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长宁县硬头黄竹生长状况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奕 曾永海 +3 位作者 别鹏飞 赵润 陈俊华 陈秀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20-123,130,共5页
本文以长宁县竹海镇和龙头镇的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两个地点的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饱和持水量0~40 cm两个地点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0~20 cm... 本文以长宁县竹海镇和龙头镇的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生物量(地上部分)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两个地点的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饱和持水量0~40 cm两个地点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0~20 cm土层中,除全N、全K、速效N表现为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均差异不显著(P<0.05)。(2)竹海镇2 a生竹每公顷株数明显高于1 a生竹,前者是后者的1.77倍;龙头镇则差别不明显。(3)竹海镇1 a生年竹平均胸径小于龙头镇,而2 a生竹则大于龙头镇。(4)竹海镇、龙头镇1 a生竹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22±2.34 T·hm^(-2)、6.64±0.87 T·hm^(-2),2 a生竹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9.23±8.66 T·hm^(-2)、8.10±2.12 T·hm^(-2),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5)为提高硬头黄竹的产量,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如施加P肥、K肥)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县 丛生竹 硬头黄竹 土壤理化性质 生物量(地上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县森林防火形势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万守泉 冯文贵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15-117,28,共4页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安全、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火灾的成因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森林防火工作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 森林防火 形势 成因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县森林防火形势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万守泉 冯文贵 《森林防火》 2012年第3期43-45,共3页
通过长宁县发生森林防火形势、火灾的成因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长宁县森林防火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 森林防火 形势 成因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长宁竹林凋落物的蓄水功能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何亚平 费世民 +3 位作者 蒋俊明 陈秀明 余英 唐森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41,共7页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宁县不同类型竹林的凋落物及其蓄水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凋落物的现存量平均为(6.99±3.20)t/hm2,其中未分解层为(2.71±1.63)t/hm2,占总量的39%,分解层平均值为(4.28±2.6...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宁县不同类型竹林的凋落物及其蓄水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凋落物的现存量平均为(6.99±3.20)t/hm2,其中未分解层为(2.71±1.63)t/hm2,占总量的39%,分解层平均值为(4.28±2.60)t/hm2,占总量的61%;②分解层和未分解层的自然持水量存在明显差别,而最大持水量和持水率没有明显区别;③凋落物的最大持水率为181%,最大持水量为(14.08±6.56)t/hm2,和其他森林相比,明显偏低;④人工栽植竹林凋落物的现存量和分解程度低于次生林;⑤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凋落物的现存量和最大持水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r=0.94,n=186,p<0.000 1),符合幂函数方程.综上所述,竹林凋落物的现存量和蓄水能力均较低,人工经营竹林时清除枝叶可能会影响竹林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凋落物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竹海5种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2 位作者 余英 唐生强 何亚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7-22,共6页
对长宁竹海的苦竹、毛竹、黄竹林,杉木林及白栎林5种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中的草本植物植冠层的水分最大截留量是乔灌层植物的2.4倍。按种类以苔草最高,为6.34g/g(干生物量);黄竹最小,为1.19g/g。5... 对长宁竹海的苦竹、毛竹、黄竹林,杉木林及白栎林5种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中的草本植物植冠层的水分最大截留量是乔灌层植物的2.4倍。按种类以苔草最高,为6.34g/g(干生物量);黄竹最小,为1.19g/g。5种林分林地枯落物的现存量为4.33—14.87t/hm^2耐,其分解层的蓄水量高于末分解层,枯落物层最大蓄水总量为1.0-3.5mm,依杉木林>白栎林>毛竹>苦竹>黄竹排序;土壤蓄水量以杉木林最大,白栎林次之,竹林最差;而土壤稳定渗透系数K10以竹林最大,杉木林次之,白栎林最小,表明竹林土壤抗水蚀能力强于杉木林和白栎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竹海 苦竹林 毛竹林 黄竹林 杉木林 白栎林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毛竹和苦竹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亚平 费世民 +4 位作者 蒋俊明 陈秀明 余英 唐森强 朱维双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10-14,共5页
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研究有助于评价森林的碳汇功能。长宁毛竹和苦竹的种群生物量分别为:51.51 t.hm-2和43.92 t.hm-2,碳汇储量较低。长宁毛竹和苦竹的生产力分别为:17.66 t.hm-2.a-1和18.62 t.hm-2.a-1,生产力水平偏高,固碳能力较强。毛... 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研究有助于评价森林的碳汇功能。长宁毛竹和苦竹的种群生物量分别为:51.51 t.hm-2和43.92 t.hm-2,碳汇储量较低。长宁毛竹和苦竹的生产力分别为:17.66 t.hm-2.a-1和18.62 t.hm-2.a-1,生产力水平偏高,固碳能力较强。毛竹和苦竹生产力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适当年龄内采伐利于提高竹林的生产力。毛竹和苦竹本身的有机碳含量偏高,平均为539.7071 g.kg-1和573.3786 g.kg-1,在根和鞭中含量较低,杆、枝和蔸含量较高。毛竹和苦竹体内总的有机碳储量为27.02 t.hm-2和23.23 t.hm-2,每年固定的有机碳量为9.6 t.hm-2和10.23 t.hm-2。最后,综合评价了毛竹和苦竹林经营在发挥碳汇功能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苦竹 有机碳 生物量 生产力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竹海主要林分林冠降雨分配格局 被引量:6
7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3 位作者 余英 唐森强 何亚平 陈秀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13-18,共6页
对长宁竹海楠竹林、黄竹林、苦竹林、杉木林和栎林5种林分林冠降雨分配格局进行了对比。回归结果表明:穿透雨量和干流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关系,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降雨量为1204.7 mm时,5种林分穿透雨的最小响应雨量分别为:... 对长宁竹海楠竹林、黄竹林、苦竹林、杉木林和栎林5种林分林冠降雨分配格局进行了对比。回归结果表明:穿透雨量和干流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关系,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降雨量为1204.7 mm时,5种林分穿透雨的最小响应雨量分别为:斑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f)林为3.0 mm,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f)林为1.0 mm、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林为0.9 mm、楠竹(Phyllostachy spubescen)林为0.8 m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林为0.7 mm。干流量随树干胸径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关系可用Q=B0+B1D+B2D2+B3D3进行描述。与其它的林种相比,竹林干流量远高于栎林和杉木林。苦竹林干流量达105.3 mm,干流率为8.74%,黄竹和楠竹干流量均为82.4 mm,干流率为6.84%,栎林分别为42.4 mm和3.49%,杉木林最小,仅为8.8 mm和0.73%。截留量和截留率从大至小的排序为:苦竹林为384.3 mm和31.9%,栎林355.5 mm和29.51%,黄竹280.7 mm和23.3%,楠竹274.1 mm和22.75%,杉木林254.8 mm和2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竹 黄竹 楠竹 白栎 杉木 封冠截留 穿透雨 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 被引量:6
8
作者 何亚平 杨执菊 +4 位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陈秀明 余英 唐森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4-19,共6页
本文研究了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探讨了人为干扰条件下毛竹种群数量特征的特殊性。结果表明:(1)由于毛竹特殊的生长习性,大小和年龄无关,毛竹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缺少相关性;(2)受人为经营干扰的影响,毛竹种群... 本文研究了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探讨了人为干扰条件下毛竹种群数量特征的特殊性。结果表明:(1)由于毛竹特殊的生长习性,大小和年龄无关,毛竹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缺少相关性;(2)受人为经营干扰的影响,毛竹种群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生命期望减少;(3)毛竹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为Ⅲ型,为增长型种群;(4)用毛竹大小替代年龄作为划分龄级指标,得出存活曲线类型相反,表明竹类植物用大小替代年龄作为龄级划分指标时会产生错误;(5)毛竹的数量特征决定着生物量和生产力配置,各龄级和径级生物量和生产力大小与个体数目有关,生产力配置还和年龄有关。从实践上看,毛竹科学的人为经营干扰维持了较好的种群结构,利于获得持续的立地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数量特征 生物量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苦竹种群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余英 费世民 +3 位作者 何亚平 陈秀明 蒋俊明 唐森强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90-93,共4页
本文研究了长宁苦竹的种群结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1)人工经营和未经营的苦竹种群都为增长型种群,但人工经营苦竹种群落结构简单;(2)人工经营苦竹种群径级结构偏大;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大;(3)在种群水平,长宁苦竹地上部分生物量为... 本文研究了长宁苦竹的种群结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1)人工经营和未经营的苦竹种群都为增长型种群,但人工经营苦竹种群落结构简单;(2)人工经营苦竹种群径级结构偏大;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大;(3)在种群水平,长宁苦竹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7.58t/hm2,随径级增大而增大;(4)在构件水平,1a生苦竹的地上生物量为1074.20g/株,2a生的为2041.86g/株;(5)1a生苦竹竿、枝和叶的含水率普遍高于2a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竹 种群结构 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在漫漫历史后飞跃
10
作者 唐森强 朱维双 《绿色中国(综合版)》 2006年第11X期68-69,共2页
1990年以建设大竹海为标志,进入了起步阶段;2000年以确立主导地位为标志,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全县竹产业总产值达到9.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710元来自竹产业,以竹为主的生态系统,承载了竹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长宁县... 1990年以建设大竹海为标志,进入了起步阶段;2000年以确立主导地位为标志,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全县竹产业总产值达到9.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710元来自竹产业,以竹为主的生态系统,承载了竹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长宁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的长宁县竹产业历经漫长自由发展之后所跨出的几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发展 农民人均纯收入 四川盆地南缘 长宁县 竹海 林科 山区综合开发 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竹子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桢楠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晓清 唐森强 +2 位作者 隆世良 龙汉利 张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79,共3页
对94年生桢楠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在0.5 g.cm-3以上,60~80 a间达到最大值0.54 g.cm-3。40年生的桢楠木材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端面硬度属中等;随着树木年龄增加,顺纹抗... 对94年生桢楠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在0.5 g.cm-3以上,60~80 a间达到最大值0.54 g.cm-3。40年生的桢楠木材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端面硬度属中等;随着树木年龄增加,顺纹抗压强度、冲击韧性、抗劈力、顺纹抗剪强度、端面硬度随着树木年龄增大而增加;在80年生时木材冲击韧性属高等,端面硬度很硬。如果兼顾其它指标,在桢楠栽培经营中,木材利用成熟期初步确定60~8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桢楠 物理力学性质 木材材性 珍贵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南苦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汇能力估测 被引量:17
12
作者 申贵仓 张旭东 +4 位作者 张雷 高升华 张蕊 朱维双 唐森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4,共7页
科学准确的碳计量是评价森林减缓大气CO2浓度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关键,而竹林特殊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使得竹林碳汇计量较其他森林生态系统更为复杂。采用生物量法研究蜀南苦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格局,并对... 科学准确的碳计量是评价森林减缓大气CO2浓度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关键,而竹林特殊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使得竹林碳汇计量较其他森林生态系统更为复杂。采用生物量法研究蜀南苦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格局,并对苦竹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立竹平均含碳率为450.792g·kg-1,不同龄级苦竹各器官含碳率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9.410g·kg-1,不同土层差异极显著;2)苦竹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56.823t·hm-2,其中土壤碳库是最大的碳库,为132.568t·hm-2,占总碳储量的84.53%,枯落物碳库为最小的碳库(4.823t·hm-2),只占总碳储量的3.08%;3)苦竹立竹碳储量为19.432t·hm-2,占总碳储量12.39%,其中近半(49.13%)贮藏于竹秆中。竹秆、竹枝、竹叶3部分地上碳储量总计达13.346t·hm-2,占立竹总碳储量的68.68%,地上部分碳储量为地下部分碳储量的2.19倍;4)苦竹林生态系统植被层年固碳量为8.262t·hm-2,相当于每年固定30.294t·hm-2CO2,固碳能力强于毛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竹 碳储量 碳密度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地区3种丛生竹竹秆特性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周益权 顾小平 +2 位作者 李本祥 郭岩辉 苏文会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给蓬勃发展的丛生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川南地区人工栽培的3种丛生竹材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全长、秆高、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径与竹秆高度... 为给蓬勃发展的丛生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川南地区人工栽培的3种丛生竹材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全长、秆高、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径与竹秆高度、秆质量、总节数等因子相关性显著,拟合的模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相同胸径下,全长方面,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秆质量方面,硬头黄竹秆质量最大,梁山慈竹和撑绿竹相当,约70%的秆质量都集中在中下部。随着竹秆相对高度上升,相对壁厚的下降速度依次为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相对直径大小为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撑绿竹,但在相同胸径下,硬头黄竹胸径处的竹壁最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撑绿竹 硬头黄竹 竹秆特性 丛生竹 材用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毛竹林土壤肥力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蒋俊明 朱维双 +2 位作者 刘国华 费世民 陈秀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6-490,共5页
从土壤剖面特征、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氮磷钾养分和土壤酸化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川南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林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毛竹林根系活动层(60 cm)土壤结构较好,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大小和土壤的有... 从土壤剖面特征、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氮磷钾养分和土壤酸化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川南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林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毛竹林根系活动层(60 cm)土壤结构较好,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大小和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毛竹林成林时间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黄化、酸化特征较明显,土壤酸性调节主要以施用石灰为主,其中谷底毛竹林改造需石灰量为10.625 t.hm-2,坡面的里白毛竹林为14.811 t.hm-2,岗地毛竹林需石灰量为12.558 t.hm-2;在氮磷钾3种元素中,氮素供应总体上良好,但要获得高产,氮肥的补充也是必需的。毛竹林土壤的钾素供应位于缺乏和很缺乏范围,而土壤中的磷极度缺乏,因此,目前川南毛竹林地磷和钾肥施用是提高毛竹林产量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毛竹 竹林 土壤肥力 土壤酸化 经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生竹秆基各笋目的出笋成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益权 顾小平 +2 位作者 吴晓丽 郑仁红 朱维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4-320,共7页
调查了西南地区人工栽培的梁山慈竹、撑绿竹、硬头黄竹着生于秆基两侧的4对大型芽(又叫笋目、芽眼、芽目)的出笋成竹生物学特性,计算各年龄母竹和各笋目位置的出笋率、成竹率、新竹相对生长率。结果表明:随着母竹年龄的增加,出笋成竹能... 调查了西南地区人工栽培的梁山慈竹、撑绿竹、硬头黄竹着生于秆基两侧的4对大型芽(又叫笋目、芽眼、芽目)的出笋成竹生物学特性,计算各年龄母竹和各笋目位置的出笋率、成竹率、新竹相对生长率。结果表明:随着母竹年龄的增加,出笋成竹能力明显下降,1年生母竹出笋成竹能力最强,2年生母竹迅速下降,3年生母竹基本丧失繁殖能力;各笋目的出笋成竹能力为2目>头目>3目>4目,3目、4目显著低于头目、2目。综合分析母竹年龄和笋目位置表明:1年生母竹的头目、2目萌发力最强,是留笋长竹的最佳笋芽。通过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3个竹种的出笋期划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出笋数少但成竹率高,中后期出笋数增加,但成竹率却明显下降;笋目萌发年龄和出笋时间与笋目位置有关,分布在秆基中下部的头目、2目萌发年龄较早,在出笋期的出笋时间也较早,而位于秆基中上部的3目、4目萌发年龄较迟,出笋时间也较晚。根据各笋目的出笋成竹特性,从抚育、间伐和水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调控林分出笋的经营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竹 笋目 出笋成竹 出笋期 相对生长率 调控出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南方雪灾对川南丛生竹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蒋俊明 李本祥 +3 位作者 蒋南青 朱维双 余英 陈秀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本文对四川省长宁县51种丛生竹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冻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51个竹种平均受冻级达3.2级,受冻死亡的竹种为14个,仅3个竹种小琴丝竹;鹅毛竹、粉单竹没有受冻害影响;(2)调查的15个属的箭竹属、空竹属、泰竹属、... 本文对四川省长宁县51种丛生竹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冻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51个竹种平均受冻级达3.2级,受冻死亡的竹种为14个,仅3个竹种小琴丝竹;鹅毛竹、粉单竹没有受冻害影响;(2)调查的15个属的箭竹属、空竹属、泰竹属、香竹属、巨竹属等5个属11个种全部受冻死亡:其他10属受冻的大小排序为:竹属>滇竹属>牡竹属>大明竹属>竹属=绿竹属>箬竹属>酸竹属>慈竹属>倭竹属;(3)以乡土竹种和引至南昌的竹种受冻最轻;其次是引至杭州、南京的竹种受冻相对相轻;引至南宁的竹种受害中等,冻害最严重是来至热带(西双版纳)的竹种,其死亡率达78%;综合分析表明:受冻程度与引种地有关,气候相似的程度越高,丛生竹受冻也越轻,丛生竹的引种仍然要以气候相似性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竹 雪灾 冻害 气候相似性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桢楠生长特性与分布 被引量:45
17
作者 张炜 何兴炳 +5 位作者 唐森强 何涛 辜云杰 宋鹏 龙汉利 李晓清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1,共4页
对四川桢楠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了桢楠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四川省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桢楠生长,90年树高平均可达33.80 m,胸径(去皮)平均可达43.10 cm,材积(去皮)平均生长量达2.23... 对四川桢楠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了桢楠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四川省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桢楠生长,90年树高平均可达33.80 m,胸径(去皮)平均可达43.10 cm,材积(去皮)平均生长量达2.236 m3。Logistic曲线对桢楠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35.117/(1+9.466×e-0.059x),y=54.937/(1+15.921×e-0.045x),y=4.029/(1+67.750×e-0.048x)。桢楠平均生长量高峰的出现以树高,胸径,材积为序,符合一般林木的生长规律;桢楠在前50年左右材积生长缓慢,之后进入快速生长期,90年左右时生长速度仍未见明显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桢楠 树干解析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宽度硬头黄竹林河岸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拦截效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鹏 张旭东 +3 位作者 黄玲玲 刘文国 朱维双 唐森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7,共5页
利用2008年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的降雨量、穿透降雨量和树干径流量来计算林冠层截留量,并在冬、夏两季分别对林内枯落物和取样土壤测定最大持水能力,建立5m至40m不同缓冲带宽度的简易径流场观测地表径流量。结果表明:全年林冠截留... 利用2008年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的降雨量、穿透降雨量和树干径流量来计算林冠层截留量,并在冬、夏两季分别对林内枯落物和取样土壤测定最大持水能力,建立5m至40m不同缓冲带宽度的简易径流场观测地表径流量。结果表明:全年林冠截留总量为315.6mm,占全年降水量的32.4%,林冠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林冠截留率反而减小,选取24组不同雨量级的降雨量(P)与林冠截留量(I)数据进行拟合,方程为:I=0.7791P0.78。硬头黄竹林内枯落物生物量为2.87t/hm2,其最大持水量为9.13t/hm2,是枯落物自身干质量的3.2倍,但由于>10mm的降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连续性,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效应明显被削弱,实际截留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9.2%。硬头黄竹林对林内土壤物理性质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变浅而减小,加快了地表径流的入渗速率,土壤的最大截留能力为497.36t/hm2。地表径流量随河岸缓冲带宽度增加而减小,20m宽的河岸缓冲带就可截留40.7%,而当缓冲带宽度继续增加,截留效率并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 林冠截留 枯落物覆盖 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硬头黄竹生物量结构及回归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鹏 黄玲玲 +2 位作者 张旭东 唐森强 余英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研究了丛生竹种硬头黄竹的生物量结构,并建立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竹高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1)硬头黄竹各器官生物量在单株上的分配为秆79.54%,枝7.51%,叶4.23%,根1.71%,蔸7.01%;其中竹秆所占的比例最大,远超过苦竹等其它竹种。(2)硬... 研究了丛生竹种硬头黄竹的生物量结构,并建立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竹高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1)硬头黄竹各器官生物量在单株上的分配为秆79.54%,枝7.51%,叶4.23%,根1.71%,蔸7.01%;其中竹秆所占的比例最大,远超过苦竹等其它竹种。(2)硬头黄竹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DBH)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胸径(DBH)与鲜秆质量(W1)、全株质量(W4)的拟合模型分别为W1=435.61 D1.887 5和W4=558.787 D1.895 3,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出各器官的生物量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 含水率 生物量结构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淯江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生物量及5种营养元素含量分配格局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鹏 唐森强 +2 位作者 朱维双 黄玲玲 张旭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27-31,共5页
对淯江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生物量以及5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淯江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单位面积的总生物量为98 672.01 kg/hm2,其竹株各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秆78.76%、枝7.37%、叶5.05%、根1.... 对淯江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生物量以及5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淯江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单位面积的总生物量为98 672.01 kg/hm2,其竹株各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秆78.76%、枝7.37%、叶5.05%、根1.49%、蔸7.33%。其竹株各器官的5种营养元素含量均不相同,以代谢旺盛的竹叶含量最高。5种营养元素总含量在硬头黄竹竹株各器官中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叶42.62g/kg、蔸26.92g/kg、根24.99 g/kg、枝22.75 g/kg、秆21.83 g/kg。该竹林单位面积N、P、K、Ca、Mg 5种营养元素贮存总量为2 323.2 kg/hm2,其中K的贮存量最高为908.0 kg/hm2占39.1%,其次N为864.6 g/hm2占37.2%,Ca、P和Mg的贮存量仅占其总量的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淯江河岸缓冲带 硬头黄竹人工林 生物量 营养元素含量 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