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陵河洪水入渗对地下水调蓄能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倩 王文科 +2 位作者 段磊 张薇 尚海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了保障金陵河的生态基流量,同时增强地下水的循环速率与强度,本文以金陵河引洪入渗试验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洪水入渗地下的调蓄能力。结果表明:①约有24.9%的调蓄洪水增加了含水层的储存量,36.3%的调蓄洪水最终随地下水流排泄... 为了保障金陵河的生态基流量,同时增强地下水的循环速率与强度,本文以金陵河引洪入渗试验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洪水入渗地下的调蓄能力。结果表明:①约有24.9%的调蓄洪水增加了含水层的储存量,36.3%的调蓄洪水最终随地下水流排泄到金陵河,增加了金陵河的生态基流量;②调蓄洪水在含水层中储存并滞后了200 d。由此可见,洪水入渗地下充分利用了洪水资源,对研究区内水资源进行了时空上的再分配,调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入渗 地下水 生态基流 地下水调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木河流域山前冲洪积扇地下水动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宇航 王文科 +1 位作者 段磊 汪生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通过分析2012年格尔木河流域山前冲洪积扇区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变化特征,得到影响该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流、蒸发、水库、开采4种因素,并在研究典型钻孔地下水位动态过程曲线的基础上,将该区的地下水动态类型划分为:水文... 通过分析2012年格尔木河流域山前冲洪积扇区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变化特征,得到影响该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流、蒸发、水库、开采4种因素,并在研究典型钻孔地下水位动态过程曲线的基础上,将该区的地下水动态类型划分为:水文型、径流型、蒸发型、人类活动影响型4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格尔木河流域山前冲洪积扇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合理方式,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洪积扇 地下水动态 影响因素 格尔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道沟河干流梯级开发形成的脱水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曲鹏飞 朱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160-164,169,共6页
以三道沟河干流开发为例,主要探讨脱水段对周边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较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研究八级水电站、十三级贾家营子二级水电站对居民生活及周边生态产生影响,提出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备选方案。本成果可为同类... 以三道沟河干流开发为例,主要探讨脱水段对周边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较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研究八级水电站、十三级贾家营子二级水电站对居民生活及周边生态产生影响,提出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备选方案。本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梯级开发 脱水段影响 方案比选 补救措施 三道沟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年轮中硫、铅元素含量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杨银科 王文科 +1 位作者 邓红章 孙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7309-7313,共5页
为了探讨树轮化学分析方法在城市环境污染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了采集于西安市长安大学校园的树轮样品。用湿法消化和ICP法检测了树轮样品中S和Pb元素的含量。通过与西安市能源消耗及机动车辆保有数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云杉树轮中... 为了探讨树轮化学分析方法在城市环境污染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了采集于西安市长安大学校园的树轮样品。用湿法消化和ICP法检测了树轮样品中S和Pb元素的含量。通过与西安市能源消耗及机动车辆保有数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云杉树轮中硫元素含量变化与西安市大气SO2污染关系密切;铅元素含量变化不仅与能源消耗有关,而且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环境关系更为密切。目前,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已经成为西安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化学 元素含量 环境污染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后受水区水环境的演化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亚乔 窦琳 +2 位作者 段磊 乔晓霞 申圆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6,共6页
通过渭河原水和客水的混合稀释实验模拟调水后受水区水环境的演化,价调水后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含变化规律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pH、矿化度等其他因素和重金属间相互作用下,渭南和咸阳段混合水体中重金属Co、Cr、Mn... 通过渭河原水和客水的混合稀释实验模拟调水后受水区水环境的演化,价调水后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含变化规律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pH、矿化度等其他因素和重金属间相互作用下,渭南和咸阳段混合水体中重金属Co、Cr、Mn、Mo、Pb和V的含量基本上随客水混入量的增大而下降,水质呈良性发展;客水汇入后,受混合稀释作用的影响,混合水的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综合平均降低幅度达到60%左右,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降低;调水后受水区水环境中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明显降低,重金属Cr、Mn、Pb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平均下降幅度分别达到50%、70%、56%左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的平均下降幅度为57%作用,说明调水的混合稀释作用可以明显降低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水区 重金属污染 内梅罗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系数 “引汉济渭”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监测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俊彦 李良忠 +3 位作者 朱晓辉 向明灯 陈莹 于云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共11页
样品前处理是整个样品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其目的在于减少杂质对待测物的干扰及对目标物进行富集。固相微萃取技术是集采样、萃取、富集、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近年来,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 样品前处理是整个样品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其目的在于减少杂质对待测物的干扰及对目标物进行富集。固相微萃取技术是集采样、萃取、富集、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近年来,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章系统地综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在不同环境基质(水体、大气、土壤及沉积物)预处理的方法,比较了不同类型涂层材料(如纳米材料、离子液体等)与装置形式(如内部冷却固相微萃取、箭形固相微萃取等)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针对现阶段固相微萃取技术应用于不同环境基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纤维涂层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硅前驱体熔盐反应制备莫来石晶须(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雪冬 韩霁昌 +1 位作者 杜炜 王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85-1895,共11页
利用熔盐反应制备了莫来石晶须,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DSC)、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析表征技术对所制备的莫来石晶须进行了测定。SEM研究表明莫来石晶须的直径在200~400nm范围,长度可达到几个... 利用熔盐反应制备了莫来石晶须,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DSC)、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析表征技术对所制备的莫来石晶须进行了测定。SEM研究表明莫来石晶须的直径在200~400nm范围,长度可达到几个微米。HRTEM照片显示所制备晶须的晶面间距为0.539nm,正好与莫来石(110)晶面数据吻合,证明熔盐法制备的晶须为莫来石。随着反应物中氧化硅物种的引入,γ-Al2O3不断消耗和莫来石相不断生长,获得了各向异性的莫来石晶须。硫酸铝的分解反应是最重要的反应控制步骤,如果没有硅物种参与反应,可以在900℃下硫酸钠-硫酸铝的复合熔盐体系中得到α-Al2O3。熔盐反应的热力学计算表明,相比于γ-Al2O3,α-Al2O3作为硫酸铝分解的产物具有更稳定的能态。采用Kissinger-Akahira-Suno方法对硫酸铝分解过程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硫酸铝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257.2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合成 莫来石晶须 热分解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某文教区典型下垫面径流污染特征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亚刚 陈莹 +4 位作者 陈望 任怡静 刘记 朱俊彦 张宇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04-3112,共9页
在西安市某文教区路面、屋面和绿地设置径流采样点,采用人工时间间隔采样法对2016年8月~2017年2月的3场降雨径流和2场融雪径流全程采样,测试径流过程SS、COD、TN、TP、Pb、Zn、Cu、Cd、Ni、Cr、PAHs、溶解态COD、溶解态重金属和溶解态P... 在西安市某文教区路面、屋面和绿地设置径流采样点,采用人工时间间隔采样法对2016年8月~2017年2月的3场降雨径流和2场融雪径流全程采样,测试径流过程SS、COD、TN、TP、Pb、Zn、Cu、Cd、Ni、Cr、PAHs、溶解态COD、溶解态重金属和溶解态PAHs的浓度以及颗粒物粒径d_(50),研究各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水平及出流规律,比较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各类下垫面降雨径流主要污染物均为SS、COD、TN、Pb、Cr,路面和绿地径流中SS的EMCs均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3类下垫面降雨径流COD、TN、Pb、Cr的EMCs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PAHs与国内相关研究相比属于中等污染水平,路面、屋面和绿地径流的EMC分别为266.8~389.8ng/L、254.9~303.0ng/L和231.2ng/L.路面径流SS、COD、Zn、Pb、Cu、PAHs浓度高于屋面径流,而TN、TP、Cr等指标则相反,表明径流中TN、TP、Cr主要源于大气干湿沉降,而交通排污对SS、COD、Zn、Pb、Cu、PAHs等有较大输入贡献.3类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浓度输出规律差异显著,路面径流污染物初期浓度较大,受雨期交通排污影响中后段波动剧烈,屋面径流污染物浓度随径流历时持续降低且趋于稳定,绿地径流污染物浓度沿程变化相对较小.降雨强度对总量污染物浓度输出的影响大于溶解态污染物,表现为d_(50)与降雨强度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因降雪期间污染物持续累积且径流量较小,路面融雪径流污染物浓度远大于降雨径流,而屋面融雪径流因流量较小导致携带污染物的能力较弱故水质优于降雨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融雪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EMC) 污染水平 出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超群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3期55-57,60,共4页
生物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是一种廉价易得、吸附性能良好的吸附材料,在土壤改良、增加碳汇、污染物质吸附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该文主要介绍了生物炭的基本性质、改性方法以及其在土壤改良和... 生物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是一种廉价易得、吸附性能良好的吸附材料,在土壤改良、增加碳汇、污染物质吸附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该文主要介绍了生物炭的基本性质、改性方法以及其在土壤改良和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吸附机制,为生物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凝胶球对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的对比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艺钟 刘珊 +3 位作者 刘志文 吴文成 邓东阳 鞠勇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2-719,共8页
为使壳聚糖粉末吸附后易于固液分离,采用溶胶-凝胶-冷冻干燥法制备毫米级(2.8~3mm)壳聚糖凝胶球,比较了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壳聚糖凝胶球对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不同:Cu(Ⅱ)和Cr(Ⅵ)最佳吸附pH分别为5.5和3.0;达到吸附... 为使壳聚糖粉末吸附后易于固液分离,采用溶胶-凝胶-冷冻干燥法制备毫米级(2.8~3mm)壳聚糖凝胶球,比较了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壳聚糖凝胶球对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不同:Cu(Ⅱ)和Cr(Ⅵ)最佳吸附pH分别为5.5和3.0;达到吸附平衡Cu(Ⅱ)和Cr(Ⅵ)分别需要25h和2h;Cu(Ⅱ)的吸附反应是自发、吸热、熵增过程,而Cr(Ⅵ)吸附反应为自发、放热、熵减过程;吸附Cu(Ⅱ)后的壳聚糖凝胶球不易脱附,而吸附Cr(Ⅵ)后凝胶球脱附率相对较高。借助红外表征及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一级、拟二级动力学、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拟合表明,Cu(Ⅱ)吸附机理为单层化学吸附,而Cr(Ⅵ)是单层化学吸附与多层物理吸附共同作用的吸附-还原过程。壳聚糖凝胶球对Cu(Ⅱ)和Cr(Ⅵ)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5.67mg/g和185.08mg/g,说明冷冻干燥法可以强化壳聚糖的吸附量,同时毫米级的壳聚糖凝胶球改善了壳聚糖粉体吸附剂难分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凝胶球 冷冻干燥 Cu(Ⅱ)和Cr(Ⅵ) 吸附 还原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道路灰尘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莹 孙璐 +3 位作者 云中来 吴桂楠 许鸿雁 陈爱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0-376,共7页
在西安市典型旅游区、居民文教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内选择具有不同车流量的12条道路作为路面灰尘采样区域,于2013年10—11月采集路面灰尘样本72个,测试灰尘中重金属Pb、Zn、Cu、V、Ba、Cr、Cd、Ni、As的质量比,统计分析灰尘重金属污染空... 在西安市典型旅游区、居民文教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内选择具有不同车流量的12条道路作为路面灰尘采样区域,于2013年10—11月采集路面灰尘样本72个,测试灰尘中重金属Pb、Zn、Cu、V、Ba、Cr、Cd、Ni、As的质量比,统计分析灰尘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异特征,并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西安市道路灰尘重金属明显富集,除V外,Pb、Zn、Cu、Ba、Cr、Cd、Ni、As质量比分别是陕西土壤背景值的5.59、4.02、2.37、3.64、2.21、93.83、1.08和7.09倍,Pb、Zn、Ni质量比呈工业区最高、旅游区最小、工业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空间布局,Cr和Cd质量比各功能区差别不大且呈宽幅离散,居民文教区Cu、As质量比较其他功能区高,旅游区V质量比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手-口接触摄入是路面灰尘风险暴露的主要途径,各类重金属非致癌风险从高到低为As、Cr、Pb、Ba、Cd、V、Ni、Cu、Zn,手-口接触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3种途径对儿童和成人产生的非致癌总风险分别为2.75和0.372,灰尘暴露导致的儿童非致癌健康风险不容忽视,As、Cr、Pb、Ba是危害最大的污染物;Cr、Cd、Ni、As的致癌暴露风险从高到低为Cr、As、Cd、Ni,单一重金属的致癌风险及4种重金属总致癌风险均低于致癌风险量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城市道路灰尘 重金属 暴露途径 暴露剂量 健康风险评价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大气降尘污染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文娟 陈莹 +1 位作者 赵剑强 胡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4,共5页
在西安市位于工业区、商业区、居民文教区和旅游区的4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点设置大气降尘采样器,用湿法逐月收集2014年度大气降尘样品并测试降尘量,采用ICP-MS法测试4点位各季大气降尘混合样品重金属Pb、Zn、Cu、Cr、Ni、Cd的含量,... 在西安市位于工业区、商业区、居民文教区和旅游区的4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点设置大气降尘采样器,用湿法逐月收集2014年度大气降尘样品并测试降尘量,采用ICP-MS法测试4点位各季大气降尘混合样品重金属Pb、Zn、Cu、Cr、Ni、Cd的含量,研究大气降尘量及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西安市大气降尘污染严重,工业区、商业区、居民文教区、旅游区降尘量年均值分别为17.84、15.99、15.46和11.76 t/(km^2·(30 d)),远超国外相关标准;大气降尘量季节变化显著,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各功能区降尘量除秋季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季差异明显,且表现出工业区最大,商业区、居民文教区次之,旅游区最小的趋势;大气降尘重金属Pb、Zn、Cu、Cr、Ni、Cd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438.1、454.9、61.1、149.5、41.4和7.8 mg/kg,分别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20.5、6.6、2.9、2.4、1.4和83.0倍,Pb、Cr、Cd污染严重,富集显著;除Pb、Zn季节变化不显著外,Cu、Cd、Ni显著呈现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夏秋季最小的季节变化特征,Cr表现为冬季最高、其余季节较小;受城市功能区区分不明显及高空大气环流作用影响,西安市大气降尘重金属空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尘 大气降尘量 重金属 时空分异特征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树轮生长密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银科 黄强 +3 位作者 刘禹 王义民 白涛 王文科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2-438,共7页
选择生长于祁连山中段的青海云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年轮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径向生长轮的密度指标与当地气候因子变化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云杉树轮早材密度指标与研究区5月份降水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呈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623。早... 选择生长于祁连山中段的青海云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年轮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径向生长轮的密度指标与当地气候因子变化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云杉树轮早材密度指标与研究区5月份降水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呈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623。早材密度指标与研究区6月份温度之间相关性显著,呈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627。这些相关关系均能从树木生长生理学角度予以合理解释,符合树木生长及气候环境变化等基本自然规律。相关函数计算结果表明祁连山云杉树轮早材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显著于晚材密度和晚材最大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树木年轮 密度指标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树木年轮密度资料重建鄂尔多斯中部地区6至10月降水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银科 黄强 +3 位作者 刘禹 王文科 王义民 白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6-102,109,共8页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探讨树木年轮生长与气候环境的响应关系。【方法】对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木年轮样本进行了树轮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树木年轮最大密度指标与树木生...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探讨树木年轮生长与气候环境的响应关系。【方法】对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木年轮样本进行了树轮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树木年轮最大密度指标与树木生长期6-10月降水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2(P>0.001)。利用油松树木年轮最大密度指数,对研究区1888年以来6-10月的降水量变化进行了重建,重建序列方差解释量为0.339。【结果】重建结果分析表明,鄂尔多斯中部地区过去115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变化特征,降水较多的湿润时段有:1888-1896年、1903-1908年、1934-1953年、1984-1993年;降水较少的干旱时段有:1897-1902年、1920-1933年、1954-1958年、1994-2000年。功率谱分析表明,重建降水量变化序列有2年、7年以及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结论】该地区降水变化与区域气候变化相一致,降水变化可能受大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树木年轮 最大密度 降水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数量对径流事件平均浓度估算结果的影响--以时间间隔采样法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莹 王昭 +1 位作者 赵剑强 杨文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0-627,共8页
在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路太白立交高架段设置路面径流采样点,采用人工时间间隔采样法对2014年8月~2014年11月的3场径流事件全程采样,测试径流过程SS、COD、Pb、Zn、溶解态Pb、溶解态Zn的浓度变化及出流规律,基于随机抽样法编程研究... 在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路太白立交高架段设置路面径流采样点,采用人工时间间隔采样法对2014年8月~2014年11月的3场径流事件全程采样,测试径流过程SS、COD、Pb、Zn、溶解态Pb、溶解态Zn的浓度变化及出流规律,基于随机抽样法编程研究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场次径流事件平均浓度(EMC)估算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类型的降雨事件,径流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波动剧烈且受雨强影响较大,径流中后段浓度下降且逐渐趋于平稳,为提高EMC估算的准确性应对径流全程采样并在初期加密样品采集.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EMC估算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场次径流样品数量较少时,根据样品浓度结合相应时段径流量计算的EMC呈较大离散性,随着样品数量增加估算EMC值离散性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同场次径流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随样品增多而降低的趋势不尽相同,其与径流水质水量波动程度有关.若场次径流样品数量小于10,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接近40%,当样品数量增至13个或19个,其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小于30%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样品数量 时间间隔采样法 随机抽样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积沙热参数计算及其与含水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安可栋 王文科 +2 位作者 王周峰 杨泽元 王强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33,共5页
土壤热参数是耦合包气带水汽热的重要参数,准确赋值热参数对研究地表能量守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旱区风积沙介质土壤剖面温度和湿度资料,采用谐波法计算了不同水位埋深条件下,土壤剖面上5-10 cm、5-20 cm、5-30 cm间的土壤热扩散率... 土壤热参数是耦合包气带水汽热的重要参数,准确赋值热参数对研究地表能量守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旱区风积沙介质土壤剖面温度和湿度资料,采用谐波法计算了不同水位埋深条件下,土壤剖面上5-10 cm、5-20 cm、5-30 cm间的土壤热扩散率;同时,利用3种理论模型对热传导率和热扩散率与土壤湿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谐波法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土壤热扩散率;校正的Zhaogz模型和Chung&Horton方程中,随着含水量的增大,热传导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热扩散率先增加后减小;而幂函数则是热传导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含水量越大,热传导率偏差越大,热扩散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校正的Zhaogz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陕北风积沙的土壤热扩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可以作为计算热参数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法 热扩散率 热传导率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马尔科夫链在济南市降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杰 陶望雄 王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6,共4页
依据济南市1960—2014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均方差分级法对年降水量进行分级,将其分为枯水年、偏枯年、平水年、偏丰年、丰水年5个状态,同时验证此序列满足马尔科夫要求。在此基础上,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建立了适用于济南市... 依据济南市1960—2014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均方差分级法对年降水量进行分级,将其分为枯水年、偏枯年、平水年、偏丰年、丰水年5个状态,同时验证此序列满足马尔科夫要求。在此基础上,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建立了适用于济南市年降水量的加权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并根据模糊集理论中的级别特征值对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15年、2016年济南市的降水量状态均为平水年,年降水量分别为691.21、645.28 mm;2济南市年降水量处于偏枯年及平水年状态的可能性比较大,其重现期分别为5.38、2.34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链 模糊集理论 预测 降水量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g-C_3N_4/Zn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漪 郭峰 +4 位作者 赵子龙 张涛 邵淑文 叶林静 秦培山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29-203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项的异质结光催化剂Ag/g-C_3N_4/ZnO,银离子在光照下沉积在g-C_3N_4/ZnO的异质结上,通过Ag的表面离子共振,不仅提高了可见光的吸收,同时也作为一种很好的电子受体促进光生电子的转移。在g-C3N4和ZnO的界面,光生电子从...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项的异质结光催化剂Ag/g-C_3N_4/ZnO,银离子在光照下沉积在g-C_3N_4/ZnO的异质结上,通过Ag的表面离子共振,不仅提高了可见光的吸收,同时也作为一种很好的电子受体促进光生电子的转移。在g-C3N4和ZnO的界面,光生电子从g-C3N4的导带转移到ZnO的导带上,阻止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因此三项异质结的Ag/g-C_3N_4/ZnO复合材料显示出了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漂珠载体在光催化材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涛 邵淑文 蔡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81-1784,共4页
阐述了以粉煤灰漂珠为载体的不同改性处理的复合光催化剂,探讨了其对环境中抗生素、染料的降解应用,并对以粉煤灰漂珠为载体的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改性 光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周锋 郝瑞娟 +2 位作者 杨红斌 王文科 杨胜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210-216,共7页
水-岩相互作用是近地表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地下水从补给区到排泄区,水化学特征往往呈现明显的分带规律,这是地下水动力场驱动下水-岩相互作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水-岩相互作用对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影响、对岩石力学性... 水-岩相互作用是近地表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地下水从补给区到排泄区,水化学特征往往呈现明显的分带规律,这是地下水动力场驱动下水-岩相互作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水-岩相互作用对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影响、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水-岩相互作用过程模拟3个方面阐述了目前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今后的水-岩相互作用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相互作用 地下水水化学 岩石力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