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公路工程的环氧树脂密封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纪嘉骏 张增平 +2 位作者 李俊辉 施恩 李清旭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
归纳了环氧树脂材料用作路用密封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组成材料与制备工艺,分析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性能研究与改性机理,并调查了环氧树脂密封胶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在研究... 归纳了环氧树脂材料用作路用密封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组成材料与制备工艺,分析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性能研究与改性机理,并调查了环氧树脂密封胶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而为环氧树脂密封胶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密封胶 组成材料 性能 应用 公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程模糊集理论在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思长 折学森 +1 位作者 周志军 穆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9-192,共4页
为了更准确合理地评价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在对常用评价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的模糊因素,建立了模糊判断矩阵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目标权重,运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该评价模... 为了更准确合理地评价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在对常用评价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的模糊因素,建立了模糊判断矩阵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目标权重,运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该评价模型对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典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有效指导了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公路边坡 工程模糊集理论 层次分析法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高温大温差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学颖 申爱琴 马宝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8-614,共7页
为了分析南疆的高温大温差气候条件下沥青路面的结构适应性,以控制高温变形类病害的发生,选取了新疆常用沥青路面结构STR-1以及我国其他地区采用的沥青路面结构STR-2与STR-3,对这3种路面结构进行了高温代表日(2008年7月4日)下的温度场... 为了分析南疆的高温大温差气候条件下沥青路面的结构适应性,以控制高温变形类病害的发生,选取了新疆常用沥青路面结构STR-1以及我国其他地区采用的沥青路面结构STR-2与STR-3,对这3种路面结构进行了高温代表日(2008年7月4日)下的温度场与荷载-高温耦合场的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同气温相比,随着深度增加,路面结构的温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较厚的沥青面层可有效减缓温度对基层的作用,减少温差带来的病害.荷载-高温耦合场的模拟结果表明:当以车辙累积量和高温最大剪应力作为衡量高温变形病害的评价指标时,采用复合式基层路面结构的STR-3对南疆高温大温差环境的适应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高温 大温差 有限元 温度预估 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灾害特征及治理——以国道316线陕西境安康至汉中段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齐洪亮 田伟平 李家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1-615,共5页
针对国道316线陕西段公路灾害特征,通过调查发现:公路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和水毁灾害,包括滑坡、滑塌、崩塌、泥石流、路基沉陷和路基水毁,其中滑坡灾害对公路造成的破坏最大,路基沉陷次之,滑塌灾害数量最多;从环境因素(外部条件)和公路... 针对国道316线陕西段公路灾害特征,通过调查发现:公路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和水毁灾害,包括滑坡、滑塌、崩塌、泥石流、路基沉陷和路基水毁,其中滑坡灾害对公路造成的破坏最大,路基沉陷次之,滑塌灾害数量最多;从环境因素(外部条件)和公路工程自身两方面分析了公路灾害的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公路灾害的类型、特点、规模及其对道路安全和通行的影响程度,在综合考虑危害程度、治理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本治理、预防治理和维持治理三种灾害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线公路 国道316 灾害特征 治理 陕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汽车爬坡的高海拔地区公路最大纵坡 被引量:6
5
作者 许金良 雷天 +1 位作者 贾兴利 房建宏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4-860,共7页
以典型车型实地行车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载重汽车在不同海拔、坡度下的运行速度-距离曲线.结果表明:在3 000~5 000 m海拔范围内,海拔越高,汽车在相同坡度路段的爬坡速度下降越快,达到的稳定速度也越低;高海拔地区设计速度为100、80和6... 以典型车型实地行车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载重汽车在不同海拔、坡度下的运行速度-距离曲线.结果表明:在3 000~5 000 m海拔范围内,海拔越高,汽车在相同坡度路段的爬坡速度下降越快,达到的稳定速度也越低;高海拔地区设计速度为100、80和60 km·h^(-1)公路的最大纵坡与现行标准中规定的相同设计速度下一般地区的公路最大纵坡相比降低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高海拔 最大纵坡 汽车 爬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雨水集蓄利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艳杰 叶剑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13,共2页
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和公路水毁的问题同时存在。为防止公路水毁,在设计公路时要配套有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通过公路工程的排水设施,汇集公路路面和边坡产生的雨水径流,缓解暴雨对路基、路面的危害。集蓄的雨水用来... 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和公路水毁的问题同时存在。为防止公路水毁,在设计公路时要配套有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通过公路工程的排水设施,汇集公路路面和边坡产生的雨水径流,缓解暴雨对路基、路面的危害。集蓄的雨水用来解决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提高抗旱能力。公路排水与集水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公路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雨水集流 排水系统 公路 干旱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强夯路基及其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哲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0,53,共4页
西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面临诸多设计和施工问题。选择国道312线典型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段,进行了不同夯击能量的强夯试验。通过对强夯土体室内、外试验结果分析,揭示了强夯前后湿陷性黄土的变化规律,得出:压实度与... 西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面临诸多设计和施工问题。选择国道312线典型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段,进行了不同夯击能量的强夯试验。通过对强夯土体室内、外试验结果分析,揭示了强夯前后湿陷性黄土的变化规律,得出:压实度与孔隙比呈线性递减关系;压实度不小于95%时施工含水量的合理范围应控制在11.9%~15.4%,土体分布-1~-5 m;2 000 kN.m、3 000 kN.m、6 000 kN.m强夯的加固深度分别为5~6 m、6~7 m和8.5~10 m,大于加固深度后地基土强度提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强夯 路基 地基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温拌高黏改性沥青制备与性能研究
8
作者 秦雯 杨稼诏 +1 位作者 马峰 杨宇峰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4-629,共6页
高寒地区普通沥青路面更易开裂,并且在沥青路面施工时存在温度易散失,施工质量波动大的问题。高黏沥青有助于改善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但对施工温度要求高。将温拌技术应用于高黏沥青路面中,可降低施工温度,一定程度减少环境温度的不利... 高寒地区普通沥青路面更易开裂,并且在沥青路面施工时存在温度易散失,施工质量波动大的问题。高黏沥青有助于改善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但对施工温度要求高。将温拌技术应用于高黏沥青路面中,可降低施工温度,一定程度减少环境温度的不利影响。借助响应曲面法进行高黏沥青的复配和温拌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分析评价了温拌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和温拌效果,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解析了温拌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基于响应曲面法优选复配的高黏沥青高低温和抗疲劳性能优异。(2)相比于L型(LKW)温拌剂,S型(SMC)温拌剂可以显著降低软化点、动力黏度和布氏黏度,提升针入度和延度,对高黏改性沥青的降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沥青 高黏沥青 温拌剂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疲劳的高海拔地区公路平曲线线形指标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林 许金良 +1 位作者 贾兴利 房建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0-373,379,共5页
为提高高海拔地区公路平曲线路段交通安全,进行驾驶员疲劳测试试验。采用心率血氧测试仪、非接触式光电速度传感仪等仪器采集驾驶员在高海拔地区一级公路平曲线路段行驶过程中的心率血氧数据与汽车运行速度。分析驾驶员在该路段行驶过... 为提高高海拔地区公路平曲线路段交通安全,进行驾驶员疲劳测试试验。采用心率血氧测试仪、非接触式光电速度传感仪等仪器采集驾驶员在高海拔地区一级公路平曲线路段行驶过程中的心率血氧数据与汽车运行速度。分析驾驶员在该路段行驶过程中的驾驶疲劳特性,建立了驾驶疲劳度与平曲线曲率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长直路段或大半径圆曲线后接曲率变化率为0.06(°)/m或半径为800 m的圆曲线可有效缓解驾驶员驾驶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驾驶疲劳 高海拔地区 公路 平曲线 线形指标 曲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区低路堤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洪亮 王秉纲 +1 位作者 张春雷 郝华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研究了下挖通道处的排水系统和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对于下挖通道排水系统,提出了渗井、防雨棚、蒸发池和泵站4种排水方案,并对这4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在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路缘带设置的纵向集水沟与路基边坡上的急流... 研究了下挖通道处的排水系统和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对于下挖通道排水系统,提出了渗井、防雨棚、蒸发池和泵站4种排水方案,并对这4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在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路缘带设置的纵向集水沟与路基边坡上的急流槽等组成了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结果表明:防雨棚适用范围广,蒸发池仅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泵站可应用于立交或比较重要的通道;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不会发生失稳破坏,经济效益好,不易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 低路堤 排水系统 下挖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王建军 刘乙橙 吴宜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是高速公路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对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的评价将会对有效缓解高速公路安全问题起重要作用.综合考虑了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现状的因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例分析得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是高速公路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对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的评价将会对有效缓解高速公路安全问题起重要作用.综合考虑了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现状的因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例分析得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希望此研究能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安全设施系统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欢 田伟平 +2 位作者 李家春 齐洪亮 尹超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2期24-29,共6页
为公路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与管理提供宏观层面的参考,针对中国公路泥石流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区研究。从地形地貌、水源条件、物源条件及植被条件4方面分析了致灾因素,结合致灾因素影响程度,选取了相应评价指标并分级与评分;采用致灾因素... 为公路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与管理提供宏观层面的参考,针对中国公路泥石流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区研究。从地形地貌、水源条件、物源条件及植被条件4方面分析了致灾因素,结合致灾因素影响程度,选取了相应评价指标并分级与评分;采用致灾因素叠加法建立了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利用Arc GIS10.0软件计算绘制了各评价指标分级图件、《中国公路泥石流灾害危险度图》,并以危险度为分区指标,编制了《中国公路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区图》,将全国划分为极严重危险、严重危险、中等危险、低危险4个等级区,危险性分区结果与公路泥石流灾害实际分布特征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泥石流灾害 致灾因素 危险性评价 GIS 危险性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公路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牛玉欣 许金良 +1 位作者 杨宏志 贾兴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6-131,共6页
通过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分析功能和熵权计算,研究公路生态环境质量问题。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公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利用熵理论计算评价指标... 通过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分析功能和熵权计算,研究公路生态环境质量问题。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公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利用熵理论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公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在RS(Remote Sensing)和GIS支持下,分析青海省某公路生态环境现状,借用MATLAB工具计算各指标的熵值和熵权,并利用公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对该公路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GIS 熵权 生态环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家春 尹超 +1 位作者 田伟平 张启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7-1072,共6页
为明确不同区域在公路自然灾害作用下的易损程度,基于GIS平台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从公路自身属性、区域灾害管理能力和区域路产分布3方面分析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的影响因素,建立包含区域公路抗... 为明确不同区域在公路自然灾害作用下的易损程度,基于GIS平台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从公路自身属性、区域灾害管理能力和区域路产分布3方面分析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的影响因素,建立包含区域公路抗灾能力指数、路网密度和单位面积路产的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法建立易损性评价模型,依托GIS的空间叠加功能生成中国公路自然灾害易损性分级图.结果表明:中国公路自然灾害易损度为[4.30,7.00],全国分为极严重易损、严重易损、中等易损和轻微易损4级,其中,极严重易损区为辽宁、浙江、陕西、重庆、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和广东等省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道路工程 自然灾害 易损性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易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衬砌断面型式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来弘鹏 谢永利 杨晓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0-744,共5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在满足建筑限界、通风等约束条件下3种公路隧道衬砌断面型式(单心圆、尖三心圆、坦三心圆)在不同初始应力场作用下的受力性状。分析了初始应力场及断面型式对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经综合比较,给出了较为合理的...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在满足建筑限界、通风等约束条件下3种公路隧道衬砌断面型式(单心圆、尖三心圆、坦三心圆)在不同初始应力场作用下的受力性状。分析了初始应力场及断面型式对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经综合比较,给出了较为合理的公路隧道衬砌断面型式。研究结论为今后合理地设计隧道衬砌结构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衬砌 断面型式 模型试验 侧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适应性的公路隧道限速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慕慧 杨少伟 +1 位作者 赵一飞 潘兵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4,232,共3页
通过分析隧道对驾驶员视觉、心理的影响,得出车辆通过隧道时车速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了隧道限速段的长度。利用瞳孔面积变化速度与行车安全关系的定量分析,得出基于视觉适应能力的隧道进出口安全行车的临界速度,结合车辆在隧道限速段内... 通过分析隧道对驾驶员视觉、心理的影响,得出车辆通过隧道时车速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了隧道限速段的长度。利用瞳孔面积变化速度与行车安全关系的定量分析,得出基于视觉适应能力的隧道进出口安全行车的临界速度,结合车辆在隧道限速段内的速度变化情况及隧道本身条件确定了保证行车安全的隧道限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车速限制 视觉适应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公路边坡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欢 田伟平 +1 位作者 齐洪亮 王福恒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4期75-81,共7页
针对陕西公路边坡灾害频发且存在区域分异的状况,对陕西公路边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区研究。结合公路边坡地质与水毁灾害类型特点,分析了致灾因素,选取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云模型-AHP法和因素叠加法,计算了评价指标权重并构建了... 针对陕西公路边坡灾害频发且存在区域分异的状况,对陕西公路边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区研究。结合公路边坡地质与水毁灾害类型特点,分析了致灾因素,选取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云模型-AHP法和因素叠加法,计算了评价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危险性评价数值计算模型;基于Arc GIS10.0软件计算生成了《陕西公路边坡灾害危险度图》,灾害危险度范围[1.4,8.375],并以危险度为指标,划分了极高[7,8.375]、高[6,7)、中[4.5,6)、低[3,4.5)、轻微[1.4,3)5种危险等级15个灾害区,其中:极高危险区为大巴山北坡地区,途径国道有G108、G210、G316,分区结果与公路边坡灾害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公路边坡 灾害 危险性评价 云模型 ArcGIS10.0 危险性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协整分析——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雷天 许金良 +1 位作者 单东辉 贾兴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7-195,共9页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利用ADF检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公路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大产业增长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之间表现出一种长期均衡...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利用ADF检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公路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大产业增长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之间表现出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第二产业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他们之间表现为双向的因果关系;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是单向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有一定的时滞或周期,时滞在2—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投资 产业结构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新丝路”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室处理高速公路拓宽结合部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傅珍 王选仓 +3 位作者 陈星光 李宏志 周洪文 张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为了解土工格室处理高速公路拓宽结合部的效果,使加宽部分路堤和既有道路更为紧密地衔接形成整体,减少新老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应用有限元分析土工格室铺于新老路基结合处不同层位时路基顶面各关键点的侧向位移、竖向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 为了解土工格室处理高速公路拓宽结合部的效果,使加宽部分路堤和既有道路更为紧密地衔接形成整体,减少新老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应用有限元分析土工格室铺于新老路基结合处不同层位时路基顶面各关键点的侧向位移、竖向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结果表明,土工格室的铺设可以减少路基的侧向位移和差异沉降,且铺于基底和基顶时效果最好,可以提高路基整体刚度和地基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土工格室 拓宽 结合部 有限元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田伟平 马保成 舒淼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130,共6页
结合沿河路基水毁的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根据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易损性评价具有多因素和模糊性的特点,选取路基自身强度及稳定性、防护措施、洪水特性和河床因素等4个因素共10个子因素构成评价因素集,在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 结合沿河路基水毁的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根据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易损性评价具有多因素和模糊性的特点,选取路基自身强度及稳定性、防护措施、洪水特性和河床因素等4个因素共10个子因素构成评价因素集,在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素及其子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易损性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提高了沿河路基水毁易损性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根据易损性评价结果,可采取相应的沿河路基水毁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山区 路基水毁 易损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