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典型软土地层不同端头形式管廊基坑的变形规律
被引量:
2
1
作者
詹文兵
王硕
+2 位作者
汤景林
王子珺
杨清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442,共9页
为研究软土区不同端头形式管廊基坑的变形规律,以典型软土区中山科学城管廊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自坑角起逐渐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基坑周围存在易塌陷区域,...
为研究软土区不同端头形式管廊基坑的变形规律,以典型软土区中山科学城管廊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自坑角起逐渐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基坑周围存在易塌陷区域,地表沉降自坑角起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90°对称端头、120°非对称端头和150°非对称端头形式管廊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均自坑角起逐渐增大,分别在距坑角5.4H_(e)(H_(e)为基坑开挖深度)、8H_(e)、5.3H_(e)处趋于稳定,地表沉降分别在距坑角6H_(e)、8.3H_(e)、5.7H_(e)处趋于稳定,易塌陷区域分别为距坑角1.0H_(e)~6.0H_(e)、3.57H_(e)~7.57H_(e)、2.14H_(e)~5.14H_(e)处,研究结果为软土区管廊基坑施工过程中控制基坑变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管廊基坑
基坑变形
坑角效应
端头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软土地层管廊基坑垫层换撑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周志鸿
王柄锐
+1 位作者
谭贵
王子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针对基坑传统换撑方法换撑工序复杂,对管廊结构施工延续性及施工效率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典型软土地层,以广东中山某管廊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利用垫层换撑的新方法.首先,对基坑进行三维Abaqus数值模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然后...
针对基坑传统换撑方法换撑工序复杂,对管廊结构施工延续性及施工效率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典型软土地层,以广东中山某管廊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利用垫层换撑的新方法.首先,对基坑进行三维Abaqus数值模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提出垫层换撑方法并进行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探究采用垫层换撑方法在拆撑后不同因素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影响情况;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管廊深基坑垫层换撑新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将垫层换撑方法与传统换撑方法对于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围护结构变形的3个主要因素为垫层改良区域(垫层梁)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纵向钢筋直径,其中垫层改良区域(垫层梁)的厚度极差最大,为影响围护结构变形最显著的因素;垫层换撑现场实验在拆除底部横撑后,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平均实测值仅为21.79 mm,有效解决了软土区围护结构易变形过大的问题,验证了垫层换撑方法的适用性;在基坑地层及开挖条件相同情况下,采用垫层换撑方法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传统方法的84%,相较于传统换撑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基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深基坑
Abaqus数值模拟
垫层换撑
现场监测
围护结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软土地层不同端头形式管廊基坑的变形规律
被引量:
2
1
作者
詹文兵
王硕
汤景林
王子珺
杨清源
机构
长大
市政工程
(
广东
)
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
工程
学院
中山翠亨新区
工程
项目建设事务中心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
工程
学院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44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2341)
翠亨新区起步区科学城项目(CD28KXC-2022-D-027)。
文摘
为研究软土区不同端头形式管廊基坑的变形规律,以典型软土区中山科学城管廊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自坑角起逐渐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基坑周围存在易塌陷区域,地表沉降自坑角起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90°对称端头、120°非对称端头和150°非对称端头形式管廊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均自坑角起逐渐增大,分别在距坑角5.4H_(e)(H_(e)为基坑开挖深度)、8H_(e)、5.3H_(e)处趋于稳定,地表沉降分别在距坑角6H_(e)、8.3H_(e)、5.7H_(e)处趋于稳定,易塌陷区域分别为距坑角1.0H_(e)~6.0H_(e)、3.57H_(e)~7.57H_(e)、2.14H_(e)~5.14H_(e)处,研究结果为软土区管廊基坑施工过程中控制基坑变形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管廊基坑
基坑变形
坑角效应
端头形式
Keywords
soft soil stratum
pipe gallery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of foundation pit
pit angle effect
end form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软土地层管廊基坑垫层换撑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周志鸿
王柄锐
谭贵
王子珺
机构
长大
市政工程
(
广东
)
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
工程
学院
中山翠亨新区
工程
项目建设事务中心
出处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2341)
软土地区管廊基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CD28KXC-2022-D-027)。
文摘
针对基坑传统换撑方法换撑工序复杂,对管廊结构施工延续性及施工效率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典型软土地层,以广东中山某管廊深基坑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利用垫层换撑的新方法.首先,对基坑进行三维Abaqus数值模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提出垫层换撑方法并进行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探究采用垫层换撑方法在拆撑后不同因素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影响情况;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管廊深基坑垫层换撑新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将垫层换撑方法与传统换撑方法对于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围护结构变形的3个主要因素为垫层改良区域(垫层梁)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纵向钢筋直径,其中垫层改良区域(垫层梁)的厚度极差最大,为影响围护结构变形最显著的因素;垫层换撑现场实验在拆除底部横撑后,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平均实测值仅为21.79 mm,有效解决了软土区围护结构易变形过大的问题,验证了垫层换撑方法的适用性;在基坑地层及开挖条件相同情况下,采用垫层换撑方法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约为传统方法的84%,相较于传统换撑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基坑变形.
关键词
软土深基坑
Abaqus数值模拟
垫层换撑
现场监测
围护结构变形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in soft soil
Abaqus numerical simulation
cushion replace support
on-site monitoring
deformation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典型软土地层不同端头形式管廊基坑的变形规律
詹文兵
王硕
汤景林
王子珺
杨清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典型软土地层管廊基坑垫层换撑可行性研究
周志鸿
王柄锐
谭贵
王子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