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政污泥陶粒制备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芳 冯奕程 +4 位作者 吴佳育 关博文 房建宏 温小栋 李超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8,共9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市政污泥产量逐年增加。以城市污泥为原料制备陶粒是降低处置成本、避免二次污染和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市政污泥陶粒制备工艺及其基本流程,明确了影响污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市政污泥产量逐年增加。以城市污泥为原料制备陶粒是降低处置成本、避免二次污染和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市政污泥陶粒制备工艺及其基本流程,明确了影响污泥陶粒性能的关键因素;综述了污泥陶粒改性方法及性能提升的机制;最后讨论和展望了污泥制陶粒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原料比、预热条件、焙烧条件、外加剂的添加以及养护方式均会对污泥陶粒的性能产生影响;而碱处理、憎水处理和高温处理等改性方法则可强化其本征性能、力学特性、固化效果和吸附能力。优化污泥陶粒制备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是污泥陶粒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陶粒 资源化利用 改性 提升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抑冰材料疏水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拴发 刘状壮 +1 位作者 邢明亮 夏慧芸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3-1057,1071,共6页
通过电导率测试,研究了疏水剂、偶联剂及融雪抑冰材料球磨时间对融雪抑冰材料疏水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盐分溶析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融雪抑冰材料的微观形貌;比较了融雪抑冰材料添加前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疏水剂掺量(质... 通过电导率测试,研究了疏水剂、偶联剂及融雪抑冰材料球磨时间对融雪抑冰材料疏水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盐分溶析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融雪抑冰材料的微观形貌;比较了融雪抑冰材料添加前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疏水剂掺量(质量分数)增大,融雪抑冰材料疏水性能增强,沥青混合料盐分溶析速率减慢;偶联剂对融雪抑冰材料疏水性能影响较小,但对沥青混合料盐分溶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融雪抑冰材料球磨时间越长,融雪抑冰材料粉体颗粒越细;融雪抑冰材料球磨时间的变化会影响到融雪抑冰材料的疏水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的盐分溶析;融雪抑冰材料粉体颗粒形状不规则,疏水剂覆盖在盐分表面上;与未掺融雪抑冰材料沥青混合料相比,掺融雪抑冰材料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稍高,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略低;在降雪天气下,掺融雪抑冰材料沥青混合料具有明显的融雪抑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融雪抑冰材料 疏水性能 电导率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O_4/PTFE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颜录科 李炜光 +2 位作者 寇开昌 孙增智 徐鸥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1,共4页
采用高速混合、冷压烧结成型的方法通过填充改性制备BaSO4/PTFE复合材料,利用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考察BaSO4用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磨损表面进行观察... 采用高速混合、冷压烧结成型的方法通过填充改性制备BaSO4/PTFE复合材料,利用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考察BaSO4用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BaSO4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在用量为30%时,耐磨损性能与纯PTFE相比提高了两个数量级;PTFE以粘着磨损为主,随着BaSO4用量增加,磨粒磨损逐渐占主导,粘着磨损逐渐减少,并最终表现出疲劳磨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硫酸钡 填充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道路测试及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何锐 吴文飞 +1 位作者 陈华鑫 黄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11-1920,共10页
路面结构内部温度、湿度、应力和应变等参数的测试一直是道路测试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发展,为道路测试领域提供了新方法;为了论证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道路测试领域的可行性,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基本结构,从温... 路面结构内部温度、湿度、应力和应变等参数的测试一直是道路测试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发展,为道路测试领域提供了新方法;为了论证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道路测试领域的可行性,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基本结构,从温度和应变传感器基本原理出发,综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室内探索性研究和在实际路面温度和应变测试的成果。最后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其他工程,包括桥梁、隧道及机场跑道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光纤光栅在道路测试工程中推广使用所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路面温度场测试 路面应变测试 温度传感器 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颜录科 李炜光 孙增智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共3页
通过高速混合、冷压烧结成型法用玻璃纤维(GF)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了GF/PTFE复合材料,探讨了GF用量对GF/PTF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F质量分数... 通过高速混合、冷压烧结成型法用玻璃纤维(GF)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了GF/PTFE复合材料,探讨了GF用量对GF/PTF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F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最好,磨耗量不足1.0×10-3g/h,拉伸强度与常规干法混合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提高近30%,高速混合工艺使GF均匀分布于PTFE基体中,并可进一步细化PTFE粉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玻璃纤维 高速混合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乳化沥青复合材料粘弹性能的依时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秦先涛 祝斯月 +1 位作者 豆怀兵 陈拴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21-125,151,共6页
为研究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凝材料粘弹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不同配比复合胶凝材料在不同养护龄期时的60℃复数模量和相位角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凝材料的粘弹性具有显著的依时性。沥... 为研究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凝材料粘弹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不同配比复合胶凝材料在不同养护龄期时的60℃复数模量和相位角进行频率扫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凝材料的粘弹性具有显著的依时性。沥青与水泥质量比(A/C)较低的复合胶凝材料强度发展过程明显快于高A/C比的复合胶凝材料,且以2d内的增长幅度最大。两种低A/C比的复合胶凝材料相位角随频率增大而显著增大,且养护龄期越长,这种增长趋势越明显。综合比较可知,低A/C比时,复合胶凝材料的复数模量和相位角均有显著的变化,增强了低频时的弹性特征和高频时的粘性特征,即材料在高、低温时具备更好的粘弹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乳化沥青复合材料 粘弹性能 复数模量 相位角 依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摩擦道路表面处治材料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关博文 郭乐 +3 位作者 薛兴杰 姜艺 李硕 丁冬海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36-848,共13页
作为一种新型路面材料,高摩擦道路表面处治(high friction surface treatment, HFST)材料由高耐磨集料和粘结剂组成,用于解决传统路面材料修筑的弯道、长大纵坡等特殊路段因路面抗滑能力衰减过快导致的安全性问题。为了推动HFST技术在... 作为一种新型路面材料,高摩擦道路表面处治(high friction surface treatment, HFST)材料由高耐磨集料和粘结剂组成,用于解决传统路面材料修筑的弯道、长大纵坡等特殊路段因路面抗滑能力衰减过快导致的安全性问题。为了推动HFST技术在我国路面养护中的发展,提高道路安全性,降低养护投资成本,回顾了相关学者对HFST材料抗滑性能的研究现状,综述了高耐磨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评价了HFST集料的耐磨特性,分析了矿物组成对集料耐磨性能的影响,阐明了高耐磨集料长期磨光机制;概述了用于HFST的粘结剂性能,分析不同类型环氧树脂粘结剂的适用性;总结集料种类、集料粒径、集料掺配方式、粘结剂种类、厚度等HFST材料组成设计关键参数对其抗滑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HFST材料组成建议;总结分析了HFST试验路段长期抗滑衰变特性以及经济效益,最后探讨了现有HFST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高耐磨集料 表面处治材料 组成设计 长期抗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低温流变性与原材料性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马晓燕 陈华鑫 +3 位作者 张星宇 邢明亮 杨平文 王兆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885-3890,共6页
为揭示原材料与改性沥青劲度模量(S)、蠕变速率(m)的相关性,本实验选用五种基质沥青、五种SBS改性剂及五种改性剂掺量,设计L_(25)(5~3)正交试验,测试改性沥青在-18℃下的S和m值,研究原材料对二者的影响程度与影响规律。并使用灰色关联... 为揭示原材料与改性沥青劲度模量(S)、蠕变速率(m)的相关性,本实验选用五种基质沥青、五种SBS改性剂及五种改性剂掺量,设计L_(25)(5~3)正交试验,测试改性沥青在-18℃下的S和m值,研究原材料对二者的影响程度与影响规律。并使用灰色关联系数分析改性沥青S和m值与原材料性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质沥青对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影响最显著,改性剂类型次之,改性剂掺量对其影响最小。改性沥青劲度模量的排序与基质沥青完全相同,改性剂对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差异较小。改性剂掺量为4.4%时,改性沥青的S较小、m最大。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的S和m值、胶质与芳香分含量之和、改性剂的拉伸强度及拉伸应力等性能参数与改性沥青低温流变性能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 改性沥青 弯曲梁流变试验 沥青四组分 改性剂性能参数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长石墨烯增强铜基材料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利琪 李红伟 +1 位作者 乔宇燨 钱宗豪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95-6099,共5页
以廉价的蔗糖为碳源,在片状铜粉表面原位生长了石墨烯,并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不同石墨烯含量的铜基材料。通过XRD、SEM和激光导热分析了蔗糖含量对铜基材料的相、微观形貌以及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Ar气氛下,800℃处理15 min即... 以廉价的蔗糖为碳源,在片状铜粉表面原位生长了石墨烯,并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不同石墨烯含量的铜基材料。通过XRD、SEM和激光导热分析了蔗糖含量对铜基材料的相、微观形貌以及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Ar气氛下,800℃处理15 min即可在片状铜粉上原位生长出石墨烯,且分散均匀,与Cu基体结合良好,有利于增强其热性能。当石墨烯含量为0.73%(体积分数)时,铜基材料的热导率达到339 W/(m·K),较纯铜提高了19.3%;此外,在50~300℃温度范围内,其热膨胀系数也明显低于纯Cu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原位生长 铜基材料 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2
10
作者 颜录科 李炜光 +2 位作者 寇开昌 徐鸥明 高莉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79,共4页
分别采用热空气氧化后经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炭纤维(CF)和氩等离子体处理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液包覆炭纤维制备CF/PTFE复合材料,研究这两种CF表面改性方法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拉伸断面与... 分别采用热空气氧化后经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炭纤维(CF)和氩等离子体处理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液包覆炭纤维制备CF/PTFE复合材料,研究这两种CF表面改性方法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拉伸断面与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热空气氧化后经偶联剂处理炭纤维可使CF/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33%和82%、磨损率下降44%,氩等离子体处理PTFE分散液包覆炭纤维可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49%和100%、磨损率下降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炭纤维 表面改性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桥面铺装用环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丛培良 刘建飞 +1 位作者 赵志强 陈拴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1,99,共5页
针对环氧沥青在混凝土桥面铺装材料中的应用,制备了环氧沥青,研究了不同树脂掺量对环氧沥青结合料黏度特性、高低温性能及环氧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的掺入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针对环氧沥青在混凝土桥面铺装材料中的应用,制备了环氧沥青,研究了不同树脂掺量对环氧沥青结合料黏度特性、高低温性能及环氧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低温抗裂性和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的掺入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随着掺量的增加,环氧沥青的固化反应进程加快,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增强,劲度模量变大,蠕变速率减小,低温抗裂性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和高温稳定性提高;综合分析,30%为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 桥面铺装材料 路用性能 树脂掺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S高粘改性沥青胶浆高温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拴发 豆怀兵 +2 位作者 邢明亮 何锐 刘状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0-384,共5页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和布氏旋转粘度计,对不同粉胶比下的TPS高粘改性沥青胶浆流变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和试验温度对相位角、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疲劳因子以及布氏粘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粉胶比下沥青胶浆的复数剪...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和布氏旋转粘度计,对不同粉胶比下的TPS高粘改性沥青胶浆流变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和试验温度对相位角、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疲劳因子以及布氏粘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粉胶比下沥青胶浆的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和疲劳因子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一定时,随粉胶比的增大,车辙因子显著增大,疲劳因子逐渐减小,当粉胶比大于1.4时,车辙因子的增长幅度明显减小;当粉胶比小于1.2时,粘度随温度的增长速率较小,粉胶比大于1.2时粘度随温度升高急剧增大,沥青胶浆的感温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综合各指标来看,粉胶比在1.2-1.4之间时,TPS高粘改性沥青胶浆流变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粉胶比 沥青胶浆 感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收缩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徐鸥明 王有贵 +1 位作者 陈俊宇 牛冬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5,共4页
为了评价粉煤灰对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干缩试验和温缩试验,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和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收缩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相似的干缩和温缩变化... 为了评价粉煤灰对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干缩试验和温缩试验,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和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收缩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相似的干缩和温缩变化规律;粉煤灰掺量为5%~10%时,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干缩和温缩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减小产生收缩裂缝的几率;粉煤灰掺量〉15%时,试件干缩和温缩均显著增大。建议粉煤灰最佳掺量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 粉煤灰 干缩 温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剂改良水泥稳定黄土强度及水稳性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文飞 张纪阳 +1 位作者 何锐 陈华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59-2165,共7页
为了研究水泥及微量固化剂对黄土路基强度及水稳性的影响,选择3个水泥掺量(6%、7%和8%)和4种固化剂(M1、M2、M3和M4),测试3个水泥掺量下黄土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在8%的水泥掺量下分别加入0.2%和2%的4种固化剂,测试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 为了研究水泥及微量固化剂对黄土路基强度及水稳性的影响,选择3个水泥掺量(6%、7%和8%)和4种固化剂(M1、M2、M3和M4),测试3个水泥掺量下黄土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在8%的水泥掺量下分别加入0.2%和2%的4种固化剂,测试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渗水系数K20和30 min冲刷量,并结合分别加入4种微量固化剂的黄土试件微观形貌图,分析固化剂改善水泥稳定黄土的机理。结果表明,水泥稳定能大幅提高黄土强度;4种固化剂成份体系不同,对水泥稳定黄土的主要作用机制也不同,主要包括离子交换作用、火山灰作用、化学反应生成Friede晶体改善作用和膨胀填充作用;固化剂类型对土壤有一定的适应性,不同土壤类型需要有选择的使用固化剂类型;各类固化剂改善黄土方式并不只是通过单一作用,而是主要机制不同的多种作用复合发生;对黄土的改善途径主要是通过提高土体颗粒粘聚性或生成更多、更强的水化产物提高强度或填充孔隙提高密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固化剂 水泥稳定 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混合料融雪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子铭 陈华鑫 +2 位作者 豆怀兵 王泳丹 牛冬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2-268,共7页
为研究超薄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融雪性能,以溶液电导率作为评价指标来表征溶液中盐分浓度大小,间接评价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融雪化冰效果。采用灰熵法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融雪性能的显著性,并对其融雪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盐化物... 为研究超薄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融雪性能,以溶液电导率作为评价指标来表征溶液中盐分浓度大小,间接评价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融雪化冰效果。采用灰熵法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融雪性能的显著性,并对其融雪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盐化物替代量越大,融雪性能越好;随着溶析时间的延长,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融雪性能影响程度减小;随着加水量的增大,沥青混合料融雪性能逐渐衰减;盐化物替代量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融雪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研究成果为超薄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超薄盐化物自融雪沥青混合料 灰熵法 融雪性能 融雪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型低胶粉掺量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鸥明 张鸿 +2 位作者 曹志飞 李明月 何义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56,共5页
为了评价低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对连续密级配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储存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疲劳试验,分别对采用基质沥青、外掺7%和18%胶粉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工程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外掺7%胶粉制成... 为了评价低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对连续密级配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储存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疲劳试验,分别对采用基质沥青、外掺7%和18%胶粉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工程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外掺7%胶粉制成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相比于18%胶粉掺量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均有一定程度衰减,但比普通沥青混合料仍有明显提高;低胶粉掺量沥青混合料试件浸水残留稳定度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和常规胶粉掺量沥青混合料,而冻融劈裂比略低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但高于常规胶粉掺量沥青混合料试样;同时,低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优于常规胶粉掺量橡胶沥青,且沥青用量降低,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沥青 低掺量 连续密级配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在净化汽车尾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况栋梁 裴建中 +3 位作者 李蕊 马伟思 欧阳华 倪志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8-22,共5页
为了研究光催化材料TiO2对隧道内汽车尾气的净化效果,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采用不同掺量的Fe3+改性纳米TiO2,并在500℃焙烧得到样品,然后利用自制尾气净化设备进行净化试验,接着对其进行X衍射(XRD)测定和红外光... 为了研究光催化材料TiO2对隧道内汽车尾气的净化效果,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采用不同掺量的Fe3+改性纳米TiO2,并在500℃焙烧得到样品,然后利用自制尾气净化设备进行净化试验,接着对其进行X衍射(XRD)测定和红外光谱(IR)分析。结果显示,掺杂Fe3+能够同时捕获电子和空穴,从而降低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弱紫外光条件下对CO、CO2、HC、NOx的净化效率比未掺杂的纳米TiO2分别能提高0.6%、0.6%、2.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净化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条件对SBS改性沥青表观黏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鸥明 韩森 +1 位作者 牛冬瑜 刘亚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6,91,共5页
黏度是沥青的一项重要性质,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和施工和易性密切相关,为了评价测试条件对黏度的影响,采用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研究了不同时间、温度和转速条件下SBS改性沥青表观黏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表观黏度值随时间增... 黏度是沥青的一项重要性质,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和施工和易性密切相关,为了评价测试条件对黏度的影响,采用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研究了不同时间、温度和转速条件下SBS改性沥青表观黏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表观黏度值随时间增加逐渐趋于稳定,温度越高、剪切速率(转速)越大,黏度趋于稳定的时间越短,且初始黏度与稳定黏度之间的差值越小;当温度超过150℃时,黏度与转速无关;不同温度下进行SBS改性沥青黏度测定时,转速应不小于2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表现黏度 时间 温度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集料沥青基复合材料的隔热功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振军 王宇 +1 位作者 蒋玮 肖晶晶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7-830,共4页
为有效减轻车辙深度,掺加多孔玄武岩集料和粉煤灰漂珠,采用"三步"成型工艺制备沥青基复合材料,测试其路用性能,利用光照法研究其隔热功能,并借助扫描电镜(SEM)分析沥青胶浆与集料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掺加多孔集料后复合... 为有效减轻车辙深度,掺加多孔玄武岩集料和粉煤灰漂珠,采用"三步"成型工艺制备沥青基复合材料,测试其路用性能,利用光照法研究其隔热功能,并借助扫描电镜(SEM)分析沥青胶浆与集料界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掺加多孔集料后复合材料路用性能满足相关要求;随粉煤灰漂珠和多孔玄武岩集料体积分数增加,抗压强度、动稳定度和浸水残留稳定度等路用性能先下降后升高;多孔玄武岩集料有利于抗滑性能提高。多孔集料有效阻止热量传递;照射时间为120min时,多孔集料与普通集料复合材料的中部和底部温度差分别达到13和16℃。与普通集料复合材料相比,多孔集料复合材料胶浆与集料界面区结构致密,沥青胶浆较好地粘附于多孔集料表面,空隙等缺陷较少,阻隔热量传递,降低内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玄武岩集料 粉煤灰漂珠 沥青基复合材料 隔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沥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基层材料力学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文飞 何锐 +1 位作者 陈华鑫 武书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260,共8页
为研究应用旧沥青路面材料冷再生基层的混合料力学性能,回收原沥青路面面层旧料和基层旧料,制备沥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基层材料,结合现场沥青面层及铣刨深度测试冷再生材料级配,测试冷再生基层材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90d劈裂强度和90... 为研究应用旧沥青路面材料冷再生基层的混合料力学性能,回收原沥青路面面层旧料和基层旧料,制备沥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基层材料,结合现场沥青面层及铣刨深度测试冷再生材料级配,测试冷再生基层材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90d劈裂强度和90d回弹模量,并观察其SEM微观形貌图。结果表明:水泥用量较少时7d无侧限抗压强度、90d劈裂强度和90d回弹模量均随水泥剂量的增加快速增长,但是增长趋势逐渐变缓;较少的沥青旧料对再生基层力学性能是有利的,但是过多的沥青旧料则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当面层旧料的油石比较小时,水泥水化物取向结晶能刺破沥青膜层,直接与裹附在沥青内部的集料接触,形成较强的界面,这样能有效缓解沥青对强度的负面影响。进而建议低等级公路的中、轻型交通等级水泥剂量在5%-7%,其他类型公路则在提高水泥剂量的同时需要改善旧料级配;油石比小的旧沥青路面改造更适合推行全深式冷再生基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配合比设计 冷再生基层 水泥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