mm作为施工的安全控制值时,单根水泥搅拌桩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大约为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水泥搅拌桩 现场试验 水平位移 圆孔扩张理论 影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受压矩形钢管混凝土局部弹性屈曲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永健 李慧 张宁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应用不同的特征函数描述了矩形板在非均匀压力作用下的屈曲形态,解决了采用三角级数为屈曲函数模拟非均匀受压荷载作用下单侧表面约束矩形板件屈曲模态的不对称问题;通过伽辽金法建立屈曲控制方程组,分析了非均匀荷载作用对矩形钢管混... 应用不同的特征函数描述了矩形板在非均匀压力作用下的屈曲形态,解决了采用三角级数为屈曲函数模拟非均匀受压荷载作用下单侧表面约束矩形板件屈曲模态的不对称问题;通过伽辽金法建立屈曲控制方程组,分析了非均匀荷载作用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局部弹性屈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屈曲系数随着不均匀荷载梯度α增加而增大,纯弯作用下(α=2)的板件弹性屈曲荷载特征值约为轴压作用下的6倍;钢板的宽厚比限值随不均匀加载梯度α的增大而增加;非均匀荷载作用下非加载边固支约束板件的屈曲系数明显大于简支约束的板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混凝土 局部弹性屈曲 伽辽金法 临界屈曲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