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与渗透系数Childs & Collis-Geroge模型预测 被引量:45
1
作者 李萍 李同录 +1 位作者 王红 梁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84-189,共6页
我国黄土厚度大,黄土地区地下水位深,降雨量少,黄土多处于非饱和状态,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黄土应力状态、强度及渗透性研究的基础。以陇东高原马兰黄土为试验对象,采用张力计法测定原状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三种理论模型对试验数... 我国黄土厚度大,黄土地区地下水位深,降雨量少,黄土多处于非饱和状态,土-水特征曲线是非饱和黄土应力状态、强度及渗透性研究的基础。以陇东高原马兰黄土为试验对象,采用张力计法测定原状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三种理论模型对试验数据拟合,其中Gardner模型简单、参数少,但Fredlund&Xing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基于已测得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Childs&Collis-Geroge预测非饱和渗透系数的模型,计算得到非饱和黄土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或含水率的关系,发现黄土从饱和到非饱和,其渗透系数急剧降低,黄土非饱和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或体积含水率的关系均可用指数函数表示。本文对典型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的研究及渗透性的预测为黄土工程问题,如降雨入渗的边坡稳定性评价、非饱和地基湿陷变形计算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土-水特征曲线 张力计法 基质吸力 体积含水率 渗透系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探测效果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杨建军 吴汉宁 +1 位作者 冯兵 陶虎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通过对煤矿采空区“三带”的分析,解释了其物性变化特点及探测效果分析,并以实例证实了其复杂性和多变性,给出了几点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采空区 地球物理特点 探测效果 瞬变电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板块运动、稳定性和系统偏差的高精度GPS监测基准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勤 黄观文 +2 位作者 丁晓光 王利 赵超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58-3165,共8页
利用GPS技术监测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基准的合理选取对获得真实的形变结果至关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城市沉降监测网基准的特点,针对传统基准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顾及板块运动、基准点稳定性以及其他系统误差影响的拟稳基准模型.该模型考虑... 利用GPS技术监测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基准的合理选取对获得真实的形变结果至关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城市沉降监测网基准的特点,针对传统基准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顾及板块运动、基准点稳定性以及其他系统误差影响的拟稳基准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基准点自身的稳定性以及板块运动对高程形变的影响,同时采用系统参数统一各期基线框架以及区域拟稳基准,有效解决了因基准点不稳定性和基线框架不一致对形变结果造成的误差,确保正确形变信息的获取.最后通过六期西安市地面沉降监测网数据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框架 GPS监测基准 地面沉降 板块运动 系统参数 拟稳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西安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勤 黄观文 +2 位作者 王利 武晓忠 丁晓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828-833,共6页
本文从GPS监测网的布网原则和设计方案出发,对GPS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大城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灾害监测的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案。通过西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GPS监测实践,证明了本... 本文从GPS监测网的布网原则和设计方案出发,对GPS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大城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灾害监测的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案。通过西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GPS监测实践,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监测网的布设原则、GPS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并且通过GPS监测获取了西安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近期活动的有关数据信息,且其与精密水准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地面沉降 地裂缝 基线解算 网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参数在煤层厚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渊 张良 +2 位作者 朱军 薛涛 丁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
薄煤层厚度的变化必然引起地震波场属性参数的变化。借鉴油气勘探中提取地震属性参数技术,通过引入小波变换工具,在不同频段提取小波域属性参数,并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多参数煤层厚度的综合预测,经实际资料验证,预测精度较高,误差小... 薄煤层厚度的变化必然引起地震波场属性参数的变化。借鉴油气勘探中提取地震属性参数技术,通过引入小波变换工具,在不同频段提取小波域属性参数,并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多参数煤层厚度的综合预测,经实际资料验证,预测精度较高,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属性参数 神经网络 煤厚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双驱动认知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学习分割方法
6
作者 吴志军 丛铭 +10 位作者 许妙忠 韩玲 崔建军 赵超英 席江波 杨成生 丁明涛 任超锋 顾俊凯 彭晓东 陶翊婷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90,共18页
针对当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复杂难以简单解析,且变化多样难以从样本库获取准确参考的问题,文章参照视觉的双驱动认知机理,提出了一种自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借鉴视觉感知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非监督的自适应分析解... 针对当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复杂难以简单解析,且变化多样难以从样本库获取准确参考的问题,文章参照视觉的双驱动认知机理,提出了一种自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借鉴视觉感知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非监督的自适应分析解读场景中的典型地物,并结合神经网络实现典型地物的自学习辨识,最后结合非监督分析与神经网络学习实施分割结果的自检校修正。采用包含复杂地面场景的真实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比2种目前流行的深度神经网络分割方法Mask R-CNN(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R)和Scal-ableViT(scalable vision Transformers,SViT)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保持稳健、可靠的分割精度,在地物认知、泛化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仿生 高分辨率遥感 影像分割 非监督分析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自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电磁测深 被引量:31
7
作者 罗维斌 李庆春 汤井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1-349,共9页
利用逆重复M序列伪随机信号良好的自相关特性,提出相关检测地电传输特性的编码电磁勘探法.分析了编码电磁测深原理及参数提取方法.同时记录发送电流信号和多收发距电磁场响应,对源信号和场信号进行相关运算,解卷积分离接收系统响应后可... 利用逆重复M序列伪随机信号良好的自相关特性,提出相关检测地电传输特性的编码电磁勘探法.分析了编码电磁测深原理及参数提取方法.同时记录发送电流信号和多收发距电磁场响应,对源信号和场信号进行相关运算,解卷积分离接收系统响应后可得到大地的频率特性或时间特性,以此实现地电断面的精细探测.在时间域,大地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含有丰富的地电信息.通过冲激响应的峰值时间或阶跃响应的晚期渐近值可估计地电阻率分布.基于层状模型的大地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正演计算结果表明,编码电磁测深法对大埋深薄层目标体有精细的分辨能力.可应用于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重复M序列伪随机信号 电磁法勘探 互相关辨识 冲激响应 阶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率法探测黄土滑坡滑动面(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龙建辉 李同录 张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68-272,共5页
根据滑体与滑床土的结构差异特性,其中电阻率特性也有显著不同,利用WDJD-1型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和改进的探测电极装置,分别在滑坡后壁原状黄土地层、探槽及钻孔中测试黄土滑坡滑面上下各层土的电阻率值。试验结果显示电阻率测试曲线... 根据滑体与滑床土的结构差异特性,其中电阻率特性也有显著不同,利用WDJD-1型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和改进的探测电极装置,分别在滑坡后壁原状黄土地层、探槽及钻孔中测试黄土滑坡滑面上下各层土的电阻率值。试验结果显示电阻率测试曲线在滑动带位置出现异常跃变现象,而曲线在未滑动过的黄土地层之间变化差异不明显。这一异常突变特性,在实践中可作为鉴别滑动面位置的特征标志。该探测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勘探技术条件,操作简便,试验结果直观,可在黄土滑坡勘察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特性 黄土滑坡 滑带 探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介质三分量井间地震观测波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光明 李桂花 张文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1-206,126+246,共8页
文中采用波动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模拟井间三分量地震观测到的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波场。与只用两分量地震资料模拟相比,两分量X和Z分量剖面上只能观测到快纵波和慢纵波,观测不到Y方向偏振的快横波,也观测不到横波分裂现象,... 文中采用波动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模拟井间三分量地震观测到的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波场。与只用两分量地震资料模拟相比,两分量X和Z分量剖面上只能观测到快纵波和慢纵波,观测不到Y方向偏振的快横波,也观测不到横波分裂现象,在三分量地震资料模拟中,可以在Y分量地震记录上观测到快横波和横波分裂。一般来说,在TI介质中横波速度各向异性要比纵波速度各向异性具有更明显的特征。通过对大庆油田S区野外实际观测到的井间三分量地震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证实了快横波的存在,合理地解释了井间地震记录的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波场,为纵、横波波场分离,纵横波速度分析、成像和纵横、波综合解释等提供了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各向异性介质(VTI)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 三分量 波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初至波速度层析反演在多金属矿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建国 赵斌 +6 位作者 孙少伟 周新鹏 孙渊 宋立芳 黄琴 项彪 肖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8-1224,共7页
多金属矿区由于含矿岩体结构与岩性的特殊性,地震反射波法一般应用效果较差。利用地面长排列接收到的初至波场信息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针对复杂地表和介质条件下,利用旅行时线性插值射线追踪方法(LTI方法)进行的初至波射线追踪正演模拟以... 多金属矿区由于含矿岩体结构与岩性的特殊性,地震反射波法一般应用效果较差。利用地面长排列接收到的初至波场信息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针对复杂地表和介质条件下,利用旅行时线性插值射线追踪方法(LTI方法)进行的初至波射线追踪正演模拟以及带松弛因子的联合迭代重建算法(SIRT)进行速度层析反演,获取与矿体或岩体的结构与岩性变化有关的速度场信息,以求解探测目标的分布范围和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反演速度场中的异常变化带与地表地质调查结果中的矿体分布以及断裂构造吻合较好。因探测深度可达到数百米,可为浅层隐伏矿体和构造等的确定提供较可靠的依据,该方法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区 地震剖面 速度层析反演 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分量微测井技术调查表层纵、横波速度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桂花 朱光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0-165,共6页
为了给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提供准确的近地表纵横波速度和厚度模型,在中国江苏省东北部N地区的大陆科学钻探井区采用三种不同的观测方法进行了三分量微测井近地表调查:①地面炸药激发,井中三分量检波器接收;②地面重锤横向锤击枕木激发,... 为了给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提供准确的近地表纵横波速度和厚度模型,在中国江苏省东北部N地区的大陆科学钻探井区采用三种不同的观测方法进行了三分量微测井近地表调查:①地面炸药激发,井中三分量检波器接收;②地面重锤横向锤击枕木激发,井中三分量检波器接收;③井中炸药激发,地面τ值检波器、地面三分量检波器和VSP子波三分量检波器同时接收。本文详细描述了在这三种不同观测方法下三分量微测井资料的采集、装备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得出以下认识:在地面炸药激发的垂直分量中可拾取可靠的纵波初至,但利用水平分量很难准确地拾取横波波至;地面重锤横向敲击枕木激发的水平分量的SH型横波数据信噪比较高,其垂直分量纵波初至的信噪比不高;在井下激发、地表接收的垂直分量中可拾取可靠的纵波初至,在水平分量中也可以观测到横波波至,但横波波至前、后的同相轴有多组,难以辨认真正的横波,但是利用水平分量的波形特征或动力学特征,能够识别横波速度分层的深度位置。通过对工区微测井资料解释,获得了纵横波静校正所需的较精确的表层信息,并对今后三分量微测井所用装备和采用的观测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量 微测井 资料采集和处理 横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探测地表形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侯建国 祁晓明 +1 位作者 杨成生 王宏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8,共6页
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在区域地表形变探测中存在时空失相关和大气延迟的影响,为了克服或减弱它们的影响,分离和提取线性、非线性形变时间序列以及地形数据误差与大气信号,以西安市沉降场为研究对象,用17景Envisat数据进行... 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在区域地表形变探测中存在时空失相关和大气延迟的影响,为了克服或减弱它们的影响,分离和提取线性、非线性形变时间序列以及地形数据误差与大气信号,以西安市沉降场为研究对象,用17景Envisat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常规D-InSAR结果比较,证实了PS-InSAR技术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永久散射体 形变 地形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经典测量平差模型间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赵超英 张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7,共2页
为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测量平差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两种概括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附有未知参数的条件平差在某种条件下也是一种概括模型,而条件平差与间接平差是等价的,这样便揭示了各种经典平差模型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经典平差模型 概括平差模型 等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沉降监测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寒鹏 杜东菊 孙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在天津滨海新区某真空预压处理现场进行了地面沉降和分层沉降监测,地面沉降总量80~160mm左右,由工前沉降和施工沉降组成;分层沉降监测资料揭示了沉降量主要产生在吹填土和海相沉积软弱地层中,而且埋设分层沉降观测设施在软弱地层形成... 在天津滨海新区某真空预压处理现场进行了地面沉降和分层沉降监测,地面沉降总量80~160mm左右,由工前沉降和施工沉降组成;分层沉降监测资料揭示了沉降量主要产生在吹填土和海相沉积软弱地层中,而且埋设分层沉降观测设施在软弱地层形成的扰动带,会产生难以避免的误差。由于塑料排水带的存在,增加了真空预压场地中软土的渗透性,通过理论推导和具体算例,提出了利用沉降观测资料计算土体固结度需考虑其瞬时沉降,建议计算采用地基处理手册相关公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软基处理 沉降监测 固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特征的无损压缩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汉泽西 郭枫 秦李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61-63,70,共4页
在有限的传输带宽下传输组合测井、成像测井数据,传输率受到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特征的无损压缩方法,该方法可对测井数据进行压缩后再传输到地面,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描述了压缩方案、压缩处理及算法设计.对不同的数据类... 在有限的传输带宽下传输组合测井、成像测井数据,传输率受到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测井数据特征的无损压缩方法,该方法可对测井数据进行压缩后再传输到地面,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描述了压缩方案、压缩处理及算法设计.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用不同的压缩方法进行压缩,对其压缩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帧相关压缩的压缩率最高,其他通用压缩方法因为没有基于测井数据特征压缩率较小;第一类数据的压缩率明显较大,组合测井的数据次之,成像测井数据的压缩率最小;压缩率随着压缩数据的增大而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数据 数据传输 数据无损压缩 算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ITRF框架坐标的间接测量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建华 杨志强 +1 位作者 王腾军 姜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27,共3页
在大范围的精密工程与大地形变测量问题中,选择ITRF参考框架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在具体问题中有时不能直接利用GPS测量相关点位的坐标,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直接利用GPS测量的ITRF坐标误差不能满足具体需要。针对这种问题进行分... 在大范围的精密工程与大地形变测量问题中,选择ITRF参考框架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在具体问题中有时不能直接利用GPS测量相关点位的坐标,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直接利用GPS测量的ITRF坐标误差不能满足具体需要。针对这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GPS测量与常规大地测量相结合进行测量大地坐标的方法计算ITRF框架坐标,并对相关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技术 ITRF参考框架 大地形变测量 坐标系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庞矿9103工作面底板突水前兆实时监测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纲 门玉明 庞西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3,共5页
针对东庞矿 910 3工作面的实际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选定监测地点 ,结合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监测工程的布置方法 ,包括钻窝、钻孔布置及各种传感器的埋设安装方法等。利用板壳断裂力学原理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处理 ,910 3工作面... 针对东庞矿 910 3工作面的实际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选定监测地点 ,结合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监测工程的布置方法 ,包括钻窝、钻孔布置及各种传感器的埋设安装方法等。利用板壳断裂力学原理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处理 ,910 3工作面开采实践证明预测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预报 监测系统 传感器 工程布置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伍忠良 马德堂 沙志彬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197,共4页
海底地震仪(OBS)可以获取纵波、转换横波等多种有效的地震波信息。丰富的多波勘探信息对于弄清水合物内部速度结构、提高地层的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为海底地震数据采集提供最佳的海底地震仪分布... 海底地震仪(OBS)可以获取纵波、转换横波等多种有效的地震波信息。丰富的多波勘探信息对于弄清水合物内部速度结构、提高地层的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为海底地震数据采集提供最佳的海底地震仪分布形态、分布间距等观测系统参数。本文中结合国外OBS在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应用成果,采用射线追踪法,实现了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地震仪 观测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分析在实测瞬态瑞雷波相速度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建平 包乾宗 +1 位作者 陈亚东 汪文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55,共3页
时频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的数学分支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分析了瑞雷波的频散特性和传统的参数提取方法的缺陷 ,然后 ,利用时频分析的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表明 ,应用时频分析... 时频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的数学分支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分析了瑞雷波的频散特性和传统的参数提取方法的缺陷 ,然后 ,利用时频分析的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表明 ,应用时频分析方法可以提高瑞雷波速提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瑞雷波 频散特性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范例推理的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德彬 倪万魁 郭社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635-638,共4页
充分利用大量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实例,构建了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该模型是将已建黄土路堑高边坡实例作为源范例,而将待分析边坡作为目标范例,通过源范例和边坡范例之间的相似度计算,得到目标范例与源范例之间的相似性序... 充分利用大量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实例,构建了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该模型是将已建黄土路堑高边坡实例作为源范例,而将待分析边坡作为目标范例,通过源范例和边坡范例之间的相似度计算,得到目标范例与源范例之间的相似性序列,找出与目标边坡范例最相似的源范例,从而实现了黄土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实例分析表明,该法不仅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例推理 黄土 公路 边坡稳定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