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和盆地西缘柔起岗地区变质岩系锆石U-Pb年龄——原岩最老沉积时代及物源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瑞保 裴先治 +9 位作者 杨栓海 王伟峰 魏立勇 孙雨 李飞 刘满年 赵长存 李佐臣 杨高学 陈力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114,共22页
共和盆地西缘原划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中发育一套低级变质的灰色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岩及黑云石英片岩组合,该套变质岩系原岩沉积时代及变质基底构造属性存在争议。本文对采自青海省兴海县柔起岗地区的两件片岩样品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 共和盆地西缘原划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中发育一套低级变质的灰色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岩及黑云石英片岩组合,该套变质岩系原岩沉积时代及变质基底构造属性存在争议。本文对采自青海省兴海县柔起岗地区的两件片岩样品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及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原岩沉积时代、沉积物源及基底构造亲缘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套片岩两件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可明显分为新元古代和古元古代两个主年龄谱以及中元古代的两个次年龄谱,新元古代主年龄谱分别为688~908 Ma和711~841 Ma,峰值年龄为788 Ma和780 Ma,古元古代主年龄谱分别为1871~2174 Ma和1832~2194 Ma,峰值年龄为2140 Ma和2072 Ma,中元古代两个次年龄谱分别为1520~1638 Ma和1271~1276 Ma,峰值年龄为1635 Ma和1275 Ma。片岩最小碎屑锆石年龄值688 Ma限定了其原岩的最老沉积时代。塔洞片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表明其碎屑物质来源较为复杂,物源主体来自周邻造山带的西秦岭、东昆仑和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的前寒武纪块体,扬子板块对其沉积物源亦有部分贡献,而华北板块没有对其提供沉积物源。更为重要的是,该套片岩锆石U-Pb年龄谱突出显示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年龄信息,而没有华北板块典型的1850Ma和2500Ma左右的特征,结合区域资料认为西秦岭源区基底与东昆仑地块、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地块等一样表现出扬子板块的构造亲缘性,源区基底固结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沉积物源 变质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商丹地区武关岩群变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宗耀 裴先治 +6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王盟 高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51-164,共14页
笔者以东秦岭商丹地区武关岩群毛坪长英质片岩单元中黑云石英片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沉积时代及物质来源。结果显示,碎屑锆石年龄可以划分为4个年龄谱段:早古生代年龄谱段416.8~590.5Ma,峰值为449... 笔者以东秦岭商丹地区武关岩群毛坪长英质片岩单元中黑云石英片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沉积时代及物质来源。结果显示,碎屑锆石年龄可以划分为4个年龄谱段:早古生代年龄谱段416.8~590.5Ma,峰值为449Ma;新元古代年龄谱段731.5~1055.8Ma,峰值为830Ma;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年龄谱段1606.9~1 816.9Ma,峰值为1804Ma;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年龄谱段2434.6~2690.3Ma,峰值为2 687Ma。综合研究认为,武关岩群毛坪长英质片岩单元的沉积岩形成时代不早于420Ma,形成于顶志留世商丹洋闭合阶段,是构造混杂并卷入原有的裂谷型火山-沉积岩系之中的时代较新的沉积地层,其碎屑物质可能由北秦岭构造带和南秦岭构造带共同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关岩群 变质沉积岩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沉积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阿此特地区变基性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晨光 裴先治 +7 位作者 李瑞保 陈有炘 刘成军 李佐臣 张玉 颜全治 王兴 彭思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82-197,共16页
都兰县巴隆地区的阿此特变基性侵入岩出露于东昆中构造带东段,侵位于中元古界小庙岩组和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中。野外地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此特变基性侵入岩为正变质岩,原岩为拉斑质辉长岩。对阿此特变基性侵入岩进行LA-I... 都兰县巴隆地区的阿此特变基性侵入岩出露于东昆中构造带东段,侵位于中元古界小庙岩组和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中。野外地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此特变基性侵入岩为正变质岩,原岩为拉斑质辉长岩。对阿此特变基性侵入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其形成年龄介于(240.8±2.8)Ma^(241.9±7.3)Ma之间,为中三叠世。锆石特征和地球化学信息显示,锆石具岩浆成因特征,代表阿此特变基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样品中大量捕获锆石反映了东昆仑地区在前寒武纪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阿此特变基性侵入岩 锆石U-PB年龄 中三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石灰窑钾长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剑 雷万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石灰窑花岗岩位于卡拉麦里蛇绿岩带的最东段,岩性为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岩体具有高硅(74.13%~75.76%)、高钾(4.26%~5.59%)、低镁铁[w(MgO+Fe2O3+TiO2)介于1.55%~3.37%之间]、高A/CNK(0.99~1.12)特征,刚玉标准分子略高(0.0... 石灰窑花岗岩位于卡拉麦里蛇绿岩带的最东段,岩性为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岩体具有高硅(74.13%~75.76%)、高钾(4.26%~5.59%)、低镁铁[w(MgO+Fe2O3+TiO2)介于1.55%~3.37%之间]、高A/CNK(0.99~1.12)特征,刚玉标准分子略高(0.003%~1.46%),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体富钾(K2O/Na2O值介于1.12~2.06之间),高Rb、Cs,低CaO/Na2O值(0.18~0.34之间),显示源区主体为富云母的变泥质岩区。岩石明显富集Rb、Th、U、K和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Ba、Sr、P、Ti、Eu等元素,并具有弱的Nb亏损,具有俯冲相关的火山弧和后碰撞伸展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山梁砾石组地层,南界被蛇绿混杂岩的边界断裂切割,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282.9±3.6)Ma应代表了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东段的闭合年龄。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石灰窑花岗岩形成于卡拉麦里俯冲碰撞向碰撞后伸展的过渡阶段,是局部减压和地幔热流异常导致上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窑S型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东天山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