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模板合成CuO空心微球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白波 陈兰 +1 位作者 党昱 杨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4-1490,共7页
以酵母作为生物模板合成了氧化铜空心微球。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对产品的物化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电子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氧化铜产物具有空心结构,粒径为2.2-2.9μm。X射线粉末衍射表... 以酵母作为生物模板合成了氧化铜空心微球。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对产品的物化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电子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氧化铜产物具有空心结构,粒径为2.2-2.9μm。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CuO空心微球具有很好的单斜晶型结构。氮气吸附-脱附表明CuO空心微球的比表面积是8.15 m2/g,壳体表面具有多孔性,中孔尺寸分布在2.0-35.4 nm。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证实产物的能隙是1.38 ev。傅里叶红外、热重-差热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监控了合成过程中组分及化学键的变化,据此提出了空心氧化铜的合成机理。进一步利用差热分析,研究了空心氧化铜催化热分解高氯酸铵的反应,证实了该空心氧化铜产品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生物模板 氧化铜 空心微球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WO_3-TiO_2三元表面协同型光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白波 董岁明 种法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0-62,共3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得的TiO2为主体,利用H4SiW12O40浸渍烧结法成功地制备了三元表面协同型SiO2-WO3-TiO2光催化剂。采用TGA-DTA、TEM、BET、XRD、FT-IR对该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酸性品红AF水溶液为降解处理对象,考察了SiO2-WO3-TiO2光... 以溶胶-凝胶法制得的TiO2为主体,利用H4SiW12O40浸渍烧结法成功地制备了三元表面协同型SiO2-WO3-TiO2光催化剂。采用TGA-DTA、TEM、BET、XRD、FT-IR对该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酸性品红AF水溶液为降解处理对象,考察了SiO2-WO3-TiO2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iO2-WO3-TiO2光催化剂与TiO2相比,光催化活性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二氧化钛 三氧化钨 二氧化硅 催化活性 多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4SiW_(12)O_(40)/TiO_2/S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白波 董岁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9,共5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 iO2光催化剂,利用所得TiO2/S iO2光催化剂为基体,浸渍烧结法制备了H4S iW12O40/TiO2/S iO2表面负载修饰型复合光催化剂。TG-DSC、XRD、SEM、BET对催化剂的物化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TiO2和H4S iW12O40催化活性... 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 iO2光催化剂,利用所得TiO2/S iO2光催化剂为基体,浸渍烧结法制备了H4S iW12O40/TiO2/S iO2表面负载修饰型复合光催化剂。TG-DSC、XRD、SEM、BET对催化剂的物化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TiO2和H4S iW12O40催化活性组分在S iO2载体表面上的键联机理。光催化性能测试是以低浓度酸性品红染料的水溶液为降解目标物,试验结果表明H4S iW12O40的负载修饰可以改进TiO2/S iO2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酸性品红的降解效率最高可以增加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杂多酸 负载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助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ZnS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白波 种法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18,共3页
以锌粉和硫化钠为原料,利用柠檬酸助微波水热法制备得到了纳米ZnS光催化剂。XRD、TEM、PSD、FTIR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产品属于高纯的立方形(闪锌矿)晶相,微粒粒径小,粒径分布窄。与水热法相比,反应时间明显缩短。CBW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 以锌粉和硫化钠为原料,利用柠檬酸助微波水热法制备得到了纳米ZnS光催化剂。XRD、TEM、PSD、FTIR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产品属于高纯的立方形(闪锌矿)晶相,微粒粒径小,粒径分布窄。与水热法相比,反应时间明显缩短。CBW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测试结果证实,与直接水热法获得的ZnS光催化剂相比较,微波水热法制得的产品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S催化剂 柠檬酸助微波水热法 制备方法 光催化性能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波 陈志红 王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0-62,共3页
以纳米金刚石为乳化剂,BPO为引发剂,利用Pickering效应成功合成得到了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XRD、TDA-DTA、TEM、BET以及FT-IR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中,纳米金刚石晶体为立方相,聚苯... 以纳米金刚石为乳化剂,BPO为引发剂,利用Pickering效应成功合成得到了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XRD、TDA-DTA、TEM、BET以及FT-IR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中,纳米金刚石晶体为立方相,聚苯乙烯为无定形态,颗粒径粒大约为40-70nm,分散较好,比较面积达到230m2/g,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热稳定性。进一步的力学系性能测定表明,随着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添加应用,聚苯乙烯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性能得到了明显地改善,但弯曲强度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聚苯乙烯 复合物 Pickering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建军 关卫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28-132,共5页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替代、可再生、无污染的机动车燃料。传统的酸碱法生物柴油生产工艺能耗大,同时产生副产物甘油和皂化物,增加了生物柴油分离和提纯的难度。现在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利用脂肪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生产生物柴油的相关研究上,...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替代、可再生、无污染的机动车燃料。传统的酸碱法生物柴油生产工艺能耗大,同时产生副产物甘油和皂化物,增加了生物柴油分离和提纯的难度。现在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利用脂肪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生产生物柴油的相关研究上,这主要得益于其温和的操作条件和相对简单的生物柴油下游处理工艺。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反应过程,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障碍主要是脂肪酶的使用成本高、反应速率小、甲醇和甘油引起的脂肪酶失活等。就酶催化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影响脂肪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综述,以此来展望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酶 酰基受体 酯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气相浸渍反应制备SiC/C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伟 金志浩 关堂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28,共3页
以滤纸和酚醛树脂为原料,经模压固化、碳化制备了具有三维不规则孔隙结构的多孔碳,再经过高温气相渗硅得到SiC/C复合材料。SEM结果表明,SiC/C复合体遗传了多孔碳前驱体的显微结构,同时SiC/C复合体具有较好的弯曲强度和气孔率。提出了一... 以滤纸和酚醛树脂为原料,经模压固化、碳化制备了具有三维不规则孔隙结构的多孔碳,再经过高温气相渗硅得到SiC/C复合材料。SEM结果表明,SiC/C复合体遗传了多孔碳前驱体的显微结构,同时SiC/C复合体具有较好的弯曲强度和气孔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反应模型,对硅的气相反应和扩散过程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 气相浸渍 SIC陶瓷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N235萃淋树脂富集分离金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岁明 张理平 董西芳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06年第4期8-10,7,共4页
用原子吸收法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N235萃淋树脂吸附金的过程。结果表明,树脂对金的吸附性能很好,金的吸附量达860mg/g干树脂,饱和树脂与金摩尔比为1.08,树脂吸附选择性好,共存金属除铋外吸附率都很低,因此可用来从大量贱金属中吸附富集... 用原子吸收法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N235萃淋树脂吸附金的过程。结果表明,树脂对金的吸附性能很好,金的吸附量达860mg/g干树脂,饱和树脂与金摩尔比为1.08,树脂吸附选择性好,共存金属除铋外吸附率都很低,因此可用来从大量贱金属中吸附富集金。吸附焓变化为17.56 kJ/mol.K,红外与拉曼光谱研究表明,树脂吸附金的形态为AuCl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N235萃淋树脂 原子吸收法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氧化镍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符婉琛 李倩 +1 位作者 冯冬冬 王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2,共8页
以水-乙二醇为溶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iO纳米片,NiO纳米薄片通过自组装形成花状结构。改变反应温度和溶剂,制备了NiO纳米立方体颗粒和NiO纳米球形颗粒。用合成的NiO纳米材料制备工作电极,在6 mol/L... 以水-乙二醇为溶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iO纳米片,NiO纳米薄片通过自组装形成花状结构。改变反应温度和溶剂,制备了NiO纳米立方体颗粒和NiO纳米球形颗粒。用合成的NiO纳米材料制备工作电极,在6 mol/L的KOH溶液中利用三电极体系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NiO纳米片的比电容最高(在电流密度为0. 5 A/g时比电容值为402 F/g),倍率性能最佳(0. 5 A/g增加至4 A/g时有80. 1%的电容保持率)。在电流密度为4 A/g时对NiO纳米片进行1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比电容损失了9.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 NiO纳米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来石晶须/堇青石表面层的制备及准超疏水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毅帆 艾超前 +1 位作者 张瑶瑶 王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55-1963,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铝混合凝胶粉体,再通过熔盐反应在堇青石陶瓷基体上生长莫来石晶须,制得莫来石晶须/堇青石表面层微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莫来石晶须紧密生长在堇青石基体上,晶须直径为100~300 nm,长度可达几个微米.莫来石晶须表...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铝混合凝胶粉体,再通过熔盐反应在堇青石陶瓷基体上生长莫来石晶须,制得莫来石晶须/堇青石表面层微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莫来石晶须紧密生长在堇青石基体上,晶须直径为100~300 nm,长度可达几个微米.莫来石晶须表面含有大量Si-OH和Al-OH极性亲水基团,采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与活性基团间的偶联反应将非极性基团引入莫来石晶须表面,获得了静态润湿角为146°的莫来石晶须/堇青石表面层.动态润湿研究表明,合成的莫来石晶须增大了堇青石陶瓷的表面粗糙度,使亲水的莫来石晶须/堇青石表面更加亲水,而硅烷偶联剂修饰的堇青石/莫来石晶须表面则成为准超疏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陶瓷 莫来石晶须 润湿角 疏水性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