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府谷实践:农村“书服到家”的公益合作创新 被引量:9
1
作者 金栋昌 杨斌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3,共9页
“书服到家”是公共图书馆系统借助快递物流满足读者借阅需求的新型服务方式。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差序结构”特点来看,“书服到家”的价值意义在城乡之间各有侧重——对城市居民而言其便利价值更突出,而对农村居民而言其均等化意... “书服到家”是公共图书馆系统借助快递物流满足读者借阅需求的新型服务方式。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差序结构”特点来看,“书服到家”的价值意义在城乡之间各有侧重——对城市居民而言其便利价值更突出,而对农村居民而言其均等化意义更显著。陕西榆林府谷县图书馆与邮政局合作推出“同城快递”,借助“搭便车”方式使府谷农村读者享受到“书服到家”服务,实现了公共文化配送的“公益合作”,这种公益合作具有“双赢”意义和可持续性。引导农村地区形成公益合作格局,让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生,是文化领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服到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公益合作 社会力量参与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的理念转向与实践模式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栋昌 刘吉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82,共7页
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关键。供给结构决定供给效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漏斗型”供给结构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如碎片化供给与多头管理“常态化”、供给导向与群众需求错位、供给过剩与供给... 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关键。供给结构决定供给效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漏斗型”供给结构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如碎片化供给与多头管理“常态化”、供给导向与群众需求错位、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已成为制约资源统筹和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促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构建更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以优化供给结构为突破点,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代化为导向,树立资源统筹和流程再造并举的供给理念。在实践层面,以上海模式为代表的横向整合模式、以总分馆制为代表的纵向整合模式,为优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和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供了有益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供给结构 资源统筹 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数字鸿沟:表现形式、动因探寻及弥合路径 被引量:105
3
作者 杨斌 金栋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80,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以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数字鸿沟成为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人群偏好”、不同类型组织和部门的“数字偏好”以及部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以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知识鸿沟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数字鸿沟成为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人群偏好”、不同类型组织和部门的“数字偏好”以及部分老年群体的“数字障碍”等因素,是形成老年数字鸿沟的主要动因,并使其具有时代性、发展性、主体差异性和破坏性等显著特征。实施“老年友好”型数字化战略,推动乐龄科技的发展,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老年互助、个人主动参与的数字鸿沟治理格局,发挥家庭成员的代际信息反哺作用,保留部分线下服务等举措,有利于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国家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老龄化 接入鸿沟 使用鸿沟 知识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