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基坑桩锚支护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好 周绪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6-89,共4页
以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桩锚支护为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对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据此分析了土体的位移和锚杆的受力状态.对比基坑顶部边缘的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值,两者较为接近,表明本计算是可行的,可供类似深基坑支护... 以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桩锚支护为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对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据此分析了土体的位移和锚杆的受力状态.对比基坑顶部边缘的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值,两者较为接近,表明本计算是可行的,可供类似深基坑支护工程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桩锚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公园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以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华 戴宏 李红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92-97,共6页
基于对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内及周边居民的实地调查与访谈,运用统计分析、EXCEL等方法及软件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并进行了差异分析。调查结果揭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业处于发... 基于对陕西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园内及周边居民的实地调查与访谈,运用统计分析、EXCEL等方法及软件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地质遗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并进行了差异分析。调查结果揭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业处于发展阶段,居民对于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居民普遍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政府及家庭收入;居民对于环境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多数居民认为发展旅游增加了地质遗迹保护的力度及机会,改善了交通,但存在居民的地质遗迹保护意识不高等问题。居民对于文化影响的负面感知强烈,多数居民认同旅游发展使居民之间开始注重物质利益关系;居民对地质旅游业的发展总体持赞成态度,而对游客的态度处于由欢欣阶段向冷漠阶段的过渡状态。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政府积极引导,鼓励居民参与经营及利益分配,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地质遗迹保护教育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旅游影响 旅游感知 旅游态度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档案OTO服务发展模式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藏萌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开始探索与互联网叠加的全新模式。根据OTO服务的特点,本文探讨了高校档案OTO服务的可行性,总结出影响其发展的五大要素,称为"5U"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档案OTO服务模式、特...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开始探索与互联网叠加的全新模式。根据OTO服务的特点,本文探讨了高校档案OTO服务的可行性,总结出影响其发展的五大要素,称为"5U"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档案OTO服务模式、特点与实现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档案 OTO服务模式 5U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地学解析
4
作者 戴宏 丁华 +1 位作者 屈茂稳 刘文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69-273,共5页
以地学背景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地学背景与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关系。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渭河地堑内的西安凹陷,地学背景对于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体现在新构造运动奠定了文化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区... 以地学背景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地学背景与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关系。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渭河地堑内的西安凹陷,地学背景对于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体现在新构造运动奠定了文化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区域水系及地貌结构为半坡先民提供了良好生活环境,秦岭北坡及附近的岩石为石质工具的物质来源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半坡遗址 地学背景 西安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和谐与人格和谐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戴宏 王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72,共3页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体系,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关系密切、辩证统一,二者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方向。人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格的和谐发展,因此人格教育就尤为重要。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施教的系统工程,包括确立人格教育观念;...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体系,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关系密切、辩证统一,二者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方向。人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格的和谐发展,因此人格教育就尤为重要。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施教的系统工程,包括确立人格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环境、形成人格教育的合力;认识自我、完善优化人格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谐 人的和谐 人格和谐 人格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武威 王凯 梁佳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5期185-188,共4页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教育机构,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工作之一...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教育机构,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工作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上,国家和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强调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乡村振兴。高校因其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巨大的、显著的成绩,应继续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向更好、更美的方向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助力 乡村振兴 路径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