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形貌氧化镍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符婉琛 李倩 +1 位作者 冯冬冬 王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2,共8页
以水-乙二醇为溶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iO纳米片,NiO纳米薄片通过自组装形成花状结构。改变反应温度和溶剂,制备了NiO纳米立方体颗粒和NiO纳米球形颗粒。用合成的NiO纳米材料制备工作电极,在6 mol/L... 以水-乙二醇为溶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iO纳米片,NiO纳米薄片通过自组装形成花状结构。改变反应温度和溶剂,制备了NiO纳米立方体颗粒和NiO纳米球形颗粒。用合成的NiO纳米材料制备工作电极,在6 mol/L的KOH溶液中利用三电极体系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NiO纳米片的比电容最高(在电流密度为0. 5 A/g时比电容值为402 F/g),倍率性能最佳(0. 5 A/g增加至4 A/g时有80. 1%的电容保持率)。在电流密度为4 A/g时对NiO纳米片进行1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比电容损失了9.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 NiO纳米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4C陶瓷在Na2SO4-Al2(SO4)3复合熔盐介质中的化学反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艾超前 王伟 +2 位作者 杜炜 符婉琛 张荣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0,共5页
B4C陶瓷具有优异的热中子俘获能力而用于核能发电领域,这种核反应控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B4C陶瓷在Na2SO4-Al2(SO4)3复合熔盐介质中的反应性能,采用热重分析(TG-DTA)、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 B4C陶瓷具有优异的热中子俘获能力而用于核能发电领域,这种核反应控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B4C陶瓷在Na2SO4-Al2(SO4)3复合熔盐介质中的反应性能,采用热重分析(TG-DTA)、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熔盐反应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研究了产物的微观形貌与组成。结果表明,900℃的Na2SO4-Al2(SO4)3复合熔盐可与B4C反应合成Al18B4O33相晶须,晶须直径100300 nm,长度达到几个微米。提出氧化-溶解循环机理解释了熔盐反应及其硼酸铝晶须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化学反应 B4C陶瓷 晶须 微观结构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功能螯合絮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建 张明祖 +2 位作者 覃路燕 曾普 韩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35,42,共4页
本文研究了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三乙烯四胺为原料,按照曼尼奇反应机理制备胺化接枝型双功能螯合絮凝剂及其性能研究。由于在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长链上引入了具有螯合作用的N原子,使得所得产物既具有捕捉金属离子的螯和作用又具有絮凝作用,... 本文研究了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三乙烯四胺为原料,按照曼尼奇反应机理制备胺化接枝型双功能螯合絮凝剂及其性能研究。由于在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长链上引入了具有螯合作用的N原子,使得所得产物既具有捕捉金属离子的螯和作用又具有絮凝作用,因此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能力增强。以对重金属离子汞的去除率为考核指标选择最佳反应条件,考察了温度、聚合体系的pH值、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比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5℃,聚合体系pH值为9,反应时间3.5h,物料比(摩尔比)为聚丙烯酰胺∶甲醛∶三乙烯四胺=1∶0.54∶0.34。用所得絮凝剂分别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汞、铜的高岭土悬浮液模拟废水,处理后的水能够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絮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CN^-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明祖 刘建 覃路燕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8-311,共4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溶液中的 Cu^(2+),Cu^(2+)改性活性炭对溶液中 CN^-的去除效果较好。Cu^(2+)改性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加入量为1 g,质量浓度为5 g/L 的 CuSO_4溶液加入量为50 mL,溶液 pH 为4,负载时间为5.0 h。在此最佳条件...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溶液中的 Cu^(2+),Cu^(2+)改性活性炭对溶液中 CN^-的去除效果较好。Cu^(2+)改性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加入量为1 g,质量浓度为5 g/L 的 CuSO_4溶液加入量为50 mL,溶液 pH 为4,负载时间为5.0 h。在此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最大 Cu^(2+)负载量为25.90 mg(以每克活性炭计)。Cu^(2+)改性后活性炭的 CN^-去除率明显提高,由22.10%提高至94.07%。Cu^(2+)改性活性炭吸附CN^-的最佳实验条件:溶液 pH 为12~13,吸附时间为9 h。Cu^(2+)改性活性炭对 CN^-的饱和吸附量为22 mg/g。Mg^(2+),K^+,Ca^(2+),Cl^-,SO_4^(2-),CO_3^(2-),AsO_3^-对 Cu^(2+)改性活性炭的 CN^-去除率基本没有影响。Cu^(2+)改性活性炭的动态吸附实验表明,开始一段时间流出液中 CN^-含量几乎为零,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活性炭 吸附 负载铜离子 含氰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絮凝沉降法从含镉水中除镉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 武新宇 吴瑞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945-1949,共5页
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为骨架,以二乙烯三胺为接枝螯合基团,在甲醛参与下,依据Mannich反应,制得螯合基团接枝絮凝剂CFA。研究了CFA在模拟含镉废水中除镉的效率,结果表明,在pH5~8范围,絮凝剂用量为15mL/L的常温条件,经两级絮凝处... 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为骨架,以二乙烯三胺为接枝螯合基团,在甲醛参与下,依据Mannich反应,制得螯合基团接枝絮凝剂CFA。研究了CFA在模拟含镉废水中除镉的效率,结果表明,在pH5~8范围,絮凝剂用量为15mL/L的常温条件,经两级絮凝处理可将浓度为10mg/L的Cd2+降至0.087mg/L,去除率达99.1%,能够满足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絮凝剂 二乙烯三胺 含镉废水 除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伟 朱航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0-764,共5页
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区广等优点,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是固态锂离子电池实现应用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有晶态的LISICON结构、钙钛矿结构、石榴石结构电解质和非晶态... 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区广等优点,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是固态锂离子电池实现应用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有晶态的LISICON结构、钙钛矿结构、石榴石结构电解质和非晶态的氧化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电解质。概述了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对各种电解质的发现过程、晶体结构、电导率等性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晶体结构 硫化物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晶须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杜炜 艾超前 +2 位作者 马雪东 杜毅帆 王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63-1166,1171,共5页
综述了无机晶须的制备方法和一些常见晶须如碳化硅、硼酸铝、氧化锌、钛酸钾、莫来石、硫酸钙、硫酸镁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情况。同时,从结构型材料转向功能型材料是现在研究的重点,也是未来高新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无机晶须 制备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冯冬冬 李倩 +1 位作者 艾超前 王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6-799,802,共5页
氧化物型电极材料可以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具有较大的赝电容,其比容量远远大于活性炭材料的双电层电容,而且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论述了超级电容器用氧化物电极材料(RuO_2、MnO_2、NiO和Co_3O_4等)的储... 氧化物型电极材料可以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具有较大的赝电容,其比容量远远大于活性炭材料的双电层电容,而且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论述了超级电容器用氧化物电极材料(RuO_2、MnO_2、NiO和Co_3O_4等)的储能原理、制备和性能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