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桥梁健康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1
作者 梁鹏 李斌 +2 位作者 王晓光 吴向男 陈文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从传感器监测项目优化、数量优化和位置优化3个方面综述传感器优化布置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传感器位置优化,系统介绍了基于模态可观测性和基于损伤可识别性的传感器优化布置准则、布置方法和布置评价准则,对比分析各种布置方法之间的... 从传感器监测项目优化、数量优化和位置优化3个方面综述传感器优化布置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传感器位置优化,系统介绍了基于模态可观测性和基于损伤可识别性的传感器优化布置准则、布置方法和布置评价准则,对比分析各种布置方法之间的脉络关系、技术演变及其优缺点,最后指出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存在的几点不足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健康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模态保证准则 有效独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冲击能量对山区桥梁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顾乡 余志祥 +1 位作者 赵雷 许浒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137,共7页
为研究落石对桥梁冲击破坏严重的问题,建立了HJC(Holmquist Johnson Cook)损伤本构模型,运用非线性显示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典型的山区桥梁在落石冲击条件下进行碰撞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落石冲击能量进行分级,并对外套钢板和增加素混... 为研究落石对桥梁冲击破坏严重的问题,建立了HJC(Holmquist Johnson Cook)损伤本构模型,运用非线性显示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典型的山区桥梁在落石冲击条件下进行碰撞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落石冲击能量进行分级,并对外套钢板和增加素混凝土保护层两种防护措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落石潜在危险能量为2 500 k J;当采用外套钢板措施时,侵彻率由原来的37.78%下降到13.89%,混凝土体积损伤减少30%;当采用素混凝土保护层措施时,侵彻率进一步下降到6.11%,混凝土体积损伤减少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石冲击 山区桥梁 冲击能量 损失体积 HJC(Holmquist Johnson Coo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桥梁墩柱水沙磨蚀损伤调查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余志祥 张蓬勃 +1 位作者 赵雷 许浒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926,共8页
采用实地调查及CFD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水沙冲刷作用对山区桥梁墩柱磨蚀损伤的影响。调查了岷江上游13座跨江桥梁的墩柱磨蚀情况,测得了磨蚀深度、磨蚀分布模式以及材料表面硬度。根据调查,基于临界速度和弹性模量的线性相关假定,对Finni... 采用实地调查及CFD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水沙冲刷作用对山区桥梁墩柱磨蚀损伤的影响。调查了岷江上游13座跨江桥梁的墩柱磨蚀情况,测得了磨蚀深度、磨蚀分布模式以及材料表面硬度。根据调查,基于临界速度和弹性模量的线性相关假定,对Finnie冲蚀磨损模型进行修正,并构建了水沙两相流模型,以桥墩表面混凝土的磨蚀厚度和磨蚀面积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桥墩形状与尺寸、河流水深、流速、含砂率、沙粒粒径等因素对桥墩磨蚀损伤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圆形墩柱抗磨蚀能力最好;桥梁墩柱的磨蚀损伤程度与河水含砂率基本呈线性关系但受水深的影响较小;水速对最大磨蚀厚度影响非常明显,却对平均磨蚀厚度影响较小;含沙量相同,粒径越大,对桥梁墩柱的磨蚀作用越大;岷江上游混凝土圆形墩柱的平均磨蚀厚度可按3-5mm/a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墩柱 磨蚀损伤 CFD Finnie模型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柔性防护网结构足尺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齐欣 余志祥 +2 位作者 许浒 赵雅娜 赵世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29,共6页
为研究被动柔性防护网结构的落石防护性能,设计2组防护能级为750 k J的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进行足尺冲击试验研究。模型1为按照现有标准所选型得到的系统配置;模型2为改进后的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模型1无法拦截750 k J落... 为研究被动柔性防护网结构的落石防护性能,设计2组防护能级为750 k J的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进行足尺冲击试验研究。模型1为按照现有标准所选型得到的系统配置;模型2为改进后的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模型1无法拦截750 k J落石的冲击,系统崩溃;模型2成功地拦截了落石,且冲击后模型2的各主要组成构件等均未发生破坏,仅需要对耗能元件进行更换,即可继续投入使用。通过对高速视频的解构,对各部分组成构件的运动和受力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系统的三阶段工作历程,并分析系统失效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实测的钢丝绳拉力时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为今后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被动防护网结构 落石冲击 整体试验 运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爆炸等效单自由度结构体系抗力动力系数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耿少波 葛培杰 +1 位作者 刘亚玲 李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6-171,共6页
由化学爆炸荷载特点,选取了线性等效荷载与多项式曲线拟合衰减荷载两种函数类型,从等效单自由度微分方程入手,对比了线性等效荷载的等效作用时长、多项式曲线拟合衰减荷载的作用时长与结构进入塑性响应时间之间大小关系,推导出了弹塑性... 由化学爆炸荷载特点,选取了线性等效荷载与多项式曲线拟合衰减荷载两种函数类型,从等效单自由度微分方程入手,对比了线性等效荷载的等效作用时长、多项式曲线拟合衰减荷载的作用时长与结构进入塑性响应时间之间大小关系,推导出了弹塑性阶段抗力动力系数表达式。通过算例表明多项式曲线拟合衰减荷载可应用范围大于线性等效荷载,且可反映化学爆炸荷载形状调整参数对动力系数的影响程度,线性等效荷载求解简单应用简便,在延性比较小时其动力系数稍偏大对设计有利,在延性比较大且结构刚度较大时动力系数偏小且低于比例可达19%,对设计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爆炸 动力系数 等效单自由度 等效静载 作用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模态曲线变化的桥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多 刘来君 +1 位作者 张筱雨 刘虹延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针对传统损伤识别方法仅能对损伤位置进行确定,对于损伤程度识别效果较差的问题,根据桥梁出现损伤会使曲率模态曲线产生畸变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曲率模态曲线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曲率模态参数指标为基础,对桥梁损伤前后其曲率模态... 针对传统损伤识别方法仅能对损伤位置进行确定,对于损伤程度识别效果较差的问题,根据桥梁出现损伤会使曲率模态曲线产生畸变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曲率模态曲线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曲率模态参数指标为基础,对桥梁损伤前后其曲率模态曲线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多项式拟合和BP神经网络拟合技术,根据桥梁受损后其曲率模态曲线畸变面积的大小来反向拟合出现损伤的位置和损伤程度。以一座简支桥为例,对其设定单损伤和多损伤工况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曲率模态曲线畸变产生的部位确定结构损伤的位置,并根据曲率模态曲线的畸变大小来拟合桥梁损伤的程度。结果表明:对于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的小损伤工况,该方法识别效果较好,可用于实际工程结构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损伤识别 曲率模态曲线 数据拟合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永健 李慧 +2 位作者 张宁 刘君平 孙晓博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对开孔钢板连接件(PBL)加劲型钢管混凝土构件界面粘结性能进行研究,以PBL加劲肋的开孔间距、开孔孔径、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为参数,进行了该类试件抗剪性能的推出试验,并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进行了界面粘结强度、抗剪刚度等参数的对比分析... 对开孔钢板连接件(PBL)加劲型钢管混凝土构件界面粘结性能进行研究,以PBL加劲肋的开孔间距、开孔孔径、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为参数,进行了该类试件抗剪性能的推出试验,并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试件进行了界面粘结强度、抗剪刚度等参数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内PBL加劲肋承载力受混凝土粗骨料含量影响的修正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通过设置PBL加劲肋可以明显提高钢管混凝土的界面抗剪承载力和刚度,其粘结强度受加劲肋开孔参数的影响;引入的PBL抗剪承载力公式修正系数与开孔板内混凝土榫的粗骨料面积比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L加劲肋 矩形钢管混凝土 推出试验 界面粘结-滑移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中钢管的纵向容许应力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永健 姜磊 张宁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针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过程中钢管与核心混凝土在极限承载阶段时的多向应力状态,引入钢管纵向容许应力折减系数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系数,对钢管混凝土的应力状态、轴压承载力计算进行理论分析,给出各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值与... 针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过程中钢管与核心混凝土在极限承载阶段时的多向应力状态,引入钢管纵向容许应力折减系数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系数,对钢管混凝土的应力状态、轴压承载力计算进行理论分析,给出各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钢管纵向容许应力折减系数的引入有助于加深对钢与混凝土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在工程常用范围内可为钢管混凝土结构节点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极限承载力 组合作用 钢管 纵向容许应力 强度折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平转施工称重试验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苏巨峰 李磊 +1 位作者 黄健 任翔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8,共5页
基于张(家口)呼(和浩特)客运专线兴和特大桥平转施工前称重试验,对连续梁称重试验过程中的测点布置、数据处理、配重方案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既有称重试验方法的优化建议,以提高称重试验的效率和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将位移传感器... 基于张(家口)呼(和浩特)客运专线兴和特大桥平转施工前称重试验,对连续梁称重试验过程中的测点布置、数据处理、配重方案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既有称重试验方法的优化建议,以提高称重试验的效率和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将位移传感器布置在球铰侧面测量水平位移优于布置在撑脚附近测量竖直位移;称重试验时可通过顶升力时程曲线快速得到称重试验的临界力;转动球铰法称重试验对于球铰具有润滑作用,试验时顶升次数不宜太少,建议每侧至少进行3次;对于球铰转动摩阻较小的连续梁,建议采用撑脚落地接触滑道的转动姿态进行转体,并根据该方案配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 平转施工 称重试验 摩阻力矩 配重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跃迁的指数型炸药空爆荷载等效静载动力系数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少波 李洪 葛培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8,共9页
为对比抗爆设计规范采用的线性荷载计算模式,建立了考虑跃迁的指数型衰减荷载表达式,通过爆炸荷载等效单自由度微分方程,求解了关于跃迁时长、超压峰值、指数型形状调整参数、结构自振频率与荷载作用时长的等效静载抗力动力系数表达式... 为对比抗爆设计规范采用的线性荷载计算模式,建立了考虑跃迁的指数型衰减荷载表达式,通过爆炸荷载等效单自由度微分方程,求解了关于跃迁时长、超压峰值、指数型形状调整参数、结构自振频率与荷载作用时长的等效静载抗力动力系数表达式。根据跃迁时长与形状调整参数,分析了四种典型计算工况,结果表明:现行结构抗爆设计规范等冲量线性衰减荷载可设计范围明显偏小,动力系数在延性比β<3.0下偏保守,而β≥3.0,wt_+>1.4δ时偏不安全,最大偏低17.4%;跃迁时长比值越大,动力系数越大,跃迁时长比为1%~2%时,对动力系数影响程度为0.4~0.7%,指数型荷载形状调整参数对柔度特别大的结构动力系数无影响,对其它结构动力系数增大或减少影响程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爆设计 等效荷载 动力系数 跃迁荷载 指数型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