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公路工程的环氧树脂密封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纪嘉骏 张增平 +2 位作者 李俊辉 施恩 李清旭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
归纳了环氧树脂材料用作路用密封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组成材料与制备工艺,分析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性能研究与改性机理,并调查了环氧树脂密封胶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在研究... 归纳了环氧树脂材料用作路用密封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组成材料与制备工艺,分析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性能研究与改性机理,并调查了环氧树脂密封胶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而为环氧树脂密封胶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密封胶 组成材料 性能 应用 公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强夯路基及其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哲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0,53,共4页
西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面临诸多设计和施工问题。选择国道312线典型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段,进行了不同夯击能量的强夯试验。通过对强夯土体室内、外试验结果分析,揭示了强夯前后湿陷性黄土的变化规律,得出:压实度与... 西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面临诸多设计和施工问题。选择国道312线典型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段,进行了不同夯击能量的强夯试验。通过对强夯土体室内、外试验结果分析,揭示了强夯前后湿陷性黄土的变化规律,得出:压实度与孔隙比呈线性递减关系;压实度不小于95%时施工含水量的合理范围应控制在11.9%~15.4%,土体分布-1~-5 m;2 000 kN.m、3 000 kN.m、6 000 kN.m强夯的加固深度分别为5~6 m、6~7 m和8.5~10 m,大于加固深度后地基土强度提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强夯 路基 地基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超薄磨耗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苏豫 李俊辉 +3 位作者 张增平 纪嘉骏 施恩 李清旭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229,共8页
随着公路里程的逐年增加,对公路养护的需求不断增长。道路超薄磨耗层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原路面的各种性能,改善路面早期病害,在道路预防性养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目前国内外道路超薄磨耗层技术的研究成果,对超薄磨耗层使用的胶... 随着公路里程的逐年增加,对公路养护的需求不断增长。道路超薄磨耗层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原路面的各种性能,改善路面早期病害,在道路预防性养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目前国内外道路超薄磨耗层技术的研究成果,对超薄磨耗层使用的胶结料、矿料、添加剂和粘层材料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对影响超薄磨耗层的抗滑性能、抗裂性能和层间粘结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其性能评价方法和指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随后介绍了两种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的功能型超薄磨耗层。最后,总结了道路超薄磨耗层材料的研究进展,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未来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磨耗层 路面材料 性能研究 道路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标号沥青在新疆高温抗车辙地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寅川 陈乔森 +2 位作者 申爱琴 李鹏 石广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42-3048,共7页
为研究低标号沥青在新疆高温抗车辙地区的应用前景,通过DSR、BBR试验测试了50#、70#、90#、SBS沥青的高温、低温性能;通过车辙试验、高温剪切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50#、70#、90#、SBS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分... 为研究低标号沥青在新疆高温抗车辙地区的应用前景,通过DSR、BBR试验测试了50#、70#、90#、SBS沥青的高温、低温性能;通过车辙试验、高温剪切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50#、70#、90#、SBS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分析了四种沥青路面在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的标号越低,其高温性能越好,低温性能越差;低标号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 50#、70#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低于90#、SBS沥青混合料。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表明:四种沥青路面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为:90#> SBS> 70#> 50#。低标号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高温抗车辙地区的使用要求,能有效减少车辙病害,且全寿命周期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温地区 路用性能试验 低标号沥青 抗车辙性能 全寿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艳杰 师利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133-136,共4页
结合公路环境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工作实践,论述了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了公路工程各建设阶段的环境问题和应采取的环保对策,提出了加强公路建设环境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公路建设 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孙杰 赵永平 +1 位作者 李林峰 田乐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3,共8页
为探讨钢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多个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试块,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对不同纤维掺量的钢-PVA纤维增韧混凝土抗压和抗裂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单掺钢... 为探讨钢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多个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试块,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对不同纤维掺量的钢-PVA纤维增韧混凝土抗压和抗裂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单掺钢纤维和PVA纤维情况下,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显著优于PVA纤维。然而,随着钢-PVA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纤维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增长基本稳定,且始终高于基体强度。当钢纤维掺量为1.0%且PVA纤维掺量为1.7%时,最大承载力较无纤维的混凝土提高54.51%,力学性能最佳。因此,钢-PVA纤维的适量加入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受力特性,为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PVA纤维 混凝土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描述的公路路线设计过程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宏志 许金良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公路设计问题是"定义不清晰问题",其设计过程是从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出发,逐步满足约束的过程.针对目前公路CAD系统仅从绘图和计算层面对设计师支持的现状,笔者在文中讨论了公路设计过程的典型思维方法,提出建立设计过程模型... 公路设计问题是"定义不清晰问题",其设计过程是从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出发,逐步满足约束的过程.针对目前公路CAD系统仅从绘图和计算层面对设计师支持的现状,笔者在文中讨论了公路设计过程的典型思维方法,提出建立设计过程模型以提高公路CAD系统的支持水平,定义了基于约束描述的公路路线设计过程模型,给出了形式化描述,并以公路平面设计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CAD 设计思维 设计过程模型 设计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膨胀土改良的植物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
8
作者 张永刚 李纪岩 李党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6,共13页
膨胀土的胀缩性是影响其能否用于路基填料的一项重要性能,本研究采用植物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PUICP)改善膨胀土路基填料的胀缩性。作者先对植物脲酶活性和碳酸钙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进而确定了具体的改良实验参数,然后对改良膨... 膨胀土的胀缩性是影响其能否用于路基填料的一项重要性能,本研究采用植物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PUICP)改善膨胀土路基填料的胀缩性。作者先对植物脲酶活性和碳酸钙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进而确定了具体的改良实验参数,然后对改良膨胀土的胀缩性能进行了测定,并与素膨胀土、水泥土及石灰土的胀缩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改良机理。结果表明:改良膨胀土所用的豆粉溶液浓度宜为120 g/L,胶结液浓度宜为2 mol/L,且无需调节胶结液的酸碱性;酶液与胶结液体积之比(简称酶胶比)宜为1∶1,PUICP改良试件的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分别为20℃和24 h。PUICP使得膨胀土的胀缩性有所下降,且随着酶液与胶结液掺量的增多而继续下降。经改良的膨胀土胀缩性虽已得到改善,但仍大于水泥土、石灰土的胀缩性。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填充了孔隙,黏结了相邻土颗粒,使得土体的密实度增大、整体性增强,进而使得膨胀土的胀缩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路基 植物脲酶 碳酸钙 胀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沥青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吕文江 刘浩 +2 位作者 常鹏涛 黄婷 张增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7-230,共4页
近年来,聚氨酯(PU)改性沥青以其优异的路用性能和储存稳定性,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PU的合成原理及改性沥青的原理,根据PU的性质将改性沥青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PU改性沥青两大类,并分别对两类PU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特别指出原... 近年来,聚氨酯(PU)改性沥青以其优异的路用性能和储存稳定性,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PU的合成原理及改性沥青的原理,根据PU的性质将改性沥青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PU改性沥青两大类,并分别对两类PU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特别指出原材料对PU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PU改性沥青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改性沥青 改性机理 沥青性能 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靶决策理论的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申爱琴 陈祥 +1 位作者 郭寅川 李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45-1252,共8页
为研究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通过采用钢渣替代部分天然粗集料的方式制备钢渣沥青混合料,对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以及水稳定性能进行研究,并基于室内加速磨耗试验,系统分析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抗滑性能。结果表明,钢渣替代部... 为研究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通过采用钢渣替代部分天然粗集料的方式制备钢渣沥青混合料,对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以及水稳定性能进行研究,并基于室内加速磨耗试验,系统分析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抗滑性能。结果表明,钢渣替代部分辉绿岩粗集料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钢渣掺量为50%时,钢渣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达到最优;经低温弯曲试验表明,钢渣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辉绿岩沥青混合料;且钢渣的掺入可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与长期抗滑性能;基于灰靶决策模型,最终确定钢渣沥青混合料中钢渣的最优掺量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灰靶决策 最优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氰酸酯树脂杂化材料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1 位作者 裴建中 陈栓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3,共4页
采用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双酚A二氰酸酯(BADCy),研究了不同含量的POSS对BADCy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反应性,研究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湿热性能。结果... 采用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双酚A二氰酸酯(BADCy),研究了不同含量的POSS对BADCy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考察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反应性,研究了BADCy/POSS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湿热性能。结果表明,BADCy/POSS杂化材料具有比BADCy低的介电常数,有望用作高性能印刷线路板基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二氰酸酯 笼型倍半硅氧烷 杂化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1 位作者 方长青 裴建中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2,46,共4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采用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NH2)改性环氧树脂。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POSS(5%、10%、20%和30%)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经反应得到一系列杂化树脂;然后采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作为固化剂固化得到含POSS... 为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采用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NH2)改性环氧树脂。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百分含量的POSS(5%、10%、20%和30%)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经反应得到一系列杂化树脂;然后采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作为固化剂固化得到含POSS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对杂化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进行研究,并采用SEM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OSS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当POSS含量为10%时,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SEM分析表明"裂纹钉锚"和"裂纹诱导"两种增韧机理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 杂化材料 增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聚合物杂化材料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增平 梁国正 +1 位作者 裴建中 方长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7-190,共4页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聚合物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POSS/聚合物杂化材料在很多领域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如高温绝缘材料、低介电常数材料、传感器、光学元件材料、催化剂载体等。文中综述了其在...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聚合物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POSS/聚合物杂化材料在很多领域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如高温绝缘材料、低介电常数材料、传感器、光学元件材料、催化剂载体等。文中综述了其在航空航天、耐热阻燃、高性能介电材料、多孔功能材料、催化剂、陶瓷前驱体、纳米复合材料和生物齿科材料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笔者指出目前制约POSS/聚合物杂化材料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的关键原因是POSS化合物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杂化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施工损伤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拴发 张占军 +1 位作者 周庆华 胡长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克服桥面防水层的完整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在分析现场施工损伤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用抗施工机械损伤、抗热集料刺破及不透水性等评价桥面防水层的抗施工损伤特性,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对常见防水材料的抗施工损伤性能进行对比和评... 为克服桥面防水层的完整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在分析现场施工损伤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用抗施工机械损伤、抗热集料刺破及不透水性等评价桥面防水层的抗施工损伤特性,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对常见防水材料的抗施工损伤性能进行对比和评价,确定出防水层的最小设计、施工厚度.结果表明,抗损伤能力与防水层厚度有密切的关系,涂膜层厚度应不小于1.5mm,卷材类则不应小于2.5mm,并且卷材类的抗透水性能明显优于涂膜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桥面 防水层 施工损伤 评价指标 防水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沥青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增平 吴兴娇 +2 位作者 南晓粉 班孝义 魏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9-231,共3页
近一个世纪以来,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取得了众多的新成果。纳米材料及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交通、土木、建筑和水利等工程领域,并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对纳米改性沥青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技术 改性沥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层间滑移破坏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苏凯 武建民 +1 位作者 姚红云 徐小坤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5-38,43,共5页
通过对沥青路面基层和面层滑移破坏进行的实地调查,应用有限元计算了路面层间的剪应力,并采用路面材料剪切仪进行了室内的层间剪切试验,研究了沥青路面的层间抗剪切能力,分析了导致路面结构层层间滑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层间滑移 有限元 层间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客车侧滑微观仿真曲线路段行车风险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驰 邵东建 张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09-1616 1627,1627,共9页
综合分析了降雨、超速情况下曲线路段小客车行车风险。利用C a r s i m软件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以临界附着系数作为小客车行车风险评价指标,运用M a t l a b软件建立小客车行车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8 0 ... 综合分析了降雨、超速情况下曲线路段小客车行车风险。利用C a r s i m软件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以临界附着系数作为小客车行车风险评价指标,运用M a t l a b软件建立小客车行车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8 0 k m/h时,当行驶速度超过9 6 k m/h,小客车在降雨的曲线路段行驶时发生侧滑的风险概率大于4 8.4 0%;当降雨强度大于1.5 m m/m i n,小客车在曲线路段超速行驶时发生侧滑的风险概率大于1 6.3 5%;在降雨、超速情况下,小客车在曲线半径为2 5 0 m的曲线路段行驶时发生侧滑的风险概率大于9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侧滑 风险分析 平曲线路段 C a r s i 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车动力学仿真的半挂车弯道超车风险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驰 齐晨 +2 位作者 闰晓敏 邵东建 张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39-1447,共9页
为了研究半挂车弯道超车行为的安全性,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Sim,建立了车辆的动力学模型、道路模型以及驾驶员预瞄轨迹模型。通过改变道路超高、圆曲线半径及车辆转弯半径、速度,对大货车的不同换道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以横向荷... 为了研究半挂车弯道超车行为的安全性,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Sim,建立了车辆的动力学模型、道路模型以及驾驶员预瞄轨迹模型。通过改变道路超高、圆曲线半径及车辆转弯半径、速度,对大货车的不同换道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以横向荷载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对车辆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运用Spss回归分析建立了六轴半挂车侧翻稳定性预测模型,对西部某高速公路中的五个弯道进行了超车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车辆在弯道超车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反超高,该处的行车风险随着超高的增大表现递增的趋势;当大货车行驶速度为120 km/h、在超高不小于8%的弯道路段换道行驶时,行车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风险分析 大货车稳定性 平曲线路段 TruckSi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复合改善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寅川 魏自玉 +1 位作者 申爱琴 赵天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1-48,共8页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及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优质碎石日益匮乏,而砾石虽资源丰富,但因其属于酸性而制约了其在沥青面层中的应用。为了提升破碎砾石与沥青的黏附性,提高砾石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采用水泥或石灰等无机材料以及抗剥落剂作...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及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优质碎石日益匮乏,而砾石虽资源丰富,但因其属于酸性而制约了其在沥青面层中的应用。为了提升破碎砾石与沥青的黏附性,提高砾石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采用水泥或石灰等无机材料以及抗剥落剂作为复合改性剂,通过单掺或复配掺入等不同方式对砾石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以增强砾石与沥青的界面黏结状况。设计了14种单掺及复配掺入等改性方案,通过残留稳定度及冻融试验研究了改性材料种类及掺量对砾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拉拔试验研究了复掺外加剂对沥青与砾石界面黏附性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单掺或复配掺入方式均能提高混合料水稳定性能,但是复掺效果更为显著;单掺0.4%掺量AMRⅠ型抗剥落剂的改善效果优于水泥及石灰;复掺0.4%AMRⅠ型抗剥落剂及1%水泥的效果最优,其冻融劈裂强度比TSR和残留稳定度值分别提高了28.8%和22.6%;在此掺量下拉拔力最大,沥青与砾石界面黏附性最优。研究成果对于砾石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砾石 复合改性剂 砾石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黏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水条件下考虑行车安全的车辙长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敏 郭鑫鑫 张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54,共8页
车辙是引起雨天车辆发生水漂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车辆在积水路面上的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机理,提出了一种在积水条件下考虑行车安全的车辙安全性评价方法,应用Car Sim软件模拟不同车速条件下汽车的侧向加速度和横向偏移量,建立... 车辙是引起雨天车辆发生水漂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车辆在积水路面上的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机理,提出了一种在积水条件下考虑行车安全的车辙安全性评价方法,应用Car Sim软件模拟不同车速条件下汽车的侧向加速度和横向偏移量,建立了车辙严重程度评价指标。研究表明,当汽车行驶速度超过80 km/h时,汽车侧向加速度和横向偏移量增长较快,且极易超过安全阈值;在积水路段,汽车的横向偏移量一般会首先超过安全阈值,而当车辙长度达到失稳的安全阈值时,汽车操纵稳定性将变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辙长度 仿真分析 车辆行驶安全性 汽车动力学模型 横向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