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理工科教师人文素质构建探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霍忠义 戴生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大学理工科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目前以"两课"教学为主要手段,而通过与学生关系更加密切的理工科专业老师来完成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较少,这个问题也未能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大学理工科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目前以"两课"教学为主要手段,而通过与学生关系更加密切的理工科专业老师来完成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较少,这个问题也未能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因此,强化大学理工科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让他们以广博的知识理念、圆融的表达沟通能力、优雅的仪表风度、卓越的人格修养去感染熏陶学生,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理工科教师 人文素质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廷顿政治制度化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7
2
作者 韩奇 曲建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政治制度化是当前人们常常提到的主张,但是对于政治制度化在学理层面的探讨仍然相对欠缺。在政治发展理论中,亨廷顿曾提出以政治制度化为核心的理论模型。他认为,政治制度化建设能够吸纳政治参与,从而实现政治秩序。但是亨廷顿的理论框... 政治制度化是当前人们常常提到的主张,但是对于政治制度化在学理层面的探讨仍然相对欠缺。在政治发展理论中,亨廷顿曾提出以政治制度化为核心的理论模型。他认为,政治制度化建设能够吸纳政治参与,从而实现政治秩序。但是亨廷顿的理论框架自身在概念界定、变量选取和分析框架的完整性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地影响到亨廷顿理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各个国家只有依据自身的国情,在政治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三者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才能探索到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化 亨廷顿 政治发展 政治秩序 政治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农民工政治关心度与参与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煜 刘强 刘琴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3,共6页
保证农民工行使宪法赋予他们的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然而,他们政治生活方面的问题却一直不为人们所注意。调研显示,农民工是关心时政新闻和国家大事的。但是,由于农民工"人户分离"这一特殊身份,他们对家... 保证农民工行使宪法赋予他们的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然而,他们政治生活方面的问题却一直不为人们所注意。调研显示,农民工是关心时政新闻和国家大事的。但是,由于农民工"人户分离"这一特殊身份,他们对家乡政治活动的参与越来越少,而参与打工所在城市政治活动的热情又无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所以,农民工呈现出政治边缘人的特点,在参与乡村和城市政治活动中都处于悬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政治参与度 政治边缘人 非制度化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闲暇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杜向民 饶凤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
闲暇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的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闲暇教育是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闲暇能力,有效利用闲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学校应把闲暇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 闲暇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人的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闲暇教育是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闲暇能力,有效利用闲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学校应把闲暇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在自主闲暇的时空中发展个性,完善品格,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暇教育 大学生 个性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冯川川 刘吉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思想体系的集中体现,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中依然具有重要影响。从儒家文化中提炼出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索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现实应用性,并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中,更好地发... 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思想体系的集中体现,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中依然具有重要影响。从儒家文化中提炼出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索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现实应用性,并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中,更好地发挥儒家人本主义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人本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互动”与“内外转化”:基层协商治理有效运行的实践逻辑——基于60个典型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兰剑 李丹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2,共13页
基层协商治理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我国60个基层协商治理典型案例,提出“双向互动”与“内外转化”共同构成了基层协商治理有效运行的实践逻辑。其中,“双向互动”既表现为通... 基层协商治理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我国60个基层协商治理典型案例,提出“双向互动”与“内外转化”共同构成了基层协商治理有效运行的实践逻辑。其中,“双向互动”既表现为通过党政统合协商治理,自上而下划定协商治理边界,也包括依托社民联动协商自治,自下而上构建合法化空间,从而实现主体视角中协商治理结构的跨层级调和;“内外转化”则表现为凝聚协商情感认同,促进内在协商理念培育,并外化为协商实践行动,从而实现协商治理运行过程的“刚柔”调节。研究既揭示了基层协商治理有效运行的实践逻辑,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话语体系,也有利于为基层协商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协商治理 协商治理有效性 实践逻辑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个体主体维度透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怀平 金栋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44,共4页
个体主体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它通过调节利益结构、发挥主体性、梳理价值关系以及优化价值生态等方式,形成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作用的四维表征,即通过相应的创生机制、实践机制、互动机制和演进机制等推动思想... 个体主体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它通过调节利益结构、发挥主体性、梳理价值关系以及优化价值生态等方式,形成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作用的四维表征,即通过相应的创生机制、实践机制、互动机制和演进机制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机制 价值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怀平 刘吉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42,共6页
政治实践在宏观层面是连接经济实践和文化实践的纽带,在中观层面是连接政治价值和政治文明的桥梁,在微观层面是实现政治主体性与政治客体性的统一。政治实践内含着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中介和政治环境四大基本要素,具有改造政治关... 政治实践在宏观层面是连接经济实践和文化实践的纽带,在中观层面是连接政治价值和政治文明的桥梁,在微观层面是实现政治主体性与政治客体性的统一。政治实践内含着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中介和政治环境四大基本要素,具有改造政治关系、派生政治认识、提升政治文明和检验政治真理的重要价值,并凸显出实践主体多元共生、实践职能社会回归和实践空间全球视域等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政治实践 逻辑定位 基本要素 价值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怀平 马孝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整体水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村民的政治参与认知不足、政治参与生态不完善、政治参与效果整体不理想。制约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有: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政治制度和法规的不健全、不... 目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整体水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村民的政治参与认知不足、政治参与生态不完善、政治参与效果整体不理想。制约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有: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政治制度和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村教育落后与"半熟人社会"并存。优化农民的政治参与,需要提升村民政治参与的主体精神,培育村民的公民意识,优化村民政治参与的政治生态与实践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 政治参与 公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蔡洁 徐雨茜 杜智民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9,共9页
从资源编排视角构建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链条,可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参考。研究基于2011—2020年西部地区12省份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测度其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再通过Tobit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一... 从资源编排视角构建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与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链条,可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参考。研究基于2011—2020年西部地区12省份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测度其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再通过Tobit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发现,西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经历了“差—中—良”发展过程,供给水平、财政投入与技术支持是推动其绩效提升的主要动力。数字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新质生产力是重要传导路径。因此,需加强数字文化确权法律保障,健全监督评估机制,补足行政村数字基建,借新质生产力创新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公共文化服务 新质生产力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家”出走的道家政治哲学 被引量:4
11
作者 商原李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1,共5页
从“家”这一视角来看 ,道家是离“家”出走的学派 ,道家政治哲学是离“家”出走的政治哲学。道家离“家”出走与“社会下降运动”有关 ,也与“家”中之累有直接关系。因此 ,道家政治哲学是隐居以求其志的自然主义和自治主义的政治哲学 ... 从“家”这一视角来看 ,道家是离“家”出走的学派 ,道家政治哲学是离“家”出走的政治哲学。道家离“家”出走与“社会下降运动”有关 ,也与“家”中之累有直接关系。因此 ,道家政治哲学是隐居以求其志的自然主义和自治主义的政治哲学 ,他们对理想社会的设计 ,也是根据“家”外社会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走 隐居 道家 理想社会 自然主义 视角 直接 政治哲学 根据 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明的哲学透视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吉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政治文明经过了传统政治文明和现代政治文明两大形态的历史运演,逻辑地表现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大维度。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日益走向民主化和民族化。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哲学透视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志仁 朱艳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0-113,共4页
水资源在西北内陆河流域具有特殊的意义,客观上要求水行政许可制度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控制。从西北内陆河水行政许可制度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入手,探析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行政许可制度在设定、运行和保障方面的... 水资源在西北内陆河流域具有特殊的意义,客观上要求水行政许可制度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控制。从西北内陆河水行政许可制度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入手,探析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行政许可制度在设定、运行和保障方面的缺陷,提出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内陆河流域 水行政许可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治理与校园文化:契合性与互促之道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景荣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5-159,共5页
现代大学治理内在包含着塑造平等、自由的治理文化,这与校园文化的内容要义、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存在着契合性。在我国,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从相互松散独立发展到治理主导发展再到二者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这一进程将会持续较长... 现代大学治理内在包含着塑造平等、自由的治理文化,这与校园文化的内容要义、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存在着契合性。在我国,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从相互松散独立发展到治理主导发展再到二者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这一进程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当前,我们要从培养文化性理念、加强制度保障与加速大学转型发展三方面入手,实现现代大学治理与校园文化融合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治理 校园文化 契合 互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发展的政治意义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骞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6,共7页
成熟的民主文化是一个国家拥有现代政治文明的文化标志。而各国具体的民主文化又因各自国情和文化的民族性而各具特色。全球化视域下,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文化象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建构与发展,不仅对中国国内政治发展具有现... 成熟的民主文化是一个国家拥有现代政治文明的文化标志。而各国具体的民主文化又因各自国情和文化的民族性而各具特色。全球化视域下,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文化象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的建构与发展,不仅对中国国内政治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决定着中国在世界民主话语中的地位,成为推动全球民主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 建构与发展 政治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学高额学费看我国教育公共产品的供给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妮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4-45,共2页
过去,人们认为政府不计成本、包办教育是导致教育事业发展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因此提出教育产业化。近年,大学学费一直居高不下,难道教育产业化就是收取高额学费吗?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是可以产业化的,但在走向产业化的同时... 过去,人们认为政府不计成本、包办教育是导致教育事业发展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因此提出教育产业化。近年,大学学费一直居高不下,难道教育产业化就是收取高额学费吗?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是可以产业化的,但在走向产业化的同时我们不应动摇大学保存、发展、传播普遍价值和文化遗产的宗旨,不能动摇大学作为"追求真理的场所"这一根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费 教育产业化 公共产品 教育宗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晓妮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2-104,共3页
运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验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3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旨在探讨理工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以及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理工科大学生中男生网络成瘾程度明显高于女生,网络成瘾在年级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 运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验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3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旨在探讨理工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以及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理工科大学生中男生网络成瘾程度明显高于女生,网络成瘾在年级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大一学生的网络成瘾度最低,大二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和大四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2)理工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与内外向(E)呈负相关;与神经质(N)和精神质(P)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掩饰性(L)呈显著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人格特征 理工科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伦理的规范空间——基于权力分化的观点
18
作者 刘吉发 肖涵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行政裁量权是一个现代概念,在现代法学研究和公共行政研究中先后得到理论确认。在19世纪和20世纪这段历史时期内,从理论研究中可以科学/法律规范与伦理规范的分化,伦理规范逐渐凸显出来,这层分化一般也用于解释权力行使过程中伦理规范... 行政裁量权是一个现代概念,在现代法学研究和公共行政研究中先后得到理论确认。在19世纪和20世纪这段历史时期内,从理论研究中可以科学/法律规范与伦理规范的分化,伦理规范逐渐凸显出来,这层分化一般也用于解释权力行使过程中伦理规范生成的逻辑。然而几种规范分化的背后涉及到的是权力本身在近代社会中的分化,即权力分化客观上造就了行政伦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行政伦理根源于权力二元分化,而是权力的二元分化造就了近代理论研究中科学/法律规范与伦理规范并立的客观结构,即二元结构给行政伦理提供了外在的规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裁量权 理论确认 行政伦理 权力分化 外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19
作者 王灿友 张可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文章以我国31个省份为案例样本,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多种因素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联动效应及驱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呈现“东高西低”的显著差... 文章以我国31个省份为案例样本,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多种因素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联动效应及驱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呈现“东高西低”的显著差异性特征,任何单一条件均不构成高(非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条件,但是提升居民文化需求与机构活跃度对于产生高水平利用效率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呈现两种组态路径:内外联动型与居民文化需求主导型;非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化路径表明,内部条件的机构活跃度与外部条件人口密度的缺失成为制约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治理中公共价值共创动态机制研究——基于X市“智慧绿波”的案例分析
20
作者 李钰婷 葛嘉琪 李炎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109,共7页
实现公共价值是智慧城市治理的重要目标,广泛的政企合作则成为推动该目标的重要力量。文章以X市“智慧绿波”项目为研究案例,基于战略三角模型,深入探讨公共价值共创的动态行为过程及效果。研究发现,智慧城市治理中公共价值共创经历了3... 实现公共价值是智慧城市治理的重要目标,广泛的政企合作则成为推动该目标的重要力量。文章以X市“智慧绿波”项目为研究案例,基于战略三角模型,深入探讨公共价值共创的动态行为过程及效果。研究发现,智慧城市治理中公共价值共创经历了3个阶段:共识确立阶段,政府注意力、政府支持及共识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合作创造阶段,多元主体参与、业务规范、部门协同和技术赋能发挥了决定性影响;模式推广阶段,上级领导认可、专项制度建设、系统迭代能力和模式推广能力成为主导因素。最终,创造出经济、行政和服务等多维公共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合作 公共价值共创 战略三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