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我国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建设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廉永杰
刘吉发
-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81,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价值资源合理配置机制研究(项目号:07A009S)
-
文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社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价值支撑和基本特征。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作为我党重要的执政内容,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优化政策理念、实现政府转型和培育民间组织,以加快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政治实践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刘吉发
-
机构
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
文摘
政治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政治实践在宏观层面是连接经济实践和文化实践的纽带,在中观层面是连接政治价值和政治文明的桥梁,在微观层面是体现政治人格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过程,以上三个维度构成了政治实践的本质定位。政治实践作为政治主体在特定政治环境中运用中介改造政治客体的客观活动,因此,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中介和政治环境构成了政治实践的逻辑要素。政治实践作为人类三大实践活动之一,对改造政治关系、派生政治认识、提升政治文明和检验政治真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另外,政治实践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必然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呈现出实践主体从阶级向民族延伸、实践领域从国内向国际拓展、实践职能从刚性向柔性转移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政治实践
逻辑要素
价值形态
发展规律
-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