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区段交通流模拟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正义 朱诗慧 +2 位作者 朱可宁 刘浩学 朱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6-150,共5页
隧道内外照明差异使交通流状态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模拟高速公路隧道入口交通流运行与安全状态,根据驾驶速度与能见度关系,提出了元胞传输模型的改进原理与方法。通过与实际道路交通流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运用该模型模拟... 隧道内外照明差异使交通流状态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模拟高速公路隧道入口交通流运行与安全状态,根据驾驶速度与能见度关系,提出了元胞传输模型的改进原理与方法。通过与实际道路交通流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运用该模型模拟并比较不同条件下交通运行状态。结果表明,改进的元胞传输模型能够揭示隧道入口流量与车速状态。受到隧道能见度的影响,在隧道入口段车速将有明显的降低。随着隧道内能见度的降低,这种影响更为明显。高流量情况下,隧道入口的扰动可能影响后续车辆速度与流量;低流量情况下则影响不大。车速扰动对于道路全段的安全性影响较大,在交通激波的传递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低密度情况下,隧道内能见度越低,安全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隧道 宏观交通流仿真 元胞传输模型 驾驶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M的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交通流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正义 路巧珍 +1 位作者 朱可宁 刘浩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3-548,共6页
为模拟隧道内事故发生前后隧道入口段交通流的变化状况,首先采集事故发生前后交通流参数,应用CTM模型对事故发生前后隧道入口段交通流进行仿真,再运用GEH值比较仿真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通过交通流参数曲线反映交通流集聚状态,最后,基... 为模拟隧道内事故发生前后隧道入口段交通流的变化状况,首先采集事故发生前后交通流参数,应用CTM模型对事故发生前后隧道入口段交通流进行仿真,再运用GEH值比较仿真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通过交通流参数曲线反映交通流集聚状态,最后,基于CTM模型产生的安全指数评价二次事故风险.结果表明:运用CTM模型的仿真状况与实际状况吻合度较高,能较好的描述隧道内事故发生前后交通流状态,特别是交通激波现象的产生及变化趋势,还可以对二次事故风险进行评价并描述其时变规律,模型可作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交通模拟与安全评价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工程 隧道入口段 高速公路 交通流 C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候车时间价值估计 被引量:4
3
作者 肖梅 徐福博 +1 位作者 边浩毅 颜建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30,共7页
候车时间是影响公共交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候车时间价值作为候车时间与出行成本间的转化媒介往往对公共交通组织优化结果产生较大影响。通过调研访问及SP调查法获取出行者在不同条件下为减少候车时间的支付意愿数据,应用非集计理论... 候车时间是影响公共交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候车时间价值作为候车时间与出行成本间的转化媒介往往对公共交通组织优化结果产生较大影响。通过调研访问及SP调查法获取出行者在不同条件下为减少候车时间的支付意愿数据,应用非集计理论建立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支付行为预测模型;基于出行者支付意愿,利用预测结果测算出行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候车时间价值;研究候车时间价值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及随候车时长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候车时间价值受候车时长、收入水平、出行目的及天气条件影响显著,且与候车时长和收入水平均呈正相关;工作出行的候车时间价值要高于娱乐出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候车时间价值要高于舒适天气;Logistic曲线能够较好地解析候车时间价值与候车时长的关系,拟合决定系数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公共交通 多项Logit模型 SP调查 候车时间价值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客车事故人员逃生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硕 余强 王一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4-631,共8页
为研究客车事故后人员应急决策心理及逃生行为特征,选取110名符合我国性别、年龄分布的样本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显著性分析得到影响人员决策行为的个人因素。根据朴素贝叶斯理论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学习、训练,模拟人员的潜意识逃生决... 为研究客车事故后人员应急决策心理及逃生行为特征,选取110名符合我国性别、年龄分布的样本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显著性分析得到影响人员决策行为的个人因素。根据朴素贝叶斯理论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学习、训练,模拟人员的潜意识逃生决策。结合环境因素由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构建客车事故后人员逃生决策模型。进行客车事故逃生试验,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客车事故后人员的应急决策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先天特征及后天经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决策 紧急疏散 朴素贝叶斯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