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匹配地面街景的倾斜摄影全空间信息恢复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文平 杨志强 +2 位作者 计国锋 童雅妮 高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87-191,共5页
倾斜摄影方式的建模相较于传统的建模方式具有高真实、全要素的特性,但是对于近地面数据往往会出现数据丢失或细节模糊的问题。本文克服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局限性,通过改进倾斜相机在航空平台和移动测量车上的架设、改进普通的地面街... 倾斜摄影方式的建模相较于传统的建模方式具有高真实、全要素的特性,但是对于近地面数据往往会出现数据丢失或细节模糊的问题。本文克服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局限性,通过改进倾斜相机在航空平台和移动测量车上的架设、改进普通的地面街景,将倾斜摄影测量与地面街景较好地耦合,并对倾斜摄影模型中细节的丢失和模糊进行恢复,得出识别度和精度更高的倾斜模型。然后将恢复后的倾斜影像模型与恢复之前的倾斜影像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将倾斜摄影与地面街景进行耦合能够极大地提高影像在近地面的数据精度和细节的真实性,同时弥补了单独使用地面街景技术的局限性和高层信息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 地面街景 耦合 全方位信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空摄影测量影像的特征点提取算子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凯南 杨志强 +1 位作者 张学伟 石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5,共6页
影像匹配是低空遥感数据处理的核心步骤,而特征提取是影像匹配的基础。该文从兴趣算子的角度分析了摄影测量中几种主流特征点提取算法:Moravec算子、Forstner算子、SUSAN算子、Harris和SIFT算子,以角点类型较多的普通几何图形、卫星遥... 影像匹配是低空遥感数据处理的核心步骤,而特征提取是影像匹配的基础。该文从兴趣算子的角度分析了摄影测量中几种主流特征点提取算法:Moravec算子、Forstner算子、SUSAN算子、Harris和SIFT算子,以角点类型较多的普通几何图形、卫星遥感影像和动力三角翼拍摄的低空遥感影像为数据,通过实验得到各算法的速度、精度、局限性和适应性。针对低空摄影测量影像,以重复率为指标定量比较和分析了各算法在抗噪、抗对比对变化、抗光照变化和抗旋转变化等方面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灰度信息丰富的低空遥感影像,SIFT算子具备尺度不变性,抗噪性最好,Harris算子提取速度最快,Forstner算子精度最高。实验结论为低空摄影测量影像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摄影测量 特征点提取 FORSTNER算子 HARRIS算子 SIFT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晨晨 杨志强 +1 位作者 马骥 李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1-33,共3页
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地下管廊建设的背景,然后对综合管廊的国外建设发展和国内建设状况进行了总结,最后重点提出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规划设计管理方面、坐标方位传递方面和运... 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地下管廊建设的背景,然后对综合管廊的国外建设发展和国内建设状况进行了总结,最后重点提出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规划设计管理方面、坐标方位传递方面和运营维护中的测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政策 坐标传递 陀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摄影测量与机载LiDAR技术融合的交通干线地质灾害快速应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武继峰 武晴晴 张凯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02-205,共4页
针对交通干线特殊地质条件,基于多学科、多技术融合的研究,研发新的监测手段与方法,应用快速低空摄影测量技术、机载LiDAR技术等,系统讨论了区域影像信息快速获取的流程,研究了地质灾害体信息的快速提取方法,进一步为地质灾害巡查、评... 针对交通干线特殊地质条件,基于多学科、多技术融合的研究,研发新的监测手段与方法,应用快速低空摄影测量技术、机载LiDAR技术等,系统讨论了区域影像信息快速获取的流程,研究了地质灾害体信息的快速提取方法,进一步为地质灾害巡查、评价、监测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快速应急、安全排险等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摄影测量 机载LIDAR 交通干线 地质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技术应用于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的数据优选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武继峰 杨志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2-94,共3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覆盖范围大、成本低、空间分辨率高,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已成为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新手段。利用InSAR监测矿区地面沉降受相干性、影像分辨率、可探测量级、区域地貌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覆盖范围大、成本低、空间分辨率高,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工作,已成为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新手段。利用InSAR监测矿区地面沉降受相干性、影像分辨率、可探测量级、区域地貌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不同卫星影像数据比对分析,为矿区地表开采沉陷信息的动态监测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INSAR技术 数据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线路电磁对GPS观测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镇 曾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12-216,223,共6页
高压线路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磁场,干扰GPS信号,这是高压线路导致观测结果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试验、测试、分析,给出了高压线路在不同范围对GPS观测影响的初步结果,并讨论了减弱这类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 高压线电磁 GPS观测干扰 误差减弱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乐—南澳断裂带的最小二乘反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啸龙 杨志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9-152,共4页
长乐—南澳断裂带为现今福建省陆域分布的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带。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地震活动性又趋于频繁。该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即是海西城市群建设发展的重要地质依托,又是断裂活动的应力闭锁带。本文根据分布于福建省内的一... 长乐—南澳断裂带为现今福建省陆域分布的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带。第四纪以来,该断裂地震活动性又趋于频繁。该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即是海西城市群建设发展的重要地质依托,又是断裂活动的应力闭锁带。本文根据分布于福建省内的一组高精度GPS观测速率场,采用矩形位错理论模型最小二乘反演计算了长乐—南澳断裂带各段的三维滑动特征。研究认为,长乐—南澳断裂带的三维活动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特征,并且这种差异性活动自身具有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乐—南澳断裂带 矩形位错理论 最小二乘 三维滑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GPS高程拟合的多面函数模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贺炳彦 张贵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9-582,共4页
基于GPS高程拟合的特点,采用多面函数对高程异常值进行拟合计算。详细论述了多面函数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方程,并与二次曲面拟合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面函数模型在GPS高程拟合中,能够较好的逼近区域内起伏较大的高程异常特征,其拟... 基于GPS高程拟合的特点,采用多面函数对高程异常值进行拟合计算。详细论述了多面函数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方程,并与二次曲面拟合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面函数模型在GPS高程拟合中,能够较好的逼近区域内起伏较大的高程异常特征,其拟合精度较高。通过实例验证,利用多面函数模型进行高程拟合,核函数的选取及节点的确定对拟合结果影响显著,需要根据应用区域的实际情况适当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拟合 多面函数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GIS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研究
9
作者 张伟朋 杨志强 贺凯盈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5-77,共3页
速度因素在公路交通事故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道路线形是决定车辆实际运行车速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车辆运行特征的实地观察和运行车速的现场观测,标定了车辆运行车速与公路线形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将线形单元间运行车... 速度因素在公路交通事故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道路线形是决定车辆实际运行车速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车辆运行特征的实地观察和运行车速的现场观测,标定了车辆运行车速与公路线形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将线形单元间运行车速的变化量作为车辆安全评价标准,建立关系,实现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道路线形 行车安全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椭球法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研究
10
作者 王璐 计国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6-8,33,共4页
介绍函数模型算法以及区域椭球法,并基于试验区域的GPS水准数据,通过各种算法的分类计算比较,验证了区域椭球法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优越性和可靠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三维仿真,可视化的分析似大地水准面的变化。
关键词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区域椭球法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IDAR数据提取山区脊谷特征线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芸 杨博 杨志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山区LIDAR地面点云数据提取山区脊谷特征线的算法。根据微分几何理论并结合局部多项式拟合,提取地面点云的法矢曲率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曲率极值系数来提取脊点和谷点,并根据最小生成树的原则进行跟踪和裁剪,最终生成脊谷特... 提出一种基于山区LIDAR地面点云数据提取山区脊谷特征线的算法。根据微分几何理论并结合局部多项式拟合,提取地面点云的法矢曲率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曲率极值系数来提取脊点和谷点,并根据最小生成树的原则进行跟踪和裁剪,最终生成脊谷特征线。实验表明,该算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点云数据 脊谷特征线 微分几何 局部多项式拟合 最小生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振对GAT陀螺全站仪寻北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丕旭 杨志强 马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05-109,共5页
GAT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仪器,外界环境(包括风力、温度、外界震动、周围的磁场等)都会对仪器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在陀螺定向的过程中,风振对寻北精度的影响比较大,无论在洞外已知边还是在洞内待定边上的寻北过程... GAT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仪器,外界环境(包括风力、温度、外界震动、周围的磁场等)都会对仪器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在陀螺定向的过程中,风振对寻北精度的影响比较大,无论在洞外已知边还是在洞内待定边上的寻北过程,都有可能受到风振的影响。因此,研究风振对陀螺仪寻北的影响规律尤为重要。本文对不同风振条件下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所采集的定、转子电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影响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改正方法,为验证改正后的外符合精度,采用在设计的闭合导线中加测陀螺边并施加不同风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振 GAT陀螺仪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地壳形变分析与研究
13
作者 潘美蓉 杨志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87-188,251,共3页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我国东部一个相对活跃的中、强地震多发区,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地震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对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福建省地震局于1995年经福建省计委批准立项,利用GPS、水准、重力、...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我国东部一个相对活跃的中、强地震多发区,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地震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对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福建省地震局于1995年经福建省计委批准立项,利用GPS、水准、重力、测震和地质等资料对福建沿海及其海峡的地壳应力场、地壳垂直形变场、重力场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基于福建地区地壳形变监测数据资料,主要是GPS数据资料以及水准数据资料,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壳形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地震 水准和GPS资料 地壳形变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错理论模型在福建省沿海交通干线地面沉降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啸龙 杨志强 +2 位作者 武继峰 李萌 胡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38-342,共5页
为了研究活动断裂对福建省东南沿海交通干线基础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位错理论模型,对福建省长乐-南澳断裂带三维活动性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交通网络覆盖区域的地壳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长乐-南澳断裂带影响,研究区域整体表现为近北... 为了研究活动断裂对福建省东南沿海交通干线基础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位错理论模型,对福建省长乐-南澳断裂带三维活动性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交通网络覆盖区域的地壳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长乐-南澳断裂带影响,研究区域整体表现为近北东向的缓慢抬升,平均速率为1 mm/a.在与北西走向的九龙江下游断裂的交汇部位,地壳差异性活动显著增强,呈现出下沉-抬升梯度带相互切割的形变趋势.同时,研究区域地应变分布也表现为扩张-压缩交替带,地壳引张最剧烈的区域位于同一断裂交汇处,应变率为2.90×10-8/a.由此可知,长乐-南澳断裂与九龙江下游断裂的交汇部位对研究区域地球动力学基础稳定性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东南沿海 交通网络 长乐-南澳断裂带 位错理论模型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基准数据网的陀螺全站仪寻北精度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石震 杨志强 +2 位作者 田永瑞 庞尚益 杨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4,共4页
结合我国自主研发的GAT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提出一种基于高精度GPS控制网和高精度全站仪测角网的陀螺全站仪精度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别对德国的Gyromat 2000和我国的GAT-05B磁悬浮陀螺全站仪进行了检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通过GAT... 结合我国自主研发的GAT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提出一种基于高精度GPS控制网和高精度全站仪测角网的陀螺全站仪精度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别对德国的Gyromat 2000和我国的GAT-05B磁悬浮陀螺全站仪进行了检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通过GAT陀螺全站仪在若干大型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全站仪 寻北精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nSAR技术在黄土高原沟壑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凯南 杨志强 武继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3-25,共3页
针对陕西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矿区的特殊地形,应用D-In SAR技术,可以有效地提供最新的矿区沉陷信息,真实地反映了矿区地表发生的形变动态信息,并能够准确获得矿区沉陷的位置和下沉程度。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开采沉陷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厦门集美大桥高程传递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新志 杨志强 +1 位作者 王兴国 陈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451-454,共4页
针对厦门集美大桥建设过程中的高程传递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并构建了沿桥梁径向布设的GPS水准网,通过BP神经网络的设计与解算,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集美大桥 高程传递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三维滑动速率反演及其分段性研究
18
作者 张贵钢 杨志强 王庆良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基于负位错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反演龙门山中央断裂段的三维滑动速率。反演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的现今构造运动整体而言为右旋逆冲断层,滑动速率较小,其运动特征具有显著的分段性。断裂带南段以逆冲为主,兼有左旋特征;在向北延展过程... 基于负位错模型,结合粒子群算法反演龙门山中央断裂段的三维滑动速率。反演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的现今构造运动整体而言为右旋逆冲断层,滑动速率较小,其运动特征具有显著的分段性。断裂带南段以逆冲为主,兼有左旋特征;在向北延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为右旋走滑,且走滑分量逐渐加大;龙门山断裂带南北两端具有挤压特征,其中段显示一定的拉张。由此推断,龙门山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在青藏块体整体移动的影响下,还与其区域应力场和内部地壳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位错 粒子群算法 地壳形变 构造运动 龙门山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LIDAR点云数据的阶层次粗差探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芸 杨志强 杨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3,共4页
针对山区LIDAR原始点云数据粗差的空间分布特性,将粗差分为极值粗差、粗差簇群和孤立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区机载LIDAR点云数据粗差探测的阶层次处理,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山区机载LIDAR原始点... 针对山区LIDAR原始点云数据粗差的空间分布特性,将粗差分为极值粗差、粗差簇群和孤立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区机载LIDAR点云数据粗差探测的阶层次处理,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山区机载LIDAR原始点云数据中的粗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点云预处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LIDAR 粗差探测 阶层次 粗差簇 孤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佩超 杨志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24-129,共6页
地质灾害时刻威胁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实现对灾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十分必要。本文所开发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针对滑坡灾害发生特点,综合运用GNSS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地质灾害体全天... 地质灾害时刻威胁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实现对灾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十分必要。本文所开发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针对滑坡灾害发生特点,综合运用GNSS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地质灾害体全天候、全方位、高精度、自动化的实时监测与预警。结合多年开发与研究的成果,主要从系统总体设计、各功能模块、数据存储方式、数据中心软件设计与实现、系统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已用于铁路路基变形及矿区灾害监测与预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GNSS 高精度 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