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陕西段水环境污染历时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秀花 黄兴国 周春华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2,共3页
为了解渭河陕西段主要污染因子的污染历时现状,对渭河陕西段的年径流量与水质污染程度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水期水环境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利用1990~2000年系列水质监测料,采用频率曲线法分析研究了渭河陕西段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了解渭河陕西段主要污染因子的污染历时现状,对渭河陕西段的年径流量与水质污染程度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水期水环境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利用1990~2000年系列水质监测料,采用频率曲线法分析研究了渭河陕西段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渭河水进入陕西段后不仅在空间上被严重污染,而且水中主要污染因子持续的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污染历时 频率曲线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成本风险的模糊层次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媛芳 申伟 孟玲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从分析影响工程成本的风险因素入手,根据目前工程成本确定的经验,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对工程成本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提出了全面定量化和定性化的层次结构评价模式和总体评价方法,并用工程实例说明该... 从分析影响工程成本的风险因素入手,根据目前工程成本确定的经验,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对工程成本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提出了全面定量化和定性化的层次结构评价模式和总体评价方法,并用工程实例说明该法简易可行。结论符合实际,从而为工程成本风险辨识、估计和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和较为客观的分析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成本风险 模糊综合评判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某小区供热系统间歇运行供暖房间热环境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官燕玲 田安民 刘宁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70-174,共5页
对西安市某小区集中供热系统间歇调节运行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动态实测分析 ,得出供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及供暖房间热舒适的现况 .指出只要适当调整供热时间就能明显地改善热舒适条件 .
关键词 集中供热 间歇供暖 热环境 热舒适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城镇建设应优先发展排水工程
4
作者 高俊发 覃舟 +1 位作者 陈远新 乔华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84-186,共3页
以日本下水道事业发展为依据 ,详细论述了排水工程设置的必要性、功能与作用 .提出排水工程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及山川秀美工程的基础 ,必须优先发展排水工程事业 .
关键词 排水工程 下水道 水环境 城镇建设 西部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水利用工程设计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洪平 方晞 +1 位作者 张垚 侯社芽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3-67,共5页
西安地热水的性质 ,以市内不同区域地热水物质含量为依据 ,分析了地热水开发利用的方向 .对工程设计中管材选用进行对比 ,提出了适用于地热水的经济型管材 。
关键词 地热水 腐蚀性 水处理 水资源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水质特性及排污规律 被引量:109
6
作者 赵剑强 刘珊 +1 位作者 邱立萍 陈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5-448,共4页
采用现场连续取样,在雨天某一时段对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排水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路面排水具有较高的污染强度,污染物以SS和COD为主,且生物可降解性较差.水质参数SS、COD、总Pb、总Zn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分析... 采用现场连续取样,在雨天某一时段对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排水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路面排水具有较高的污染强度,污染物以SS和COD为主,且生物可降解性较差.水质参数SS、COD、总Pb、总Zn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分析探讨了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放规律及其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径流 水质 排污 高速公路 特性 规律 水体污染 地表水 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金矿带某污染区村民头发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比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友宁 张江华 +2 位作者 谢娟 柯海玲 刘瑞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9-1285,共7页
为了定量化揭示金矿污染区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状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在小秦岭金矿带某环境污染区走访调查村民的健康状况,采集分析了20位村民头发中的Hg、Pb、Cd、As、Cr、Cu的含量,与未污染的对照区村民头发中重金属元素... 为了定量化揭示金矿污染区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状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在小秦岭金矿带某环境污染区走访调查村民的健康状况,采集分析了20位村民头发中的Hg、Pb、Cd、As、Cr、Cu的含量,与未污染的对照区村民头发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作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暴露或低水平长期接触导致污染区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增高,直接从事提金活动的人群头发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低水平暴露人群,头发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好地指示了人群健康的状况。研究成果为政府加大矿山环境污染防治的力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 重金属元素含量 人群健康 污染区 小秦岭金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淤积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魏霞 李占斌 +2 位作者 李鹏 鲁克新 李勋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31,共5页
在调查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采集土样的基础上,利用库容曲线和实测淤积厚度求得每层淤积泥沙量。根据大水对大沙的原则,反演淤积层所对应的次侵蚀性降雨。通过层淤积量与其相应次侵蚀性降雨的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30,降雨量P,降雨侵蚀力R,... 在调查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采集土样的基础上,利用库容曲线和实测淤积厚度求得每层淤积泥沙量。根据大水对大沙的原则,反演淤积层所对应的次侵蚀性降雨。通过层淤积量与其相应次侵蚀性降雨的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30,降雨量P,降雨侵蚀力R,平均降雨强度I等4个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无泄洪设施的淤地坝坝地每层淤积量与次侵蚀性降雨的I30,P,R关系密切,并建立了淤积量与I30,P,R的三元回归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从而为淤地坝水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坝地淤积物 层淤积量 次侵蚀性降雨 淤积过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盆地潜水硝酸盐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2
9
作者 姜桂华 王文科 +1 位作者 杨晓婷 李永涛 《水资源保护》 CAS 2002年第2期6-8,共3页
通过对关中地区潜水硝酸盐污染调查和取样分析 ,详细分析了关中盆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分布规律、污染程度和原因 ,将研究区硝酸盐污染分为农业污染型、城市污染型、盐碱化污染型。从保护水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防治和控制污染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硝酸盐 关中盆地 地下水 污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和杂醇油在红枣发酵酒中的变化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宝善 陈锦屏 +1 位作者 杨莉 阎亚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8,共5页
 研究了红枣酒发酵过程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结果表明:鲜枣和干枣发酵酒中的杂醇油含量相近,用半焦枣发酵时的杂醇油含量较高;酶解提汁可促进红枣酒甲醇的生成,热水提汁可促进杂醇油的生成;用红枣浓缩汁发酵,杂醇油...  研究了红枣酒发酵过程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结果表明:鲜枣和干枣发酵酒中的杂醇油含量相近,用半焦枣发酵时的杂醇油含量较高;酶解提汁可促进红枣酒甲醇的生成,热水提汁可促进杂醇油的生成;用红枣浓缩汁发酵,杂醇油含量较在清汁中添加蔗糖和葡萄糖发酵液时低;用葡萄酒酵母菌发酵红枣汁效果较好,生成的甲醇和杂醇油少;主发酵温度越高,甲醇和杂醇油生成量越多;陈酿降低了红枣酒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用橡木桶贮酒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杂醇油 红枣酒 发酵工艺 变化规律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铜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山 刘根起 +1 位作者 妙颖 黄龙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研究了2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胺(5 NO2 PADMA)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5的HAc NaAc介质中,Cu与5 NO2 PADMA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max=550nm,ε=3.24×104L·mol-1·cm-1,Cu的含量在0~1.4mg/L内... 研究了2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5 二甲氨基苯胺(5 NO2 PADMA)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5的HAc NaAc介质中,Cu与5 NO2 PADMA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max=550nm,ε=3.24×104L·mol-1·cm-1,Cu的含量在0~1.4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经铝合金和矿样管理样品分析验证,结果与原结果相符,5次测定的RSD小于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 分光光度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珊 孙宏亮 +1 位作者 孙大鹏 曹雯雯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67-569,572,共4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探讨了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pH值、反应温度、不同电极等对COD、浊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处理水中COD、浊度的最佳条件是:电解质浓度为45 g/L,pH值为8,电流密度为60 mA/m2,温度为22℃,阳极为RuSn电极,阴...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探讨了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pH值、反应温度、不同电极等对COD、浊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处理水中COD、浊度的最佳条件是:电解质浓度为45 g/L,pH值为8,电流密度为60 mA/m2,温度为22℃,阳极为RuSn电极,阴极使用不锈钢电极。此时COD去除率达86.22%,浊度去除率达80%,悬浮固体去除率和细菌去除率94%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电化学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爱侠 于法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7-49,共3页
雨水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活和生产的惟一水源,实现雨水的集蓄利用是该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开展“退耕还林(草)”的一个切入点。本文简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体系,分析了该区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并对雨水... 雨水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活和生产的惟一水源,实现雨水的集蓄利用是该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开展“退耕还林(草)”的一个切入点。本文简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体系,分析了该区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并对雨水集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雨水集蓄 雨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地坝坝地淤积与侵蚀性降雨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霞 李占斌 +3 位作者 李勋贵 沈中原 亢伟 邹斌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淤地坝措施作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淤积过程与水毁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全面调查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进行测量和分层取样... 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淤地坝措施作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淤积过程与水毁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全面调查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进行测量和分层取样,利用库容曲线和实测每个淤积层的淤积厚度求得每层淤积泥沙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系统地研究了侵蚀性降雨的4个指标(降雨侵蚀力R、降雨量P、最大30min降雨强度I30、平均降雨强度I)与坝地泥沙淤积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R和坝地泥沙淤积量的发展趋势最为密切,呈幂函数关系;降雨量P对淤积量的影响仅次于降雨侵蚀力,其关系呈指数型;最大30min降雨强度I30和平均降雨强度I对坝地泥沙淤积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黄土高原 淤地坝 坝地淤积物 侵蚀性降雨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亚乔 钱会 +1 位作者 张黎 张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5-189,共5页
依据银川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将其地下水系统划分为单一潜水和多层结构的潜水———浅层承压水,分析地下水系统中主要离子、矿化度和水化学类型的特征及其变化,表明,潜水含水层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水质变差,矿化度升高,主要离子的变化特征... 依据银川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将其地下水系统划分为单一潜水和多层结构的潜水———浅层承压水,分析地下水系统中主要离子、矿化度和水化学类型的特征及其变化,表明,潜水含水层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水质变差,矿化度升高,主要离子的变化特征与矿化度基本一致,水化学类型由HCO3.SO4-Ca.Mg向SO4.Cl-Na.Mg过渡。浅层承压水含水组的地下水质变化特征和潜水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化学类型 变化特征 银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污染物在土壤中转化的原位实验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胜科 王文科 +2 位作者 李翔 李永涛 姜桂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23,共4页
建立了一种研究水溶性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转化的原位实验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研究黄土中氨氮的运移转化规律 。
关键词 原位实验 水溶性污染物 土壤 运移转化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花原矛头蝮嗅觉系统和犁鼻系统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宏元 柴丽红 +1 位作者 王晓雯 李忻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菜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jerdonii)的嗅觉系统和犁鼻系统.结果表明,嗅器位于嗅囊的背侧,犁鼻器则位于嗅器的腹内侧.嗅器的上皮分化为嗅上皮和呼吸上皮,嗅上皮的基底层有Bowman′s腺,呼吸上皮中具有大量的杯状细...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菜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jerdonii)的嗅觉系统和犁鼻系统.结果表明,嗅器位于嗅囊的背侧,犁鼻器则位于嗅器的腹内侧.嗅器的上皮分化为嗅上皮和呼吸上皮,嗅上皮的基底层有Bowman′s腺,呼吸上皮中具有大量的杯状细胞.犁鼻器基底层未发现犁鼻腺.嗅球和副嗅球呈典型的板层构筑结构.推测菜花原矛头蝮嗅器内嗅上皮和呼吸上皮完全分开有利于背侧嗅上皮俘获气味信号,腹侧呼吸上皮参与呼吸作用.虽然菜花原矛头蝮等蛇类的犁鼻器缺少犁鼻腺,但是其眼眶周围的哈氏腺和口腔内的唾液腺可以代偿犁鼻腺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花原矛头蝮 嗅器 犁鼻器 嗅球 副嗅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通量面法计算土壤水分腾发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安焱 董新光 +1 位作者 刘燕 周金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土壤水分腾发量的确定是土壤水分运动研究的难点问题。擘通量面法是利用零通量面存在时段计算土壤水分腾发量的方法。在计算时段内,根据零通量面发育状态不同可分为零通量面稳定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和零通量面移动条件下的计算公式。选择... 土壤水分腾发量的确定是土壤水分运动研究的难点问题。擘通量面法是利用零通量面存在时段计算土壤水分腾发量的方法。在计算时段内,根据零通量面发育状态不同可分为零通量面稳定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和零通量面移动条件下的计算公式。选择不同水位埋深、不同作物类型的土壤剖面对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零通量面法计算土壤水分腾发量精度较高,简单易行。本方法适用于计算潜水埋深在3~10m的干旱半干旱的平原地区计算土壤水分腾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通量面 土壤水分 腾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太阳散射辐射月均值的估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盈霓 程小军 刘静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5期8-12,共5页
建筑物空调系统的全年或季节能耗分析和太阳能系统的设计分析,需要已知太阳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我国大多数地区只有总辐射观测,没有直接辐射或散射辐射观测,因此需要有一种散射辐射的估算方法。根据全国8个典型城市的实测数据,分析... 建筑物空调系统的全年或季节能耗分析和太阳能系统的设计分析,需要已知太阳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我国大多数地区只有总辐射观测,没有直接辐射或散射辐射观测,因此需要有一种散射辐射的估算方法。根据全国8个典型城市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日散射辐射和日总辐射与日照时长的关系,分别建立了日散射月均值的多项式拟合模型。经过郑州地区数据的检验认为,模型有很好的拟合性能,该模型可以作为通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太阳散射辐射月均值 日太阳总辐射月均值 多项式拟合 日照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动态分析中阻尼矩阵的实验确定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军星 杨胜军 +2 位作者 薛继军 何正嘉 张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3,57,共4页
采用激振实验的方法 ,对纸张在空气中振动时的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在纸张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中阻尼矩阵的确定方法和详细步骤 .以该方法确定阻尼矩阵 ,对悬臂状态纸张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 ,... 采用激振实验的方法 ,对纸张在空气中振动时的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在纸张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中阻尼矩阵的确定方法和详细步骤 .以该方法确定阻尼矩阵 ,对悬臂状态纸张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 ,表明由该方法确定的阻尼矩阵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纸张在空气中振动的阻尼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确定方法 纸张 动态响应分析 阻尼矩阵 激振实验 有限元法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