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中条山地区古元古代盆地演化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晓青
刘敏
毛景文
-
机构
长安大学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560,共15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重要矿种关键问题调查与矿产地质专题填图试点》(编号:DD2016012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山西中条山铜矿峪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编号:K1408)。
-
文摘
对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部中条山地区古元古代中条群和担山石群岩石组合及地层详细调查研究,认为中条群为一套由粗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组成的多旋回沉积岩,变质砂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中条群经历了早期相对稳定到后期较活跃的转变。结合前人碎屑锆石年龄、源区特征和火山岩夹层年龄得出,中条群形成于2.1 Ga左右的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担山石群为一套砾岩-砂岩组成的磨拉石建造,碎屑锆石年龄显示,担山石群形成于1.85 Ga左右的碰撞造山阶段的前陆盆地内。结合前人研究,认为中条山地区古元古代盆地演化模式为,约2.1 Ga开始,西部陆块的前导洋向东部陆块活动大陆边缘之下持续俯冲,东部陆块西缘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沉积了中条群,约1.85 Ga开始,东部陆块与西部陆块之间的大洋闭合,陆陆碰撞开始,中条群发生挤压褶皱变形,陆壳加厚及随后的快速抬升和剥蚀形成前陆盆地的担山石群磨拉石。中条山地区古元古代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的转化支持华北克拉通最初西部陆块向东俯冲,经历了约1.85 Ga的东、西陆块碰撞并最终克拉通化的演化模式。
-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中部造山带
中条山
弧后盆地
前陆磨拉石盆地
地质调查工程
古元古代
-
Keywords
North China Craton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Zhongtiao Mountain
back-arc basin
foreland molasse basin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Paleoproterozoic
-
分类号
P534.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