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磁共振DWI-ADC值在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诊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树金
吴晓冰
+4 位作者
谢颖
李笑琴
李瑞荣
严友松
张绍伟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ADC值在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03月至2019年11月进行腰椎磁共振检查的20~30岁及40~60岁女性的资料,将其分为3组,即Ⅰ组20~30岁,Ⅱ组40~50岁,Ⅲ组50~60岁;采用Siemens Essenza1.5 TMR扫...
目的探讨ADC值在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03月至2019年11月进行腰椎磁共振检查的20~30岁及40~60岁女性的资料,将其分为3组,即Ⅰ组20~30岁,Ⅱ组40~50岁,Ⅲ组50~60岁;采用Siemens Essenza1.5 TMR扫描仪机DWI序列采集胸12椎体上缘至腰4椎体下缘水平DWI,用自动生成的ADC图于第3腰椎水平测量椎旁肌的平均ADC值。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用x±s表示,腰大肌和竖脊肌的对比用配对的t检验,不同组间椎旁肌的对比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61例,竖脊肌和腰大肌平均ADC值分别为1.279±0.133、1.119±0.109,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5.52,P<0.01)。Ⅰ组(105例)椎旁肌的平均ADC值1.220±0.091,Ⅱ组(143例)椎旁肌的平均ADC值1.208±0.084,Ⅲ组(113例)椎旁肌平均ADC值1.159±0.122,三组间椎旁肌平均ADC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1.46,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Ⅲ组组间椎旁肌平均ADC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以Ⅰ组平均值减去2SD为肌少症诊断阈值,则以椎旁肌平均ADC值诊断肌少症的阈值为1.038,Ⅱ组及Ⅲ组低于1.038的共计有23例,其中22例经随访证实均为肌少症。结论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量化的方法诊断肌少症,降低了因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误差,对肌少症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围绝经期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次心搏冠状动脉扫描中优化对比剂注入时间的可行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豆
胡智军
+6 位作者
贾永军
刘振堂
王琦
沈云
李馨
李爱华
魏东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7-469,共3页
冠状动脉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cm宽体探测器全胸轴扫模式在胸痛三联征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玉环
贺太平
+3 位作者
贾永军
于楠
杨祺
刘振堂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16cm宽体探测器进行两个连续轴位扫描一次完成胸痛三联征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连续40例胸痛三联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两个连续心脏轴扫模式一次完成肺动脉、冠状动脉及胸主动脉成像;B组采用三次扫描方案,...
目的:探讨使用16cm宽体探测器进行两个连续轴位扫描一次完成胸痛三联征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连续40例胸痛三联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两个连续心脏轴扫模式一次完成肺动脉、冠状动脉及胸主动脉成像;B组采用三次扫描方案,首先行肺动脉容积扫描,扫描结束8~9s后分别采用心脏轴扫模式和螺旋扫描模式完成冠状动脉和胸主动脉扫描;两组均使用对比剂追踪和阈值触发技术。比较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主观和客观评估)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两种扫描模式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指标(肺动脉、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的CT值和对比噪声比)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连续轴位单次扫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为(3.3±1.2)mSv,较常规三次扫描组[(5.6±0.7)mSv]降低40.3%,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5,P=0.003)。结论:在胸痛三联检查中采用16cm宽体探测器CT进行两个连续轴位扫描的单次扫描方案在保障图像质量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痛三联征
辐射剂量
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共振DWI-ADC值在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诊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树金
吴晓冰
谢颖
李笑琴
李瑞荣
严友松
张绍伟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
长安医院影像科
广东省东莞市
长安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5期367-369,共3页
基金
东莞市社会科学发展(一般)项目基金(编号:2018507150221293)。
文摘
目的探讨ADC值在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03月至2019年11月进行腰椎磁共振检查的20~30岁及40~60岁女性的资料,将其分为3组,即Ⅰ组20~30岁,Ⅱ组40~50岁,Ⅲ组50~60岁;采用Siemens Essenza1.5 TMR扫描仪机DWI序列采集胸12椎体上缘至腰4椎体下缘水平DWI,用自动生成的ADC图于第3腰椎水平测量椎旁肌的平均ADC值。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用x±s表示,腰大肌和竖脊肌的对比用配对的t检验,不同组间椎旁肌的对比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61例,竖脊肌和腰大肌平均ADC值分别为1.279±0.133、1.119±0.109,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5.52,P<0.01)。Ⅰ组(105例)椎旁肌的平均ADC值1.220±0.091,Ⅱ组(143例)椎旁肌的平均ADC值1.208±0.084,Ⅲ组(113例)椎旁肌平均ADC值1.159±0.122,三组间椎旁肌平均ADC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1.46,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Ⅲ组组间椎旁肌平均ADC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以Ⅰ组平均值减去2SD为肌少症诊断阈值,则以椎旁肌平均ADC值诊断肌少症的阈值为1.038,Ⅱ组及Ⅲ组低于1.038的共计有23例,其中22例经随访证实均为肌少症。结论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量化的方法诊断肌少症,降低了因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误差,对肌少症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肌少症
围绝经期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sarcopenia
perimenopaus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85.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次心搏冠状动脉扫描中优化对比剂注入时间的可行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豆
胡智军
贾永军
刘振堂
王琦
沈云
李馨
李爱华
魏东红
机构
长安医院影像科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
影像
科
东京女子医
科
大学东方医学中心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7-469,共3页
文摘
冠状动脉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
Keywords
Tomogrphy, X-ray computed
Coronary vessels
Angiography
Contrast media
分类号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cm宽体探测器全胸轴扫模式在胸痛三联征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玉环
贺太平
贾永军
于楠
杨祺
刘振堂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
影像
科
西安
长安医院影像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3-377,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使用16cm宽体探测器进行两个连续轴位扫描一次完成胸痛三联征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连续40例胸痛三联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两个连续心脏轴扫模式一次完成肺动脉、冠状动脉及胸主动脉成像;B组采用三次扫描方案,首先行肺动脉容积扫描,扫描结束8~9s后分别采用心脏轴扫模式和螺旋扫描模式完成冠状动脉和胸主动脉扫描;两组均使用对比剂追踪和阈值触发技术。比较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主观和客观评估)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两种扫描模式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指标(肺动脉、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的CT值和对比噪声比)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连续轴位单次扫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为(3.3±1.2)mSv,较常规三次扫描组[(5.6±0.7)mSv]降低40.3%,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5,P=0.003)。结论:在胸痛三联检查中采用16cm宽体探测器CT进行两个连续轴位扫描的单次扫描方案在保障图像质量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痛三联征
辐射剂量
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肺动脉
Keyword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riple-rule-out
Radiation dose
Angiography
Coronary artery
Pulmonary artery
分类号
R814.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43.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磁共振DWI-ADC值在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诊断的临床应用
李树金
吴晓冰
谢颖
李笑琴
李瑞荣
严友松
张绍伟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次心搏冠状动脉扫描中优化对比剂注入时间的可行性
李豆
胡智军
贾永军
刘振堂
王琦
沈云
李馨
李爱华
魏东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6cm宽体探测器全胸轴扫模式在胸痛三联征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陈玉环
贺太平
贾永军
于楠
杨祺
刘振堂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