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梁全过程多要素智能建造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
1
作者 张鸿 王敏 +2 位作者 郑和晖 王永威 骆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069,共9页
桥梁工程的智能建造理论方法、技术体系、算法软件、装备控制等研究随工程实践不断更新、深化、升级和创新。为完善和发展桥梁智能建造理论方法,综合考虑“安全、高效、优质、经济、绿色”的建造目标,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提出... 桥梁工程的智能建造理论方法、技术体系、算法软件、装备控制等研究随工程实践不断更新、深化、升级和创新。为完善和发展桥梁智能建造理论方法,综合考虑“安全、高效、优质、经济、绿色”的建造目标,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提出桥梁全过程、多要素工业化智能建造理论与方法,论述桥梁建造智能内涵和特征,包括工业化生产、数字化感知、网络化连接和智能化控制,搭建全过程、多要素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涵盖工业化建造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和数字建造及管控服务体系。通过混凝土、钢筋、预制构件和施工装备等桥梁建造要素和混凝土桥塔施工实践,验证理论方法、技术体系的可实施性和可指导性。研究结果为桥梁智能建造理论体系完善、全过程建造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智能建造 理论方法 全过程 多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潮急流跨海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研究
2
作者 李有为 肖苡辀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2,共9页
跨海桥梁基础冲刷问题极为复杂,探究各个建设阶段中的床面冲刷情况,对于预防桥梁由于冲刷造成的损坏至关重要。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在建)南航道桥主墩基础为例,针对桩基施工与承台施工的不同阶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原... 跨海桥梁基础冲刷问题极为复杂,探究各个建设阶段中的床面冲刷情况,对于预防桥梁由于冲刷造成的损坏至关重要。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在建)南航道桥主墩基础为例,针对桩基施工与承台施工的不同阶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原位测量3种手段进行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的研究,分析了各阶段的冲刷特性和水力特性。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测测量数据基本吻合;桩基施工阶段期间,粉砂层已被冲刷掉,当前泥面主要由更难以被冲刷的淤泥质土构成;在大桥基础冲刷过程中,70%的冲刷深度出现在冲刷初期的30%时间内;围堰减小了床面切应力的整体变化范围,降低了周边水流流速,并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形成了淤积区;围堰安装后,预测将进一步冲刷4 m,使冲刷深度和范围增加约30%,这将超出桩基设计的冲刷深度,影响其承载能力,需采取预防或保护措施以免受进一步冲刷。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跨海大桥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潮急流 跨海桥梁基础 局部冲刷 物理模型 数值模拟 原位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南锚碇基础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郭佳嘉 张国浩 +2 位作者 宗家琪 李坚 郭石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5,共7页
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为主跨1760 m的双塔地锚式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采用外径65 m、壁厚1.5 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结构,墙深60~63 m,且嵌入微风化砾岩3 m以上。为确保地下连续墙的成槽精度和质量,首先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进行槽壁加固;然后分Ⅰ... 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为主跨1760 m的双塔地锚式悬索桥,南锚碇基础采用外径65 m、壁厚1.5 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结构,墙深60~63 m,且嵌入微风化砾岩3 m以上。为确保地下连续墙的成槽精度和质量,首先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进行槽壁加固;然后分Ⅰ期槽和Ⅱ期槽施工地下连续墙,采用逆作法逐层开挖取土并逐层施工内衬,形成整体支护结构,直至开挖到设计标高;最后从基坑底部逐层往上浇筑底板、填芯和隔墙混凝土,完成锚碇施工。在南锚碇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双轮铣深搅水泥土地下连续墙(SMC)工法进行槽壁加固,提高了深厚软土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的成墙精度和防渗性能;通过对3种起重机进行比选,优化取土工艺,最终选择移动式抓斗起重机进行基坑取土,并搭建了“移动式抓斗起重机作业平台+装载车作业平台+卸土导向装置”的取土综合系统,提高了超深基坑的取土工效,保证了施工场地清洁环保;底板、填芯和隔墙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塔式起重机+防离析导管+混凝土泵车”的施工技术,实现了深大基坑大体积混凝土的分层全过程快速浇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锚碇基础 地下连续墙 槽壁加固 基坑开挖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聚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文 杨志勇 +2 位作者 刘东军 翟世鸿 曾德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82-2988,共7页
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并探究全过程的各种风险因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出了基于K-means均值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聚类分析的主要流程,分析验证了安全风险分布的重点阶段与主导因素,同... 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并探究全过程的各种风险因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出了基于K-means均值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聚类分析的主要流程,分析验证了安全风险分布的重点阶段与主导因素,同时,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研究可以建立安全风险分布阶段及风险因素基本框架,确定分类变量,形成结构化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K-MEANS 轮廓系数 安全事故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施工期索夹抗滑移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厉勇辉 彭成明 +1 位作者 彭志辉 徐鑫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主跨2×800 m的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主跨钢桁梁采用1000 t缆载吊机大节段吊装,施工期索夹受力大、索夹螺杆紧固力损失大,索夹滑移风险高。为给施工期索夹滑移风险评估和抗滑移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在《公路悬...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主跨2×800 m的三塔四跨双层钢桁梁悬索桥,主跨钢桁梁采用1000 t缆载吊机大节段吊装,施工期索夹受力大、索夹螺杆紧固力损失大,索夹滑移风险高。为给施工期索夹滑移风险评估和抗滑移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在《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JTG/T D65-05—2015)索夹抗滑移系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考虑索夹上临时荷载、主缆轴力增加引起的主缆直径变小和主缆丝股重新排列、螺杆时变效应造成的索夹螺杆紧固力损失,提出适用于大跨悬索桥施工期的索夹抗滑移系数计算方法,分析主要参数对施工期索夹抗滑移系数的影响,并评估该桥施工期索夹抗滑移风险,提出索夹抗滑移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钢桁梁吊装过程中,索夹倾角变化大,应采用当前施工阶段索夹倾角计算施工期索夹抗滑移系数,主缆轴力增加引起主缆直径变小是造成索夹滑移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桥除主跨跨中钢桁梁节段对应索夹抗滑移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外,其余索夹抗滑移系数均不满足规范要求。根据索夹滑移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紧固索夹螺杆的抗滑移控制措施,并明确了该桥索夹螺杆紧固次数和时机。该桥采取索夹抗滑移控制措施后,施工过程中索夹均未出现滑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索夹滑移 抗滑移系数 主缆轴力 螺杆紧固力 索夹倾角 紧固 滑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5号桥塔中塔柱钢筋部品装配化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严双桥 吴中正 余昌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208 m的公铁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5号桥塔采用钢-混混合空间钻石型桥塔,高352 m,分为上、中、下塔柱,中塔柱单塔肢为正八边形截面。5号桥塔中塔柱采用“装配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快速化安装”的钢筋部品装...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208 m的公铁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5号桥塔采用钢-混混合空间钻石型桥塔,高352 m,分为上、中、下塔柱,中塔柱单塔肢为正八边形截面。5号桥塔中塔柱采用“装配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快速化安装”的钢筋部品装配化施工方案。在钢筋厂内,首先采用研发的钢筋片体和钢筋块体柔性制造生产线进行钢筋片体自动化成型和钢筋块体机械化成型;然后将钢筋块体运输至塔下施工平台,通过步履式组拼胎架组拼成钢筋部品;最后采用塔吊将部品整体吊装上塔,通过锥套锁紧钢筋接头进行快速连接。采用钢筋部品装配化施工技术,减少塔上高空作业人数60%~70%,降低了劳动强度和高空作业安全风险,每节段塔上钢筋施工时间缩短至1~1.5 d,提升了钢筋施工效率,塔柱浇筑后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超过97%,保证了工程施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空间钻石型桥塔 钢筋片体 钢筋块体 钢筋部品 整体吊装 装配化施工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斜切大直径主筋桩群施工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志勇 余俊 +1 位作者 刘杰 孙恒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针对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主筋桩群的工程难题,以广州地铁12号线官洲站—大学城北站区间工程为例,开展盾构直接切削桩径1 200mm、主筋直径25 mm和28 mm桩群的实践研究,分析盾构施工关键措施、切桩效果。实践表明:滚刀和撕裂刀搭配的刀具... 针对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主筋桩群的工程难题,以广州地铁12号线官洲站—大学城北站区间工程为例,开展盾构直接切削桩径1 200mm、主筋直径25 mm和28 mm桩群的实践研究,分析盾构施工关键措施、切桩效果。实践表明:滚刀和撕裂刀搭配的刀具配置具备切削主筋直径25 mm和28 mm混凝土桩基的能力;镶齿滚刀难以直接切断钢筋,撕裂刀二次作用时对钢筋的剪切作用力可将滚刀切口位置切断;采用“低推速、高转速、稳扭矩”方式掘进可有效切断桩体及钢筋;采用分体式液压钢筋剪可较好处理盾构仓内缠绕钢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 地铁车站 切除桩基 滚刀 大直径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艰险山区隧道施工长大溜槽运渣技术
8
作者 肖靖 曾旭涛 +1 位作者 李德杰 夏赞良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72-478,共7页
为解决某复杂艰险山区在建铁路隧道施工弃渣二次倒运无运输通道的难题,提出一种长大溜槽运渣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计算方法对溜槽运渣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石渣颗粒从溜槽滑出的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其在溜槽滑动的平均... 为解决某复杂艰险山区在建铁路隧道施工弃渣二次倒运无运输通道的难题,提出一种长大溜槽运渣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及数值计算方法对溜槽运渣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石渣颗粒从溜槽滑出的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其在溜槽滑动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16;2)单个鱼刺状挡板受力,前、后24 m鱼刺状挡板所受合力及石渣颗粒速度均随着鱼刺状挡板间距、鱼刺状挡板角度及折形消能机构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随着鱼刺状挡板宽度和折形消能机构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弃渣倒运 溜槽结构 摩擦因数 消能 鱼刺状挡板 折形消能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one-SAM的便携式粗集料级配智能检测
9
作者 张鸿 杨俊雅 +2 位作者 刘可心 张益鹏 程雪聪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1-590,共10页
为实现精确的粗集料级配检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粗集料级配智能检测方法。采用知识蒸馏的策略对视觉大模型——分割一切模型(SAM)进行网络结构轻量化,嵌入神经网络分类器PP-HGNetV2为模型提供语义判断的能力,设计粗集料颗粒特征参数数学... 为实现精确的粗集料级配检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粗集料级配智能检测方法。采用知识蒸馏的策略对视觉大模型——分割一切模型(SAM)进行网络结构轻量化,嵌入神经网络分类器PP-HGNetV2为模型提供语义判断的能力,设计粗集料颗粒特征参数数学表征算法,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实现粗集料级配高通量检测。对5种粗集料级配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对于粗集料颗粒的分割精度高于原始SAM模型,并且能够精确去除背景信息,粗集料颗粒关键参数提取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割一切模型(SAM) 粗集料级配 智能检测 移动端 工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尺寸波动的超大液压缸用V形组合密封可靠性评价
10
作者 程茂林 李涛 +2 位作者 王跃明 张波 郭飞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6,共6页
密封系统可靠性决定了液压系统整机的可靠性受密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针对超大液压缸V形组合密封结构密封可靠性评价,基于往复密封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考虑密封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波动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V形组... 密封系统可靠性决定了液压系统整机的可靠性受密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针对超大液压缸V形组合密封结构密封可靠性评价,基于往复密封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考虑密封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波动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V形组合密封可靠性分析模型。设计结构尺寸关键因素的Box-Behnken实验表,利用仿真模型计算表中每个尺寸组合下的泄漏率,进而建立泄漏率与V形圈关键结构尺寸的极限状态函数,最终通过抽样对随机变量的10000组样本进行分析获取系统可靠度。结果表明:V形组合密封系统可靠度达到99%以上,密封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组合密封 可靠性 响应面法 往复密封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琴二桥主桥钢桁拱架设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仁忠 田唯 +1 位作者 荀东亮 李鑫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5,共6页
珠海横琴二桥主桥为主跨400m的三跨连续中承式钢桁系杆拱桥,边跨钢桁梁采用架梁吊机悬臂法吊装,中跨钢桁拱采用斜拉扣挂悬臂法、先拱后梁法架设。施工中对结构体系进行多次转换,并在边、中支点设置了三向调位装置,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 珠海横琴二桥主桥为主跨400m的三跨连续中承式钢桁系杆拱桥,边跨钢桁梁采用架梁吊机悬臂法吊装,中跨钢桁拱采用斜拉扣挂悬臂法、先拱后梁法架设。施工中对结构体系进行多次转换,并在边、中支点设置了三向调位装置,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满足要求;斜拉扣挂系统扣锚索张拉采用"等值法"控制索力,以确保索力的均匀性;中跨主拱合龙采用预偏位移补偿+顶落梁法,避免了复杂调索和整体大吨位移梁施工;刚性系杆合龙采用限位中支座法,避免了架设临时系杆,合龙方便快捷;采取了栓孔重合度控制、拱度控制、轴线偏差控制等线形控制措施,以确保拼装拱度和轴线满足要求。实践表明,该桥施工采取的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一系列施工难题、确保了大桥施工安全、缩短工期和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钢桁拱 斜拉扣挂悬臂法 体系转换 线形控制 合龙 钢梁安装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仁忠 黄灿 郑建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9,共9页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为(70+130+400+130+70)m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斜拉桥,主梁为混凝土桥面板+槽形钢箱梁的结合梁。边墩及辅助墩墩顶梁段采用起重船吊装至墩顶存梁;塔区5个梁段采用起重船吊装至墩旁支架拼装,纵向滑移就位;标...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为(70+130+400+130+70)m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斜拉桥,主梁为混凝土桥面板+槽形钢箱梁的结合梁。边墩及辅助墩墩顶梁段采用起重船吊装至墩顶存梁;塔区5个梁段采用起重船吊装至墩旁支架拼装,纵向滑移就位;标准梁段采用桥面吊机对称悬拼。为确保成桥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采用MIDAS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成桥和施工全过程有限元分析,采用全过程自适应几何控制法进行施工控制。在该桥主梁施工时,设置三向塔梁临时锚固结构;桥塔施工时采取预抬高措施;钢箱梁制造时进行压缩量与温度补偿,并设置钢箱梁横向预拱度;按“塔直梁平”的成桥目标进行多次正装迭代计算,得到各斜拉索索力和无应力长度;在辅助跨和边跨合龙时,使合龙段与墩顶存梁梁段标高和角度顺接;中跨采用“顶推+配切+索力调整”的主动合龙方法,实现了中跨快速高精度无应力合龙。通过以上施工控制,该桥合龙后全桥线形平顺,主梁标高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误差18 mm,斜拉索索力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误差2.8%,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斜拉桥 结合梁 压缩补偿 主动合龙 自适应几何控制法 有限元法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混合砂在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秦明强 朱瑶宏 +2 位作者 李进辉 占文 屠柳青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79,共3页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人工混合砂、天然砂对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合适比例人工混合砂配制出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早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碳化性能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和干缩性能稍逊于...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人工混合砂、天然砂对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合适比例人工混合砂配制出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早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碳化性能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和干缩性能稍逊于天然中砂混凝土。人工混合砂可替代天然砂用于配制轨道交通工程C35 P10防水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混合砂 高性能混凝土 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独立合龙段的T构桥主梁施工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松 翁方文 周毅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3-149,共7页
新建福厦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为时速达350 km的高速铁路桥,其海上浅滩区部分引桥为15联(50+50)m T形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挂篮对称双悬臂浇筑施工,T构未设置独立合龙段,而是采用浇筑最后一节边跨直线现浇段的方... 新建福厦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为时速达350 km的高速铁路桥,其海上浅滩区部分引桥为15联(50+50)m T形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挂篮对称双悬臂浇筑施工,T构未设置独立合龙段,而是采用浇筑最后一节边跨直线现浇段的方式直接实现T构梁段合龙。主梁施工过程中,墩顶0号块(A0节段)采用三角托架法现浇施工,三角托架安装后进行预压,然后采用一次浇筑成型工艺浇筑节段混凝土;A1~A12悬臂节段采用全封闭式挂篮悬臂施工;在A13边跨直线现浇段施工时,对落地钢管支架法、边墩三角托架法、墩顶吊架法、挂篮悬臂浇筑法进行综合比选,最终选择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A13边跨直线现浇段施工时,利用挂篮底平台作为其底模系统、挂篮外侧模板作为其外侧模板,采用3拼I14型钢对挂篮底纵梁进行支撑,在墩帽处垫石两侧用?20 mm精轧螺纹钢对挂篮进行对拉,增强了模板稳定性;通过平衡配重的设置及支座约束解除时机的控制,保证了A13节段施工质量。结构受力及线形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跨海大桥 T形刚构桥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托架法现浇 悬臂浇筑 挂篮合龙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主桥V形墩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和晖 李宁 陈少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2,共6页
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主桥为(100+2×180+140+100+60)m混合梁连续刚构桥,其中19~21号墩为V形墩,最大倾角达70°。V形墩采用“斜拉扣挂现浇斜腿+内支架现浇0号块”的方案施工。斜拉扣挂支架系统由钢管支架、大刚度扣挂平台及... 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主桥为(100+2×180+140+100+60)m混合梁连续刚构桥,其中19~21号墩为V形墩,最大倾角达70°。V形墩采用“斜拉扣挂现浇斜腿+内支架现浇0号块”的方案施工。斜拉扣挂支架系统由钢管支架、大刚度扣挂平台及长短扣索组成。为保证V形墩施工质量,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施工过程精细化模拟,对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斜腿内布置预应力钢束以及在主梁悬浇过程中精确控制斜拉扣挂支架拆除时机,可有效化解斜腿根部以及三角区腋部开裂风险;在掌握扣索张拉变形规律基础上,基于扣索索力调整的V形墩斜腿线形控制方法能保证其毫米级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连续刚构桥 大倾角V形墩 斜拉扣挂 支架 裂缝控制 线形控制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吸力式沉箱组合基础静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书成 仇正中 +1 位作者 张永涛 黎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研究吸力式沉箱组合基础的承载特性,制作高15cm和30cm的单沉箱基础与四沉箱组合基础模型,对沉箱基础进行细砂条件下的静载试验,研究单沉箱基础与四沉箱组合基础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及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及破坏模式等。结果表明... 为研究吸力式沉箱组合基础的承载特性,制作高15cm和30cm的单沉箱基础与四沉箱组合基础模型,对沉箱基础进行细砂条件下的静载试验,研究单沉箱基础与四沉箱组合基础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及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及破坏模式等。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四沉箱基础发生缓变型破坏,随着沉箱高度的增加,侧摩阻力占总承载能力的比例增加;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四沉箱组合基础发生转动破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随沉箱基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组合荷载作用下,一定的顶部预压可有效地提高沉箱基础的承载能力,与单沉箱基础相比,四沉箱组合基础可以有效地提升基础的水平和竖向承载能力,其基础的破坏位移更大,使基础的承载性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沉箱 静载试验 承载能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耐久性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进辉 秦明强 +1 位作者 焦运攀 刘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0,共3页
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腐蚀环境特点,结合设计要求和当地原材料情况,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要求和保证原则;并通过优选混凝土用原材料、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混凝土耐久性后评估等对策来保... 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腐蚀环境特点,结合设计要求和当地原材料情况,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要求和保证原则;并通过优选混凝土用原材料、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混凝土耐久性后评估等对策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原材料控制质量较好,混凝土各项指标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性能稳定,施工后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无明显缺陷,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良好;大体积混凝土也未出现有害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区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漳跨海大桥曲面箱梁预制拼装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敏 刘景红 张永涛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24,共3页
厦漳跨海大桥北汊南引桥为双幅连续箱梁,其中设有缓和曲线变横坡段,变横坡段超高采用箱梁结构扭曲调整。该桥箱梁采用短线法节段匹配预制、架桥机安装的施工方法,针对该桥研发了具有一定柔度的半刚性模板系统以适应模板的变形要求,同时... 厦漳跨海大桥北汊南引桥为双幅连续箱梁,其中设有缓和曲线变横坡段,变横坡段超高采用箱梁结构扭曲调整。该桥箱梁采用短线法节段匹配预制、架桥机安装的施工方法,针对该桥研发了具有一定柔度的半刚性模板系统以适应模板的变形要求,同时研发了TP75上行式双导梁架桥机进行拼装,实现了缓和曲线变横坡段的梁段预制、拼装,同时保证了施工线形精度,进而拓展了该项工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扭曲箱梁 短线法 节段预制拼装 自动化模板系统 架桥机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塔悬索桥中间塔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唯 刘建波 游新鹏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28,共6页
泰州大桥中间塔采用深水沉井基础与纵向"人"字形钢塔相组合的结构形式,其施工极为复杂。该项目通过前期研究成果,在深水沉井基础施工过程中利用上下游锚墩定位技术,结合信息化实时监控系统,确保了沉井的准确定位和精确着床,... 泰州大桥中间塔采用深水沉井基础与纵向"人"字形钢塔相组合的结构形式,其施工极为复杂。该项目通过前期研究成果,在深水沉井基础施工过程中利用上下游锚墩定位技术,结合信息化实时监控系统,确保了沉井的准确定位和精确着床,同时采用终沉控制措施成功防止了沉井在终沉阶段的突沉、超沉现象。钢塔架设精度高,调整节段少,且在安装过程中结构存在多次体系转换,针对以上特点,采用几何控制的全过程控制理念,将节段制造误差、预拼装线性和架设误差进行统一分析,建立精度管理系统,最终钢塔的架设精度远远优于设计精度。泰州大桥中间塔施工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形成了深水沉井施工与钢塔制造安装等关键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大桥 锚墩定位 实时监控 终沉控制 全过程控制 架设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不对称连续梁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20
作者 翁方文 吴成 鲁祖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30,39,共4页
以泉州湾跨海大桥跨径组合为(62.7+110.0+45.7)m的连续梁为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大跨度不对称连续梁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对小边跨梁内分阶段实施永久压重,确保施工及运营全过程结构受力安全,实现不对称连续梁边跨和中跨对称悬臂浇筑施... 以泉州湾跨海大桥跨径组合为(62.7+110.0+45.7)m的连续梁为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大跨度不对称连续梁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对小边跨梁内分阶段实施永久压重,确保施工及运营全过程结构受力安全,实现不对称连续梁边跨和中跨对称悬臂浇筑施工。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中主梁施工阶段最大压应力为9.51 MPa,最大拉应力为0.91 MPa;运营阶段结构强度安全系数及抗裂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在小边跨压重荷载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施工组织优化,采用箱内现浇混凝土+预制铁砂混凝土结合的形式调节压重荷载,确保安全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悬浇 不对称 不平衡弯矩 设计及施工 压重 施工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