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掺杂改善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长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世龙 李东林 +5 位作者 李童心 周俊祥 曹婷 孔祥泽 樊小勇 苟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64-4169,共6页
针对富锂锰基层状材料xLi_2MnO_3·(1-x)LiMO_2(M为Mn、Co、Ni)存在着充放电循环性能差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氟掺杂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x)F_x正极材料,以提高这种材料的长循环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富锂锰基层状材料xLi_2MnO_3·(1-x)LiMO_2(M为Mn、Co、Ni)存在着充放电循环性能差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氟掺杂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x)F_x正极材料,以提高这种材料的长循环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氟掺杂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未掺杂材料相似,但氟掺杂明显改善了充放电长循环性能的稳定性。在125 mA/g电流密度下电池循环500次,掺杂5%F的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1.95)F_(0.05)材料比容量保持率为79.2%,并且极大地抑制了放电平台电位的衰减,而未掺杂的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材料的比容量保持率仅为16%,其放电电位平台已经消失。这些结果表明氟掺杂能有效地抑制富锂锰基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比容量和放电平台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基层状材料 循环性能 氟掺杂 放电电位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序大孔Ni-Co-Mn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婷 李东林 +5 位作者 王艳茹 孔祥泽 李童心 张世龙 樊小勇 苟蕾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95-1301,共7页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胶晶模板,溶胶凝胶法辅助制备出三维有序大孔Ni-Co-Mn混合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相同组份的纳米颗粒相比,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具有大幅度提高的电化学性能。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具有高达1530mAh&#...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胶晶模板,溶胶凝胶法辅助制备出三维有序大孔Ni-Co-Mn混合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相同组份的纳米颗粒相比,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具有大幅度提高的电化学性能。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具有高达1530mAh·g^-1的可逆容量,在1000mA·g^-1的电流密度下纳米颗粒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仅为328mAh·g^-1,而多孔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为876mAh·g^-1,比纳米颗粒材料提高了1.7倍;在100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之后多孔材料的容量保持率几乎接近100%,而纳米颗粒材料仅为42%。这些结果表明,三维有序大孔结构Ni-Co-Mn混合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胶晶模板 Ni-Co-Mn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 三维有序大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OM SnO2-Si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子匀 张佩琪 +4 位作者 任旭强 张世龙 曹婷 李童心 李东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15-4220,共6页
针对Sn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长循环性能差的缺点,把非晶SiO2引入SnO2材料中,形成SnO2-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聚苯乙烯(PS)胶晶作为模板,制备出三维有序大孔SnO2-S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3DOM SnO2材料晶体结构和3DOM SnO2-SiO... 针对Sn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长循环性能差的缺点,把非晶SiO2引入SnO2材料中,形成SnO2-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聚苯乙烯(PS)胶晶作为模板,制备出三维有序大孔SnO2-S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3DOM SnO2材料晶体结构和3DOM SnO2-SiO2材料相似,但是加入SiO2以后,3DOM SnO2-SiO2材料的长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在500 mAh/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此时加0%Si的3DOM SnO2-SiO2材料的充电比容量急剧衰减为147 mAh/g,加5%Si的3DOM SnO2-SiO2材料的充电比容量达654 mAh/g,此外500次循环后加5%Si的3DOM SnO2-SiO2材料充电比容量增至728 mAh/g。这些结果表明SiO2能够改善3DOM SnO2材料长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维有序大孔 SIO2 复合材料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钛共掺杂对LiNiO_(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佩琪 李东林 +3 位作者 王子匀 李童心 任旭强 孔祥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66-4173,共8页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和钛共掺杂的层状LiNi_(0.82)Co_(0.15)Ti_(0.03)O_(2)正极材料,研究了离子掺杂对LiNiO_(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和XPS分析显示,钴和钛共掺杂可以抑制Li+和Ni2+离子在Li层的混排现象。电化学测试结果表...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和钛共掺杂的层状LiNi_(0.82)Co_(0.15)Ti_(0.03)O_(2)正极材料,研究了离子掺杂对LiNiO_(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和XPS分析显示,钴和钛共掺杂可以抑制Li+和Ni2+离子在Li层的混排现象。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钴单元素掺杂可以显著提高LiNiO_(2)材料的倍率性能,而钛单掺杂则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钴钛共掺杂的协同作用,可以使LiNiO_(2)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同时得到极大的提高。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LiNi_(0.82)Co_(0.15)Ti_(0.03)O_(2)材料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4.4%,而未掺杂的LiNiO_(2)材料容量保持率仅为57.1%;且在1000 mA/g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仍能维持在100 mA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O_(2) 钴掺杂 钛掺杂 循环性能 LiNi_(0.82)Co_(0.15)Ti_(0.03)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